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6)
2023(15064)
2022(12919)
2021(12417)
2020(10152)
2019(23502)
2018(23272)
2017(42767)
2016(24351)
2015(27516)
2014(27434)
2013(26375)
2012(23879)
2011(21350)
2010(21399)
2009(19571)
2008(18890)
2007(16541)
2006(14417)
2005(12648)
作者
(65540)
(53763)
(53650)
(51069)
(34318)
(25648)
(24691)
(21138)
(20592)
(19416)
(18432)
(17855)
(17017)
(16775)
(16558)
(16481)
(16318)
(16013)
(15548)
(15332)
(13370)
(13277)
(12806)
(12325)
(12317)
(12177)
(11972)
(11798)
(10777)
(10606)
学科
(79924)
经济(79826)
管理(73742)
(64471)
(57244)
企业(57244)
方法(37823)
数学(30628)
数学方法(30231)
中国(26647)
(24451)
教育(24108)
(21920)
业经(20736)
理论(20135)
(19968)
(16679)
财务(16598)
财务管理(16565)
地方(15945)
(15704)
企业财务(15672)
(15443)
(14858)
贸易(14844)
农业(14496)
技术(14494)
(14413)
(13676)
(12862)
机构
大学(327471)
学院(322886)
管理(128299)
(115046)
经济(112010)
理学(109760)
理学院(108476)
管理学(106643)
管理学院(105997)
研究(104673)
中国(74768)
(71150)
科学(64916)
(55845)
(52323)
师范(51958)
(51287)
(48518)
中心(47679)
研究所(46703)
(45825)
北京(45467)
业大(45414)
财经(44034)
师范大学(42320)
教育(41178)
(40056)
(39663)
(38292)
技术(37867)
基金
项目(218576)
科学(172754)
研究(168321)
基金(154599)
(132670)
国家(131394)
科学基金(113108)
社会(102478)
社会科(96765)
社会科学(96742)
(86804)
教育(83726)
基金项目(81766)
(74252)
自然(72358)
编号(72190)
自然科(70621)
自然科学(70608)
自然科学基金(69304)
资助(62645)
成果(61008)
课题(51382)
重点(49515)
(49017)
(46577)
(45845)
项目编号(45137)
教育部(42917)
(42616)
创新(42283)
期刊
(128170)
经济(128170)
研究(101975)
中国(69508)
教育(68144)
管理(48793)
学报(47832)
(44090)
科学(43962)
(41349)
大学(37501)
学学(33342)
技术(31340)
农业(29192)
(24776)
金融(24776)
业经(22103)
财经(20750)
图书(20727)
经济研究(19225)
(17770)
职业(16831)
(16811)
问题(15752)
理论(15035)
(14933)
论坛(14933)
(14874)
科技(14784)
(14486)
共检索到481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中润  冯菲  
本文采用丹尼森(Denison)的组织文化理论模型,对美国大学在质量管理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和开展的理论研究进行分类梳理。文章首先对组织文化经典理论以及美国大学的组织文化特征作了简要分析,归纳了大学自身组织文化特征与开展质量管理的需求间存在的内在矛盾;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丹尼森的组织文化四维度模型,并结合耶鲁大学和美国中西部某社区大学的案例研究,从四个方面对美国大学开展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深入考察,发掘其内在规律和特色;文章最后从指导思想、实施路径、工作保障等方面总结美国大学的经验,供我国大学开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作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作为一个概念,质量是人为的建构。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不是一种物的客观存在,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结晶。高等教育机构既需要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质量文化以保证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质量管理本身也在客观上改变着大学固有的组织文化。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绝不能仅限于技术层面,而必须关注质量文化的培育与大学组织文化的创新。在质量时代,只有不断创新大学文化,并培育出支持全面质量的组织文化,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才能取得成功,才能最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华  
作为一种以培养人为主的文化组织,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问题有其特殊性。对于大学而言,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不是物的客观存在,而是文化的结晶。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绝不能仅仅限于技术的层面,而必须关注质量文化的培育与大学组织文化的创新。在一个质量的时代,只有不断地创新大学组织文化,并培育出支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质量管理产生于营利性组织,而后逐渐延伸到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对质量管理的内涵,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在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在把质量管理引入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非营利性组织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取其精华,并与现代大学的组织文化、制度框架融汇贯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质量是评价高等教育水平的尺度,管理是维持和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方法,质量管理代表了人们通过管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努力。作为一个介于主观与客观、抽象与具体之间的特殊范畴,高等教育质量不同于企业领域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也不同于企业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在普遍重视质量的新时代,质量管理绝不只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时尚,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希望,高等教育领域必须加强对于质量管理的研究,并积极付诸实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会敏  戚业国  
答辩时间2012年3月多元化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运行环境的变化、现代管理科学的引入,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系统化的质量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尤其是在"质量"及"质量管理"越来越成为一种强势话语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走向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道路成为一种必然。当前单纯评估范式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陷入了"用一维的思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质量管理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普遍建立专门的质量评估机构、实施内部评估与外部认证相结合的基础上,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又呈现出"绩效化"、"元评估"、"从技术到文化"以及"从监控到管理"四个新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还处在发展中,专门的质量评估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自治性,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又严重缺乏,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却又危机重重。在此背景下,唯有顺应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才能获得"后发优势",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的成功转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基于现代性测量与排名的逻辑,质量评估加剧了高等教育领域的道德恐慌,增大了道德风险在大学里发生的概率,也促使现代大学的道德危机普遍化。在超越质量评估、走向质量管理之后,道德仍然是观照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维度。因为无论在哪个领域,质量都必须是道德的,质量管理也必须是道德的。对质量的管理绝不能也不应成为超越道德之上的制度的暴力。只有以道德保证与制度保证的结合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现代大学才有可能在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上,超越生产力或效率的标准而成为公民社会的重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刘丽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认同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越来越被大众关注的话题,它也一直是高校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高校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维护社会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石邦宏  王孙禺  袁本涛  
面对快速变化的人力资本市场和教育服务市场的双重约束,以需求为导向、从培养机构自身优势出发的教育质量转型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应向有利于质量转型的方向发展。促进质量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的内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可行的方案。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顾佳峰  
本文在Servqual量表基础上,开发了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表明:在本次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测量上,本文提出的高等教育机构服务质量测量工具要优于Servqual量表。在实践管理上,本文开发了总体缺口分析表和高等教育机构服务质量扫描图,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服务管理的基本工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正黎  
基于服务营销视角探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路径,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高校需要从质量、关系、品牌形象以及质量保障等方面入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从而有效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温正胞  
20世纪末以来,西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导入ISO9000并不是一个模糊的景象,西方高等教育机构在传统学术质量管理受到国际化与产业化绩效评估的挑战时,确实认为ISO9000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他们更愿意寻求更适宜大学的质量管理方式。在西方高等教育理论的视野当中,ISO9000与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是一个曾经掀起争论但在现实中已经沉寂的事物。真正的大学只是将教务管理、后勤服务交给ISO9000,在教学与科研上则保持学术标准。积极导入ISO9000并能在导入过程中获得好处的是一些非正规高等教育机构和新兴高等教育机构,因为在传统学术的竞争中处于下游的它们能在标榜导入ISO9000的过程中更好地赢得市场竞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雅霜  汪霞  
美国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是基于学生视角来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典型代表。总结和分析学习投入度调查的总体情况、问卷的具体维度以及调查结果的应用,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经验,一是培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开发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测量工具;三是提高调查结果的应用价值,使其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