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2)
2023(12584)
2022(10429)
2021(9416)
2020(7947)
2019(17338)
2018(17148)
2017(32840)
2016(17602)
2015(19016)
2014(18066)
2013(18061)
2012(16335)
2011(14377)
2010(14425)
2009(13592)
2008(13630)
2007(12376)
2006(10774)
2005(9632)
作者
(50608)
(42550)
(42362)
(39492)
(26800)
(20198)
(18856)
(16402)
(15852)
(14902)
(14337)
(13944)
(13569)
(13376)
(13024)
(12702)
(12649)
(12581)
(12160)
(12088)
(10665)
(10298)
(10186)
(9625)
(9517)
(9453)
(9383)
(9371)
(8481)
(8324)
学科
(86256)
(79986)
企业(79986)
(79563)
经济(79470)
管理(68713)
方法(33013)
业经(31413)
(26424)
(25867)
数学(24181)
数学方法(24035)
技术(21472)
(19664)
财务(19658)
财务管理(19644)
农业(19234)
企业财务(18627)
中国(17910)
(15224)
(14996)
(14622)
理论(14418)
产业(14339)
地方(14268)
(13972)
技术管理(13961)
(13763)
贸易(13753)
(13355)
机构
学院(253436)
大学(245631)
(110878)
经济(109248)
管理(106180)
理学(92134)
理学院(91288)
管理学(90204)
管理学院(89757)
研究(78463)
中国(61636)
(50235)
(48742)
(48633)
科学(47763)
业大(40423)
财经(39137)
(38985)
农业(38585)
(38569)
中心(35779)
(35608)
研究所(35405)
经济学(33166)
商学(31057)
商学院(30801)
北京(30679)
经济学院(30149)
(29918)
经济管理(29700)
基金
项目(171123)
科学(137278)
基金(126295)
研究(122170)
(110802)
国家(109791)
科学基金(96222)
社会(81698)
社会科(77756)
社会科学(77737)
(69842)
基金项目(68010)
自然(62686)
自然科(61332)
自然科学(61314)
自然科学基金(60383)
(56451)
教育(53432)
资助(49028)
编号(46277)
(42984)
(41762)
创新(39143)
(38338)
重点(38228)
(36599)
国家社会(34356)
成果(34050)
(32807)
科研(32235)
期刊
(123642)
经济(123642)
研究(68122)
中国(47376)
管理(46416)
(45336)
(41077)
学报(38911)
科学(37883)
农业(30991)
大学(29832)
学学(28995)
业经(24240)
技术(23319)
(21053)
金融(21053)
财经(19963)
经济研究(19800)
(19535)
(17444)
教育(17224)
问题(16333)
技术经济(16187)
科技(14679)
商业(14418)
现代(13474)
(12305)
财会(12243)
(12132)
世界(12073)
共检索到368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用组织距离衡量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组织接近",在双寡头古诺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组织距离对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水平、产量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情况下,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越高,则企业联合利润越大;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都是其创新投入水平的增函数,但若逆需求函数的斜率较大,则不完全信息对不拥有完全信息的企业的影响较小。最后求得要实现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随着组织距离的加大而增加则企业的创新水平要满足的条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秋明  李运强  
虚拟产业集群能否有效地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虚拟产业集群的管理创新。本文从集成管理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虚拟产业集群的概念、独特优势,并提出了虚拟产业集群管理创新的新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广玲  王鹏  胡琴芳  
显性地理距离与隐性组织距离作为影响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日益引起学者们关注。采用实证研究法,深入探讨供应链企业间地理距离与组织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中介机制,并分析地理距离对组织距离影响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地理距离、组织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新产品开发速度、新产品创新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新产品创新性、新产品开发速度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新产品开发速度在地理距离、组织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而新产品创新性不具中介作用;地理距离对组织距离与新产品开发速度间关系的影响不显著,但会强化组织距离对新产品创新性的负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如玉   卓则良  
创新效率的提升是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数字经济时代下,通过虚拟集聚赋能企业创新效率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及其所在城市数据,实证分析了虚拟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虚拟集聚的深化能够正向促进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虚拟集聚可以通过管理成本降低的规模效应、企业间技术溢出的合作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行业市场竞争可以正向调节虚拟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虚拟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国有企业中更明显。基于企业微观层面和政府补贴宏观层面的拓展研究发现,企业高管股权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政府补贴的背景有利于增强虚拟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晶  
“大而全”、“小而全”;技术创新速度慢;生产柔性差;对市场需求反应迟缓这些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积弊,医治好这些积弊,国有企业也就会生机盎然。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所谓虚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聪聪  
本文以2013-2020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本地任职作为地理距离的替代变量,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任职地理距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任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中独立董事本地任职对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低;政治关联会降低独立董事本地任职对于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飞  苏彩云  徐正丽  
将企业研发模式分为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探讨研发模式和知识距离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选取2013—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合作研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较强,自主研发次之;知识距离与企业绿色创新显著负相关,知识距离越大,越不利于企业绿色创新;企业间知识距离较近条件下合作研发对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效果优于自主研发,企业间知识距离较远条件下自主研发更有利于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康茂楠  刘灿雷  
本文在新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本文以中国迅猛的外资自由化进程为背景,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基于技术距离视角,从企业研发行为与研发投入两个维度,全面探讨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大规模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竞争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依赖于企业与前沿技术水平的差距,对与行业前沿技术水平更接近的企业表现为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对与行业前沿技术距离较远的企业表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康茂楠  刘灿雷  
本文在新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本文以中国迅猛的外资自由化进程为背景,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基于技术距离视角,从企业研发行为与研发投入两个维度,全面探讨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大规模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竞争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效应依赖于企业与前沿技术水平的差距,对与行业前沿技术水平更接近的企业表现为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对与行业前沿技术距离较远的企业表现出显著的负面效应。即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多地被与技术前沿接近的企业所获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玲  
本文基于2007~2015年的CSMAR上市公司数据、环境规制数据与专利申请数据,同时构建空气流动系数指标作为工具变量,综合运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在不同的技术距离下,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产生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推动技术水平逐渐向前沿靠拢的过程中,易落入"模仿陷阱",失去创新动力;环境规制有利于激励企业走出模仿困境。企业基于前沿的技术距离越近,环境规制对创新的激励效应越显著,相反,企业距离技术前沿越远,环境规制越不利于企业创新。本文研究还发现,尽管适宜的环境规制能够激励前沿型企业创新,但如果治理强度过大,反而会对创新产生抑制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宵  林珊珊  李青  庄美儿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被认为是为了实现创新追赶,其中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距离十分关键。然而,已有考察距离对创新追赶影响的研究大多对制度距离单一维度笼统加以考察,进而得到片面结论,忽视了两国之间距离概念的丰富性和多维性。基于此,本文同时考察知识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新兴经济体企业创新追赶过程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二者的作用边界。基于沪深上市家族企业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1)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知识距离强化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而制度距离削弱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2)企业研发能力正向调节知识距离的调节作用,而企业政治关联负向调节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3)对知识距离和制度距离进行两两组合后分组回归分析发现,知识距离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制度距离带来的成本。本文不仅丰富了制度距离在企业跨国战略中的应用,还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复合层面深化了新兴经济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追赶绩效研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和创新战略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琴芳  李想  唐未兵  
在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项目中,隐性的认知距离和社会距离作为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以城市轨道交通产业供应链的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供应链企业间的认知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企业间的认知距离、社会距离对新产品创新性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新产品开发速度具有负向影响;新产品创新性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新产品开发速度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新产品创新性和新产品开发速度在供应链企业间认知距离、社会距离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蔡菲莹  
本文探讨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R&D、技术距离、市场距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2008—2011年中国创新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R&D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技术距离负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技术距离低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达到最优创新绩效;企业的市场距离正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市场距离高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实现最优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蔡菲莹  
本文探讨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R&D、技术距离、市场距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2008—2011年中国创新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R&D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技术距离负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技术距离低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达到最优创新绩效;企业的市场距离正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市场距离高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实现最优创新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衣长军  徐雪玉  刘晓丹  王玉敏  
获取技术溢出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OFDI的重要动因,文章结合制度观和组织学习理论,选取中国328家上市OFDI企业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了制度距离、组织学习对"走出去"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式制度距离能够显著提升OFDI企业创新水平,即两者之间存在"正式制度距离悖论";(2)非正式制度阻碍海外子公司向国内母公司转移技术、知识,抑制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而探索式学习能够有效地正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距离的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应鼓励和引导我国跨国公司"走出去"进行技术获取型OFDI;高度重视制度距离的优越性及局限性;优化组织学习以获取新知识和技术,进而提升跨国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