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0)
- 2023(14304)
- 2022(12415)
- 2021(11883)
- 2020(9815)
- 2019(22804)
- 2018(22322)
- 2017(42634)
- 2016(23336)
- 2015(26612)
- 2014(26196)
- 2013(25783)
- 2012(23734)
- 2011(21741)
- 2010(21464)
- 2009(19778)
- 2008(19333)
- 2007(16618)
- 2006(14445)
- 2005(12989)
- 学科
- 济(96058)
- 经济(95941)
- 管理(65888)
- 业(61172)
- 企(51329)
- 企业(51329)
- 方法(47197)
- 数学(40679)
- 数学方法(40307)
- 中国(27514)
- 农(24522)
- 财(22777)
- 业经(20696)
- 学(20262)
- 贸(19061)
- 贸易(19051)
- 易(18532)
- 理论(17187)
- 制(16781)
- 地方(16410)
- 农业(16110)
- 和(15403)
- 教育(15044)
- 环境(14410)
- 务(14166)
- 财务(14098)
- 财务管理(14071)
- 融(13841)
- 金融(13840)
- 银(13810)
- 机构
- 大学(339378)
- 学院(328733)
- 济(136658)
- 经济(134010)
- 管理(131712)
- 理学(115036)
- 理学院(113777)
- 管理学(111977)
- 研究(111562)
- 管理学院(111375)
- 中国(82613)
- 京(72345)
- 科学(66389)
- 财(61305)
- 所(54253)
- 财经(50478)
- 研究所(49666)
- 中心(49015)
- 农(47918)
- 业大(46463)
- 经(46301)
- 北京(46243)
- 范(45432)
- 师范(45089)
- 江(44726)
- 经济学(42604)
- 院(40405)
- 经济学院(38489)
- 财经大学(38021)
- 农业(37473)
- 基金
- 项目(226571)
- 科学(179481)
- 研究(168861)
- 基金(166731)
- 家(144091)
- 国家(142931)
- 科学基金(123228)
- 社会(108575)
- 社会科(102862)
- 社会科学(102838)
- 基金项目(87693)
- 省(84569)
- 教育(78419)
- 自然(78119)
- 自然科(76306)
- 自然科学(76289)
- 自然科学基金(74956)
- 划(72295)
- 资助(68942)
- 编号(67973)
- 成果(56916)
- 部(51891)
- 重点(50326)
- 发(47061)
- 创(46877)
- 课题(46780)
- 教育部(45332)
- 国家社会(45267)
- 大学(44873)
- 人文(43706)
- 期刊
- 济(142679)
- 经济(142679)
- 研究(101982)
- 中国(61136)
- 学报(51211)
- 管理(47438)
- 科学(47382)
- 财(44463)
- 教育(43634)
- 农(43382)
- 大学(40499)
- 学学(36692)
- 农业(30752)
- 技术(26256)
- 融(25941)
- 金融(25941)
- 财经(25222)
- 经济研究(23747)
- 经(21597)
- 业经(21217)
- 图书(19758)
- 问题(18962)
- 贸(16465)
- 业(16246)
- 理论(15891)
- 技术经济(15582)
- 科技(15294)
- 世界(14919)
- 版(14714)
- 实践(14229)
共检索到476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杰
当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似乎正在摆脱学科草创时期的粗糙和迂阔,处于向各专门研究领域纵深挺进的关口。其中,大学组织研究作为组织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交集,直接关系到对大学本质及功能等基本问题的理解,并构成高等教育管理等分支学科的重要理论支撑,其功用向来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及多学科的学者所倚重。阎凤桥教授沉潜多年,集研究之功,假教学之便,以一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孙进
本文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总结出德国大学在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两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大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本文的分析表明,德国大学作为“专家组织”,其“分散式”组织结构和现有决策机制中的“决策壁垒”,是改革问题产生的两个重要根源。
关键词:
德国大学 机构特点 大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东 李爱民
大学组织结构的同质化现象在我国大学比较普遍。我国公立大学组织结构同质化表现为外部同质化和内部同质化两个主要特征。导致我国大学组织结构同质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的创生环境、发展环境、模仿性趋同力量、组织设置的路径依赖性以及办学自主权的缺失等方面。解决大学组织结构同质化问题,一是需要大学根据自身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组织设计;二是针对大学组织特色实现内部组织的个性化设置;三是适应大学内外部环境变化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形式。此外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增强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自我优化能力。
关键词:
中国大学 组织结构 同质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王丽媛
由于历史原因,法国大学治理模式具有中央集权和学术团体"双重集权"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改革深刻影响了法国高等教育的行政和组织模式,新的预算组织法、大学自治法、大学合并等政策及措施都进一步加强了校长责任制、绩效、质量等理念,削弱了传统上的学科组织逻辑。虽然法国大学变革的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也受到同质性的质疑,但穆斯兰等学者的结论仍是支持本土化模式的探索与建构。全球化的未来并不明朗,大学在追求国际能见度的同时,更应该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并更多地承担国家责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邹巍
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能提高组织绩效,如果在校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组织公民行为,不仅能促进学校顺利运转,也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领域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刚刚兴起,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维度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分析组织公平感对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公平感 大学生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炬明
与北美大学相比,中国大学的组织与管理有两点根本不同:制度化的精英主义和单位制度,其他不同均源于此。这两点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和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因此这些特征不会迅速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过去的十余年,制度化的精英主义依然如故,但单位制度却受到市场化改革的严重挑战。本研究所考察的大学仍保持其单位制度,但学校里的某些变化开始改变其性质。本文进而讨论了这些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大学 组织 精英主义 制度研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淳宽 曹威麟 梁樑
文章对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正式与准正式两类组织的机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中国大学两类组织机能的均衡状态与存在的问题。此外,文章对我国大学权力系统中政治、行政和学术三大权力进行了职能定位,构建了三元权力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并指出我国要创建一批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建立和强化"学术为本、三权渗透、协同制衡"的理念。
关键词:
准正式组织 大学治理 三元权力 机能优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仁东
大学组织在其使命这个起点之下存在两个向度,一个向度是使命—功能—架构—机构,另一向度是使命—分工—冲突—协调;两个向度的有机融合使使命起点下的大学组织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发展。大学组织必然有其使命,在这个使命下两个向度的价值在于:一个向度就是组织通过一定的结构来完成其功能,它的结构是各个机构的有机构成;另一个向度是组织内部的任务分工,但在分工后必然出现组织内部的冲突,所以要对冲突进行协调。在大学组织使命起点下透视大学组织内部治理更能跳出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来分析其中的矛盾,使我们更具有理性的判断力而非仅仅是经验的独断。
关键词:
大学组织 内部治理 两个向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雁琳
在英国大学的发展史上,大学对自治的追求和政府对大学干预的加强形成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中介组织应运而生,成为连接大学和政府的纽带。从大学拨款委员会、大学基金委员会、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到学生事务办公室,这些教育中介组织的更替反映了大学、政府和市场三者关系的演变过程,学术权威的影响逐渐弱化,而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得到加强。这些教育中介组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有效地实现了大学自治和政府干预的平衡。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教育中介组织 高等教育市场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大学教师发展作为一项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发展的动力以及理论支撑。重点阐述了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概念与理论的嬗变,大学教师的组织化与制度化过程以及教师发展机构的组织特征。
关键词:
美国 大学教师发展 历程 理论 组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褚雷 眭依凡
答辩时间2010年5月大学作为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创新与传授知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主要目的的组织,与生俱来就是学习型组织。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环境不断变化,大学管理并没有与时俱进变革,不少大学依然守旧、落后、很少变化,是传统组织而非学习型组织。传统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