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2)
- 2023(14209)
- 2022(12225)
- 2021(11033)
- 2020(9442)
- 2019(21811)
- 2018(21329)
- 2017(41022)
- 2016(22770)
- 2015(25537)
- 2014(25467)
- 2013(25091)
- 2012(23169)
- 2011(21179)
- 2010(20917)
- 2009(19713)
- 2008(19702)
- 2007(17615)
- 2006(15346)
- 2005(13636)
- 学科
- 济(91169)
- 经济(91036)
- 管理(69924)
- 业(65100)
- 企(53896)
- 企业(53896)
- 方法(41736)
- 数学(36513)
- 数学方法(36191)
- 财(26680)
- 农(25660)
- 中国(22031)
- 制(21309)
- 业经(20723)
- 学(20064)
- 地方(18731)
- 贸(18197)
- 贸易(18191)
- 易(17620)
- 农业(16923)
- 务(16295)
- 财务(16262)
- 财务管理(16219)
- 企业财务(15314)
- 体(14769)
- 环境(14620)
- 银(14478)
- 银行(14406)
- 技术(13906)
- 融(13812)
- 机构
- 大学(331365)
- 学院(329101)
- 济(131980)
- 经济(129166)
- 管理(124788)
- 研究(110955)
- 理学(108623)
- 理学院(107316)
- 管理学(105482)
- 管理学院(104869)
- 中国(82788)
- 科学(71310)
- 京(69248)
- 农(65013)
- 财(62185)
- 所(57665)
- 业大(55269)
- 研究所(52631)
- 农业(51789)
- 中心(51110)
- 江(50130)
- 财经(49495)
- 经(44782)
- 北京(42501)
- 范(42006)
- 师范(41445)
- 经济学(40544)
- 院(39745)
- 州(39201)
- 经济学院(36822)
- 基金
- 项目(225457)
- 科学(176300)
- 基金(163866)
- 研究(157638)
- 家(145544)
- 国家(144329)
- 科学基金(122417)
- 社会(100684)
- 社会科(95351)
- 社会科学(95320)
- 省(89453)
- 基金项目(88127)
- 自然(81467)
- 自然科(79579)
- 自然科学(79552)
- 自然科学基金(78184)
- 划(75821)
- 教育(72835)
- 资助(65732)
- 编号(62241)
- 重点(51263)
- 成果(50239)
- 部(49573)
- 发(47996)
- 创(47406)
- 创新(44459)
- 科研(44035)
- 课题(43456)
- 计划(43178)
- 制(42883)
- 期刊
- 济(142090)
- 经济(142090)
- 研究(90870)
- 中国(63737)
- 学报(60333)
- 农(58247)
- 科学(52605)
- 财(50086)
- 大学(44281)
- 管理(43662)
- 学学(42103)
- 农业(38560)
- 教育(30358)
- 融(27583)
- 金融(27583)
- 技术(26012)
- 财经(24595)
- 业经(23558)
- 经济研究(22603)
- 经(21066)
- 业(20769)
- 问题(19589)
- 版(18032)
- 科技(16055)
- 贸(15749)
- 业大(15665)
- 技术经济(15659)
- 商业(14936)
- 理论(14808)
- 资源(14602)
共检索到476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建宗
协调机制选择取决于组织间的相互依赖、不确定性、相互信任和关系准则等因素。由于技术与商务环境变化的影响,再加上关系存续期间的知识转移、经验积累、绩效改变以及其他意外事件的作用,这些因素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有效的协调机制不是静态,而是动态演化的。
关键词:
组织间关系 影响因素 协调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建宗 刘震宇
基于文献分析,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研究组织间协调机制问题。研究发现:有机地整合任务结构、决策结构、代理结构、信息结构和知识管理等协调视角,综合应用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的协调方式,是设计有效协调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受到来自组织间关系中的相互依赖、不确定性、相互信任、关系准则以及项目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这些因素是动态变化的,其原因在于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关系绩效的变化、机会主义的行为表现、关系强度的变化以及合作项目的改变等。因此,有效的协调机制也必须是动态演化的。
关键词:
组织间关系 协调机制 实证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喜征 谢悦 曹帅 梁家莉
从服务外包视角,考虑服务发包方和服务接包方知识共享时知识收益及溢出损失,构建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生成模型,分析服务发包方和服务接包方选择知识共享策略的理性条件,并引入"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对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进行分配,探究有无契约、知识整合能力对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双方知识整合能力较强时双向知识共享比单向知识共享时服务外包供应链的利润更大,知识共享的理性条件是知识共享收益大于知识共享成本;"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下服务接包方与发包方收益共享份额与成本共担份额一致时服务外包供应链整体利润比无契约时的整体利润更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周楠
文章基于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在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应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两产业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呈逐年提高态势,始终保持着"东-中-西"递减的分布格局,且区域差异先减小后增大;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对产业协调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柯士涛 冯艳婷
文章以银联的ATM网络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水平的组织际关系模型,用以审视电子商务环境下水平的组织际关系协调及其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影响水平的组织际关系协调的主要因素。组织际关系的协调者(银联)收取的佣金和使用其他成员的私有网络的租金,对组织际关系中成员的投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最终影响了整个网络的收益和组织际关系的协调;水平组织际关系中的成员的规模与佣金、租金的高低有关,并受这两者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
水平的组织际关系 协调机制 组织际网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世杰
通过对科层组织理论、理性选择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网络理论的分析,可以归纳出"阶层"、"市场"与"网络"三种政府部门间基本协调机制。在我国,过于依赖层级权威对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作用,后两者协调机制建立面临着一定限制。阶层协调机制还是一种主要的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具有权变性和综合性,网络机制是研究和实践发展主要方向。
关键词:
政府部门间 协调机制 多元化理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相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各项规划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独特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我国共出台了160多个专项规划。2008年以来,国内陆续出台了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包括部分"十一五"专项规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汶川灾后重建规划,以及地区的各类规划(纲要),还有覆盖全国的基础性、战略性、导向性空间规划,如国家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复杂性、开放性、空间层次性,使传统方法难以深入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因素的作用机制。本文集成空间经济计量学、系统动力学等方法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生驱动因素与多重耦合机制,论证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效应及相邻经济区域的耦合关系,给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复杂性、开放性、空间层次性,使传统方法难以深入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因素的作用机制。本文集成空间经济计量学、系统动力学等方法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生驱动因素与多重耦合机制,论证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效应及相邻经济区域的耦合关系,给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燕 林仲豪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9市2区19个行业数据,对湾区分行业区位熵以及城市间和行业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位熵反映出各城市在不同产业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但是除了澳门在湾区产业协同的整体关联度为0.888以外,其他城市的灰色关联度都在0.9以上,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产业关联度高,产业结构趋同,其中最高的为深圳、广州和珠海。而湾区分行业关联度的测算结果反映出批发零售商业服务、文化旅游业、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等优势差异行业是未来产业协同的方向。因此,要从国家层面顶层规划和建立产业耦合机制,突破同质竞争难题,充分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等,促进优势差异行业融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玲 朱柳 吴克雄
研究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两业的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通过耦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广西市级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状态。交通可达性、经济外向度、地区经济实力、信息化水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自然资源禀赋和地区创新能力等因素对两业协调度均有影响,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双因子增强关系,特别是经济外向度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协调度影响显著。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广西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玲 朱柳 吴克雄
研究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两业的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通过耦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广西市级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状态。交通可达性、经济外向度、地区经济实力、信息化水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自然资源禀赋和地区创新能力等因素对两业协调度均有影响,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双因子增强关系,特别是经济外向度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协调度影响显著。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广西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群慧
单元组织是企业实现零时间运作的一种理想组织模式。目前缺乏对单元型组织协调的研究,文章在探析单元组织的合拢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单元组织的主要协调问题,并探讨了单元组织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单元组织 合拢特征 协调问题 协调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寇大伟
文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区域协调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维度,把区域协调机制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即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京津冀为例、省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广东省为例、省际市场主导-地方参与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长三角为例、省际地级市间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黄河金三角为例。四种区域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文化等情况,决定了其内部不同行政区间以及与中央政府间具有不同的府际关系,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机制。同时文章试图通过从府际关系的视角对区域协调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协调机制 区域创新 区域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杰龙 幸绣程 王立群
揭示森林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发展的一般演化规律有助于探索"经济-社会-环境"更加良性协调的发展方式。文章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湖南省2004~2014年期间的森林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0年来,湖南省森林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指数逐年增长,但是耦合度增幅不大,2008年以后基本稳定在0.5的水平上;湖南省生态文明和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度存在"失调期""过渡期"和"协调发展期"3个演变过程,耦合协调度于2014年达到中度协调水平,并有继续向良性协调发展的趋势;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与应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年限,是影响森林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