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4)
- 2023(6030)
- 2022(5263)
- 2021(4966)
- 2020(4328)
- 2019(10176)
- 2018(9948)
- 2017(19390)
- 2016(10799)
- 2015(12481)
- 2014(13054)
- 2013(13021)
- 2012(12291)
- 2011(11305)
- 2010(11513)
- 2009(10943)
- 2008(10919)
- 2007(10223)
- 2006(8676)
- 2005(7857)
- 学科
- 济(47878)
- 经济(47826)
- 管理(31561)
- 业(29998)
- 方法(24979)
- 企(24459)
- 企业(24459)
- 数学(21630)
- 数学方法(21440)
- 农(13758)
- 财(11642)
- 学(11637)
- 中国(11278)
- 业经(9789)
- 贸(8995)
- 贸易(8990)
- 农业(8956)
- 地方(8853)
- 制(8776)
- 易(8707)
- 和(8135)
- 理论(7622)
- 银(7444)
- 银行(7413)
- 务(7253)
- 财务(7231)
- 财务管理(7209)
- 行(7012)
- 融(6832)
- 金融(6830)
- 机构
- 大学(168642)
- 学院(166226)
- 济(66289)
- 经济(64761)
- 管理(64249)
- 研究(55698)
- 理学(55281)
- 理学院(54660)
- 管理学(53693)
- 管理学院(53381)
- 中国(42383)
- 京(36077)
- 科学(35963)
- 农(31958)
- 财(30223)
- 所(29203)
- 业大(27253)
- 研究所(26713)
- 中心(26672)
- 农业(25524)
- 江(25453)
- 财经(24334)
- 北京(22671)
- 经(21987)
- 范(21938)
- 师范(21658)
- 经济学(20232)
- 州(20125)
- 院(19529)
- 经济学院(18443)
- 基金
- 项目(109758)
- 科学(85144)
- 基金(78935)
- 研究(78395)
- 家(69337)
- 国家(68782)
- 科学基金(57782)
- 社会(48222)
- 社会科(45568)
- 社会科学(45552)
- 省(42894)
- 基金项目(41905)
- 自然(37952)
- 自然科(37007)
- 自然科学(36994)
- 教育(36706)
- 划(36683)
- 自然科学基金(36341)
- 编号(32516)
- 资助(32503)
- 成果(26938)
- 重点(25157)
- 部(24593)
- 发(23283)
- 创(22446)
- 课题(22084)
- 科研(21442)
- 创新(20979)
- 计划(20712)
- 教育部(20657)
共检索到239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盛革
通过对组织理论两个范式的关联分析,初步提出组织系统再造的理论命题,在组织价值再造与工具再造统一的分析框架下,整体刻画了一个组织系统再造的逻辑拓展模型。价值再造与组织学习是一种理性的融合与发展,实际是对于"第五项修炼"学习模型的逻辑拓展与价值发掘;工具再造则是关于BPR工具模式的优化升级,即一个从价值链至集成供应链直至价值网构建所描述的逻辑拓展过程。
关键词:
组织系统再造 组织学习 BPR 逻辑拓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敬伟
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自1998年底开工以来,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何正确评价这一投资巨大、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工程项目成为项目决策者和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逻辑框架法是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一评价问题的有力工具。它所提供的思维框架能够对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的投入、产出、目的、目标进行深入剖析,以便正确评价项目的效益与风险,提出改进对策,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改善项目决策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 逻辑框架法 后评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代志华
本文在分析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世界电信改革的经验,回顾我国电信改革历程,提出并构建了TDG-RCP分析框架。透过这个框架,旨在使中国电信改革能够沿着“规制—竞争—产权”的演进逻辑螺旋上升、逐步推进。从趋势上看,以构建有效竞争格局为目标,在3G实施和3C融合、兑现WTO承诺与需求不断增长的条件下,电信立法与专业规制、运营商全业务竞争、业务开放以及向民营资本开放正逐渐成为现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羽佳
自现代广告发端以来,广告失范现象一直与行业相伴相生,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影响了其社会评价。鉴于此,文章聚焦问题的逻辑原点,建构了以公平为价值中枢,以真实和尊重为伦理规范、以透明为伦理处理程序的广告伦理价值框架。其中,公平作为中枢核心,等利害交换的内核能够成为广告伦理问题处置中的普适性准则;真实和尊重作为伦理规范,分别为欺骗误导和歧视冒犯的伦理冲突提出了规制方案;透明作为伦理处理程序,为隐性广告和数据权利侵犯的冲突情境指明了处置方向。在行业实践中,该框架既能够成为广告活动主体的行动指南,又可以为行业协会的自律行动和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提供有益补充和参考建议,价值框架的实用价值以此凸显出来。
关键词:
广告伦理价值框架 公平 真实 尊重 透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达
法律缺位是当前中国城市水务产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建议建立以具有宪政意义的《中国城市水务法》为统领的完整的水务法制体系。水务立法应遵循以下基本逻辑:市场化的基本方向,公私合作制的产权结构和契约框架,以及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性监管模式。在对该逻辑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审慎地提出了《城市水务法》的基本框架和完善水务法制体系的步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廖祖君 郭晓鸣
现实考察表明,中国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呈现出沿着小农户、农业公司、"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路径不断创新和改进的显著趋势。理论分析发现,其背后的原因是,农业产业链发生着由分离走向整合、由纵向整合走向混合整合的明显变化。其政策含义在于,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民合作社在以产业链整合为核心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演变中作用日益凸显,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促进农民合作社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其作为龙头进行产业链整合的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消除推进农业产业化与保护农民利益在某种程度上的"二律背反"现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宏芬 高超
目前,学术界对数字产业化发展的研究主要局限在某些具体操作方法,缺乏对数字产业化发展动态过程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文章以“技术—经济”为主线,运用系统同构理论和建构质性的归纳逻辑方法,围绕数字产业的供需范式、应用范式和产业生态聚集范式,着重研究数字产业化的概念和内涵、数字产品制造的产业化、数字技术产业化及应用和数字产业发展的规模化等问题,系统提出数字产业化从数字产品开发到数字技术产业化及应用,以区域特色为载体的核心数字企业的数字产业生态集群的发展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勋 徐绪堪 苏新宁 顾绮芳
文章给出知识库内存在知识的规则约束,将知识库视为基于知识的完整知识地图,在此基础上研究库内各主要构件的关联支撑知识地图的更新和新知识的生成,分析库管理子系统的双库协同工作及保障知识服务"全"且"准"的知识。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伟伟 张琦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将企业法人需求同样分为五个层次。营商环境优化的逻辑框架构建要立足企业需求分析的逻辑框架,在营商环境优化指标的选择上体现系统性、科学性和完备性。要着眼于企业法人多样性的需求,系统完备地把握营商环境优化的逻辑框架,从营商环境优化重点领域及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着手,系统协调地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秦祖智 宗莉
发展健康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日渐兴盛,但对健康产业的范畴界定缺乏追问与反思。要使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推进,其范畴界定是绕不开的基础议题,是该领域研究的逻辑起点。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维度界定健康产业范畴并固化,较具研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在研究范式上,应突破"经济学理论—定性与应用研究"的常规模式向"经济学—定量—理论"研究范式转换并统一。基于固化后的范畴和统一后的研究范式建立的健康产业分析矩阵为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可行的分析框架,对科学研究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鹏 徐向艺
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会改变企业内部运作和生产经营的过程,为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变革机遇。本文结合人工智能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从管理对象、管理属性、管理决策和管理伦理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管理变革的逻辑进行了梳理,得出如下推论:第一,人工智能时代,被管理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员工",以"社会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的适用性降低,如何管理"人工智能员工"以及协调人类员工与智能机器人的关系将对管理者提出挑战;第二,人工智能时代,管理属性不仅包括管理理论的科学性、管理实践的艺术性,还包括管理过程的技术性;第三,人工智能时代,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技术管理者,此时,技术管理者指的不是管理技术的人,而是掌握智能技术的管理者;第四,人工智能时代,管理者的决策环境得到优化,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准则将由"满意决策"过渡为"最优决策";第五,人工智能时代,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发展可能会加剧管理效率和管理伦理的冲突,管理者必须提升管理道德,经营过程中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第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政府、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有必要从政策、法律与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发展伦理的多层次约束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露 罗必良
本文旨在阐明农业减量化从技术逻辑、行为逻辑向交易逻辑转换的内在机理。农户是农业减量化的核心主体,其减量意愿及潜在技术需求具有重要的行为发生学意义。已有研究通常将农户视为同质化主体,未能厘清农户需求偏好影响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内在机理。本文以化肥减量为例,通过构建“农户分化—要素匹配—技术策略”的分析线索,揭示不同农户减量的目标偏好及其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农户减量具有差异性,并与其要素禀赋特性和要素匹配度紧密关联。其中,生存型农户偏好以家庭生态圈内部要素替代外部要素来弱化毒性成分以保护土壤;生活型农户偏好以节省劳动力的施肥措施改进来降低肥料损耗;生产型农户偏好以改善化肥养分元素配比来增加作物吸收率;功能型农户则偏好通过危害度更低的外部要素替代来弱化毒性成分。此外,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供应商偏好以施用工具的改进来降低化肥损耗。本文进一步强调,通过鼓励小农户的连片种植,能够突破其要素禀赋局限,诱导农业减量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进而促进农业减量的市场化。
关键词:
化肥减量 要素匹配 连片种植 减量市场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磊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生成的内在逻辑是:思想理论基础是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统一性、依存性与基于劳动力成本二重性的互利合作空间;物质基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基础是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公正的分配与管理制度、完善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动力机制是经济上的内源性动力与劳动伦理上的促进性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可以建立"思想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劳动关系和谐度"的现代分析框架。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 生成逻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清杰
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演化经济学采取与众不同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的行为。本文探讨了演化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基本逻辑和分析框架(包括基本假设、理论要点),并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对该理论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