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1)
- 2023(11154)
- 2022(9564)
- 2021(8602)
- 2020(7489)
- 2019(17289)
- 2018(17108)
- 2017(32955)
- 2016(18265)
- 2015(20862)
- 2014(21042)
- 2013(21067)
- 2012(19720)
- 2011(18151)
- 2010(18486)
- 2009(17562)
- 2008(17971)
- 2007(16341)
- 2006(14376)
- 2005(13133)
- 学科
- 济(78037)
- 经济(77915)
- 管理(60334)
- 业(53666)
- 企(44875)
- 企业(44875)
- 方法(35561)
- 数学(30736)
- 数学方法(30422)
- 财(22543)
- 农(21230)
- 中国(19260)
- 制(19260)
- 学(17445)
- 业经(17175)
- 地方(14929)
- 贸(14338)
- 贸易(14333)
- 易(13896)
- 农业(13791)
- 务(13473)
- 财务(13436)
- 财务管理(13398)
- 和(13290)
- 体(13210)
- 环境(13036)
- 银(12863)
- 银行(12819)
- 企业财务(12701)
- 融(12483)
- 机构
- 大学(280833)
- 学院(277186)
- 济(114577)
- 经济(112164)
- 管理(106075)
- 研究(94154)
- 理学(91303)
- 理学院(90253)
- 管理学(88727)
- 管理学院(88185)
- 中国(71366)
- 京(59131)
- 科学(58577)
- 财(55772)
- 所(49170)
- 农(48964)
- 研究所(44573)
- 财经(44023)
- 江(43257)
- 中心(42974)
- 业大(41624)
- 经(39802)
- 农业(38679)
- 北京(36901)
- 范(36430)
- 师范(36042)
- 经济学(35962)
- 州(33534)
- 院(33335)
- 经济学院(32659)
- 基金
- 项目(183227)
- 科学(144359)
- 基金(134307)
- 研究(131945)
- 家(117534)
- 国家(116629)
- 科学基金(99340)
- 社会(84809)
- 社会科(80367)
- 社会科学(80341)
- 基金项目(71197)
- 省(71126)
- 自然(64167)
- 自然科(62608)
- 自然科学(62584)
- 自然科学基金(61515)
- 教育(61036)
- 划(60363)
- 资助(54739)
- 编号(52838)
- 成果(44194)
- 部(41726)
- 重点(41704)
- 发(39081)
- 创(38038)
- 制(37237)
- 课题(36639)
- 创新(35793)
- 教育部(35597)
- 国家社会(35503)
- 期刊
- 济(126627)
- 经济(126627)
- 研究(79882)
- 中国(55933)
- 学报(46275)
- 财(44659)
- 农(44263)
- 科学(42010)
- 管理(38418)
- 大学(34177)
- 学学(32052)
- 农业(29321)
- 教育(26781)
- 融(24389)
- 金融(24389)
- 技术(22652)
- 财经(22371)
- 业经(20061)
- 经济研究(19653)
- 经(19201)
- 问题(17364)
- 业(15737)
- 版(14186)
- 技术经济(13940)
- 贸(13843)
- 资源(13649)
- 图书(13627)
- 理论(13267)
- 统计(12552)
- 科技(12454)
共检索到412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弋亚群 刘益 李垣
通过对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特点的分析,本文认为,资源的“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存在替代物”等特点并不能保证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进而提出组织协同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立了组织资源的协同机制,并且分析了基于资源的组织协同的类型、特点和效用。
关键词:
竞争优势 资源协同 能力 机制 效应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晓平 陆大道
开发区是近 1 5a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不少开发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该文着重从土地开发与区域联动发展的角度 ,分析了开发区土地开发的区域效应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探讨我国开发区土地开发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合理机制。指出规划先行、土地滚动开发、以土地开发带动相关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和实现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是实现开发区持续发展 ,并带动所在区域综合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开发 区域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欣 程永波 徐洁
以1999—2018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源进行主题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对复杂装备供应链协同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与发展动态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复杂装备的研究自1999年起萌芽出现,研究机构集中在北京、南京等地区;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初具规模但合作程度尚需加强和扩大;关键词共现图谱和聚类图谱显示,协同设计、集成平台、主制造商-供应商、协同研制、云制造和协同创新等成为当前学术研究核心领域,其中复杂装备协同创新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方向,且表现为逐年上升趋势。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陈婧
政府开放数据流程中涉及多元利益相关主体,文章通过对这些参与主体的归纳及对政府开放数据流程及各流程涉及主要障碍的分析,提出政府开放数据利益相关主体协同机制,从资源协同、管理协同、利益协同、技术协同四方面阐述了对政府开放数据的影响和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连友 罗嘉
通过引入系统科学中的协同学,论证了协同学应用于金融监管研究的可行性,认为用协同学来研究金融监管协同机制有助于系统地分析它在金融监管中的协同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我国这一机制中的序参量,提出应基于协同学来构建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协同学 协同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范光敏 冯春 张怡
人道物流协同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灾难救援的效率和效益,现已成为灾难管理和物流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人道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人道物流协同的影响因素和优势;介绍了目前人道物流协同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物流 人道物流 协同 协同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中华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苏南应急物流协同运作的外在条件已经形成,应急物流协调运作自组织条件已具备。应急物流系统由"他组织"向"自组织"的转变是苏南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应急物流系统通过自组织将社会物流资源自觉融入到应急救援系统,促使应急物流模式由政府包揽型向松散型协作组织模式与联盟组织模式转变,并最终形成应急物流自组织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象路 罗瑾琏 李树文 唐慧洁 张志菲
当前传统企业的组织数字化变革实践不容乐观,但现有文献对数字化变革缺乏过程性、动态性研究,也未能对数字化变革的制约问题予以解构。本文基于悖论理论视角,识别出组织数字化变革制约问题背后的悖论关系,并依据悖论分离与整合策略推断出悖论协同机制。具体而言,组织在变革启动阶段面临组织认知悖论,该悖论协同需要组建跨职能高管团队、多元观点交互以实现数字化意义建构;组织在变革培育阶段面临业务流程悖论,该悖论协同需要拟定试点流程、布局数字平台以实现业务流程信息联通;组织在变革发展阶段面临组织职能悖论,该悖论协同需要设立变革部门、推广示范单元以实现数字网络结构搭建;组织在变革共生阶段面临组织生态悖论,该悖论协同需要搜寻共生伙伴、建立数字优势联结体以实现数字生态系统共创。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将组织悖论理论纳入到组织数字化变革的过程解构,也对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实践提供了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晔 陶长琪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融合是当今IT企业迅速成长的新途径、新模式,它对传统的企业组织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以企业融合为纽带,利用系统理论协同学的思想和方法,剖析了IT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自组织过程。研究表明,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的每个循环体中主要包括耗散结构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和协同竞争机制阶段。
关键词:
融合 IT企业 自组织 协同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中华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苏南应急物流协同运作的外在条件已经形成,应急物流协调运作自组织条件已具备。应急物流系统由"他组织"向"自组织"的转变是苏南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应急物流系统通过自组织将社会物流资源自觉融入到应急救援系统,促使应急物流模式由政府包揽型向松散型协作组织模式与联盟组织模式转变,并最终形成应急物流自组织协同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航 于湘莉 杜清清 吕红芝
为进一步强化我国“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多元力量的协同推广,针对当前多元主体协同推广的体系不完备、机制不健全、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借鉴系统学、协同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并提出资源整合的协同推广形成机制(机会识别、沟通、决策)和资源互动的协同推广运行机制(动力、利益、管理),即“两类六大”协同机制;并分析涉农高校作为重要“一元”开展的衔接型和嵌入式实践探索和创新做法,明晰互动式的沟通机制、“推-拉”驱动力的均衡是高校参与农技推广的重要保障。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郑庚
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一个由多方主体构成的开放系统,为提高培训的质量与效率,需要相关主体的协同合作。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档案在职教育培训面临的新形势的前提下,提出应构建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协同合作平台的主张,并重点对平台的主体构成、功能定位及协同机制展开研究,目的是强化各主体间资源的共建共享,有效解决档案在职教育培训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我国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档案在职教育培训 主体 协同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斐
流通行业受到全球经济低迷和国内经济放缓的双重影响,利润增长和规模扩张都面临巨大挑战,而社会消费品增长虽然给流通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其中供应商与流通企业的不协调、不对称关系,是导致我国流通供应链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流通企业与供应商的竞争与合作对称性协同关系,是市场环境的需要,更是流通企业增长利润和扩张规模的内在需要。所以,信息的共享创新、运营的协同创新、要求的预测创新、库存的管理创新,都将成为流通供应链对称性协同创新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流通供应链 对称性 协同创新 竞争与合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昀
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产业分散以及资源错配被认为是助长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论文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产业集聚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在产业发展初期,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资源错配与污染物排放显著负相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产业集聚有利于减少资源错配,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产业集聚与资源配置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会产生正向协同效应。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资源错配 环境治理 协同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昀
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产业分散以及资源错配被认为是助长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论文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产业集聚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在产业发展初期,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资源错配与污染物排放显著负相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产业集聚有利于减少资源错配,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产业集聚与资源配置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会产生正向协同效应。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资源错配 环境治理 协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