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4)
2023(17882)
2022(15395)
2021(14327)
2020(12123)
2019(27432)
2018(27050)
2017(51797)
2016(28148)
2015(31288)
2014(30417)
2013(29608)
2012(26934)
2011(24132)
2010(23822)
2009(21600)
2008(20927)
2007(18087)
2006(15469)
2005(12967)
作者
(80105)
(66882)
(66313)
(62990)
(42465)
(32237)
(29865)
(26344)
(25432)
(23426)
(22540)
(22458)
(21233)
(20789)
(20598)
(20394)
(20153)
(19961)
(19092)
(19040)
(16648)
(16215)
(16068)
(15218)
(14992)
(14755)
(14730)
(14702)
(13404)
(13317)
学科
(106690)
经济(106567)
管理(84313)
(80378)
(68948)
企业(68948)
方法(52215)
数学(44684)
数学方法(44077)
(28309)
(28111)
中国(27482)
业经(25351)
(25126)
技术(21593)
理论(20012)
地方(19967)
(19512)
贸易(19501)
农业(19195)
(18934)
(18579)
(18184)
财务(18110)
财务管理(18079)
(17267)
企业财务(17160)
环境(16595)
(16088)
(15855)
机构
大学(390938)
学院(388252)
管理(156063)
(151350)
经济(148244)
理学(137241)
理学院(135693)
管理学(133085)
管理学院(132383)
研究(125896)
中国(91589)
(81730)
科学(81539)
(67573)
(67474)
业大(63258)
(62090)
研究所(57460)
中心(57395)
财经(55364)
(54528)
农业(53462)
(50661)
北京(50332)
(49984)
师范(49342)
(46066)
经济学(45729)
(44160)
财经大学(41645)
基金
项目(278870)
科学(219322)
基金(203251)
研究(197421)
(179648)
国家(178168)
科学基金(153311)
社会(124852)
社会科(118312)
社会科学(118283)
(109767)
基金项目(108298)
自然(102648)
自然科(100345)
自然科学(100314)
自然科学基金(98537)
(92722)
教育(91403)
资助(82762)
编号(78758)
重点(62564)
成果(61759)
(61254)
(60453)
(58562)
创新(56674)
科研(54074)
课题(53960)
计划(52147)
大学(51927)
期刊
(155193)
经济(155193)
研究(106128)
中国(70373)
学报(68861)
科学(60746)
(60041)
管理(57234)
大学(51854)
(51119)
学学(49166)
教育(42256)
农业(41360)
技术(33378)
(28313)
金融(28313)
业经(26608)
财经(26488)
经济研究(25422)
(22748)
(21990)
科技(21254)
问题(20244)
(19568)
图书(19072)
技术经济(18520)
业大(18436)
商业(17425)
理论(17329)
资源(16586)
共检索到541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婕  樊耘  张旭  
组织激励与组织约束是企业内部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体现,对员工创造力的激发具有重要意义,是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鲜有研究同时关注并厘清二者对员工创新的作用机理。本文以应激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以时间压力为组织约束的代表变量,通过对390名知识员工的实证研究表明:组织激励与时间压力均可同时引发员工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并通过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中介作用促进或阻碍员工创新;情绪智力可负向调节组织激励、时间压力对消极情感的正向影响,并缓冲消极情感对创新绩效的损害,进而削弱消极情感在组织激励、时间压力与创新绩效的负向中介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云  石金涛  
关于创新气氛的定义,两种主要方法被广泛采用,认知图式法和共享认知法。工作动机的类别有两类,即情境型动机和特质型动机。情境型动机包括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两种导向。特质型动机涉及个体对激励因素的偏好问题,包括内在激励偏好和外在激励偏好两种导向。研究表明,内在激励偏好正向预测创新行为,外在激励偏好也正向预测创新行为。外在激励偏好正向调节创新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但内在激励偏好反向调节创新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也就是说,内在激励偏好越高,创新气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越弱;内在激励偏好越低,创新气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越强。外在激励偏好越高,创新气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越强;外在激励偏好越低,创新气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建军  王立磊  张宁俊  
员工创新成为组织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组织认同已经被证明是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解释变量,但其对个体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仍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基于组织认同理论和创新行为理论,提出一个解释二者关系的整合性的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分析了组织认同影响组织内员工创新行为的三条路径,以深化在外部激烈竞争环境下对组织内创新策略的认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帆  
文章以2008—2019年中国A股为研究样本,探究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税激励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在区分财政激励政策和税收激励政策依然发现两者均能够显著提高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是否属于高科技行业进行检验,发现财税激励政策对创新效率的提升在高科技行业中更显著;同时,在区分企业融资约束差异后,发现在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时,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君   王晨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引入二元工作激情模型,探讨个性化协议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边界条件。结果显示:个性化协议可以通过激发员工的和谐式激情促进其突破性创新;也可以通过诱发员工的强迫式激情抑制突破性创新;核心自我评价不仅调节了个性化协议对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关系,还调节了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中介作用。因此,应正确认识个性化协议,积极关注员工的工作激情并培养和塑造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君   王晨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引入二元工作激情模型,探讨个性化协议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及边界条件。结果显示:个性化协议可以通过激发员工的和谐式激情促进其突破性创新;也可以通过诱发员工的强迫式激情抑制突破性创新;核心自我评价不仅调节了个性化协议对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关系,还调节了和谐式激情和强迫式激情的中介作用。因此,应正确认识个性化协议,积极关注员工的工作激情并培养和塑造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赵丽萍  
本文基于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现状、政策诉求、政策满意度几个层次对F市企业调研,发现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适用税收优惠政策上存在"二元分化"的特征。即中小型企业最关注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类税收优惠政策"不想用"、"不能用"、"不知道",而大型企业最关注"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创新型税收优惠政策上出现断层和分化的特征,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显著短板。在分析"二元分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税制设计、政策宣传及政策反馈几个环节加以完善的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赵丽萍  
本文基于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现状、政策诉求、政策满意度几个层次对F市企业调研,发现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适用税收优惠政策上存在"二元分化"的特征。即中小型企业最关注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类税收优惠政策"不想用"、"不能用"、"不知道",而大型企业最关注"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创新型税收优惠政策上出现断层和分化的特征,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显著短板。在分析"二元分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税制设计、政策宣传及政策反馈几个环节加以完善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林  梅强  吴金南  
结合资源保存理论、积极情绪扩展构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工作应激为中介变量、感知组织支持为调节变量,构建员工幸福感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使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技术对249份IT企业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员工幸福感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幸福感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应激,同时,工作应激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并且在员工幸福感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感知组织支持可以减弱工作应激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对工作应激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慧敏  辛冲  周宇姼  
基于对327家高技术制造企业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组织间关系网络对二元创新(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机理以及利用式学习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组织间关系网络对二元创新具有部分显著的、正向的、直接的影响,其中网络中心度和网络规模对二元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直接的影响,网络联结强度仅对渐进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直接的影响,而利用式学习在组织间关系网络与渐进式创新之间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喻登科  李娇  
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战略变革是企业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高阶梯队理论为指导,学术界涌现了大量基于CEO特质视角探索组织战略变革路径的研究成果。针对碎片化研究成果的不足,在整合与发展知性管理和组织二元性理论基础上,构建新的理论框架,系统探究了继任CEO知性特质对组织战略变革的二元性影响以及薪酬与股权激励的调节效应。以8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关于直接效应与调节效应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继任CEO的文化知识和开放性人格会正向促进战略变革,而CEO外聘高管经历和尽责性人格会对组织战略变革产生显著抑制作用,CEO的组织内高管经历和宜人性人格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公司对CEO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能诱发组织战略变革,强化CEO部分知性特质对组织战略变革的影响,且股权激励的影响比薪酬激励更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温艳  刘子先  陆为民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了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文章通过运用自组织理论剖析现代国有企业自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运行环境及演化机制,来解释国有企业自组织能力大小和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效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少峰  陈於婷  张彪  吴远鹏  
作为中国文化环境下的特殊领导方式,威权型领导的涌现机制却鲜少被关注。立足于创新型团队环境,从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理论视角探索组织信任对二元威权领导涌现的作用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一家大型文化企业为调研对象,收集了35支项目团队的领导和成员配对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关系信任有助于尚严领导行为涌现,威胁信任有助于专权领导行为涌现;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在组织信任与二元威权领导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绩效在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与二元威权领导间起调节作用,在团队绩效不佳情况下,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尚严领导行为涌现,而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程度越低,越有助于专权领导行为涌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敏  
主流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难以解释员工针对组织的利他行为,而组织认同理论和身份经济学揭示的组织身份认同机制可以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值得深入研究。笔者通过梳理整合相关理论和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组织身份认同能降低员工的认知决策成本并提升其幸福感,进而对员工行为发挥内在激励约束作用;组织身份具有的群体共享性和外部经济性使组织成员有动力相互监督激励约束各自行为以维护组织身份价值,从而使组织身份认同发挥对员工的外在协调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组织身份认同机制可以克服委托代理机制无法克服的员工机会主义行为问题,通过对员工行为发挥内外在激励约束作用来降低对员工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月丽  王飞  
针对如何解决由农村金融市场特殊性所导致的农户融资难问题,文章以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不完全合约理论为基础,从二元转型过程中农村正规金融借贷合约的激励设计这一新视角,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微观经济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二元转型是促进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与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但仅会引起农村非正规金融需求的显著变化,而对非正规金融供给不具有显著影响;(2)借贷合约激励结构的优化有助于促进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供给的增加,但并没有形成对非正规金融强有力的替代;(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引入有助于促进农村借贷合约激励结构的优化,但并没有显著改变农户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