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5)
2023(9005)
2022(7446)
2021(7112)
2020(5782)
2019(12717)
2018(12128)
2017(22762)
2016(12693)
2015(13775)
2014(13643)
2013(13392)
2012(12363)
2011(11170)
2010(11272)
2009(10230)
2008(9853)
2007(8731)
2006(7607)
2005(7013)
作者
(38510)
(32748)
(32364)
(31171)
(20560)
(15941)
(14417)
(12474)
(12364)
(11692)
(11492)
(10814)
(10742)
(10588)
(10440)
(10139)
(9734)
(9549)
(9454)
(9227)
(8281)
(8199)
(7935)
(7437)
(7359)
(7302)
(7013)
(6993)
(6779)
(6549)
学科
(47538)
经济(47466)
(31008)
管理(30954)
(24809)
企业(24809)
方法(19715)
数学(17383)
数学方法(17133)
(13908)
中国(13871)
(13502)
(13418)
(12142)
地方(11978)
业经(10676)
农业(9221)
(8955)
金融(8952)
(8748)
银行(8690)
(8569)
(8355)
(7824)
财务(7798)
财务管理(7779)
(7740)
贸易(7735)
企业财务(7562)
(7477)
机构
大学(178460)
学院(178050)
(68346)
研究(67852)
经济(66805)
管理(60337)
理学(52129)
理学院(51307)
管理学(50099)
管理学院(49741)
中国(48344)
科学(45962)
(38419)
(37088)
(36352)
研究所(33538)
(33386)
业大(32187)
中心(29708)
农业(28912)
(26990)
财经(26280)
(26031)
(24587)
北京(24307)
师范(24274)
(23971)
(23869)
经济学(21981)
(21775)
基金
项目(127717)
科学(99347)
基金(92858)
研究(86272)
(85114)
国家(84526)
科学基金(69901)
社会(54705)
社会科(51905)
社会科学(51889)
(50997)
基金项目(49371)
自然(47251)
自然科(46138)
自然科学(46121)
自然科学基金(45280)
(43017)
教育(39240)
资助(37607)
编号(31902)
重点(30107)
(27434)
(27170)
(25943)
成果(25861)
计划(25478)
科研(24917)
创新(24463)
课题(24330)
国家社会(23231)
期刊
(76258)
经济(76258)
研究(51325)
学报(39101)
中国(34826)
(33890)
科学(33666)
大学(28867)
学学(27816)
(25525)
农业(22429)
管理(21784)
教育(16946)
(16788)
金融(16788)
林业(13912)
财经(13320)
业经(13023)
技术(12249)
经济研究(12207)
(11991)
(11460)
问题(10981)
业大(10927)
(10688)
科技(10072)
资源(8051)
农业大学(7892)
统计(7519)
现代(7514)
共检索到263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春晖   白天道   李远发   黄厚宸   郑党斌   蒋维昕  
【目的】研究择伐对林分后续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格局是否有显著影响。【方法】对大径木(DBH≥20 cm)强度择伐(1970年)后自然恢复49 a(2019年)的细叶云南松天然林样地内个体进行全站仪定位,并基于nSSR标记检测其遗传多样性,探究择伐后不同时期更新个体(以径级推算)的多样性变化。最后结合空间坐标及遗传关系分析其小尺度空间遗传格局。【结果】参试群体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期望杂合度He=0.641,Shannon’s指数I=1.209),但群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自交(固定指数F=0.234);比较不同径级组遗传多样性表明,群体内观测杂合度(Ho)、F随径级减小分别呈递增和递减趋势,He,I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表明近/自交主要发生在伐后早期,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林分遗传多样性的暂时下降。后期随着林分的自然更新,有效繁殖群体增大,遗传多样性逐步增加;空间遗传聚类表明,样方内个体可分为两组,组内个体呈现轻度聚集分布,但空间自相关分析未达显著水平,表明林分现有遗传格局可能受到了择伐造成的母树非随机分布、长距离基因流(种子/花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论】以收获为主的大径木强度择伐对伐后初期细叶云南松林分的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格局有负面影响,但随着林分的自然恢复,其所带来负面效应逐渐下降,表明细叶云南松林具备一定的遗传多样性自我修复能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洁  熊智  张成刚  
分别在云南省来凤山、高黎贡山、鸡足山、苍山和无量山,采集58个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叶样品,提取总DNA,对它们进行RAPD-PCR分析。3个随机引物共扫描到DNA位点85个,其中多态性位点64个,样品内的多态性为75.30%;用非加权组法(UPGMA)聚类分析,建立尼泊尔桤木分子聚类树状图,以相似系数0.68为标准分为6类;用POPGENE软件分析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云南尼泊尔桤木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鸡足山尼泊尔桤木居群多样性指数最高,无量山居群中,分布在南坡的尼泊尔桤木多样性指数高于分布于北坡的样品。尼泊尔桤木的分布及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萌  李友勇  孙雪梅  王家金  谢瑾  成浩  汪云刚  刘本英  
应用EST-SSR标记技术对云南省不同区域采集的39份古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3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21条多态性谱带,有效等位基因变异占比重的73.88%。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05~0.74,平均为0.469。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3,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0.81,均高于0.5。遗传相似系数0.41~0.91,平均值为0.65,显示云南大茶树的遗传基础相对比较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SSR聚类分析表明,大茶树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部分云南大茶树的亲缘关系,有助于今后野生大茶树的保护及利用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声熙  崔凯  周敏  何承忠  杨文云  李昆  
以云南省境内金沙江、元江、红河和怒江流域自然分布的构树为试材,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90份构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获得786条清晰可辩的条带,其中,多态性带63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0.4%,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出90.3个多态位点。分布于4条水系流域的构树居群间,金沙江流域构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45 5,而元江流域构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12 9。4个构树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38 6,表明构树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不同个体之间。在遗传距离为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志姣  杨合宇  翁启杰  周长品  李发根  李梅  卢万鸿  罗建中  甘四明  
【目的】分析细叶桉天然群体的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为种质资源管理和育种利用提供有用信息;检测细叶桉与原产地气候因子显著关联的基因组位点,探索气候适应过程中趋异选择的分子证据。【方法】以细叶桉9个群体的77株样品为材料,基于覆盖巨桉全基因组的108个SSR位点(包括44个基因组SSRS和64个ESTSSRS),利用不偏离哈-温平衡、F_(ST)值非异常的25个中性的基因组SSRS进行群体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分析,利用所有位点进行F_(ST)异常值检测、再利用空间分析法查找与原产地气候因子关联的适应性位点,注释适应性位点的功能,并通过等位片段在各群体的频率与气候因子的一元线性回归进一步验证关联的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玉兰  蔡年辉  徐杨  何承忠  王大玮  陈诗  段安安  
以20个云南松天然群体为对象,SSR分析表明云南松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各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不显著。基于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Nei’S遗传相似度,采用逐步聚类优先取样法,分别对初始群体、遗传多样性保护单元和剩余群体进行比较、t检验,以此评价遗传多样性保护单元的代表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抽样的群体能很好地代表初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按30%的群体抽样,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和期望杂合度的保留率分别达到初始群体的98.03%、105.36%、103.99%和105.56%。保护单元的遗传多样性均高于剩余群体,抽样群体组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单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霞  杜娟  杨晓梦  普晓英  杨加珍  曾亚文  
【目的】云南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稻种遗传多样性中心和生态多样性中心,蕴含丰富的有色米种质资源。但云南有色米种质资源的鉴定依旧停留在外部形态及地域分类阶段,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云南有色米种质资源进行深度评价及功能基因鉴定。【方法】以来自云南省23个州、县的35份地方水稻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探究已报导的Rc基因在上述35份种质材料中的遗传变异。【结果】在云南地方有色米品种中粳稻间的遗传差异较籼稻更大。且总体来看云南地方种质资源中,同一来源地的地方品种遗传相似性不高。35份云南地方水稻资源中,红米Rc基因表现为野生型,白米rc基因表现为突变型,且突变类型与已报导的突变位点一致,均表现为第6外显子内的14 bp缺失。【结论】云南地方有色米品种中粳稻间的遗传差异较籼稻地方种更大,且同一来源地的地方品种遗传相似性不高。红米白米的颜色差异是由Rc基因第六外显子缺失突变产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宁德鲁  马庆国  张雨  王滑  陆斌  裴东  
采用FISH-AFLP技术,选取8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17个核桃品种(无性系)进行了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实验结果共获得987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2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95.44%;17份供试核桃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606 9 0.796 4,平均为0.734 9。本研究分析了云南省审(认)定核桃品种(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了它们的指纹图谱,为下一步的核桃新品种选育、构建核桃优良种质库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明雨  王云月  朱有勇  卢宝荣  
为了研究云南地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对采自云南17个村落的82份品种以及代表籼粳不同类型的3份标准样的遗传背景进行SSR分析。19对引物共检测出83条多态带(分子量变异范围是100~500bp)。根据UPGMA法用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85份水稻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152~0.900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均匀的按地理位置分布,而是在相似系数为0.152的水平上明显分为2个不同类群:籼稻类群和粳稻类群。从不同村落采集的叫同一名称的品种的遗传背景并不相近。研究表明,保护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十分必要,但是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确保有效保护活动。另外选择合适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明亮  周国雁  方艺瑾  李晓华  乔玲  刘琨  伍少云  李绍祥  郑军  杨木军  
【目的】进一步挖掘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中的优异资源,进而为云南省的小麦育种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1对SSR标记对云南省20世纪50年代以来育成的15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①91对SSR引物扫描159个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共有360个等位变异被检测到,单个SSR标记检测到1~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3.96个等位变异;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指数最低为0,最高为0.8408,所有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4677;云南省80年代小麦育成品种(系)的多态性信息指数最高(0.461)。②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可将云南省小麦品种(系)划分为14个类群,类群分类主要与选育年代、栽培类型及种植区域有关。③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连锁标记的优异等位变异的频率随着其育成年代的推移而逐渐增长,但穗粒数性状相比千粒重性状改良效果更强。【结论】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遗传多样性较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育成品种(系),且不同年代小麦育成品种(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遗传背景具有不同程度的改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雪梅  赵才美  李友勇  程在全  尚卫琼  杨盛美  杨兴荣  矣兵  刘本英  
【目的】探讨云南地方品种与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ISSR标记对云南51份地方品种与16份野生茶树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利用23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2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8条,多态位点百分比为97.76%。应用Nei-Li相似系数估算67份茶树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0.659~0.736,平均为0.693,说明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基础较窄。UPGMA法将67份茶树资源分成2个类群,主成分与聚类的分析结果一致,但主成分分析更直观地揭示资源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地方品种与野生茶树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的关系,可能与品种类型有关,有助于今后拓宽地方品种的遗传基础,为开发野生茶树的遗传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勾宇宏  于亚雄  刘丽  杨金华  程家省  胡银星  程耿  
云南铁壳麦是云南省特有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优良性状,可用于拓宽现代小麦的遗传基础。本试验利用20对SSR引物对36个云南铁壳麦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9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等位变异数在1~3个,平均为1.95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0~0.50,平均为0.24;Shannon信息指数(I)为0.00~0.69,平均为0.38;遗传距离(GD)为0.03~0.62,平均为0.24;说明铁壳麦遗传差异较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约0.44处,可以将36份铁壳麦材料分为4类。其中腾冲的铁壳麦与龙陵的大河头小麦、镇康顶莨铁壳麦与永德短芒铁壳麦、双江铁壳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洁  周丹银  黎仁军  赵文正  苗永旺  和绍禹  
为了阐明大蜜蜂的群体遗传特征,评价云南地区大蜜蜂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14对微卫星引物对采自云南省的35群野生大蜜蜂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大蜜蜂群体中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642 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2.809 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73 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24 3。根据Nei's遗传距离用UPGMA方法对35群大蜜蜂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聚为A,B,C,D共4个支系。结果表明云南大蜜蜂群体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分化程度较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显钦  唐开学  蹇洪英  王其刚  李树发  邵珠华  张颢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分布的8个大花香水月季天然居群遗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的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0个,占总条带数的97.22%;在物种水平上,总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香农指数(I)分别为0.301 2和0.460 0,说明云南地区大花香水月季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大花香水月季居群内遗传变异(69.49%)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30.51%),说明居群内变异是其居群的主要变异来源;利用Popgene计算出两两居群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和遗传距离(D),其范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罗曦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邰丽梅  雷国方  
以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BC1F3(448份)和亲本为材料,在昆明地区生态条件下,对供体亲本及其杂种BC1F3世代的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供体亲本的11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与回交后代差异明显.回交使其后代的性状逐渐趋于轮回亲本,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籼粳基本一致.2)供体亲本及其杂种BC1F3的11个形态性状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测验表明,除剑叶宽和1~2节长外,亲本与后代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并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籼粳一致.3)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剑叶长、穗颈长、穗下节长、1~1节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