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3)
2023(8121)
2022(6633)
2021(5826)
2020(4734)
2019(10276)
2018(10036)
2017(18094)
2016(10182)
2015(10912)
2014(10719)
2013(10139)
2012(9188)
2011(8157)
2010(7926)
2009(7278)
2008(6888)
2007(6082)
2006(5146)
2005(4408)
作者
(32383)
(27146)
(26955)
(25383)
(16966)
(13121)
(12095)
(10744)
(10381)
(9340)
(9301)
(8878)
(8806)
(8573)
(8407)
(8403)
(8210)
(8107)
(7781)
(7653)
(7069)
(6554)
(6509)
(6163)
(6142)
(5980)
(5932)
(5833)
(5596)
(5528)
学科
(34953)
经济(34902)
管理(29695)
(25943)
(20134)
企业(20134)
方法(14772)
数学(13090)
数学方法(12957)
(11445)
(10627)
中国(10344)
(10020)
环境(8519)
(8342)
业经(8308)
(7716)
贸易(7716)
农业(7545)
(7507)
(7197)
地方(6698)
(6695)
技术(6694)
银行(6644)
(6470)
金融(6463)
(6363)
(6339)
(5817)
机构
学院(141150)
大学(140305)
(53878)
经济(52794)
管理(51677)
研究(51369)
理学(45405)
理学院(44875)
管理学(43935)
管理学院(43716)
中国(37009)
(36317)
科学(35722)
(29377)
农业(29256)
业大(29239)
(27514)
研究所(25770)
(23440)
中心(22958)
(21020)
农业大学(19524)
(19305)
财经(18998)
北京(17734)
(17671)
(17398)
技术(17049)
(17019)
师范(16612)
基金
项目(105552)
科学(81243)
基金(76028)
(70889)
国家(70280)
研究(69397)
科学基金(58136)
社会(44402)
(42876)
社会科(42062)
社会科学(42049)
基金项目(40814)
自然(39764)
自然科(38867)
自然科学(38848)
自然科学基金(38145)
(36439)
教育(30943)
资助(29481)
编号(25755)
重点(24330)
计划(22845)
(22758)
(22632)
(21812)
创新(21255)
科研(21103)
科技(20865)
(20270)
成果(19389)
期刊
(54630)
经济(54630)
研究(35274)
学报(34103)
(31962)
中国(27746)
科学(27227)
大学(24144)
学学(23422)
农业(21332)
(17516)
管理(17195)
教育(12871)
(11307)
(10802)
金融(10802)
业经(10429)
技术(10399)
业大(10313)
经济研究(9693)
(9160)
财经(8883)
农业大学(8788)
科技(8482)
(7601)
问题(7370)
林业(7230)
商业(6809)
(6031)
统计(5992)
共检索到198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丽  成艳波  程炜轩  李薇  陈金涛  谢黎炜  许国焕  
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100、1 000 mg/kg的组胺,制成4种等氮饲料(分别记为C、H10、H100和H1000),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02.13±0.52)g为试验对象,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组胺对黄颡鱼生长、皮肤显微结构、皮肤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力和脑中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微流水室内养殖系统,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组胺对黄颡鱼生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袁立强  马旭洲  王武  叶蕾  
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着色的影响。实验共设5个脂肪梯度:4.17%、7.02%、9.99%、13.00%、15.76%,含添加60mg/kg和0mg/kg叶黄素的两类饲料,0mg/kg叶黄素和8.92%脂肪饲料作为对照。每组25尾,3个平行,表观饱食投喂13周。结果表明:(1)脂肪水平为4.17%~9.99%,6周和10周时瓦氏黄颡鱼鱼种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随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脏体比、腹脂率随脂肪水平升高而升高。(2)饲喂叶黄素饲料5周后,瓦氏黄颡鱼皮肤叶黄素水平不再升高,达到稳定。(3)适量脂肪的添加能够提高叶黄素的利用率。7.02%可以满足瓦氏黄颡鱼体着色的需要,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丛林梅  郑伟  刘凡宁  夏长革  左亚男  陈秀梅  王桂芹  张东鸣  
【目的】探讨饲料磷含量对黄颡鱼生长和磷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制备磷含量分别为0.28%,0.46%,0.67%,0.89%,1.13%,1.38%和1.57%的7种精制试验饲料,用其饲养黄颡鱼(体质量(8.75±0.72)g/尾)8周,试验结束后取样,测定生长、饲料利用、钙磷代谢、肌肉营养成分和脊椎骨钙磷沉积等指标。【结果】饲料磷含量为0.67%组的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0.46%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当饲料磷含量为0.67%和0.89%时,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当饲料磷含量为0.67%时,饲料蛋白质生产率显著高于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俊锋  樊启学  张磊  李波  杨凯  方巍  
将来自于同一亲本的黄颡鱼按规格分为A、B、C 3组,A组为未分级组[体长(5.32±0.52)cm,体重(1.60±0.54)g],B、C 2组为分级组,其中B组为大规格组[体长(5.63±0.41)cm,体重(1.88±0.50)g],C组为小规格组[体长(4.85±0.22)cm,体重(1.11±0.17)g],饲养在9个网箱中。经60 d养殖,B组增长率显著高于C组,A、B 2组无显著差异;3组增重率无显著差异。A组的体长和体重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B、C 2组,B、C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组的体长和体重变异系数的变化率显著高于A、B 2组。各组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雌雄比率、成熟度指标均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宇曦  刘兴国  周润锋  刘子秋  
光照作为主要的环境因子,对鱼类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形态结构有重要影响。为分析光照强度对黄颡鱼生长、生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光控实验,探究了光照强度1~8 W/m~(2)范围内黄颡鱼的生长、生理性能。结果显示,黄颡鱼在光强3~6 W/m~(2)范围内的增重率(8.33%~11.78%)、特定增长率最高(0.53%/d~0.74%/d),饵料系数最低(6.42~9.17),黄颡鱼体内的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升高,消化性能提升,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降低,抗氧化、免疫性能受到抑制;受鱼类代谢影响,不同光强条件下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溶氧等水质指标出现差异。研究表明,光照强度3~6 W/m~(2) 能够促进黄颡鱼的生长及消化性能,研究结果为黄颡鱼高效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方金  钱卫国  李伟纯  周应祺  
通过观察超声波辐射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探索超声波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选用江黄颡幼鱼(平均体长8.76±0.42 cm)为实验对象,共设四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使用四种不同形式的超声波对其进行辐射刺激。经60 d超声辐射刺激后,各组间的体长、体重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红波  李立银  姚维志  江永明  倪朝辉  李云峰  谭德彩  
对涨渡湖黄颡鱼的形态特征、年龄与生长等进行了研究,得出年龄范围在1~4龄,其中以2~3龄为主,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3L2.7996,为涨渡湖进一步利用和增养殖黄颡鱼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代武  何杰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罗其刚  浦琴华  
为了探讨鱼蛋白水解物对黄颡鱼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日本鳀粉为对照,以实用型黄颡鱼饲料配方模式为基础开展实验:1以30.5%鱼粉为对照(FM),在相同配方模式下,以6%鱼蛋白水解物(MPH6)替代20%的鱼粉;2以30.5%鱼粉为对照(FM),在无鱼粉日粮中分别添加3%(FPH3)、6%(FPH6)、12%(FPH12)鱼蛋白水解物;共设计5组等氮等能实验日粮,在池塘网箱中养殖黄颡鱼[初始体质量(30.08±0.35)g]60 d。结果显示:与FM相比,FPH12在SGR、FCR、PRR和FRR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鲁波  薛敏  王嘉  吴秀峰  郑银桦  曹春燕  
研究了天然叶黄素(源自万寿菊,含量为4.64%)的添加水平对黄颡鱼生长和皮肤着色效果的影响。在黄颡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5%、0.30%、0.60%、8.00%的受试物,在不影响饲料营养水平的基础上设计最高剂量组为可能摄入剂量组的10倍以上,经挤压熟化工艺加工后,实际检测叶黄素含量为未检出(检出限=0.5 mg/kg)、24.2、54.2、118.0、1 700.0mg/kg,依次命名为C、L24.2、L54.2、L118、L1700。饲养90 d后发现,添加天然叶黄素的4个剂量组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L24.2组的蛋白沉积率、L54.2组和L118组及L1700组的能量沉积率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丽鹃  龚全  权可艳  任旺  李锐  谢光美  吴国忠  
本研究探讨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5、50和100 mg/kg的壳聚糖配成4种试验饲料,在水温(22.0±2.0)℃下,分别饲喂平均体重约为7.5 g的黄颡鱼42 d。结果表明,添加25 mg/kg壳聚糖的试验组,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黄颡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25 mg/k...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游  金敏  袁野  熊家  马红娜  周歧存  
为研究不同脂肪源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体组织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配制了4种分别添加有椰子油(CO)、苏子油(PO)、葵花籽油(SO)、鱼油与葵花籽油1∶1混合油(FO/SO)的等氮等脂的饲料,喂养平均初始体质量为(1.52±0.00)g的黄颡鱼幼鱼。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脂肪源对黄颡鱼终末体质量(FBW)、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SR)均无显著影响,对饲料系数(FCR)影响显著,各组SR均在95%以上。各组间的肝体比(HSI)、肥满度(CF)均有显著性差异,而脏体比(VSI)和肠脂比(IPR)无显著性差异。HSI和CF均以鱼油与葵花籽油1∶1混合油(FO/SO)组最高,葵花籽油(SO)组最低。黄颡鱼的鱼体水分、粗蛋白和灰分不受饲料脂肪源的影响,而椰子油(CO)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为10.51%,剩余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饲料中脂肪源对黄颡鱼肌肉、肝脏组织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显著,并且肌肉和肝脏中脂肪酸含量变化与饲料中相应脂肪酸含量变化基本一致,椰子油(CO)组组织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高,苏子油(PO)组组织中亚麻酸(ALA)和n-3 PUFA含量最高,葵花籽油(SO)组组织中亚油酸(LA)和n-6 PUFA含量最高,而鱼油与葵花籽油1∶1混合油(FO/SO)组组织中脂肪酸较为均衡。黄颡鱼血清中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白蛋白/球蛋白(A/G)、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血糖(GLU)、肌酸激酶(CK)含量不受饲料脂肪源的影响。各组黄颡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有显著差异。椰子油(CO)组的SOD和GST活性最高,而MDA含量最低。研究表明,在添加豆油的基础上,椰子油、苏子油、葵花籽油和鱼油与葵花籽油1∶1混合油都可以用作黄颡鱼饲料的脂肪源;证实了鱼体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基本可以反映饲料脂肪酸组成,并且说明了黄颡鱼具有延长和去饱和ALA和LA的能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时萍  杨启超  苏雷  霍礼辉  刘军  施培松  
以鱼粉作为对照,用黄粉虫、蚕蛹干粉半量和全量替代鱼粉,配制5组等蛋白质水平(40%)的饲料,对黄颡鱼幼鱼进行36 d的饲养.结果表明:对照组幼鱼的增重率、蛋白质消化率和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黄粉虫和蚕蛹全量替代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半量替代组(P0.05),而蚕蛹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替代组;除半量黄粉虫组幼鱼的饵料系数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全量替代组和半量蚕蛹组的饵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机体含水率外,各替代组幼鱼机体的粗蛋白含量只有全蚕蛹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峰  甄恕其  何爱华  钟云  杨严鸥  
将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R ichardson)按初始体重不同分为大(L)、小(S)两种规格(平均体重分别为11.79 g和2.76 g),在水温(28±1)℃、自然光照条件下,研究了初始体重差异对其补偿生长的影响。试验为期4周,每种规格设定3组,第1组为对照组,整个试验期间正常投喂;第2组第1周正常投喂,第2周停止投喂,后2周恢复投喂;第3组前两周2停止投喂,后2周恢复投喂。大规格鱼的3组分别以LC(对照组)、LD1和LD2表示,小鱼分别以SC(对照组)、SD1和SD2表示。结果显示:整个试验结束时,两种规格试验鱼试验组的体重均未赶上对照组,但各组的特定生长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凯  石勇  何慧  马学坤  李昭林  钟蕾  吴桐强  张俊智  胡毅  
为研究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10.51±0.13) g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南极磷虾粉替代基础饲料(30%鱼粉)中0%(KM0,对照组)、 2.5%(KM2.5)、 5.0%(KM5)、 7.5%(KM7.5)和10%(KM10)的鱼粉,共配制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每组3个重复,养殖实验在水库网箱(1.5 m×1.5 m×1.5 m)中进行,持续8周。结果显示,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存活率、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但显著降低肠道胰蛋白酶活性。与KM0组相比,各替代组血清中补体3含量显著上升,KM5组免疫球蛋白M显著上升,而替代水平超过5%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随着磷虾粉替代比例的增加,黄颡鱼肌肉黏附性、弹性、胶黏性呈下降趋势,内聚性呈上升趋势,硬度、咀嚼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KM0组相比,KM10组黄颡鱼肌肉黏附性、弹性、胶黏性显著降低,内聚性显著升高。随着磷虾粉替代鱼粉比例的上升,黄颡鱼肌肉水解氨基酸中呈味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的生长无负面影响,适量添加南极磷虾粉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免疫功能,并影响黄颡鱼肌肉质构和呈味氨基酸含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吉桥  王文辉  李文宽  骆小年  李敬伟  
将黄颡鱼种放养在网箱中,投喂蛋白质含量30.0%、38.0%或46.0%和维生素C磷酸酯0、500、1000或1500mg·kg-1的半纯饲料。50d的饲养表明: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8%~40%时,鱼的特殊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维生素C磷酸酯含量为847、850、994和634mg·kg-1时,血清总蛋白、γ球蛋白、溶菌酶活性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最低。饲料蛋白质含量从30%上升到38%时,鱼体蛋白含量由60.95%升到69.86%,脂肪由29.27%降至21.69%;达46%时,鱼体蛋白(64.35%)含量下降,而脂肪(26.06%)含量上升。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8%时,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