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4)
2023(6016)
2022(5584)
2021(5022)
2020(4712)
2019(11114)
2018(11053)
2017(21158)
2016(12417)
2015(14167)
2014(14712)
2013(14830)
2012(14091)
2011(12866)
2010(12950)
2009(12329)
2008(12546)
2007(11700)
2006(9829)
2005(8800)
作者
(41469)
(35135)
(34875)
(33367)
(22068)
(17215)
(16038)
(13876)
(13210)
(12639)
(12021)
(11792)
(11456)
(11375)
(11243)
(11239)
(10986)
(10424)
(10157)
(10151)
(9049)
(8768)
(8692)
(8048)
(7965)
(7906)
(7843)
(7788)
(7487)
(7282)
学科
(50692)
经济(50651)
(30186)
管理(30013)
方法(27172)
数学(24421)
数学方法(24118)
(23562)
企业(23562)
(14358)
(13824)
(12351)
中国(11567)
地方(10370)
(9467)
贸易(9467)
农业(9449)
业经(9173)
(9156)
(8461)
(8460)
(7627)
财务(7607)
财务管理(7580)
环境(7360)
理论(7226)
企业财务(7114)
(6791)
银行(6729)
技术(6349)
机构
大学(187493)
学院(185826)
(69549)
研究(68654)
经济(67826)
管理(66382)
理学(56854)
理学院(56097)
管理学(54770)
管理学院(54454)
中国(49471)
科学(48905)
(45192)
(41466)
(39215)
业大(36655)
研究所(36338)
农业(36331)
中心(31117)
(30666)
(29661)
北京(26324)
(24773)
(24736)
财经(24532)
师范(24391)
(23875)
农业大学(23620)
(23267)
技术(22294)
基金
项目(126616)
科学(94606)
基金(87255)
研究(84436)
(79874)
国家(79223)
科学基金(63758)
(52039)
社会(48913)
基金项目(46359)
社会科(46184)
社会科学(46161)
(44202)
自然(44195)
自然科(43067)
自然科学(43043)
自然科学基金(42230)
教育(38969)
资助(37701)
编号(34248)
重点(29606)
成果(28251)
(27541)
计划(27507)
(27057)
科技(26309)
科研(25451)
(25010)
课题(24898)
创新(23583)
期刊
(74074)
经济(74074)
研究(48138)
学报(41367)
(39600)
中国(34406)
科学(34031)
大学(28811)
学学(27461)
农业(26544)
(24607)
管理(20479)
教育(17536)
技术(15911)
(15032)
(13265)
金融(13265)
业经(12057)
财经(11779)
经济研究(11301)
业大(11296)
(11278)
统计(10669)
林业(10591)
问题(10270)
(10053)
技术经济(9944)
科技(9875)
(9452)
资源(9217)
共检索到268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建民  吴坤明  吴菊英  白嘉雨  
本文对细叶桉10个地理种源5年生6个性状的观测资料,运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细叶楼各性状差异极显著或显著,且受中至较强的遗传影响。性状间存在较强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从综合遗传值分析得出,昆士兰种源优于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种源,尤以13443(Kenney River)和13544(Gladstone)QLD种源为最好。用综合遗传值,计算了种源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该树种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出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建忠  熊涛  张磊  李蔷薇  费晓云  石前  黎怀玲  兰俊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源及单株,为大花序桉良种繁育及中大径材培育提供优质遗传材料。[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11个大花序桉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胸径(DBH)、树高(H)、单株材积(V)、树干通直度(ST)和树干圆满度(SF)在种源间呈极显著差异;上述5个主要性状的种源遗传力(H2)为0.634 0.895,单株遗传力(H2)为0.136 0.342;以DBH、H、V、ST和SF 5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和1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栋康   梁坤南   周再知   林明平   王先棒   周文龙   李昆亮   黄桂华  
【目的】研究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和年度相关性,早期选育速生优良无性系。【方法】采用6株单行小区、6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海南省乐东县15个柚木无性系大田测定林造林后1~5 a的保存率和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邓肯多重比较、遗传参数估算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选出速生优良无性系。【结果】造林后5 a,柚木无性系间保存率差异显著(P <0.05),无性系保存率为61.5%~83.33%,平均保存率为73.26%,无性系7509的保存率最高,为83.33%;造林后5 a,柚木无性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呈极显著差异(P <0.001),其平均值分别为5.29 m、7.29 cm和16.34 dm~3,以无性系74_12最高,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6.12 m、9.11 cm和27.45 dm~3;造林后1~5 a柚木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02%~19.35%、13.65%~20.14%和31.04%~41.01%,重复力分别为0.697~0.858、0.819~0.847、0.751~0.854;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的年度相关性呈显著水平(P <0.05)。【结论】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存在稳定的遗传变异,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为琼西南地区筛选出柚木速生无性系74_12、7114和7509,入选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77 m、8.07 cm、21.27 dm~3和74.61%,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21%、23.60%、75.60%和3.40%。选择后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现实增益为9.07%、10.69%和30.20%,遗传增益为7.71%、9.09%和25.67%,入选的3个无性系可作为后续柚木育种和推广的优良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伟  钟伟华  黄华喜  黄凯  陈青度  李小梅  
Eight provenances and 190 open pollinated families of Eucalyptus urophylla were studied at ages of 1,1.5,2 and 3.5 year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rovenances in volume and among families in height, DBH and volume.The variations of growth ch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昭息  何玉友  孙海菁  姜景民  吕本树  
经过3个年度种批的74个种源其9~12年生试验林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浙江地区火炬松种源间于生长、产量、形质和材性方面,主要性状的绝大多数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并受中度或中偏上广义遗传力的控制,干材干物质重的变幅和遗传变异系数较之其它性状更大。分析还表明,主要性状的变化与种源的原产地气候、地理位置重要因子有着复杂且多样的联系;重要性状相互间的简单相关关系亦表现不一,特别是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两性状间的各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产量方面的性状呈负向相关,与形质方面的性状呈正向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罗建举  
本文以尾叶桉×巨桉 (Eucalyptusurophylla×E .grandis)F1 子代林为材料 ,研究了主要生长和材质性状的变异规律 ,并对它们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尾叶桉×巨桉F1 子代 :(1)树高、胸径和绝干材重主要受到父本的遗传控制 ;(2 )木材密度同时受到父本、母本和父母交互作用的不同程度遗传控制 ;(3)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受到很强的母本遗传作用 ,管孔弦径、木材胞壁率、木纤维比量和 1%NaOH抽提物含量受到很强的父本遗传作用 ,纤维长宽比仅受到一般程度的父本遗传作用 ,导管比量同时受到父本和母本很强的遗传作用 ;(4)纤维壁腔比主要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淡清  刘永平  郑行生  朱仁刚  黄永祥  
对直干桉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枝下高、弯曲度和枝径比等 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GCA)、特殊配合力 (SCA)、母本效应 (FEM)、父本效应 (MAL)和特殊正反交效应 (SRE)进行了分析 ,重点讨论了树高、胸径和材积 3个性状的遗传效应。这些性状主要受SRE和MAL的控制 ,GCA仅对树高和枝下高有较小的影响。有两个亲本数量性状的GCA值高 ,可用于建立种子园。直干桉自交衰退非常严重 ,有 8个组合的数量性状显著高于平均值。对直干桉进行遗传改良的最好途径是 :通过杂交育种 ,从中再选出优异个体进行无性繁殖 ,培育出优良无性系后应用于生产。若要以建立种子园来改良直干桉 ,必须引进或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红盛  汪阳东  徐刚标  陈益存  吴立文  余孟杨  高暝  
[目的]对山苍子不同家系幼林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及稳定性分析,为山苍子优良家系选择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13个半同胞山苍子家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重庆万州、湖北京山和福建清流3个试验点营建家系试验林。对23年生山苍子幼林的树高和地径性状进行测定和多点联合分析,并采用AMMI模型对山苍子各家系的生长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1)山苍子家系的树高和地径在家系和地点效应上均达到显著(0. 0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叶青  吴家胜  周国模  孙伟琴  陈有全  
在浙江湖州对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10个省的10个喜树种源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喜树苗期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参试种源在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叶片喜树碱含量、单株叶片喜树碱含量等指标上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为0 527~0 989,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利用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性状对药材喜树种源进行选择,初步筛选出江西南昌种源作为叶用优良种源,其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超过对照浙江临安种源119 39%,单位面积喜树碱产量的遗传增益可望达到105 42%,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茹广欣  朱秀红  李荣幸  王豁然  刘宁  周海江  
泡桐丛枝病是影响泡桐生长的一种主要病害,种源试验表明在毛泡桐种源中,除甘肃平凉未见发病以外,其它 种源均有病害发生。江苏南京、湖北十堰、黄冈、陕西商县和辽宁大连5个种源发病较重,病情指数超过30%;白花 泡桐丛枝病发病率较低,自然分布区南部的种源很少见到丛枝病发生,分布区北部与毛泡桐分布区有重叠的种源, 丛枝病发病相对较重。毛泡桐起源靠西的种源发病较轻,随着经度的增加,丛枝病发病有增大趋势;白花泡桐发病 与种源经度无关,而与纬度相关明显,呈现出纬度越高,发病率越低,病情指数越小的趋势。泡桐品种间丛枝病发病 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明显,通过品种选择可以获得抗病优良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霞  邓成  杨嘉麒  张登  张梦洁  廖柏勇  王芳  陈晓阳  
【目的】研究苦楝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差异,揭示其地理变异规律,分析其气候生态学基础,为苦楝种子调拨提供理论依据,为广东省营造苦楝速生用材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15个省(自治区)的62个种源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干型、冠幅等6个性状进行观测统计,采用SPSS 20.0、SAS 9.0、Surfer 13.0与EXCEL 2011等数据分析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与趋势面分析。【结果】大部分苦楝种源在四会试验点的生长表现较好,且各性状在种源内及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冠幅的变幅最大,优劣单株相差23倍,在主要性状树高与胸径的表现上也分别相差8倍与12倍。苦楝的地理变异受纬度、经度和海拔的多重控制,以纬向变异为主,并具有一定的气候生态学基础,温度是制约苦楝生长的主导因子,光照、降水、气压等气候因子对苦楝各性状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聚类分析将62个种源分为5类,类别之间差异明显,类别之中符合物候区划。【结论】苦楝在种源间的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由东向西,由北向南,苦楝的生长量变大,形质表现变佳,随着海拔上升,保存率下降。气候生态学基础则表现为来自极端气温与气压温和、温度高、降水多的种源更具生长优势。纬度是引起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所以纬向变异这一模式与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这一规律密切相关。本研究后续将对四会种源试验林进行长期跟踪观测,并辅以分子遗传学分析,更全面探索苦楝地理变异规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波  李悦  袁虎威  李伟  富裕华  刘致远  朱松林  
山西是油松种子区的中部区,也是周边省份的主要供种来源,本文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对主要来自该种子区的23个天然林分21年子代植株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树木生长在林分子代间差异极显著;山西油松天然分布具有地理区域性和山系区域性特点,区域内林分子代表现相对一致,区域间差异显著;区域林分子代生长量由大到小的地理区排序为中部区、南部区和北部区,按山系排序为关帝山、太岳山、中条山、吕梁山、太行山和管涔山,而与对林分当代调查结果不同;根据林分子代生长表现选出6个优良林分。建议加强对优良天然林分的保护,建设采种基地和用于高改良轮育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晓梅  张守攻  王笑山  齐力旺  王万义  陈宝丰  
对辽宁大孤家12个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混合授粉及单系授粉杂交组合及4个相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扦插生根变异及其测定林3~5年生长变异的分析,研究父母本对组合间生根和生长性状变异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选出高生长量及生根力的杂交组合。研究表明:无论是生根性状还是幼林生长性状,日×长杂种组合间均存在着显著遗传变异,父、母本效应明显,组合间具有很大的选择潜力;生根性状间、生长性状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但生根与幼林生长性状之间相关不紧密,可以开展生根与生长性状的独立选择;利用隶属函数法选出了生根最优、生长与生根兼优的杂交组合(或家系),选出的4个生根与生长兼优的家系5年生平均树高、地径和保存率分别比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妍  翁启杰  李梅  陈升侃  周长品  李发根  甘四明  
[目的]了解尾叶桉×细叶桉多年生生长的遗传规律,为大径材良种培育的早期选择年龄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0株尾叶桉×10株细叶桉不完全析因交配产生的59个杂种组合13、1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采用混合线性模型估算母本、父本和母本×父本互作的方差分量,计算狭义遗传力,检测与早期生长及10年生材性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加性遗传相关,并基于遗传相关和主成分回归分析进行生长性状早期选择年龄的确定。[结果]尾细桉×细叶桉杂种组合13、1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均高于母本自由授粉家系,16年生时1个组合和47株单株的胸径达到≥28 cm的大径材标准;母本效应对2个年龄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显著,但父本效应仅对材积显著,母本×父本互作仅对13年生树高显著,表明母本对杂种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父本;2个年龄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狭义遗传力为0.17~0.23,均属中等偏低的水平;1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与之前年龄(0.5、1.5、2.5、4、7.5、10和13年生)的相应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和加性遗传相关均达0.01或0.001的显著水平(与1.5年生材积的相关除外),2.5年生开始加性遗传相关即较稳定。16年生与早期生长性状的回归分析显示:2.5年生能够分别解释1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的73.9%、71.9%和66.2%;13年生和16年生的生长与10年生木材基本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木质素含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H_(16)除外)。[结论]尾叶桉×细叶桉13、16年生生长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可用于选育大径材良种;生长性状持续受母本效应的显著影响,父本效应对晚期材积亦影响显著,需要重视优良杂交母本和父本的选择;早晚期生长显著相关,早期选择可在2.5年生时进行;晚期生长与10年生木材基本密度和木质素含量分别呈显著的正和负相关,可进行间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