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6)
- 2023(15132)
- 2022(13491)
- 2021(12755)
- 2020(10701)
- 2019(25248)
- 2018(25376)
- 2017(49162)
- 2016(26949)
- 2015(30753)
- 2014(31395)
- 2013(31044)
- 2012(28699)
- 2011(25905)
- 2010(26051)
- 2009(23970)
- 2008(23923)
- 2007(21427)
- 2006(18403)
- 2005(16261)
- 学科
- 济(109313)
- 经济(109181)
- 管理(78796)
- 业(74520)
- 企(62748)
- 企业(62748)
- 方法(53386)
- 数学(45449)
- 数学方法(44946)
- 农(29535)
- 财(28488)
- 中国(26865)
- 学(25763)
- 业经(24184)
- 地方(21625)
- 理论(20795)
- 贸(20435)
- 贸易(20425)
- 易(19748)
- 制(19678)
- 农业(19631)
- 和(18346)
- 务(18331)
- 财务(18252)
- 财务管理(18203)
- 企业财务(17160)
- 技术(16230)
- 环境(16222)
- 银(16061)
- 银行(15996)
- 机构
- 大学(393168)
- 学院(391746)
- 管理(154172)
- 济(151492)
- 经济(147943)
- 理学(133693)
- 理学院(132157)
- 管理学(129801)
- 管理学院(129104)
- 研究(126146)
- 中国(93219)
- 京(83428)
- 科学(80965)
- 财(70167)
- 农(64952)
- 所(64638)
- 业大(59965)
- 研究所(58922)
- 江(57888)
- 中心(57751)
- 财经(56666)
- 范(52638)
- 北京(52571)
- 师范(52142)
- 经(51273)
- 农业(51161)
- 州(47431)
- 经济学(45387)
- 院(45360)
- 财经大学(42025)
- 基金
- 项目(262926)
- 科学(204450)
- 研究(192844)
- 基金(187832)
- 家(163015)
- 国家(161603)
- 科学基金(137810)
- 社会(117890)
- 社会科(111373)
- 社会科学(111342)
- 省(103981)
- 基金项目(100506)
- 自然(90446)
- 教育(89559)
- 自然科(88236)
- 自然科学(88212)
- 划(87095)
- 自然科学基金(86615)
- 编号(80876)
- 资助(77810)
- 成果(66096)
- 重点(58602)
- 部(57800)
- 发(55565)
- 课题(55439)
- 创(54205)
- 创新(50431)
- 科研(50385)
- 大学(49426)
- 项目编号(49394)
- 期刊
- 济(166545)
- 经济(166545)
- 研究(112162)
- 中国(71191)
- 学报(63602)
- 农(58312)
- 科学(57141)
- 财(54662)
- 管理(53324)
- 大学(47193)
- 教育(45939)
- 学学(44162)
- 农业(39877)
- 技术(34540)
- 融(29854)
- 金融(29854)
- 业经(28555)
- 财经(27207)
- 经济研究(25809)
- 经(23174)
- 问题(22121)
- 图书(22105)
- 业(20379)
- 技术经济(19514)
- 理论(19182)
- 版(18863)
- 商业(18516)
- 科技(18322)
- 实践(17686)
- 践(17686)
共检索到561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组织间关系是近十年组织理论和战略联盟研究中最受重视的课题,其研究跨越了组织经济学、组织社会学和组织管理学三大领域,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本文介绍了组织间关系理论各理论流派的最新研究视角,并进行了简要评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斌 李佳琳 万尚·弗利刚
企业间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关系伙伴选择成为企业间关系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合理选择伙伴,能够有利于形成稳定、高效的战略伙伴关系,并推动企业间的价值共创。本文首先从知识匹配、关系互动、战略协同、制度嵌入四个方面回顾了已有的伙伴选择研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主流研究的理论视角、主要观点和结论;然而,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后续企业间伙伴选择研究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的理论探索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海炜 姜骞
针对当前IT外包组织间关系维度结构分析及有效性测度研究的不足,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将IT外包组织间关系维度划分为关系范式维度、结构过程维度以及知识管理维度,并开发和设计了测量量表,以来自241家IT外包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T外包组织间关系维度结构模型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丰富和完善了组织间关系的理论体系,为IT外包接包企业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冲 郭莉 戚桂清
本文从特定组织模式以及要素特征两个研究视角对组织间关系与创新绩效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针对相关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并从上述两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基于此,提出组织间关系与创新绩效研究的概念模型与实证构想,研究设计更为关注组织间关系的动态性、演进性和周期性,侧重阐释组织间关系的全生命周期演进及其与创新绩效的多层次交互作用机理。
关键词:
组织间关系 创新绩效 生命周期 关系属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光明 陈启杰 武文珍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即兴运作对于组织成功经营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组织即兴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首先按照研究者对组织即兴的认知发展顺序对组织即兴的概念演化进行了分析,进而梳理了爵士乐隐喻视角、组织学习视角、团队管理视角以及战略视角四个组织即兴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组织即兴研究的演进路径,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组织即兴 爵士乐隐喻 组织学习 团队管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灿
关系治理是与正式的契约治理相对的非正式交易治理机制,能够较好地解释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战略联盟、企业网络等新现象。但目前,关系治理研究文献还比较零散。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关系治理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效应三方面探析了国外关系治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以期为深化关系治理研究提供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随着跨组织信息技术、企业全球化经营、产品定制化与市场快速响应机制的发展,组织间关系理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组织间关系理论因其独特的研究视角、理论假设、关注焦点和现实启迪而备受关注。本文从组织间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度与解释力两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我们的观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钢 岑杰
本文从时间性角度考察组织对环境的适应问题,并以此拓展组织适应理论。具有时间性是组织及其环境的内在特征。本文基于文献梳理,介绍了组织及其环境的时间性,阐述了组织的时间适应概念,并具体分析了组织的时间适应战略,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晓燕
本文认为,用信息技术来支持组织间交易、协调和沟通活动时,最基本的电子技术平台是在各参与企业间架设专用通信网络和构建跨组织信息系统。本文讨论了处理组织间交易关系的电子技术平台的基本问题,对组织间电子技术平台的电子科层制和电子市场进行了论述。本文强调,电子技术平台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是组织间虚拟垂直整合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临萍 张文贤
本文对国外组织情境下魅力型领导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阐明了魅力型领导内涵的基础上,从魅力型领导的形成、效能以及影响因素等视角对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魅力型领导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魅力型领导 效能 影响因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贺伟 龙立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组织多元化已成为组织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引发的多元化冲突更已成为影响个人与组织产出的双刃剑。本文通过对西方组织多元化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进一步明确了组织多元化的类型、测度方法与作用机理,并就如何通过合理的人员甄选、安置,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设计等管理实践来有效抑制多元化冲突的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出了具体建议。此外,在追踪国外最新研究的基础上,从领导方式、薪酬奖励和文化差异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多元化 冲突 管理 研究进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新建 李懿 魏海波
人力资本的组织化即个体层面的知识、技能、能力等人力资本向组织层面人力资源的聚集和转化,这种聚集和转化过程使得组织化人力资本打上了组织的独特烙印,具有不可模仿和替代并且能够根据组织特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动态调整的特征,构成了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能够为组织达成战略目标、实现价值增值做出贡献。本文在梳理了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对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研究贡献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组织化人力资本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与核心观点,侧重评介了人力资本在揭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及组织绩效提升"黑箱"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关注了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新建 李懿 魏海波
人力资本的组织化即个体层面的知识、技能、能力等人力资本向组织层面人力资源的聚集和转化,这种聚集和转化过程使得组织化人力资本打上了组织的独特烙印,具有不可模仿和替代并且能够根据组织特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动态调整的特征,构成了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能够为组织达成战略目标、实现价值增值做出贡献。本文在梳理了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对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研究贡献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组织化人力资本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与核心观点,侧重评介了人力资本在揭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及组织绩效提升"黑箱"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关注了组织人力资本池的构建及战略匹配与冗余机制,以及人力资本资源涌现与组织人力资本资源的转化及形成过程,并概括了研究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敏
组织认同已经成为组织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近十年兴起的组织认同研究互动视角,主要概述了互动视角的组织认同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评介了互动视角包括组织鼓励个体进行身份扮演、祛意和赋意,个体进行身份扮演和自我身份叙事等在内的释意过程以及个体与组织互动的组织认同过程理论及模型,并评析了契合型与效仿型两种组织认同过程及其比较模型。最后,文章比较了互动视角与传统视角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异同,并讨论了互动视角不足之处及其后续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在组织理论研究中,我们常用形象的语言来隐喻地说明组织及其结构的本质或现象。组织隐喻可以说是人类表象思维的一种集中体现,它是向概念思维演化的一个关键阶段。本文从组织隐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视角讨论了组织隐喻问题,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从本质上是由隐喻所支配、控制的,隐喻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组织及其管理的看法和组织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组织理论 隐喻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