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5)
2023(11412)
2022(10139)
2021(9773)
2020(7922)
2019(18601)
2018(18659)
2017(36142)
2016(19799)
2015(22237)
2014(22137)
2013(21949)
2012(20134)
2011(18356)
2010(18327)
2009(16702)
2008(16429)
2007(14372)
2006(12509)
2005(11156)
作者
(56088)
(46241)
(46044)
(43677)
(29746)
(22124)
(21033)
(18312)
(17509)
(16538)
(15938)
(15467)
(14592)
(14589)
(14225)
(14195)
(13795)
(13707)
(13151)
(13111)
(11443)
(11361)
(11137)
(10595)
(10392)
(10387)
(10380)
(10190)
(9308)
(9029)
学科
(77236)
经济(77135)
管理(57410)
(54978)
(47937)
企业(47937)
方法(35069)
数学(28675)
数学方法(28308)
(20159)
中国(19513)
业经(18664)
(18551)
(18018)
理论(15961)
地方(15424)
(14231)
农业(13611)
(13555)
(13554)
贸易(13545)
(13130)
技术(12414)
(12077)
教育(11772)
(11595)
(11587)
环境(11563)
银行(11544)
财务(11526)
机构
大学(283132)
学院(279169)
管理(113917)
(107415)
经济(104898)
理学(98993)
理学院(97887)
管理学(96341)
管理学院(95815)
研究(92744)
中国(67519)
(60883)
科学(57358)
(48430)
(46098)
研究所(42110)
(40884)
中心(40728)
业大(39950)
财经(39288)
(39263)
(39239)
师范(38941)
北京(38803)
(35653)
(33760)
(32591)
农业(31918)
师范大学(31668)
经济学(30800)
基金
项目(189124)
科学(148393)
研究(141475)
基金(136236)
(117461)
国家(116470)
科学基金(100036)
社会(86771)
社会科(81969)
社会科学(81948)
(73106)
基金项目(72654)
教育(65261)
自然(65142)
自然科(63553)
自然科学(63541)
自然科学基金(62394)
(61921)
编号(59339)
资助(55988)
成果(49373)
重点(41840)
(41809)
课题(40519)
(39920)
(39411)
项目编号(37050)
创新(36514)
教育部(36060)
科研(35705)
期刊
(119269)
经济(119269)
研究(83861)
中国(50186)
管理(42997)
学报(42135)
科学(39868)
(37760)
教育(36174)
(34957)
大学(32022)
学学(29549)
农业(26804)
技术(23490)
(21545)
金融(21545)
业经(19429)
财经(18411)
经济研究(18098)
图书(17995)
(15604)
问题(15223)
理论(14615)
科技(14026)
(13931)
现代(13573)
实践(13390)
(13390)
技术经济(12931)
情报(12287)
共检索到40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运周  王小伟  邓长庚  舒清  
传统组织研究聚焦于企业成长机制的探讨,因而对于组织衰落现象缺乏系统的理论解释。本文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主流管理学期刊上发表的组织衰落文献,从组织衰落界定、衰落原因、模式和后果、组织衰落的复苏战略及其影响因素、组织复苏战略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系统述评。最后,本文分析了现有组织衰落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未来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项国鹏  
随着战略管理的相对独立性和重要性的增强以及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的提高,战略变革理论在国外应运而生。本文分别从管理者行为、战略弹性、战略变革过程、战略变革障碍等方面介绍和评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然后提出它对我国企业战略变革的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项国鹏  
变革管理学是构成西方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战略管理的相对独立性和重要性的增强 ,关于企业战略的变革理论应运而生 ,为变革管理学增色不少。本文分别从经理人员的角色与行为、战略弹性、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企业战略变革障碍等方面介绍和评价了此理论的主要观点 ;然后提出变革管理对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丹丹   王小理  
战略科学家是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大议题,战略科学家概念和政策是新兴学术课题。本研究围绕“什么是战略科学家”“为什么需要战略科学家”和“战略科学家从哪里来”这三大核心议题和相关概念进行多层次学理和政策比较辨析,提出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和十个延展子议题,为拓展战略科学家深层次学术探讨、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和政策转化等提供参考和启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遂昆  
本文以三种国际会计史专业学术期刊在2008~2012年间刊登的原创性文章为依据,对作者、研究主题等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其中的一些代表性文献进行述评,探讨了国外会计史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的现状和优势,指明其研究缺陷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以期为我国会计史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耿中元  惠晓峰  梁大鹏  
古典经济学家、马克思、简单货币数量论者、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理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出现的制度假说、随机游走假说、货币供给波动性假说,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这些理论和假说,能够为我国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广雄  
随着产业的模块化发展以及产业链分工的细化,产业集群化转移成为产业转移演化的新趋势,但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明晰的理论框架。从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现实趋势入手,利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较为清晰地厘清了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涵、动因、模式及效应。指出发展产业集群并将之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建立二者的互动发展机制是应对这一新趋势的必要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伟凯  王荣  
一、MBO的产生及演进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由于收购中运用了大量负债融资,也即利用了财务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国祥  刘芳  
策略指数是除了传统的只做多的市值加权指数之外的指数,近几年来在国外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国内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理论研究尚属空白。有鉴于此,本文首次对国外策略指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回顾,提出了策略指数的科学定义,引入适应性市场假说这一前沿理论诠释了策略指数的理论基础,并对策略指数编制方法和投资优势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以期为国内策略指数的开发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先定  杨锡怀  周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廿一  陆万军  陈燕莹  王大红  
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就业优先兼具经济命题、政治命题、社会命题属性。通过梳理中国就业优先战略三个时期的演进历程,综述学术界关于战略实施的原因、内涵和其它考量,本文发现就业优先可能只有进一步明晰其阶段性和针对性才能更具指导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苏勇  雷霆  
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传统意义的单一领导无法满足组织出现的"既/又"要求。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双元领导的产生过程、理论基础以及概念内涵。剖析国内外近几年研究进展,分析双元领导的前因及结果变量,归纳了双元领导的实证测量方式。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企业缓解矛盾问题的同时,也为理论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无论危机是否会来临,无论问题是否会演化为危机,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控制于警戒线以下,都是对优秀管理者的要求。一、卓越企业潮起潮落,成功经验时过境迁去年以来,多家曾经卓越的企业:诺基亚、索尼、松下、麒麟等,由于亏损纷纷沦落到卖总部大楼求生的境地。艾伦·沃策尔曾让濒临绝境的Circuit City公司起死回生,走向辉煌,被《从优秀到卓越》一书收录为走向卓越的经典案例。但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接  
以往的大部分文献一般把日本主银行制的衰落归结为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不敌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结果,没有论及中介融资和市场融资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本文则主要从外部冲击和内在缺陷两方面,依据中介融资体系和市场融资体系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来分析主银行制的兴衰原因,并根据青木昌彦等人的制度博弈均衡观点,对日本今后的金融制度演化作出预测。本文最后提出主银行制衰落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珮  
有别于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全球工厂理论指出,跨国公司可以融合全球价值链及跨国经营组织模式,采用内部化与外部化相结合的"辐轴式"结构,从而灵活应对全球宏观经济的波动,在短时间内重新配置资源,同时保持较低的战略调整成本。通过深入分析全球工厂理论体系的来源、特点以及发展动态,有助于中国制造业面对"空心化"威胁、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以及在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背景下,制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从而通过"一带一路"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