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3)
2023(8804)
2022(6963)
2021(6246)
2020(5141)
2019(11215)
2018(10788)
2017(21296)
2016(11149)
2015(12168)
2014(11798)
2013(11571)
2012(10262)
2011(8714)
2010(8854)
2009(8549)
2008(8811)
2007(7846)
2006(6852)
2005(6407)
作者
(29438)
(24620)
(24576)
(23141)
(15808)
(11509)
(11087)
(9540)
(9227)
(8688)
(8301)
(8258)
(8020)
(7658)
(7636)
(7488)
(7237)
(7217)
(6987)
(6911)
(5966)
(5939)
(5840)
(5704)
(5539)
(5494)
(5467)
(5381)
(4942)
(4757)
学科
(74198)
(71508)
企业(71508)
管理(57036)
(51443)
经济(51360)
业经(25985)
(22228)
方法(20942)
(20728)
(18890)
财务(18885)
财务管理(18871)
企业财务(17908)
农业(15357)
技术(15227)
(13162)
数学(13108)
数学方法(13040)
(12892)
企业经济(12454)
(12159)
经营(11580)
(11353)
(11282)
理论(11003)
技术管理(10503)
中国(10322)
体制(9627)
决策(9350)
机构
学院(164820)
大学(156862)
管理(73872)
(72281)
经济(71222)
理学(63834)
理学院(63374)
管理学(62936)
管理学院(62623)
研究(44412)
中国(37702)
(35710)
(30929)
财经(28571)
(26024)
(25018)
(24968)
科学(23141)
商学(22403)
商学院(22211)
经济学(21196)
财经大学(21081)
中心(21010)
业大(20881)
(20098)
经济管理(19749)
(19600)
农业(19414)
经济学院(19275)
北京(18540)
基金
项目(105831)
科学(87448)
研究(82594)
基金(79693)
(66693)
国家(66002)
科学基金(60509)
社会(56505)
社会科(53621)
社会科学(53605)
(42434)
基金项目(42374)
自然(37136)
教育(36434)
自然科(36347)
自然科学(36340)
自然科学基金(35783)
(33329)
编号(32916)
(30019)
资助(29969)
(26523)
成果(25177)
(24335)
(23832)
国家社会(23741)
创新(23702)
(22983)
重点(22912)
人文(21967)
期刊
(86031)
经济(86031)
研究(46221)
管理(33435)
(32425)
中国(28214)
(25406)
科学(19800)
业经(17897)
农业(17620)
学报(16801)
技术(15994)
财经(14578)
大学(14471)
(14375)
金融(14375)
学学(14067)
经济研究(12772)
(12741)
教育(11392)
(11356)
财会(11297)
问题(11082)
技术经济(11041)
现代(10084)
商业(9343)
会计(8967)
世界(8799)
经济管理(8346)
(8107)
共检索到240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罗利勇  
不论股东、供应商、债权人等相关者如何变化,企业治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企业的众多相关者中,股东和雇员与企业在利益上具有一致性,也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既有动机又有行为能力去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因此,股东和雇员的利益是企业治理的人格化目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饶艳超  
本文从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关注IT治理的理由 ,并参考COBIT给出了IT治理的基本框架 :企业可以通过关键成功因素 (CSF)、成熟度模型、关键目标指标 (KGI)、关键绩效指标 (KPI)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建立企业目标和IT之间的联系 ,实施IT治理 ,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炜  
从行为导向的视角,运用扎根理论剖析出企业网络组织协同的构成与特征,探讨了协同影响网络组织绩效的三重路径,即高质量信息传递、组织互动学习以及信任与嵌入,并基于此分析了三重路径作用发挥的机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连福  王元芳  沈小秀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是我国公司治理最大的特点,并且是制约内部人控制的重要的平衡力量。本文以2008—2010年A股披露了党委会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管层人员重合与任职信息的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领导体制为研究对象检验其对公司治理、董事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党委会"双向进入"程度与公司治理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董事会效率正相关,而"交叉任职"可以显著影响公司治理水平,但董事长担任党委书记不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为我国优化政企关系、党企关系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本文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我国民营企业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家族化治理倾向?我们认为,家族化治理作为一种治理安排的有效性在于,在给定企业家能力和外生环境特征的条件下,它与我国民营企业的战略导向和行为特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本文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研究,对国内既有的以代理成本理论为指导的"信任观"和"不完全经理市场"的解释形成了修正和补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攀兵  
在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俨然已成为我国抗击疫情的坚强战斗堡垒。本文基于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出发,考察了基层党组织制度的社会治理作用,并区分了不同企业社会责任层次下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差异。同时,本文也进一步识别和分析了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设立在民营企业内部的基层党组织有助于推动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2)基层党组织对民营企业承当较低层次的职工关怀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其对民营企业承担更高层次的公益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3)基层党组织主要通过发挥监督和引领作用来推动民营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4)基层党组织有效推动了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地区和非改制的民营企业承担更多公益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敬稳  彭正银  
笔者针对企业网络组织嵌入过程中关系易裂解的问题,应用演化博弈论中单种群演化模型研究了影响企业网络组织稳定性的诸因素,并进行了治理机制的探讨。研究表明,企业网络组织中成熟的学习机制是保持网络组织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同时适度的企业间关系嵌入强度将对企业网络组织的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当企业单纯依靠网络成员间自发的嵌入关系维持相互间的合作时,企业的结构嵌入强度也与企业网络组织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进一步引入外部治理机制后,信息公开机制和事后惩罚机制有利于企业网络组织维持稳定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贤飞  纪成君  
如何实现企业目标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文章从城镇各收入阶层居民的需求支出情况入手,借助ELES模型计算出各种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弹性,从而得到各商品和服务的特征,并在不同收入层次居民间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分析得知以城镇居民为目标市场的企业面临的需求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朝全  
从本质上看,农业科技园区是一种混合组织。本文基于混合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集成、绩效评价、低效率原因及其外部与内部治理等问题,从而为解决农业科技园区这类混合组织的低效率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作者认为,要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绩效,关键是要建立起与其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并培育和实施相应的治理机制,从而使园区的公益性目标和营利性目标和谐地结合、统一在一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卫东  赵琪  
本文从公共治理目标视角出发,对地方政府干预下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赤字规模对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皆有显著影响。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地区城镇化率越低,当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两方面着手,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奋强  
文章以1998~2007年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目标企业的视角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动因。研究发现:外资并购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形成了财务协同效应,所以财务协同效应应该是外资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外资并购并非持投机性的动机,而应该是以投资性并购为主要动因;作为投资性的外资并购,外资在快速进入东道主国市场后,具有雪藏目标企业品牌、推广自有品牌的动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琳  张贵炜  张德彬  
员工情绪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新的课题。文章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将员工情绪分为个体情绪、组织情绪、企业情绪三个层次,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了激励理论与员工情绪管理的关系。将相关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论述进行员工情绪管理应当遵循匹配和疏导的原则,并从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情绪管理、采取多种激励手段与员工积极进行沟通、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立根  宁云才  
从知识的视角分析,企业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与更新;更新知识和集聚组织知识成为培育核心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要获得持续市场竞争优势,就需要引进、创造和积累基于团队知识、组织知识的企业核心能力;知识视角的企业观来源并创新于资源视角的企业观和能力视角的企业观,将决定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和攫取超额租金的决定性因素内化为企业内的团队知识和组织知识,这为培育企业的智力资本和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雎  
本文针对企业资产专用性风险与垂直一体化分解之间的矛盾,提出应当用跨组织资源来探讨企业之间合作的本质。这种资源依赖于企业合作中的网络关系,并随着关系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性质。基于跨组织资源,我们对企业合作中的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跨组织资源化解了资产专用性风险与一体化分解之间的矛盾,并推动了企业间合作的实现。本文提出,跨组织资源是在特定的机制与环境中创造租金的,同时对组织环境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而跨组织资源与其所嵌入的企业合作网络之间是一种互构的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志扬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和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变革共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 ,从而使企业组织能更有效地实现其所追求的目标。在企业组织的变革过程中 ,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和治理结构模式的变革不单是受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二者之间本身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适应程度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组织有效发展的程度 ,决定了企业目标有效实现的程度。企业的组织变革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当渐进的变革到达一个极限而不能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时 ,就会发生突变。从渐变到突变 ,再从突变到渐变 ,这就是企业组织不断发展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