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8)
2023(16615)
2022(14571)
2021(13591)
2020(11430)
2019(26127)
2018(25858)
2017(49716)
2016(27389)
2015(30542)
2014(30481)
2013(29936)
2012(27518)
2011(24962)
2010(24979)
2009(23086)
2008(22842)
2007(20440)
2006(18055)
2005(16233)
作者
(80285)
(66814)
(66453)
(63306)
(42590)
(32348)
(30262)
(26121)
(25511)
(23958)
(22869)
(22728)
(21526)
(21188)
(20974)
(20583)
(20037)
(19987)
(19288)
(19189)
(16670)
(16528)
(16107)
(15334)
(15088)
(15039)
(14887)
(14739)
(13650)
(13311)
学科
(104011)
经济(103800)
管理(84271)
(76862)
(66946)
企业(66946)
方法(46404)
数学(38162)
数学方法(37640)
(29763)
(28111)
中国(27433)
(25966)
业经(25443)
(24892)
理论(20107)
地方(19522)
(18868)
(18858)
财务(18778)
财务管理(18739)
环境(18604)
农业(18077)
(18034)
企业财务(17884)
(17849)
贸易(17839)
技术(17442)
(17317)
(16834)
机构
大学(391675)
学院(387011)
管理(150056)
(148327)
经济(144841)
研究(133376)
理学(129776)
理学院(128270)
管理学(125874)
管理学院(125183)
中国(97418)
科学(84469)
(84059)
(71810)
(67983)
(67127)
研究所(61953)
业大(59948)
中心(59706)
(57753)
财经(56789)
北京(52967)
农业(52678)
(51856)
(51606)
师范(51239)
(48654)
(46456)
经济学(44157)
财经大学(42447)
基金
项目(266437)
科学(209083)
基金(193525)
研究(191772)
(170626)
国家(169215)
科学基金(144125)
社会(121085)
社会科(113871)
社会科学(113836)
(103761)
基金项目(102280)
自然(95181)
自然科(92935)
自然科学(92906)
自然科学基金(91264)
教育(88594)
(88385)
资助(79468)
编号(77354)
成果(64244)
重点(60186)
(58766)
(55456)
(55313)
课题(54023)
创新(51664)
科研(51208)
教育部(50079)
(49963)
期刊
(165411)
经济(165411)
研究(113485)
中国(79677)
学报(68248)
(61322)
科学(60979)
管理(56141)
(56011)
大学(51397)
学学(48289)
教育(46929)
农业(41685)
(32769)
金融(32769)
技术(32056)
财经(28416)
业经(26255)
经济研究(25422)
(24269)
问题(21361)
(20957)
图书(20927)
(20062)
科技(19467)
理论(18187)
业大(17752)
技术经济(17429)
现代(16845)
实践(16566)
共检索到572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潮  张雪  
伴随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推动,社区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但是,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际效果却良莠不齐。那么,影响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具体的影响机制是什么?文章构建了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的理论解释框架,认为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包括公共服务、公民参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由7个指标构成;而影响因素包括组织能力、组织间网络、地方制度环境三个维度,由11个指标构成。最后,文章指出,大数据研究方法将对该主题的突破性研究提供可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王浩林  
现行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更多地是将非营利组织视为"准政府部门"而给予税收优惠,在税制设计上并未完全体现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特征。随着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原有相关税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本文论述了非营利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新环境下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面临的新课题,对现行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的效应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的基本设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施巍巍  杨风寿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在西方福利国家,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主体。弄清国外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特点、作用以及与政府共同合作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以期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有所裨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赫连志巍  
企业在市场机会或竞争压力下选择转型是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转型企业的营销组织能力与转型要求有效匹配是转型成功的重要环节。从转型的关键因素对营销组织能力的要求出发,本文建立与转型要求匹配的指标体系,使用结构方程评价匹配的有效性,利用权重法对匹配有效性程度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营销组织能力与企业转型匹配有效性程度越高,对转型的保障力就越强;根据匹配路径系数能够确定匹配有效的关键路径;使用隐变量和观测变量指标权重能够系统调整各因素对转型匹配的有效性程度。据此,本文提出提升匹配有效性建议:强化营销组织能力提高转型匹配有效性;发挥关键路径主导作用提高匹配效率;根据隐变量和观测变量权重进行系统、深层次的匹配调整,确保顺利转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课题组  
非营利组织当前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它是对政府和市场的必要补充。改革开放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非常迅速,与此同时,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制度已不适应其发展的现状。本课题在介绍一些国家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议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重新定位,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的设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凌云  
非营利组织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既弥补市场缺陷也弥补政府失灵,甚至还扮演着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域”的重要角色。然而,“资金缺乏”是世界范围内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成了限制非营利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形成一个鼓励和规范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延信  吴祈宗  
本文从技术特征、产品特征和市场特征三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差异,针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其创新网络组织结构,运用战略能力、职能能力和项目能力三个维度阐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能力,指出学习是提升该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学习与渐进性技术创新学习间的区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甘颖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基础弱化的双重背景之下,如何增强农村基层的组织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基于"制度-组织"的分析框架,对成都市公共服务资金项目实践过程进行考察发现,制度嵌入是提高基层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输入灵活资源、设置规范程序以及再造自治机构等方式,国家可以将外部供给的资源、规则和主体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灵活性的资源输入可以实现对农民的利益动员,从而激活其参与意识;程序性规则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农民的行为引导,从而规范其行为表达;自治机构的再造可以实现对农民的广泛吸纳与集体参与,从而均衡农民之间的权责关系。因此,嵌入式的制度介入可以为农民组织化提供内外部条件,从而实现对农民的动员、引导和集体吸纳,进而使农民组织起来成为可能。这表明,制度嵌入是国家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甘颖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基础弱化的双重背景之下,如何增强农村基层的组织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基于"制度-组织"的分析框架,对成都市公共服务资金项目实践过程进行考察发现,制度嵌入是提高基层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输入灵活资源、设置规范程序以及再造自治机构等方式,国家可以将外部供给的资源、规则和主体嵌入基层治理体系。灵活性的资源输入可以实现对农民的利益动员,从而激活其参与意识;程序性规则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农民的行为引导,从而规范其行为表达;自治机构的再造可以实现对农民的广泛吸纳与集体参与,从而均衡农民之间的权责关系。因此,嵌入式的制度介入可以为农民组织化提供内外部条件,从而实现对农民的动员、引导和集体吸纳,进而使农民组织起来成为可能。这表明,制度嵌入是国家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文红  尉俊东  周密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采取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这种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来实现其社会责任,既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这种不同社会部门之间的跨部门联盟不同于企业联盟,具有不同的合作战略选择的维度和影响因素,并在最后提出了以合作战略为核心的研究框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利桃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自己与社会之间的交换过程,通过了解外界信息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因而学习系统是具有自组织性质的开放系统。提高学生自组织能力是网络环境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进行创新性学习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自觉而有计划地了解、适应、甚至于顺应学习活动的自组织特点,及时向学习系统提供教学信息的交换,鼓励其自身的正确否定,为其内反馈提供必要的客观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很多企业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产业网络,希望通过良好的产业网络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然而产业网络结构作为静态的结构结果并不能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首先应该通过网络结构助力打造整个产业整体的组织能力,从而才能动态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要求。基于此,文章从产业网络密集度、产业网络异质性以及产业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对产业网络结构与产业组织能力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随着竞争的全球化,很多企业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产业网络,希望通过良好的产业网络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然而产业网络结构作为静态的结构结果并不能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首先应该通过网络结构助力打造整个产业整体的组织能力,从而才能动态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要求。基于此,文章从产业网络密集度、产业网络异质性以及产业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对产业网络结构与产业组织能力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文红  邵建春  尉俊东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是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共同关注的发展战略,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中国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的现实,通过建立合作双方参与度、信任关系与合作效果的假设模型,根据230个合作项目样本数据,利用回归分析进行了检验。分析结论表明,高的参与程度会带来良好的合作效果;信任在参与度与合作效果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不完全一致:在参与度影响合作的直接效果中起中介作用;在参与度影响知识创造效果中没有起中介作用;在参与度影响社会效果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这对改进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管理实践,以及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实现相应合作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