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5)
- 2023(9028)
- 2022(7612)
- 2021(6877)
- 2020(5666)
- 2019(12625)
- 2018(12013)
- 2017(22837)
- 2016(12829)
- 2015(13469)
- 2014(13345)
- 2013(13046)
- 2012(12105)
- 2011(10978)
- 2010(10880)
- 2009(9896)
- 2008(10026)
- 2007(8700)
- 2006(7575)
- 2005(6590)
- 学科
- 济(48122)
- 经济(48049)
- 管理(35825)
- 业(35542)
- 企(28855)
- 企业(28855)
- 方法(23812)
- 数学(20434)
- 数学方法(20189)
- 学(14389)
- 农(13587)
- 财(12904)
- 中国(11733)
- 业经(11345)
- 贸(10019)
- 贸易(10016)
- 易(9757)
- 农业(9362)
- 制(8905)
- 技术(8647)
- 理论(8380)
- 务(8370)
- 财务(8362)
- 财务管理(8348)
- 企业财务(8072)
- 银(7825)
- 银行(7765)
- 融(7674)
- 金融(7673)
- 环境(7524)
- 机构
- 大学(190050)
- 学院(186549)
- 济(71780)
- 经济(70466)
- 管理(68494)
- 研究(66666)
- 理学(60950)
- 理学院(60137)
- 管理学(58846)
- 管理学院(58514)
- 中国(46949)
- 科学(46197)
- 农(44253)
- 京(39277)
- 业大(35853)
- 所(35815)
- 农业(35709)
- 研究所(33579)
- 财(31940)
- 中心(29176)
- 江(27044)
- 财经(26743)
- 经(24612)
- 范(24499)
- 师范(24040)
- 农业大学(23865)
- 北京(23585)
- 院(23552)
- 经济学(22617)
- 州(20895)
- 基金
- 项目(136554)
- 科学(107166)
- 基金(101854)
- 家(94186)
- 国家(93448)
- 研究(88672)
- 科学基金(78038)
- 社会(58113)
- 社会科(55172)
- 社会科学(55155)
- 基金项目(54408)
- 自然(54121)
- 自然科(52971)
- 自然科学(52946)
- 省(52665)
- 自然科学基金(52062)
- 划(46220)
- 教育(41358)
- 资助(40745)
- 编号(32015)
- 重点(31729)
- 部(30110)
- 创(28927)
- 计划(28631)
- 发(28260)
- 科研(27365)
- 创新(27159)
- 业(25431)
- 成果(25283)
- 国家社会(25131)
共检索到256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勇
在不同类型组织的成功经历中,韧性已经成为关键性的因素。在组织管理领域,组织韧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并且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基于对国外组织韧性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对组织韧性的概念界定、结构维度划分与测量以及组织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述评,并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组织韧性 适应力 组织情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勇 蔡娟
变化万端的新经济已经改变了组织的结构和管理模式,职业环境随之变得越来越动态复杂,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也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这些都要求从业者具有更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职业生涯韧性,以应对来自企业内外的压力,成为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职业生涯韧性是个体重要的潜质,有助于个人应付不断变化的事件,完成各阶段的任务。文章基于已有的文献,重新厘定了职业生涯韧性的概念,并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分析影响职业生涯韧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整合模型,提出了提升组织员工职业生涯韧性的自我管理策略、企
关键词:
企业员工 职业生涯韧性 职业适应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国学
创业韧性是个人在面对创业逆境、压力和不确定状况时有效运作的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对于创业理论研究与大众创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梳理了创业韧性、韧性以及创业研究中的相关文献,介绍了创业韧性的概念、测量与维度、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同时从创业韧性量表的开发、创业韧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和创业韧性应对——品味作用的探索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国内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业韧性 创业 创业成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赵璐阳
农业与食物系统的韧性涉及整个国家或全球的食物安全,对于抵抗外来冲击至关重要。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测算2001—2020年中国及各地区农食系统的韧性水平,发现其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山东农食系统韧性始终处于最高水平,西藏最低;华中地区农食系统韧性较高,西部地区农食系统韧性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中国农食系统韧性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及区域间差异均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华南及西部地区内的省际差异所致。
关键词:
农业与食物系统 韧性 时空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赵璐阳
农业与食物系统的韧性涉及整个国家或全球的食物安全,对于抵抗外来冲击至关重要。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测算2001—2020年中国及各地区农食系统的韧性水平,发现其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山东农食系统韧性始终处于最高水平,西藏最低;华中地区农食系统韧性较高,西部地区农食系统韧性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中国农食系统韧性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及区域间差异均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华南及西部地区内的省际差异所致。
关键词:
农业与食物系统 韧性 时空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辉 陈瑶 刘兆阳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探索粮食生产韧性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粮食生产韧性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方法,分析了粮食生产韧性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4—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不足。其中,中部、东部地区韧性水平较高,西部地区韧性水平较低,但整体皆呈下降趋势,只有东北地区韧性水平较为稳定。(2)城镇化率、科技因素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为影响粮食生产韧性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因子两两之间交互关系主要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最后,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粮食生产,积极构建新型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粮食产业发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咏梅 李新英 孟令伟
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是新时期应对复杂国内外局势的必然要求。本文从风险、稳定、流通和创新四个维度构建经济韧性评价体系,对我国2007-2020年31个省市的经济韧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韧性较为强劲,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中部和西部滞后于东部地区;直辖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陕西经济韧性水平提升较快;经济系统风险性、稳定性持续增强,流通性小幅波动,创新趋势向好;产业结构多样化、人力资本、创新投入、企业家精神以及消费能力对经济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应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拓展地区内外协同合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我国省域经济韧性。
关键词:
经济韧性 产业结构 人力资本 创新投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鹏 于伟 张延伟
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空间计量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17个城市的城市韧性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7个城市的总体韧性及经济和社会韧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高速城市化会对部分城市生态和工程韧性产生压力;城市间总体韧性差距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地带间差异是山东省城市韧性空间不均衡的主要原因;17个城市的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生态韧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特征;空间互动状态下市场力对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人口密度对社会韧性以及行政力对工程韧性均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行政力对经济韧性存在下行压力;城市韧性与开放力和创新力之间的响应机制有待完善。
关键词:
城市韧性 时空分异 空间分析 山东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剑霆 谭晶荣 陈林
本文基于客观权重赋值法,综合区域经济的抵御冲击能力、冲击恢复能力、适应新环境能力、区域经济路径创造能力,构建区域经济韧性指标体系,实证测算了2002~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经济韧性,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结构性影响因素和区域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韧性在稳定区间内波动,经济韧性水平表现出东强西弱的东西部差异且差异正在缩小;行业平均上游度、行业中心强度、行业中心熵均表现出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应充分发挥上述因素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积极影响,大力发展上游产业、实体经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经济韧性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素月 王欢芳 傅贻忙 刘奎兵
本文选取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心变量法测度物流产业韧性水平,借助泰尔指数法对其主要空间差异源进行分解,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物流产业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全国各省物流产业发展韧性较强,抵御外界风险恢复能力强,但区域物流产业韧性水平与其物流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第二,我国物流产业韧性省际差异显着,但有减弱趋势。总体差异由原来的区域内差异主导转为区域间差异主导。第三,物流产业韧性在三个阶段的核心影响因子不同,且从交互主导因子结果可以看出,各影响因子两两之间的交互类型主要为非线性增强与双因子增强,不存在减弱与独立关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尤亮 任晴
培育产业韧性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应然之策,是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实然之举。但其相关研究进展缓慢且研究成果相对分散,已有研究在产业韧性的内涵剖析、影响因素和测度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缺乏系统性的归纳总结。通过梳理产业韧性及其相关研究进展,剖析、评价产业韧性内涵与测度方式,概述产业韧性的影响因素,发现产业韧性是由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所构成的复杂耦合系统,以产业的抵抗力、恢复力、调整力和更新力为核心内容,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产业韧性研究在理论框架建构、研究对象全面探讨、跨产业综合性分析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后续研究留下广阔空间。总之,对产业韧性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深层次理解产业韧性,为推动中国产业韧性提升和经济稳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产业韧性 内涵 影响因素 展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琼 裴丽 吴丹丹
以北京市45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考察了中小学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韧性包含三个成份,即对教与学的热爱与奉献、教师自我效能感、工作满足感与乐观,能够比较好地验证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教师与同事、家长及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学校领导的支持与教龄对教师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工作负荷对教师心理韧性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心理韧性 持续专业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秀娥 李梦莹
本研究基于心理韧性理论模型,探索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通过影响创业韧性进而促进创业成功的作用过程。通过对229位创业者样本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1)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有积极影响;(2)创业经验和社会支持能够通过影响创业韧性进而影响创业成功;(3)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的影响作用,环境不确定性水平越高,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越重要。本研究将心理学中的韧性理论框架应用于创业领域,将心理学与创业学研究相结合,结果证实了促进创业成功的路径是正确看待并利用创业经验,完善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者韧性能力,为在不确定环境下实现创业成功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翔 郑雪 杜建政 杨升平
为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州市和贵阳市两地798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总分、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在年级与流动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核心自我评价得分低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流动儿童心理韧性总分、核心自我评价和父母情感温暖、社会支持总分与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和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呈显著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母亲情感温暖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9.12%和44.30%。混合入校更有利于流动儿童的积极人格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鸣 肖璐 张倩 温家洪
山洪灾害具有广泛性、突发性、破坏性等特征,开展山洪易发区的社区韧性评估,从而提高灾害应对能力是当前防灾减灾的前沿热点和难点。论文提出了一套多学科的综合方法:(1)利用中介效应明晰了山洪视角下社区韧性评价体系各指标间的定量化传递关系;(2)构建了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和解释结构模型的耦合数学模型,确定社区韧性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分析社区韧性的差异化影响因素;(3)采用信息扩散方法,定量分析山洪灾害社区韧性的变化趋势并排序。以粤北山洪易发区为例,从城镇、村落、城乡结合部3种类型社区进行灾害韧性分析。结果表明:山洪视角下的社区韧性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网络系统,包括环境、社会、心理、制度和信息沟通5个方面;不同类型社区灾害韧性的直接影响因素呈差异化特征,而供排水设施建设和洪灾应急演练为社区韧性的根本影响因素,对增强山洪视角下社区韧性发挥本质性作用;由于调研村落多位于山洪频发区,居民防范灾害、减轻灾害影响的意识较强,村落较城镇和城乡结合社区呈现出更高的韧性。研究可为提升粤北山洪易发区社区韧性及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参考,该综合分析方法亦可为其他类型灾害的精细化防灾减灾提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