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4)
- 2023(6090)
- 2022(5118)
- 2021(4680)
- 2020(3945)
- 2019(9349)
- 2018(8964)
- 2017(16586)
- 2016(8932)
- 2015(9970)
- 2014(9765)
- 2013(9835)
- 2012(9270)
- 2011(8334)
- 2010(8964)
- 2009(8649)
- 2008(8383)
- 2007(7604)
- 2006(6921)
- 2005(6561)
- 学科
- 济(37365)
- 经济(37302)
- 管理(27705)
- 业(24879)
- 企(23055)
- 企业(23055)
- 方法(15592)
- 审计(12204)
- 财(11972)
- 学(11457)
- 数学(11186)
- 数学方法(10971)
- 中国(10571)
- 理论(8860)
- 农(8706)
- 业经(8684)
- 制(8089)
- 务(7656)
- 财务(7635)
- 财务管理(7566)
- 企业财务(7343)
- 体(6166)
- 和(6036)
- 策(6015)
- 融(5978)
- 金融(5978)
- 各类(5923)
- 地方(5713)
- 银(5691)
- 银行(5659)
- 机构
- 大学(134228)
- 学院(129199)
- 济(50858)
- 经济(49720)
- 研究(48526)
- 管理(47136)
- 理学(39934)
- 理学院(39484)
- 管理学(38682)
- 管理学院(38462)
- 中国(37984)
- 京(31126)
- 科学(29525)
- 财(27856)
- 所(26009)
- 农(24999)
- 研究所(22983)
- 中心(21435)
- 江(21396)
- 财经(21199)
- 业大(19782)
- 农业(19775)
- 北京(19492)
- 经(19253)
- 院(17543)
- 范(16950)
- 师范(16665)
- 州(16460)
- 省(16157)
- 财经大学(15921)
- 基金
- 项目(82427)
- 科学(64323)
- 基金(60559)
- 研究(57796)
- 家(54814)
- 国家(54384)
- 科学基金(45405)
- 社会(36201)
- 社会科(34148)
- 社会科学(34133)
- 省(30978)
- 基金项目(30880)
- 自然(30640)
- 自然科(29893)
- 自然科学(29877)
- 自然科学基金(29363)
- 教育(27224)
- 划(27149)
- 资助(25626)
- 编号(22581)
- 成果(20350)
- 重点(19492)
- 部(18749)
- 发(16851)
- 创(16843)
- 课题(16543)
- 科研(16360)
- 教育部(15860)
- 创新(15743)
- 大学(15511)
共检索到214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王纪颖
委托代理关系在奠定组织目标实现基础、提高组织营运效率效果的同时,产生了代理问题,并且放大次优问题和风险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消极因素会威胁组织目标的达成。为了应对这些消极因素,由三道防线组成的治理机制得以建立,内部审计可以在任何一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在第一道防线中,作为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行使审核功能;在第二道防线中,作为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行使监督功能;在第三道防线中,作为监视机制,行使监视功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工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军工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军工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军工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军工审计直接目标要服务于终极目标,二者都可以表述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但含义却不同。军工审计终极目标是指提升上述四方面的水平,军工审计直接目标是指寻找上述四方面的问题。军工审计机构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这些审计目标都是与一定的审计主题相联系的,在审计实施中,还必须对这些审计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审计具体目标,并落实到审计标的,与此相适应,基于审计主题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也就称为审计总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军队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军队委托代理关系分为合约类、监管类和资源类三种类型,前二者不存在审计需求,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审计需求。军队有多种具体情形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人性自利,代理人可能产生代理问题,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代理人的次优问题可能被放大。为了应对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这些问题的治理机制——军队治理机制。军队审计以审计固有功能成为军队治理机制的重要成员,可以定位于制衡机制,也可以定位于监督机制,还可以定位于监视机制,选择不同的定位需要具备不同的条件。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也可能有审计需求,一是将军队审计作为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二是将军队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军工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我国军工行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可以分为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合约类委托代理关系和监督类委托代理关系。合约类委托代理关系、监管类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存在审计需求。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解决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建立一整套军工治理机制,军工审计是这套治理机制的重要成员。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存在审计需求,主要是将军工审计作为监督机制和监视机制,特殊情形下,也可能作为制衡机制。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可能存在审计需求,一是将军工审计作为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二是将军工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资源托付的金融委托代理关系有三类:股东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总部与内部单位、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各类关系下,代理人都对委托人承担了金融经管责任,成为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由于自利和有限理性,在激励不相容、合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可能偏离委托人的意愿,从而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为此,金融委托人会推动建立一整套的金融治理体系,金融审计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其发挥作用的路径是鉴证、评价和监督金融经管责任履行情况,以促进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更好地履行其金融经管责任。由于金融审计的独特作用路径,股东对外部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金融机构总部对内部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政府对针对金融监管部门的政府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公伟 荆新
在内部审计的目标、内容、范围、方式等诸多因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内部审计的职能也由以前单一的监督职能向监督、评价等多种职能转变。内部审计评价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各个方面,在实现组织经济目标,创造组织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需要探索内部审计评价的职能、原则、标准及技术方法,以构建内部审计评价理论与技术的框架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浦宝英 黄寿昌
以成本最小化为导向,就内部控制的机制设计建立一个委托代理模型进行分析。模型分析表明:单纯的工资性激励无法有效地降低舞弊发生的概率,舞弊的防范将主要依赖于内部控制所提供的事前预防性机制;与改变代理人的事后处罚相比,通过优化内部控制设计以改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对于削弱代理人的舞弊动机具有更显著的影响;作业链长度与代理人的舞弊动机负相关,委托人要实现组织成本最小化,就必须实现作业链长度的最大化,亦即分工协作程度的最大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多层级、多目标、行政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引发缺乏监督积极性、目标排序或目标置换、依附性等特殊的机会主义倾向,进而使得不同层级的委托人/代理人具有不同的审计期望,这些不同的审计期望体现为对审计主题、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审计产品种类等的需求不同,审计机关难以生产出让所有委托人/代理人都满意的审计产品,审计期望差难以全面弥合,只能进行选择性弥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勇 吴传文
本文对委托——代理问题模型中的一个前提假设条件——经理效用函数的假设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效用理论、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的一些观点,认为这个前提假设缺乏合理性。
关键词:
模型 假设 不合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赛德 潘瑞姣
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相结合是中国式分权的核心特征。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目标差异、信息不对称、任务的多维性和冲突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任务冲突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任务冲突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比较了不同任务组合下的激励成本。研究表明中央政府让地方政府仅承担经济增长任务,对承担社会发展任务的机构实施垂直化管理,能够降低激励成本。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政府机构的垂直化管理改革有其内在必然性。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任务冲突 激励成本 垂直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广珍
近年来,委托代理方法日益成熟,被广泛应用于诸如企业、政府和家庭等组织分析中,本文尝试将该方法应用于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配置上。具体而言,我们将内部权力配置方式抽象为集权和分权两种模式,进而相应地建立多任务和多代理人的委托代理模型。和一般委托代理模型集中分析同一类委托代理模型不同,我们将分析的重点集中于对两种委托代理模式代理成本的大小比较上,通过比较我们给出了特定模式的效率条件。
关键词:
大学 权力配置模式 委托代理 激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 席艳乐 余萍 刘俊
作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载体,国际经济组织在诸如贸易、金融和发展等领域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实中,国际经济组织的运作也面临着诸多批评。本文将集体委托—代理理论引入对国际经济组织的研究,在对国际经济组织政策产出所嵌套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3×1的集体委托—代理模型,对国际经济组织运作的困境进行了深刻剖析,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现实解释意义的命题,并提出了改进国际经济组织运作现状的一些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浦徐进 吴林海
基于一个新的委托-代理视角(将农户或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看作委托人,将龙头企业看作代理人)来研究农户或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相互博弈的过程和产生增收效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分成制契约的框架下,由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更好地抵御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风险,降低不守信的龙头企业再次寻找到合作方的概率,因此能够使参加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获得更多的利润分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石桥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关于宏观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是宏观审计的起点和归宿,称为宏观审计终极目标,宏观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要服务于终极目标,称为宏观审计直接目标。本级人大和上级政府作为委托人希望通过宏观审计提升政府履行经济社会责任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水平,促使本级政府更好地履行其经济社会责任。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如果将宏观审计作为其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其宏观审计目标与委托人相同;本级政府如果将宏观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则希望通过宏观审计来传递本级政府履行经济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真实、相关行为合法、相关绩效水平较高、相关制度健全这四方面的信号。服务于委托人、代理人的宏观审计目标,宏观审计机构的直接目标可以归结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不同情形下的内涵不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彭康晓雨 周敏李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企业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都希望通过审计来抑制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及次优问题,以促使代理人更好地履行其企业类经管责任,这是企业审计终极目标;审计机构则希望发现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这是企业审计直接目标。不同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具体情形不同。审计直接目标需要审计主题来承载,信息主题承载真实性目标和效益性目标,行为主题承载合规性目标和合理性目标,制度主题承载健全性目标。在审计实施中,各审计主题的审计目标还要再分解为审计具体目标,与之相对应,将基于各审计主题的审计目标称为审计总目标。审计直接目标通过揭示路径、抵御路径和威慑路径实现审计终极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