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9)
- 2023(9440)
- 2022(8601)
- 2021(8148)
- 2020(6910)
- 2019(15896)
- 2018(15922)
- 2017(30167)
- 2016(17070)
- 2015(19060)
- 2014(18987)
- 2013(18771)
- 2012(17119)
- 2011(15313)
- 2010(14921)
- 2009(13390)
- 2008(12879)
- 2007(10900)
- 2006(9265)
- 2005(7767)
- 学科
- 济(59358)
- 经济(59293)
- 管理(44829)
- 业(43165)
- 企(36610)
- 企业(36610)
- 方法(30209)
- 数学(26145)
- 数学方法(25828)
- 学(18009)
- 农(15496)
- 财(14508)
- 中国(14291)
- 业经(13205)
- 地方(12156)
- 理论(10626)
- 和(10532)
- 农业(10436)
- 贸(10270)
- 贸易(10266)
- 技术(10086)
- 环境(10034)
- 易(9958)
- 务(9754)
- 财务(9697)
- 财务管理(9680)
- 制(9268)
- 企业财务(9193)
- 教育(8710)
- 划(8601)
- 机构
- 大学(237030)
- 学院(234877)
- 管理(91865)
- 济(81605)
- 研究(81122)
- 理学(80895)
- 理学院(79910)
- 经济(79626)
- 管理学(78246)
- 管理学院(77863)
- 科学(58233)
- 中国(55681)
- 京(50714)
- 农(49648)
- 业大(44810)
- 所(43115)
- 研究所(40383)
- 农业(39666)
- 中心(35508)
- 财(35394)
- 江(33023)
- 北京(31529)
- 范(30171)
- 院(30004)
- 师范(29695)
- 财经(29448)
- 技术(28148)
- 州(27116)
- 经(26859)
- 农业大学(26579)
- 基金
- 项目(175012)
- 科学(133642)
- 基金(124489)
- 研究(119208)
- 家(112608)
- 国家(111694)
- 科学基金(93194)
- 省(70582)
- 社会(70293)
- 基金项目(67407)
- 社会科(66411)
- 社会科学(66390)
- 自然(65544)
- 自然科(63945)
- 自然科学(63921)
- 自然科学基金(62755)
- 划(60036)
- 教育(53972)
- 资助(51730)
- 编号(47685)
- 重点(39779)
- 成果(38041)
- 发(36950)
- 创(36552)
- 部(36479)
- 计划(36317)
- 科研(34915)
- 创新(34153)
- 科技(33514)
- 课题(33354)
共检索到320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桃 吴小杰 钟明旭 邱隽蒙 石统帅 符群
【目的】对细叶小檗不同生长部位(根、茎、叶、果)生物碱抑菌活性进行对比评价,旨在筛选细叶小檗抑菌有效部位和主要抑菌成分,为拓宽其全植株应用领域及研发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为考查指标,采用牛津杯抑菌法,研究各生长部位生物碱对4种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结果】纯化前后细叶小檗4种不同生长部位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这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均呈现正相关的剂效关系。其中,纯化前细叶小檗实生物碱的抑菌效果最佳,当其生物碱质量浓度为60 g/L时,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表明: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1.25 g/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均为2.50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50 g/L,MBC为5.00 g/L。纯化后细叶小檗根生物碱的抑菌效果最佳,当其生物碱质量浓度为40 g/L时,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通过二倍稀释法研究表明: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0.31 g/L,MBC均为0.63 g/L,对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的MIC为0.63 g/L,MBC为1.25 g/L。液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纯化后生物碱构成包括小檗碱(0.28~41.69 g)、药根碱(0.32~12.67 g)、巴马汀(0.25~17.09 g)。【结论】细叶小檗根、茎和果这3个部位对供试菌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叶抑菌效果稍弱。4个不同生长部位基本生物碱单体种类相同,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当生物碱质量浓度为60 g/L时,纯化前不同部位抑菌作用强弱次序为果>根>茎>叶;纯化后不同部位抑菌作用强弱次序为根>茎>实>叶。
关键词:
细叶小檗 生物碱 不同生长部位 抑菌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群 张海婷
【目的】本文通过对细叶小檗果实中生物碱的研究,为细叶小檗的有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以细叶小檗总生物碱提取量和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用10%、20%、30%、40%、50%、60%、70%的乙醇作为溶剂提取细叶小檗中的总生物碱,得出27%乙醇为较好的提取溶剂。以27%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液料比、温度和超声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速上升试验以及中心复合实验响应面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含量27%(V/V)、液料比32 m L/g、温度52℃、超声功率800 W,提取液的pH值为2.2时,对应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液的pH值为7.6时,对应提取时间为25 min;提取液的pH值为8.5时,对应提取时间为25 min。在此条件下,细叶小檗中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16.24±0.54)mg/g,比单一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量提高了1.31倍;抑菌圈直径为(91.21±0.37)mm。【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比单一采用超声波法对细叶小檗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效果更好,提取量提高了1.31倍;抑菌效果提高了1.07倍。相比较国内目前对于小檗属植物小檗碱的平均提取量(16.6±0.6)mg/g相接近,在抑菌活性上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细叶小檗 生物碱 抑菌 超声波 半仿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薛梦莹 李璐 张华峰 刘紫祺
分离制备了不同季节绿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红叶小檗(B.thunbergii var.atropurpurea)、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的类黄酮和生物碱,分析了3种小檗科植物不同季节类黄酮和生物碱的含量,探讨了类黄酮、生物碱含量季节变化的原因,研究了类黄酮、生物碱的抑菌活性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3种小檗科植物的类黄酮、生物碱含量和抑菌活性均随着季节的变化存在差异。其中,绿叶小檗的类黄酮含量在夏季最高(6.277%),红叶小檗和南天竹在冬季最高。红叶小檗的生物碱含量在秋季最高(5.517%),绿叶小檗和南天竹在夏季最高。3种小檗科植物的类黄酮、生物碱对模式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红叶小檗类黄酮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在春季和冬季较小,绿叶小檗和南天竹在春季较小。红叶小檗生物碱的MIC值在春季最小,绿叶小檗和南天竹在冬季最小。3种小檗科植物中,红叶小檗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春季时红叶小檗生物碱的MIC值为5mg·mL-1。本研究为小檗科植物资源的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海军 李晓惠 李福华 李兴科 周乐 王建福
【目的】获得抑菌活性更强的小果博落回的生物碱成分。【方法】采用4种亲核性溶剂(甲醇、乙醇、丙酮和饱和Na2CO3碱溶液)和1种非亲核性溶剂(四氢呋喃),分别从吸附了小果博落回总生物碱的D101树脂上洗脱生物碱,用薄层层析法(TLC)进行成分分析,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肠形点状产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巴氏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鳗弧菌等8种菌株为供试菌,采用药敏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研究小果博落回在不同溶剂处理下所得的总生物碱成分和抑菌活性的变化。【结果】TLC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乙醇、甲醇、碱溶液和丙酮作用后,所得总生物碱(分别为SEtOH、SMeOH、Sbase和Saceto...
关键词:
小果博落回 生物碱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向前胜 王宁 赵越 邹林有 孙奎 王凯月
通过研究青海省6个地区3种小檗属植物不同部位小檗碱含量的差异,旨在寻找青海省内小檗属植物优质产区以及探寻小檗碱分布的地域规律。结果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种、不同部位小檗碱在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玉树藏族自治州所产的西北小檗药用部位中小檗碱含量较高;湟水河流域所产鲜黄小檗药用部位中小檗碱含量较高;黄南藏族自治州所产直穗小檗药用部位小檗碱含量较高。本研究为小檗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希平 杨鹏 张阳德
荷叶中含有生物碱等多种有效成份,同时具有药食两用的功效。本文研究了荷叶提取物的分离和纯化条件与荷叶乙醇提取物对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发现荷叶中各生物碱的含量为0.1-0.6%,经大孔树脂预纯化后,生物碱的含量提高近100倍。当流动相中三乙胺含量增加至0.2%时,峰形明显改善,各色谱峰重叠部分小,高纯度收集部分加宽;1 mg/ml荷叶提取物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为11.25%,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5.77%,N-降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1.37%,O-降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4.6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少鹏 国政 姬志勤
【目的】从药用植物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中筛选抗菌活性内生放线菌,对活性菌株的分类地位及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分离并鉴定候选菌株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抑菌活性,为农用杀菌剂的创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小檗叶片分离内生放线菌,16S r DNA法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管碟法测定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7种供试菌的抗细菌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等7种植物致病菌的抗真菌活性;依次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分离纯化活性...
关键词:
小檗 内生放线菌 全霉素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都强 冯俊涛 胡瓒 祝木金 张兴
提取、分离了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根皮中总生物碱 ,并对其杀虫活性和作用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 5龄菜青虫有很强的麻醉、拒食和毒杀作用 ;拒食中浓度AFC5 0 为 2 75 .5 3m g/L,毒杀中浓度 L C5 0 为 77.86 m g/L,麻醉中量 ND5 0 为 2 .2 9μg/g;雷公藤总生物碱无触杀和熏蒸作用。试虫中毒症状主要为幼虫表皮出现黑斑 ,形成黑斑部分不能脱去旧表皮 ,最终死亡
关键词:
雷公藤 总生物碱 杀虫作用 菜青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树杰 刘琳 芦小鹏 马志卿 张兴
【目的】明确中国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的除草活性成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粗榧的除草作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种子萌发法评价中国粗榧乙醇提取物、中国粗榧总生物碱及从中分离得到的8种生物碱(桥氧三尖杉碱、11-羟基三尖杉碱、贡山三尖杉碱a、异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β-n-oxide、4-羟基三尖杉碱、台湾三尖杉碱和三尖杉碱)对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及高丹草(sorghum sudanense)4种杂草种子幼根和幼芽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彤 夏春梅 胡燕妮 徐丽娇 周志强
次生代谢产物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和药根碱是黄檗中重要的药用生物碱,本研究在吉林省5个林业局选取了65株不同年龄的天然黄檗,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黄檗多器官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小檗碱在根皮、多年生枝、当年生枝和叶中的季节差异显著,各器官中小檗碱含量夏季最低(叶除外);叶中小檗碱含量,在各个龄组均表现为从春到秋含量依次升高,变化幅度在0.017~0.124mg/g之间;小檗碱在根皮中最高,平均值达到24.27mg/g,其余依次是茎皮、多年生枝皮、当年生枝和叶片。掌叶防己碱在根皮、茎皮、当年生枝、叶和幼龄阶段的多年生枝皮中的季节差异显著,秋季含量最高(叶除外);叶中掌叶防己碱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涛 黄会岭 张爽 路萍 胡格 索占伟 姜代勋 穆祥
【目的】测定盐酸小檗碱、绿原酸和黄芩苷在兔体液内浓度,及各成分体外最小抑菌浓度,阐明3种中药成分清热解毒功能与其抑菌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绿原酸和黄芩苷在兔血液和组织液内的浓度;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3种中药成分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盐酸小檗碱、绿原酸和黄芩苷在兔血浆内的浓度峰值分别为3.2、5.03和7.63μg.ml-1,在兔组织液内的浓度峰值分别为0.12、0.11和0.12μg.ml-1;3种中药成分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103、3.75×103和6.75×103μg.ml-1,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明显高于它们在兔体液内的浓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亚娜 李洋 田雨 孙泽威
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是一种含有生物碱的优良牧草,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选择影响总生物碱提取率的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三个主要因素,对沙打旺总生物碱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80.93%,料液比为1:21.36,提取时间为2.75 h时为沙打旺总生物碱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预测最大得率为0.142%。沙打旺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沙打旺总生物碱浓度的升高,清除率逐渐增大、总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0mg/mL和50mg/mL。本研究结果对沙打旺总生物碱的开发利用、推动无抗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沙打旺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抑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宏志 谢子发 李志 尹文文 杨兴有 刘国顺 鲁喜梅
以白肋烟达白1号非烟碱转化株为材料,在2种留叶数(每株18,24片)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叶位叶片晾制后生物碱和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烟碱和仲胺类生物碱含量均随叶位增高而增加,少留叶烟株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均高于多留叶烟株,且上下部位间变幅相对较小。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少留叶烟株各叶位巨豆三烯酮含量高于多留叶烟株,且表现为随叶位升高而增加,多留叶烟株巨豆三烯酮含量以中部叶最高,上部叶含量呈显著降低。其他质体色素降解产物,除β-大马酮含量以中部及偏下部位烟叶较高外,一般表现为随叶位升高而增加。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含量以中部叶含量较高,多留叶烟株各部位叶片,特别是上部叶茄酮含量高...
关键词:
白肋烟 叶位 留叶数 香气物质 生物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史宏志 李超 谢子发 陈志华 杨兴有 刘国顺 王涛
于2007年设置品种试验并在不同产地取样对我国白肋烟主要品种各叶位烟叶的生物碱和总氮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达白1号和TN90生物碱含量相对较为适宜,生物碱组成合理,降烟碱含量较低,烟碱转化率低于6%的国际限制性标准。鄂烟1号烟碱含量相对适宜,但总生物碱含量偏高,降烟碱含量和烟碱转化率较高。宣汉-5和达所24总生物碱水平较高,但烟碱转化导致烟碱含量偏低,降烟碱含量增高,烟碱转化率大幅度超过限量标准,且下部叶和脚叶氮碱比过高。不同叶位烟叶生物碱含量有显著差异,一般表现为随叶位的升高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增高,但顶叶和上部叶差别较小。我国白肋烟部位间烟碱含量差异较大,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是突出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振德 朱麟 赵博光 方杰 夏鲁青
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拒食、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在选择性取食时,2.5mg·mL-1苦豆草生物碱即对分月扇舟蛾幼虫具有强烈的拒食作用,拒食率达62%~86%,而在非选择性取食时,拒食率仅为20%~29%;在选择性取食时,虫龄越大,拒食率越大,非选择性取食则未见此趋势。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取食生物碱处理的食物后体重、体重增加量、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降低。用浓度为10mg·mL-1的苦豆草生物碱处理后第2天,分月扇舟蛾幼虫相对生长率比对照下降了39.8%。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效率均显著下降;取食量和排粪量分别是对照的57.7%和57.4%,近似消化率升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