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2)
- 2023(18887)
- 2022(15872)
- 2021(14753)
- 2020(12319)
- 2019(27966)
- 2018(27625)
- 2017(52714)
- 2016(28941)
- 2015(32049)
- 2014(31806)
- 2013(31917)
- 2012(29369)
- 2011(26582)
- 2010(26646)
- 2009(24646)
- 2008(24500)
- 2007(21799)
- 2006(19535)
- 2005(17565)
- 学科
- 济(124225)
- 经济(124084)
- 业(103632)
- 管理(94714)
- 企(91237)
- 企业(91237)
- 方法(51631)
- 数学(41090)
- 数学方法(40708)
- 农(37299)
- 业经(36391)
- 财(34933)
- 中国(33037)
- 地方(27698)
- 农业(26440)
- 学(25632)
- 务(24268)
- 财务(24197)
- 财务管理(24167)
- 技术(23343)
- 制(23261)
- 企业财务(22940)
- 贸(22642)
- 贸易(22625)
- 易(21917)
- 和(21769)
- 理论(21530)
- 划(19212)
- 环境(18885)
- 策(18711)
- 机构
- 学院(418817)
- 大学(416868)
- 济(167214)
- 管理(166110)
- 经济(163742)
- 理学(142818)
- 研究(142579)
- 理学院(141183)
- 管理学(138881)
- 管理学院(138135)
- 中国(107407)
- 京(90291)
- 科学(90269)
- 农(78588)
- 财(76503)
- 所(73376)
- 业大(66964)
- 研究所(66732)
- 中心(63648)
- 江(63340)
- 农业(61867)
- 财经(60787)
- 北京(56975)
- 经(55317)
- 范(53963)
- 师范(53326)
- 院(51391)
- 州(51158)
- 经济学(48840)
- 财经大学(44919)
- 基金
- 项目(281512)
- 科学(220874)
- 基金(203453)
- 研究(201998)
- 家(179326)
- 国家(177701)
- 科学基金(152010)
- 社会(127129)
- 社会科(120429)
- 社会科学(120396)
- 省(111605)
- 基金项目(108226)
- 自然(100424)
- 自然科(98099)
- 自然科学(98070)
- 自然科学基金(96363)
- 划(93483)
- 教育(91577)
- 资助(83019)
- 编号(81620)
- 成果(65433)
- 重点(63111)
- 发(63010)
- 部(60685)
- 创(60436)
- 课题(56262)
- 创新(55873)
- 科研(53767)
- 业(53614)
- 国家社会(51878)
- 期刊
- 济(191350)
- 经济(191350)
- 研究(121921)
- 中国(83586)
- 农(72603)
- 学报(71177)
- 管理(65296)
- 科学(64737)
- 财(60004)
- 大学(53113)
- 学学(50372)
- 农业(49720)
- 教育(44477)
- 融(36608)
- 金融(36608)
- 技术(36534)
- 业经(34088)
- 财经(30008)
- 经济研究(29447)
- 业(27707)
- 经(25803)
- 问题(25106)
- 技术经济(21982)
- 科技(21563)
- 图书(20586)
- 版(20313)
- 商业(20010)
- 现代(20009)
- 理论(18851)
- 贸(18601)
共检索到626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丹 胡兴球
以软件外包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软件接发包企业的组织间关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接发包企业的组织间关系对知识转移有正向影响,基于软件外项目的特点,以及知识本身特点造成的知识粘性,在该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软件外包 组织间关系 知识转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丹 杨建君 邓程
整合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知识转移和嵌入性视角,探究企业间知识兼容性对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的作用机理,利用239份来自我国制造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问卷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1)企业间知识兼容性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创造绩效。(2)元素和架构知识转移完全中介于企业间知识兼容性与企业知识创造绩效之间。(3)经济型关系质量正向调节企业间知识兼容性与元素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且经济型关系质量越强,企业间知识兼容性越通过元素知识转移促进企业知识创造绩效。指导合作创新参与企业发挥企业间知识和关系对自身知识创造的促发作用,借助企业间不同结构的知识转移,加速自身向知识创造型企业的转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向楠 张立明
采用元分析技术,对中国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定量的阶段性总结,并与西方背景下的研究结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知识吸收能力、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信任水平、关系强度共享愿景和价值观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显著正相关,知识模糊性和文化距离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企业间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在中西方背景下,知识模糊性、企业规模、信任水平、关系强度、文化距离、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而吸收能力、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共享愿景和价值观与企业间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强度差异不大。
关键词:
知识转移 元分析 跨文化比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安
供应链企业之间学习与创新需要知识的共享与转移。但是,对于参与知识转移的知识转移方、接受方及情境因素的研究不够系统。由此,本文将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分为知识转移方、知识接受方及情境因素三方面,并构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
供应链企业 情境因素 知识转移效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鞠晓伟 袁香楠 张晓芝
[目的 /意义]对现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探索性地提出知识转移双方关系应该由工作、利益和友情3个维度构成,并创造性地将3种关系纳入到同一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方法 /过程]通过对304份国内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工作、利益与友情3个关系维度与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关系。[结果/结论]结果发现:①友情关系维度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负向影响;②友情关系对利益关系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③紧密的工作关系与利益关系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最后,讨论实证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并给出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翟运开
企业间合作创新要求能够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实现知识在组织间的转移是合作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本文研究了合作创新过程中所转移的知识类别,提出了基于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分析了实现知识转移的机制,着重论述了包括合作意识、组织安排、利益安排和发展共赢理念等制度层的内容。
关键词:
合作创新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实现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军
供应链中企业间知识转移可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但也会给企业带来各种风险。为了帮助供应链中的企业进行知识转移风险评估,本文提出基于F-AHP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对知识转移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提出假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然后利用F-AHP对风险进行评估;最后提出应对知识转移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供应链 知识转移 风险评估 F-AHP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果 齐二石
为了最优化存在知识流失风险的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分析了受双方信任程度影响的知识发送方风险态度披露决策和知识接收方信息处理决策,及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探讨了政府应如何促进知识转移效果最优,并用算例验证了结论。研究表明风险厌恶方和知识接收方会积极最优化知识转移效果;风险厌恶方期望收益比风险偏好方高时,知识转移效果较易最优化;政府应制定政策调整知识发送方索要的赔偿金及监督成本,促进知识转移效果最优。
关键词:
知识转移 风险态度 信息不对称 信任程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亚丽
分别从知识接收企业和知识发送企业的角度实证分析了网络中心性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通信电源行业中12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的网络中心性均会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产生正向影响,但这些正向影响并非是直接实现的,知识发送企业的网络中心性通过增强其发送意愿以及发送能力而对知识转移效果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接收企业的网络中心性则通过增强其吸收能力而对知识转移效果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网络中心性 企业间知识转移 实证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瑞佳 杨建君 刘子凡
利用246家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的调研数据,分别探讨了企业间合作、竞争以及竞合关系如何调节知识惯性对企业成长表现的负面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合作逻辑下,企业间战略合作有助于削弱知识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却加重了其对企业市场扩张的负面影响;(2)在竞争逻辑下,企业间直接竞争有助于削弱知识惯性对企业市场扩张的负面影响,却加重了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3)在悖论逻辑下,企业间竞合有助于同时削弱知识惯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知识惯性 技术创新 市场扩张 企业间竞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燕华 宋福烨
组织间知识转移依赖于知识的转移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知识转移的机会、动机和能力。企业间拥有的社会资本水平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水平正相关,企业间社会资本通过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作用于知识转移的机会、动机和能力,最终促进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发生。社会资本的结构维直接作用于知识转移的机会维度,社会资本的结构纬度通过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的媒介作用,进一步提升知识转移的动机和能力。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直接作用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动机。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也能够增强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机会。企业间社会资本的认知维水平越高,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能力越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丹 杨建君 赵璐
在构建"知识兼容—知识转移—知识创造"关系链的基础上,引入嵌入性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分析不同类型关系质量通过不同程度吸收能力对上述链式促进机制的强化作用。收集239份来自全国多地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企业间知识库兼容性通过知识转移正向影响企业间知识创造绩效;经济型关系质量强化知识库兼容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型关系质量强化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且前者的强化作用是通过企业自身潜在吸收能力传递的,而后者的强化作用则是通过企业自身实际吸收能力实现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阮国祥 阮平南
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和持续性发展。将集群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策略分为"转移"、"不转移"和"回敬"三类,建立知识转移博弈支付矩阵,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并运用Netlogo平台构建演化博弈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收益值情况下知识转移博弈达到的演化均衡状态,通过仿真说明信任、沟通和惩罚机制是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重要治理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尹爽 徐瑶 桓明姣
通过分析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关系,列举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主要途径,分析利用专利分析法进行知识转移的优势,构建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模型,研究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专利分析指数和专利分析方法,指出提高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效率的措施,并进行实证研究,为竞争企业间进行知识转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专利分析 知识转移 竞争企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守伟
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及其创新网络为研究样本,开发知识转移、创新能力与网络中心性的测量量表,实证检验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性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辅助型和互补型的知识转移对于企业渐进式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比而言,互补型知识转移对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辅助型知识转移对于渐进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创新网络中心性在知识转移和创新能力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联盟企业间关系公平性对合作绩效的影响——关系承诺的中介作用与目标一致的调节作用
企业间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的影响机理研究——供应链柔性的中介作用与交互记忆系统的调节作用
企业间信任、合作模式与合作创新绩效——知识库兼容性的调节作用
关系型治理何时能够抑制渠道投机行为?——企业间关系质量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企业间人际信任、知识转移对供应商参与NPD绩效的影响模式研究
企业间合作电子商务能力形成的实证研究:IT嵌入水平和企业间正式控制的调节作用
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构建创新能力的路径研究——一个基于发包方和接包方协同进化的分析模型
软件外包企业间信任关系演变的多案例研究
知识转移渠道对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知识粘性前因的中介作用和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