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7)
2023(17383)
2022(14860)
2021(13663)
2020(11626)
2019(26385)
2018(26101)
2017(49556)
2016(27163)
2015(31200)
2014(31372)
2013(30795)
2012(29296)
2011(26806)
2010(27232)
2009(25818)
2008(25762)
2007(23778)
2006(21083)
2005(19250)
作者
(80846)
(67770)
(67517)
(64462)
(43522)
(32609)
(30833)
(26152)
(25689)
(24543)
(23165)
(23141)
(21930)
(21770)
(21496)
(21030)
(20072)
(19972)
(19916)
(19689)
(17278)
(16602)
(16520)
(15693)
(15249)
(15210)
(15180)
(15141)
(13828)
(13518)
学科
(127806)
经济(127649)
管理(87190)
(80468)
(68492)
企业(68492)
方法(51836)
数学(44688)
数学方法(44248)
(32264)
中国(32229)
(30443)
地方(27825)
(27440)
业经(26709)
(26563)
技术(21159)
(20935)
(20909)
金融(20901)
银行(20884)
(20775)
贸易(20757)
(20023)
(19958)
(19619)
农业(19599)
(19584)
财务(19534)
财务管理(19481)
机构
大学(403736)
学院(401504)
(171965)
经济(168316)
管理(151970)
研究(138959)
理学(129074)
理学院(127651)
管理学(125556)
管理学院(124796)
中国(108006)
(85555)
(82826)
科学(81988)
(71053)
(67514)
(66025)
财经(64393)
中心(64152)
研究所(63598)
(58141)
业大(56757)
经济学(53634)
北京(53520)
(51691)
农业(51644)
师范(51102)
(50086)
(49664)
经济学院(48041)
基金
项目(255983)
科学(202051)
研究(187756)
基金(185751)
(160963)
国家(159625)
科学基金(137102)
社会(120754)
社会科(114396)
社会科学(114363)
(101122)
基金项目(97450)
教育(87791)
自然(87018)
自然科(85028)
自然科学(85001)
(84090)
自然科学基金(83530)
资助(76559)
编号(75156)
成果(62893)
重点(57963)
(57641)
(56227)
(54843)
课题(53731)
创新(52008)
国家社会(50000)
教育部(49782)
(49444)
期刊
(201810)
经济(201810)
研究(124537)
中国(88583)
(67128)
学报(62596)
管理(60750)
(59761)
科学(56916)
大学(47720)
教育(45351)
学学(44893)
(43520)
金融(43520)
农业(39322)
技术(36673)
财经(34072)
经济研究(32183)
业经(30351)
(29392)
问题(25678)
技术经济(21943)
(21690)
(21381)
统计(19696)
(19041)
理论(18814)
国际(18638)
(18602)
世界(18438)
共检索到629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道根  
组织边际创新中的市场体制演进———长江三角洲走向市场经济的实证分析张道根(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与改革战略,是以部分地区、部分产业、部分企业先行突破,试点完善、逐步推广为重要特征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渐进改革最典型的区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大楷  冯体一  
本文以构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二省一市的科技创新在产出能力、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管理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优劣。但现阶段总体来看,上海市科技创新能力高于江苏、浙江两省,而江苏科技创新能力又相对强于浙江。本文最后给出了实证研究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本文认为,长三角区域协调体制与机制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应由政府与市场二个主体共同推进。这个系统工程涵盖了立法协调、执法协调、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四个层面以及一个信息资源互认共享的交流平台。其中,立法协调、执法协调及行政协调应由政府推进。市场协调则由行业协会、联合商会等中介机构推进。政府在推进立法与执法协调方面要以法律制度为基础,在推进行政协调方面要以行政协议为基础。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推进市场协调方面则以行业代表、行业自律为基础。立法与执法协调的范围主要在区域的整体制度框架方面,比如制定《长三角区域经济开发法》。设立《长三角法制协调工作委员会》、成立《长三角区域公共管理执行机构》等。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云昌  
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经济布局(本文以工业布局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是我国经济布局模式的较优选择。依据城市的规模及其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同,经济布局可细化为: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分散式带状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网状结构布局;以中等城市为中心的集中化布局。本文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对经济布局的上述模式选择进行实证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其产业结构在时序更替和空间分布上呈现三元结构特征,少数以传统加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发达城市,在完善其原材料工业的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方健雯  朱学新  张斌  
以2000~2005年度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创新的驱动因素作了一个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支出、FD I、全社会R&D投入以及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显著。通过对三省市科技创新效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保乾  张艳冉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选择了涵盖18个指标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因子分析法找出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程度、再利用及资源化程度是现阶段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它们对循环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8.09%、17.88%、13.97%和11.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衡量,长三角地区明显发育着三个亚城市圈,说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经济结构已基本形成。根据三类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功能定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要有侧重,充分体现长三角大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上海市应当发展以金融、贸易、物流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巧新  吴殿廷  
基于散客旅游市场的较大份额和增长速度,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散客旅游市场的基础优势明显、以城内客源为主的特征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讨论了目前长三角存在的区域旅游合作与散客旅游市场特点衔接不够等散客市场开发问题,从政府、市场和服务角度提出了长三角散客旅游市场整合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敬跃  吴开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确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和比较,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提供一个空间导向,以便协调各区域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并且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大的港口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大,辐射较为显著。因此,长江以北地区需着力打造一个大型中心港口城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博  赵婷  雷国平  宋戈  赵映慧  
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流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集聚与扩散能力差异较大,按城市流强度数值的大小可将其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2006—2008三年间,上海、南京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已明显表现出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的态势,长三角都市连绵区初见端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守红  何家凤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达,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文章选取6项核心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接着对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洁  
长江三角洲是 2 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 ,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区域 ,也是研究我国经济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入世后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知识经济的兴起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结构将如何调整 ,才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 ,另一方面又带动国内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战略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晋川  谢瑞平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和条件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之一,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之一。规模经济主要与成本不可分性、规模因素扩大、专业化、大规模资源、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学习效应相关。研究表明,当各子区域的经济实力达到某一水平状态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显示的规模效应更为强烈。从宏观上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崛起了一批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城市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天颖  刘程军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构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获得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状况,并对各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统计分析。2003—2013年,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经济增长的差异较大,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态势;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整体上耦合协调度从0.151上升为0.293,其中高耦合协调度的区域为上海,苏州、南京与杭州属于较高耦合协调度区域,无锡与宁波也从较低耦合协调发展为较高耦合协调,湖州与舟山则相对靠后;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凤华  王国华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已付诸实施。推进区域共同市场建设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指标测度结果表明,当前长三角地区商品市场一体化格局已基本形成,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却相对滞后。因此,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应成为今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