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0)
2023(6692)
2022(5595)
2021(4997)
2020(4114)
2019(9261)
2018(8848)
2017(16275)
2016(8969)
2015(9678)
2014(9286)
2013(9069)
2012(8209)
2011(7582)
2010(7437)
2009(6661)
2008(6475)
2007(5602)
2006(4881)
2005(4085)
作者
(28823)
(24265)
(24185)
(22426)
(15073)
(11782)
(10800)
(9618)
(9208)
(8291)
(8208)
(8038)
(7765)
(7753)
(7442)
(7372)
(7290)
(7222)
(6974)
(6910)
(6195)
(5842)
(5809)
(5501)
(5463)
(5361)
(5311)
(5264)
(4997)
(4932)
学科
(35116)
经济(35071)
管理(28116)
(27780)
(22120)
企业(22120)
方法(17271)
数学(14698)
数学方法(14593)
(11239)
(9885)
业经(9032)
(8957)
(8679)
贸易(8676)
(8487)
农业(8150)
中国(8105)
技术(7766)
(6004)
环境(5656)
技术管理(5631)
(5623)
(5540)
理论(5419)
地方(5308)
产业(5252)
(5093)
财务(5089)
财务管理(5082)
机构
大学(133570)
学院(131401)
管理(52705)
(52668)
经济(51837)
理学(47210)
理学院(46691)
管理学(45938)
管理学院(45720)
研究(45034)
(32049)
中国(31274)
科学(30967)
(26909)
业大(26528)
农业(25896)
(23764)
研究所(22381)
(21129)
中心(20106)
(18135)
财经(17904)
农业大学(17695)
(16560)
经济学(15979)
(15969)
北京(15797)
(15738)
师范(15638)
经济学院(14726)
基金
项目(99553)
科学(78586)
基金(74663)
(68941)
国家(68409)
研究(64612)
科学基金(57830)
社会(43288)
社会科(41231)
社会科学(41217)
基金项目(40644)
自然(39872)
自然科(39034)
自然科学(39020)
(38714)
自然科学基金(38387)
(33389)
教育(29228)
资助(28721)
编号(23969)
重点(22407)
(21761)
(21416)
计划(20756)
(20487)
创新(20399)
科研(19797)
(19249)
国家社会(18937)
科技(18358)
期刊
(49754)
经济(49754)
研究(31314)
学报(30121)
(27970)
科学(25599)
中国(22430)
大学(21428)
学学(20632)
农业(18825)
管理(17647)
(14810)
(10310)
教育(9286)
业经(9028)
业大(8942)
经济研究(8815)
技术(8634)
财经(8517)
科技(8065)
(7861)
金融(7861)
(7820)
农业大学(7702)
(7348)
问题(7098)
(6696)
技术经济(6544)
商业(6442)
图书(6336)
共检索到176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小勇  文亚青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知识源组织特性、知识接受组织特性、被转移知识特性、转移背景特性等层面因素与知识转移过程、合作持续时间、合作网络结构、合作透明度等权变因素,管理者可以针对阻碍知识转移的具体原因,根据权变因素对层面因素的作用机理,采取恰当的措施,促进组织间知识转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栾梦雪  魏云凤  刘晓燕  
为梳理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并从中识别关键因素,从知识特性、组织主体属性、组织间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等多维度出发,构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03-2018年80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阻碍因素有知识复杂性、内隐性、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组织距离的阻碍作用最为显著;促进因素有转移意愿、转移能力、接受意愿、吸收能力、关系强度、信任、沟通、网络规模、中心性和结构洞,其中结构洞的促进作用效果最强;地理距离的影响不显著,但地理集聚因素在吸收能力、接受意愿、知识距离、关系强度、信任、网络规模和网络中心性与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关系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知识距离的双重作用得到解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向楠  张立明  
采用元分析技术,对中国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定量的阶段性总结,并与西方背景下的研究结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知识吸收能力、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信任水平、关系强度共享愿景和价值观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显著正相关,知识模糊性和文化距离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企业间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在中西方背景下,知识模糊性、企业规模、信任水平、关系强度、文化距离、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而吸收能力、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共享愿景和价值观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强度差异不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安  
供应链企业之间学习与创新需要知识的共享与转移。但是,对于参与知识转移的知识转移方、接受方及情境因素的研究不够系统。由此,本文将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分为知识转移方、知识接受方及情境因素三方面,并构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锦程  
在国际工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知识转移已成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但是由于国际工程项目分散的特点以及资源约束,使得项目间的知识转移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影响国际工程项目间知识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企业应在资源配置、信息系统、人员交流以及企业文化方面为知识转移创造条件,以促进项目间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易加斌  
基于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视角,对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基于变量间的逻辑关系推演出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引入加权小世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定量评价模型,为供应链成员间以最小的成本来减少知识转移阻力,提高知识转移绩效提供了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利霞  周晓东  黎赔肆  
本文以企业职能部门整体作为考察对象,从部门心智模式、部门的整体认知机能障碍、部门冲突以及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几个方面对企业不同职能部门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组织结构、文化、信息技术及某些制度方面对促进企业不同职能部门间知识转移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艳玲  马费成  
知识转移活动受到地理区域和这些地区自身资源的影响,而这些禀赋资源受到经济、教育、政治和社会等因素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文化。从阐述组织知识转移与情境的关系出发,对国外关于组织知识转移的情景研究进行分析,探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指数如何影响组织知识转移的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聪  王惠  
采用自编《新员工社会化早期知识转移测量》量表,选取江苏省三所本科院校626名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新员工组织社会化早期知识转移有效性影响因素。运用SPSS19.0和LISREL8.8软件对468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知识源、知识受体、转移知识特性、知识转移情境四个维度,构建了相关多因素作用模型并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知识转移意愿、知识吸收意愿、知识吸收能力、组织文化、人际关系五个影响因子正向作用于知识转移有效性;知识内隐性、知识复杂性、知识距离三个影响因子负向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岩芳  张庆普  韩晓琳  
大学知识转移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大学内部知识转移,大学—大学知识转移,大学—企业知识转移,大学与其他机构的知识转移。本文对研究型大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构建了研究型大学—企业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并对知识转移中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剖析,针对这些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斌  张朝宾  吴洁  施琴芬  刘思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其获得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其所处的特定组织网络中不断通过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获取知识,而这一网络结构必然会对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从此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阐释网络结构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积极影响,接着分析其负面影响,然后提出网络结构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模型,最后针对如何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有效利用网络结构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伟年  曾楚宏  王斌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此前被忽视的组织间知识转移问题开始成为战略和组织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于组织间知识转移的过程、影响因素和促进转移的方法和机制3个方面,其中又以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为重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铃铃  陈选能  
从知识的视角来看,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学徒培训可以理解为师徒间缄默知识的转移。师徒间缄默知识的成功转移是企业学徒培训质量的体现,也是现代学徒制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现代学徒制中师徒间缄默知识转移的路径有两条:师傅的缄默知识通过"共同化"直接转移给学徒或者通过"表出化"转化为显性知识再转移给学徒。应用因素分析法发现,缄默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师傅缄默知识转移的意愿与能力、学徒缄默知识吸收的意愿与能力、师徒关系与师徒间的知识距离、企业的文化环境与外部制度安排都会影响缄默知识的转移。为此,要构建良好的企业师傅队伍、健全合理的学徒遴选机制、建立完善的师徒结对方式和良好的企业内外环境来促进师徒间缄默知识的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耿子扬  汪贤裕  张莉  
在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组织间技术转移效率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将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背景下的技术转移实现模式分为"推式"和"拉式"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每种模式下都存在多次技术转移,发现一般意义下的转移效率因素的重要性将发生分化并呈现两个特征:一是"推式"模式下变化的不确定性比"拉式"模式下更大;二是转移效率因素在二次技术转移中的重要性和相对重要性会因处于"推式"或"拉式"模式下有所不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骏  仲伟周  陈燕  
首先从知识接受者的心理层面将知识转移成本的概念界定为知识接收者自身感受到的知识接收、寻找、或者吸收的难度。其次,提出了在个人层次的知识转移中,知识的隐含性,知识距离,物理距离和职位距离以及信任是影响知识转移成本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文献分析及理论演绎得出知识隐含性、知识转移双方的物理距离或职位距离与知识转移成本成正相关关系,而转移双方的知识距离、接收方对转移方的信任则与知识转移成本成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