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6)
- 2023(11631)
- 2022(10319)
- 2021(9692)
- 2020(8139)
- 2019(18863)
- 2018(18823)
- 2017(36436)
- 2016(19943)
- 2015(22449)
- 2014(22467)
- 2013(22295)
- 2012(20220)
- 2011(18351)
- 2010(18273)
- 2009(16942)
- 2008(16511)
- 2007(14441)
- 2006(12717)
- 2005(11372)
- 学科
- 济(76391)
- 经济(76268)
- 管理(65152)
- 业(58770)
- 企(51505)
- 企业(51505)
- 方法(35377)
- 数学(29588)
- 数学方法(29255)
- 财(21997)
- 农(20006)
- 中国(18957)
- 业经(18751)
- 制(18478)
- 学(17846)
- 地方(14257)
- 理论(14224)
- 务(14012)
- 财务(13944)
- 财务管理(13916)
- 技术(13907)
- 和(13674)
- 体(13215)
- 企业财务(13211)
- 贸(13006)
- 贸易(12999)
- 农业(12985)
- 易(12632)
- 划(12600)
- 环境(12592)
- 机构
- 大学(287572)
- 学院(283576)
- 管理(116716)
- 济(109737)
- 经济(107223)
- 理学(101348)
- 理学院(100269)
- 管理学(98717)
- 管理学院(98196)
- 研究(91720)
- 中国(67150)
- 京(61077)
- 科学(56735)
- 财(52891)
- 所(45247)
- 农(42564)
- 财经(42085)
- 业大(41795)
- 中心(41151)
- 研究所(41080)
- 江(40963)
- 北京(38374)
- 经(38135)
- 范(37319)
- 师范(36982)
- 院(33313)
- 农业(33203)
- 州(33167)
- 经济学(32142)
- 财经大学(31389)
- 基金
- 项目(195932)
- 科学(154576)
- 研究(145294)
- 基金(142700)
- 家(123190)
- 国家(122182)
- 科学基金(105775)
- 社会(90908)
- 社会科(86061)
- 社会科学(86041)
- 基金项目(76461)
- 省(76118)
- 自然(68871)
- 自然科(67221)
- 自然科学(67208)
- 教育(66435)
- 自然科学基金(65993)
- 划(63922)
- 编号(59794)
- 资助(58036)
- 成果(49484)
- 部(43391)
- 重点(43100)
- 创(41201)
- 课题(40489)
- 发(40486)
- 制(39204)
- 创新(38381)
- 教育部(37558)
- 项目编号(37542)
- 期刊
- 济(121019)
- 经济(121019)
- 研究(84340)
- 中国(53380)
- 学报(43938)
- 管理(43674)
- 科学(40960)
- 财(40603)
- 农(38975)
- 大学(33553)
- 教育(32542)
- 学学(31340)
- 农业(26821)
- 技术(24100)
- 融(22642)
- 金融(22642)
- 财经(20493)
- 业经(19647)
- 经济研究(18012)
- 经(17330)
- 图书(16397)
- 问题(15726)
- 理论(15128)
- 科技(14686)
- 实践(13987)
- 践(13987)
- 技术经济(13432)
- 现代(13233)
- 业(13029)
- 版(12830)
共检索到410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红兵 和金生 张素平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组织知识转化是企业组织提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领域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借助仿生学的相关理论,在基于知识的原生性、遗传变异性、群合性、媒合性、环境依赖性的假设基础上,建立组织知识转化的知识发酵模型;其次,对组织中基于知识发酵模型的知识转化过程,从个人和组织两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后续尚需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关键词:
知识转化 组织 机制 知识发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建新
本文认为组织的知识转化是组织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在适应环境压力的过程中,组织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特征;组织发展的过程是组织知识的动态转化与组织的知识特征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组织的知识特征与组织形态相匹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忆 马莉
整合差错管理和知识转化理论,分析差错管理气氛的两个维度(正向和负向)对知识转化过程的不同阶段(SECI过程)、不同知识属性(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以及不同学习主体(个人和组织)的影响。研究认为:正向的差错管理气氛促进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以及隐性知识和个人知识的循环,负向的差错管理气氛促进知识的组合化、内部化以及显性知识和组织知识的循环。
关键词:
差错管理 知识转化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会平 周宁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知识转化系统是由用户、资源及平台构成的有机整体,三者之间的互动使得知识高效转化。为了确保互动的良性运转,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包括促进沟通协作的用户保障机制、提供丰富知识的资源保障机制及提高利用效果的平台保障机制。
关键词:
知识转化 可视化技术 保障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梁阜 李树文 孙锐
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关注近期国际上逐渐兴起的新型情绪研究主题,是对组织层次情绪理论和情绪构面组织能力理论前沿的补充。但目前组织情绪资源传递机制尚未明晰,阻碍了情绪理论深入发展。基于组织情绪能力形成与转化视角,首先结合中国本土文化情境,将组织内领导-成员互动分为角色获得、角色扮演和角色习惯化3个阶段;组织内部场景情绪互动可以分为情绪刺激、情绪认知和情绪反应3个阶段;情绪资源螺旋分为个体单元内、单元间、组织行动体系内、体系间4个阶段和5个阶点;然后进一步从塑造、渗透与转化3条路径分析情绪资源转化为创新智力资源的动态机制;最后,对组织情绪研究结论与启示进行总结,并从前因、测量及文化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组织情绪 资源转化 动态螺旋 情绪分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潘旭明
跨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是当今管理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也是网络环境下组织提高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由于知识在组织间的流动会受到组织边界的制约,导致其与传统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具有不同的机制。跨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机制涉及知识搜寻的愿望和导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知识转移的路径,而知识吸收能力则是衡量知识转移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跨组织学习 知识搜寻 知识转移 知识吸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敬波 杜微丽
农业虚拟产业集群是网络经济时代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延伸和拓展,知识转化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知识发酵的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知识转化机制的构建,为研究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和知识转化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知识发酵 农业虚拟产业集群 知识转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绍波
知识链组织的知识互惠是指知识链成员互相开放接口技术,通过知识互动帮助合作伙伴获得相关技术知识,建立可供交流的共同的技术知识体系,形成共同的技术标准,以实现在同一标准界面内的协同创新。知识互惠有基于产品平台和基于技术标准推广两种运行机制。技术标准推广可以通过免费公开接口技术和组建专利池等手段实现。知识链组织在知识互惠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合适的知识分工,定位自身的角色,同时应采取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签订完备的契约等手段协调彼此的利益冲突。
关键词:
知识链 合作创新 知识互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晖 薛子超 邓伟升
面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通常需要学习大量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营销动态能力才能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营销动态能力可分为顾客关系、供应链、信息调研及产品开发四种管理流程。本文采用双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知识转化相关理论为视角,探讨企业知识向营销动态能力的转化机制。研究发现,由于知识存在于企业的不同层面,首先要实现知识共享,将来源分散的知识汇总于组织层面,之后再进一步整合应用于组织流程管理,经过反复实践与理论重构,最终转化为营销动态能力。其中,宏济堂作为市场先进入者,既有知识存量丰富,企业更多倾向于供应链流程管理与产品开发流程管理,其转化过程表现出较多的传承与创新特征;天士力作为市场后进入者,既有知识存量不足,企业更多倾向于顾客关系流程管理与信息调研与使用流程管理,其转化过程表现出较多的追赶与突破特征。本文有助于企业在应对市场环境不确定性时,加强知识向营销动态能力的转化,这对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建中 朱美荣
在对SECI知识转化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亚隐性知识的概念,提出改进的SECI模型。从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4个阶段系统分析知识转化过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态作用机制,构建在知识转化作用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螺旋模型,并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化以及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化两个阶段分析知识转化对企业核心竞争提升的综合作用机制,以期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有志 王道平 杨炳儒
针对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对隐性知识缺乏有效组织管理的现实,提出基于数据库与知识库协同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通过知识库引导数据库、数据库改善知识库的新思想,形成具有双库协同机制的隐性知识管理系统,使知识库在结构上具备实时维护与自我进化的能力。以知识农业为例,在农业数据库的基础上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良均
市场农业下农民组织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支持农民组织发展壮大、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农民组织为纽带,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能够破解我国小农户分散经营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困境。
关键词:
农民组织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 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戎军涛
[目的 /意义]从关联数据在知识组织与控制中的应用为切入点,进一步揭示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组织深度序化机制,促进关联数据技术在知识组织、知识发现领域的应用。[方法/过程]通过系统分析法提出"三位一体"的语义组织框架,分析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组织语义序化机制,并以机构知识库关联数据的构建发布为例说明语义序化机制具体实现路径。[结果 /结论]本体与关联数据驱动的语义检索服务体现了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组织深度序化机制。研究表明,关联数据作为轻量级的语义网实现方式,为知识组织的深度序化提供了语义化的技术、方法、工具和实现路径,为知识发现、知识推理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关联数据 知识组织 知识序化 语义控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金莉娜 潘镇
随着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知识共享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学习能力并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信任与知识共享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学者们越来越强调组织内信任机制对于知识共享的影响,但基本都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出组织制度、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信任倾向四个概念,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信任机制对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程度。其中情感信任与信任倾向影响程度最高,组织制度对组织内知识共享影响不是很明显,而认知因素与知识共享没有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