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8)
- 2023(11050)
- 2022(9951)
- 2021(9711)
- 2020(8334)
- 2019(18759)
- 2018(18721)
- 2017(35372)
- 2016(19738)
- 2015(22493)
- 2014(22456)
- 2013(22347)
- 2012(20573)
- 2011(18521)
- 2010(18506)
- 2009(17141)
- 2008(17113)
- 2007(15252)
- 2006(13468)
- 2005(11950)
- 学科
- 济(73686)
- 经济(73595)
- 管理(66026)
- 业(58062)
- 企(51860)
- 企业(51860)
- 方法(35284)
- 数学(28861)
- 数学方法(28449)
- 财(21415)
- 农(18772)
- 中国(18613)
- 学(18402)
- 业经(17468)
- 理论(15596)
- 制(14833)
- 务(14777)
- 财务(14703)
- 财务管理(14668)
- 地方(14199)
- 和(13940)
- 企业财务(13896)
- 贸(12789)
- 贸易(12779)
- 划(12591)
- 易(12374)
- 农业(12296)
- 银(11961)
- 银行(11919)
- 技术(11749)
- 机构
- 大学(279912)
- 学院(275304)
- 管理(114275)
- 济(101499)
- 经济(98871)
- 理学(97354)
- 理学院(96251)
- 管理学(94581)
- 管理学院(94063)
- 研究(89565)
- 中国(68906)
- 京(61272)
- 科学(57470)
- 财(49061)
- 所(45536)
- 农(43040)
- 中心(41355)
- 研究所(41274)
- 业大(41261)
- 江(40981)
- 北京(39040)
- 财经(38280)
- 范(37344)
- 师范(36990)
- 经(34724)
- 州(33795)
- 农业(33694)
- 院(32500)
- 师范大学(29908)
- 技术(29784)
- 基金
- 项目(183771)
- 科学(143063)
- 研究(134677)
- 基金(131917)
- 家(114416)
- 国家(113429)
- 科学基金(97377)
- 社会(81300)
- 社会科(76818)
- 社会科学(76794)
- 省(71521)
- 基金项目(70676)
- 自然(64997)
- 自然科(63455)
- 自然科学(63442)
- 自然科学基金(62282)
- 教育(62064)
- 划(60294)
- 编号(56199)
- 资助(54847)
- 成果(46504)
- 重点(40246)
- 部(39947)
- 课题(38147)
- 创(37778)
- 发(37489)
- 项目编号(35287)
- 科研(35137)
- 创新(35120)
- 大学(34572)
- 期刊
- 济(117198)
- 经济(117198)
- 研究(82149)
- 中国(55579)
- 管理(45781)
- 学报(45066)
- 科学(41150)
- 财(39246)
- 农(38774)
- 教育(34669)
- 大学(34076)
- 学学(31455)
- 农业(27006)
- 技术(24804)
- 融(23096)
- 金融(23096)
- 图书(18943)
- 财经(18418)
- 业经(18324)
- 经济研究(16639)
- 经(15674)
- 业(15338)
- 理论(14895)
- 问题(14360)
- 科技(13907)
- 实践(13701)
- 践(13701)
- 技术经济(13586)
- 版(13317)
- 现代(13251)
共检索到414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琛琳 郑晓明 李丽源
共情指个体对他人的情绪状态和想法的感知、理解和体验。共情对组织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组织管理中的共情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整理归纳了共情的定义,厘清了组织管理中共情的概念。从团队层面的群体共情和个体层面的个体共情入手,本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厘清共情在不同层面上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形成组织管理中共情的多视角多层面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基于组织管理中的两个重要行为主体(即,领导和员工),对领导共情与员工共情的研究进行细分;基于横向视角,关注领导特质对领导共情的影响;基于纵向视角,关注领导共情对员工共情的垂滴效应,以及员工个体共情对群体共情的影响;探索组织中共情的负面作用及其边界条件;优化相关研究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刘金菊 王宏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小平 田喜洲 郭小东
不同于亲组织行为、利他行为和主动性行为,组织中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个人为促进或保护他人、团队、组织福祉所采取的行为,具体包括亲社会组织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指导、知识共享等。基于量表与实验测量的独立研究和多样本元分析发现: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员工职业成功,改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而且还能促进组织创新、降低员工流失率、提升组织有效性;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则有个人特质、领导风格、同事因素、工作设计等。本文构建了亲社会行为循环管理机制,并提出未来理论研究应侧重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工具、影响机制、非线性影响、本土研究;而管理实践应重点关注亲社会行为的识别、评估与干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刘金菊 王宏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刘金菊 王宏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燕红 廖建桥
"反馈"作为组织提高员工绩效的常用手段,有助于员工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然而,自上而下的反馈在出现的时间和信息内容等方面未必能满足员工的需求,有时甚至会导致"反馈真空";而员工主动向领导和同事寻求反馈的反馈寻求行为则能弥补这些不足,促进员工和组织的长远发展。因此,反馈寻求行为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反馈寻求行为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反馈寻求行为的概念内涵和测量方法,阐述了反馈寻求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反馈 反馈寻求 信息寻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占小军 杨维 卢娜
底线心智是指以获取底线结果为中心,而忽视组织其他重要事项的一维思维。目前对于底线心智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缺少关于该主题的系统综述。本文通过介绍其概念内涵和测量,进而梳理其前因、后果及作用机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述评,构建了底线心智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发现,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探讨西方背景下底线心智的影响结果,对其前因以及中国情境下的影响结果关注不足。因此,本文从中国本土情境下底线心智概念内涵的完善、底线心智结构维度和测量工具的优化、底线心智前因后果及机制的整合、底线心智多层次结果的拓展等方面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为深化底线心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底线心智 底线结果 财务结果 一维思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涂智苹 宋铁波
通过搜索CSSCI来源期刊中的经济管理类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制度逻辑理论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研究主题的92篇论文作为样本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从样本文献的发表数量、理论基础、研究机构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制度逻辑理论在国内组织管理研究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铁波 张雅 吴小节 曾萍
组织同形作为组织差异的相对概念,随着制度理论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已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组织同形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测量和影响绩效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展望,以供后续研究的参考。
关键词:
组织同形 制度理论 种群生态学 组织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媛 李阳 谢佩洪
文章盘点了目前国内外有关组织双元的主要研究成果,清楚界定并比较了结构双元与背景双元,归纳了组织双元与绩效的关系及实现双元的前导变量。更重要地,文章开创性地开发了一个组织双元的综合框架模型,并指出今后亟待研究的领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慧玉 杨俊
组织话语研究在本质上将组织视为话语性社会构建过程,以组织情境中的口头与书面话语文本为直接研究对象,以此剖析组织行为、现象、关系、要素及组织本身,这一特殊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以社会科学中的"语言转向"为发展契机,挑战实证主义传统,重思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对组织研究具有变革性意义,被广泛运用到制度、战略、身份认同、变革等关键组织研究领域。本文在系统梳理这四个领域主要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述评话语分析对组织研究的主要贡献,进而提出组织及其要素的话语构建过程理论研究模型,并从语言关注程度、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等方面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特别就中国组织话语体系建设及研究提出基本...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斌 徐琳 刘银国
组织污名是社会对组织的一种消极评价,事关组织的资源整合、持续发展乃至长期生存,需要积极加以管理。本文对国外有关组织污名问题的研究文献做了系统梳理,从组织污名的含义与生成、污名对组织及关联个人的影响,以及组织管理污名的策略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述评,并对该主题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组织污名 组织社会评价 消极社会评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雪松 江云 袁冰
组织认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在西方已成为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概念和关键变量,而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有必要对组织认同的概念内涵进行辨析,并对组织认同的前因和结果变量以及组织认同的类型进行系统研究。还要对我国组织认同研究的初步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并提出我国组织认同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组织认同 前因变量 结果变量 类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昀洁 张绿漪 黄庆 蒋春燕
工作激情是人们愿意在工作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强烈倾向,对工作场所中倦怠、创造力、幸福感、绩效等具有良好的解释力。本文基于近年国内外学者在工作激情领域最新主流文献,对工作激情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首先,阐述了工作激情的起源、内涵和情境,进而归纳工作激情研究的静态及动态理论视角,然后系统分析工作激情的前因及结果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跨层整合模型,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旨在为工作场所员工管理实践及本土工作激情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对创新和创造力、员工幸福感、职场人际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