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6)
- 2023(11958)
- 2022(10680)
- 2021(10005)
- 2020(8503)
- 2019(19799)
- 2018(19541)
- 2017(38012)
- 2016(20523)
- 2015(22871)
- 2014(22873)
- 2013(22770)
- 2012(20801)
- 2011(18548)
- 2010(18429)
- 2009(16706)
- 2008(16315)
- 2007(14209)
- 2006(12169)
- 2005(10684)
- 学科
- 济(79912)
- 经济(79821)
- 管理(57896)
- 业(55064)
- 企(47978)
- 企业(47978)
- 方法(39555)
- 数学(32909)
- 数学方法(32370)
- 学(20073)
- 农(19725)
- 中国(19696)
- 财(19593)
- 业经(17981)
- 理论(15822)
- 地方(15486)
- 和(14052)
- 制(13472)
- 贸(13313)
- 贸易(13305)
- 农业(13110)
- 务(13045)
- 财务(12974)
- 财务管理(12950)
- 易(12891)
- 技术(12846)
- 企业财务(12351)
- 教育(12033)
- 环境(11313)
- 划(11230)
- 机构
- 大学(289917)
- 学院(285764)
- 管理(115074)
- 济(107268)
- 经济(104801)
- 理学(100465)
- 理学院(99299)
- 管理学(97321)
- 管理学院(96793)
- 研究(94709)
- 中国(68406)
- 京(62228)
- 科学(61371)
- 财(49158)
- 所(47620)
- 农(46687)
- 业大(44605)
- 研究所(43749)
- 中心(42392)
- 江(40591)
- 财经(40048)
- 北京(39150)
- 范(38835)
- 师范(38453)
- 农业(36783)
- 经(36523)
- 院(34650)
- 州(33378)
- 师范大学(31263)
- 经济学(31236)
- 基金
- 项目(201823)
- 科学(158445)
- 基金(146873)
- 研究(145168)
- 家(128625)
- 国家(127583)
- 科学基金(109498)
- 社会(90023)
- 社会科(85262)
- 社会科学(85238)
- 省(78439)
- 基金项目(78004)
- 自然(73291)
- 自然科(71635)
- 自然科学(71617)
- 自然科学基金(70301)
- 教育(66801)
- 划(66568)
- 资助(61126)
- 编号(58722)
- 成果(48143)
- 重点(44895)
- 部(44093)
- 发(41689)
- 创(41686)
- 课题(40336)
- 科研(38977)
- 创新(38751)
- 大学(37626)
- 教育部(37616)
- 期刊
- 济(113676)
- 经济(113676)
- 研究(82602)
- 中国(52891)
- 学报(49557)
- 科学(44559)
- 管理(42478)
- 农(41961)
- 大学(37192)
- 财(36532)
- 学学(34744)
- 教育(34412)
- 农业(29409)
- 技术(24397)
- 融(21007)
- 金融(21007)
- 财经(19002)
- 业经(18428)
- 经济研究(18103)
- 图书(17352)
- 经(16133)
- 业(15312)
- 问题(14666)
- 科技(14606)
- 版(14101)
- 理论(14044)
- 技术经济(13733)
- 实践(13091)
- 践(13091)
- 业大(12748)
共检索到408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尹波
组织文化作为共享群体概念,具有良好文化一致性是其基本属性。本文提出了确定组织文化一致性单元的一个统计方法,首先通过Pseudo-F指标确定组织文化分析单元的初始存在状态,然后对初始状态实施一致性检验和聚类迭代,最终得到组织文化一致性单元。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并进一步讨论了组织文化一致性程度分析的理论意义和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樊耘 邵芳 张翼
本文在组织文化的价值层面、事实层面及其两层面差异的视角上,研究组织文化友好性和一致性对组织变革的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的影响,并以我国302个中高级管理者代表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价值层面的组织文化友好性,事实层面的组织文化友好性对变革认知反应和行为都具有推动作用;两层面文化友好性的差异仅推动变革认知反应;相对于价值层面的组织文化一致性,事实层面的组织文化一致性仅对变革行为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两层面文化一致性的差异阻碍变革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
关键词:
组织文化 友好性 一致性 变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杨宇凡 胡晓敏
单元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单位,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需要回应目标、教学、评价之间何以一致,学生何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等问题。建构一致性以建构主义为学习理论基础,以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为课程理论基础,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它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所需的单元设计提供理论指引,其统整性学习目标可与单元目标指向的学科核心素养相匹配、其情境性教学可帮助学生在单元教学中习得学科核心素养、其表现性评价可在单元评价中诊断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基于建构一致性的视角,遵循"明晰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开展评价设计"的分析框架,可从三个方面实施单元设计:一是明晰学习目标,即分析课标、学情及教材,确定单元目标构成;二是设计教学活动,即基于目标描述可能的活动并分组,审视分组所得的核心学习任务;三是开展评价设计,即确定成绩来源,基于目标开发评价,核查评价与目标及教学的一致性。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设计 建构一致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涛 刘思峰 朱建军
文章基于互补判断矩阵的加性一致性定义,引入偏差变量来表达决策者的判断不确定性特点,建立估计群偏好权重的目标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的求解结果,定义群判断一致性程度和个体一致性程度指标来度量决策者的一致性。对一致性程度较差的专家判断,提出了一种交互式修改方法。为解决总偏差量最小的情况下专家组的平均一致性程度有差异的问题,建立了专家组最小化不一致性程度的群集结模型,并对模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半参数模型 两步估计 最小二乘估计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钺 刘琦 杜岩峰 王华 李铭书
我国航天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对航天产品制造质量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某航天用贮箱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制造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根据贮箱产品的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建立了产品几何精度控制指标体系。针对贮箱产品单件制造的实际情况,综合Bootstrap估计和极差估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综合估计方法,建立了贮箱产品单一几何精度的评价指标。基于所建立的产品几何精度控制指标体系,将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估计值求和,作为贮箱产品制造质量一致性评价指数。最后通过评价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于娟 施文洁 朱正祥
人物关系是大数据时代下组织进行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人物关系网络天然的复杂性使决策者无法人工快速处理。为支持人物关系的自动推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人物关系一致性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已有人物关系数据构建人物关系本体,通过检测该人物关系本体的正确性来修正已有人物关系数据,然后利用本体推理引擎与自定义规则对后续新增加的人物关系数据进行检测,通过判断新数据是否与已有人物关系本体存在不一致来检查新数据的正确性。实验证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人物关系的确定性推理,隐含关系的发现以及人物关系一致性的自动检
关键词:
人物关系 一致性检测 本体推理 规则推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邹健 柳林 李万武
在不同时段、不同线路,针对不同类别公交用户组成,进行合适的公交资源配置、调度计划,对整个城市公交系统的运营效益、服务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公交乘客中的IC卡和移动支付用户进行划分,在出行链假设前提下,针对传统的时空划分模型依据频度划分的方法,引入时间距离度量、空间距离标准差和空间向量相似性度量的方法,构建改进的时空一致性划分模型。根据改进后的时空一致性划分模型将用户划分为规律型、时间型、空间型、时空随机型、完全随机型。最后得到IC卡和移动支付乘客各类别人数及其对应的刷卡量,并简要分析IC卡和移动支付乘客类别上的差异。乘客类型的划分为用户特征的进一步挖掘奠定了基础。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钺 刘琦 杜岩峰 王华 李铭书
我国航天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对航天产品制造质量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某航天用贮箱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制造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根据贮箱产品的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建立了产品几何精度控制指标体系。针对贮箱产品单件制造的实际情况,综合Bootstrap估计和极差估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综合估计方法,建立了贮箱产品单一几何精度的评价指标。基于所建立的产品几何精度控制指标体系,将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估计值求和,作为贮箱产品制造质量一致性评价指数。最后通过评价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解江 吴诗辉
为解决AHP一致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基本回路修正的调整方法,能够同时解决数值不一致和逻辑不一致问题,同时保证对原始信息的修改量最小。数值不一致和逻辑不一致均由决策者的不准确判断引起,其中数值不一致可以通过降低一致性比率(CR)值进行改善,而逻辑不一致只有将判断矩阵中所有三阶回路去除才能得到解决。因此,通过对n阶判断矩阵进行基本矩阵分解,得到C~3_n个3阶的基本矩阵,其中存在三阶回路的称为基本回路,从而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修正问题转化为基本回路的一致性修正问题。通过对基本回路的一致性比较,提出了两种确定最不一致元素的方法,即CR和最大法和优化法,并设计了优化模型对最不一致元素进行修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已有方法的对比结论证明了本文方法更为有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东 宋斌
本文首先依据多准则决策原理,从理论上证明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资产组合选择准则只是均值—风险资产组合选择准则的一个特例。然后根据期望效用原理、随机占优原理,分析使均值—风险资产组合选择准则与期望效用最大化资产组合选择准则具有内在一致性时,风险度量方法和收益度量方法应该满足的必要条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白暴力
在《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地租量的确定在文字叙述上有所差别。据此,国内外均有学者认为《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地租量的确定是相互矛盾的。本文讨论马克思关于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量的确定,得出结论:《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论》中地租量的确定是一致的,其文字表述上的差别是由这两部著作中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叙述次序的区别而引起的。
关键词:
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 资本论 剩余价值理论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金海 马云蕾 孙玲芳 何有世
为了解决各领域知识的语义异构,实现知识共享,需要建立统一的本体模型框架和方法体系。在分析其他本体构建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层本体元模型构建思想。首先,利用顶层本体描述无具体领域特征的普遍联系;然后,通过上层本体描述各领域基本特征的核心类与关系;最后,基于应用本体描述明确领域内的具体实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层本体元模型。通过5W1H分析法归纳了顶层本体的概念与关系,设计了三层本体元模型的概念模型,保证了本体全局的语义一致性;通过模块的裂变、重组、复用,实现了本体的模块化构建;以情境模型为例,构建了通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安璐 胡俊阳 李纲
社交网络上兴起的意见领袖深刻影响着大众,而评论区的高影响力用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评论可能会引导突发事件的舆论走向,对事件的后期演变和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识别评论区的意见领袖对于掌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提出基于主题一致性和情感支持的网络评论意见领袖识别方法,以山东辱母杀人事件为例,使用基于Relevance公式改进的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提取微博评论主题,根据可视化输出中评论与其回复所属主题节点之间的距离远近进行主题校正;通过基于情感词典的情感分析,计算评论和回复的情感值,确定回复者对评论者的情感支持态度;构建意见领袖特征指标组,包括获点赞数和获回复数2个1级指标以及获回复数下的直接获回复数、间接获回复数、直接回复数3个2级指标;赋予1级指标权重,计算意见领袖值,根据评论者的意见领袖值的高低确定具有正面和负面高影响力的微博评论意见领袖;从用户主页基本信息和用户评论内容属性两个角度,探讨评论意见领袖的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评论者的获点赞数、获回复数等指标可以作为用户成为评论意见领袖的基础,根据直接获回复数、间接获回复数和直接回复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勾勒出用户在交互中的行为特征,评论内容的效应与用户概况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提出的网络评论意见领袖识别方法并不局限于只考虑用户本身影响力,而是着重关注评论内容以及用户之间的交互,能有效识别网络评论意见领袖。研究发现可为管理部门提供网民对突发事件的关注焦点和情感态度,有助于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迅速准确地定位网络评论意见领袖,为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鸿江 许烁 吴亮 周应堂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引入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一致性概念,研究了知识交换整合的前因及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正式顺序工作流网络和非正式咨询网络一致性增加,知识交换整合能力减弱;随着正式互动工作流网络和非正式咨询网络一致性增加,知识交换整合先提高后减弱,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组织沟通在形成知识交换整合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机理作用。该结论是对以往研究的有力补充,也对企业从正式与非正式网络互动方面提升知识交换整合能力有重要指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鸿江 许烁 吴亮 周应堂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引入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一致性概念,研究了知识交换整合的前因及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正式顺序工作流网络和非正式咨询网络一致性增加,知识交换整合能力减弱;随着正式互动工作流网络和非正式咨询网络一致性增加,知识交换整合先提高后减弱,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组织沟通在形成知识交换整合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机理作用。该结论是对以往研究的有力补充,也对企业从正式与非正式网络互动方面提升知识交换整合能力有重要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