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2)
2023(4048)
2022(3257)
2021(3150)
2020(2626)
2019(5801)
2018(5381)
2017(9714)
2016(5704)
2015(6601)
2014(6412)
2013(5842)
2012(5661)
2011(5140)
2010(5285)
2009(4492)
2008(4555)
2007(4053)
2006(3444)
2005(3363)
作者
(15041)
(12480)
(12225)
(12002)
(7967)
(5774)
(5641)
(4985)
(4961)
(4449)
(4266)
(4201)
(4055)
(4049)
(3930)
(3794)
(3771)
(3756)
(3748)
(3467)
(3120)
(3094)
(2979)
(2934)
(2867)
(2852)
(2767)
(2753)
(2546)
(2445)
学科
管理(19008)
(17980)
经济(17947)
(15293)
(14123)
企业(14123)
中国(8500)
方法(6868)
教育(6391)
(6070)
理论(6046)
(5329)
(4981)
业经(4917)
数学(4838)
数学方法(4785)
技术(4683)
人事(4160)
人事管理(4159)
(3981)
政治(3740)
(3630)
(3618)
(3573)
财务(3570)
财务管理(3565)
(3487)
企业财务(3419)
(3368)
农业(3297)
机构
学院(75613)
大学(73896)
管理(27055)
(25646)
经济(24937)
研究(24561)
理学(23673)
理学院(23297)
管理学(22785)
管理学院(22636)
中国(17833)
(15985)
科学(14814)
(13119)
(13059)
师范(13014)
技术(12711)
职业(12503)
(12389)
(12300)
教育(11955)
(11261)
中心(11257)
研究所(11090)
业大(10453)
师范大学(10256)
北京(10161)
财经(9964)
(9427)
(9165)
基金
项目(50001)
科学(41303)
研究(39360)
基金(36099)
(31107)
国家(30778)
科学基金(26925)
社会(24630)
社会科(22910)
社会科学(22904)
教育(22673)
(19982)
基金项目(19079)
(17879)
自然(17449)
编号(17292)
自然科(17082)
自然科学(17079)
自然科学基金(16813)
资助(13984)
成果(13490)
课题(13455)
(12210)
重点(11908)
(11614)
教育部(11036)
规划(10919)
(10688)
(10444)
项目编号(10239)
期刊
(30507)
经济(30507)
中国(22212)
研究(21553)
教育(21459)
学报(11971)
技术(11805)
管理(11759)
职业(11406)
科学(10939)
(10918)
(9911)
大学(9486)
学学(8632)
技术教育(8183)
职业技术(8183)
职业技术教育(8183)
农业(6547)
(6013)
论坛(6013)
(5520)
金融(5520)
财经(5476)
业经(5015)
经济研究(4980)
(4763)
图书(4546)
(3765)
职教(3665)
问题(3598)
共检索到120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礼林  杨东涛  
文章分析了员工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340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检验了员工职业价值观在工作疏离感决定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组织政治认知对工作疏离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能力;第二,员工的社会型职业价值观调节了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正向关系,社会型职业价值观的水平越高,组织政治认知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就越弱;反之越强。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管理学意义,提出应弘扬社会型职业价值观以减少员工的工作疏离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于海琴  李玲  梅健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是高校组织管理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选取武汉地区5所重点大学的优势学科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工作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无规范感最高,达到中上水平,说明组织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则;教师的组织政治认知对其工作疏离感预测作用显著,其中同事关系是最主要的预测源;无力与无意义感会导致工作绩效降低,无规范感会导致离职倾向,提高工作绩效和预防离职倾向需要不同的管理策略;工作疏离感在组织环境评价与工作结果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应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途径。抵制疏离感,需要重视组织内部的充分沟通,加强思想价值观引导,多关怀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情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礼林  杨东涛  秦晓蕾  
文章分析了转型期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自愿离职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416位国有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检验了员工个体的工作价值观在自愿离职决定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组织政治知觉对自愿离职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第二,员工的社会型工作价值观对组织政治知觉与自愿离职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当社会型工作价值观处于高位时,组织政治知觉对自愿离职的影响显著减弱。研究对国有企业遏制政治行为,弘扬社会型工作价值观和减少员工自愿离职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汉  徐夫真  张珍珍  
采用一般疏离感量表、自我知觉问卷和社会关系网络问卷调查了308名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友谊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高中男生的疏离感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女生,初中女生和中专女生的疏离感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女生;自我概念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听障学生的疏离感;友谊支持可以调节自我概念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结论:友谊支持在自我概念与疏离感之间起调节作用,较高的友谊支持增强了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晗  许亚玲  陈维政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304份数据为样本,探讨了直接上级的辱虐管理行为对"80前"和"80后"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影响作用,并对代际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与公众和学术界对"80后"员工"脆弱、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等评价大相径庭: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疏离感及其三个维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80前"员工感受到的辱虐管理水平、工作疏离感及其三个维度的均值水平均高于"80后"员工各变量均值水平,除孤立感外,其他变量在两组样本中的均值水平差异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代际的调节作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长彬  杨忠  盛鑫  
工作疏离感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从概念界定、影响因素、构成维度、后果变量等方面对工作疏离感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了工作疏离感作为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章璐璐  杨付  
本研究借鉴情感事件理论,探讨人-组织匹配对工作疏离感的影响机制,尤其是研究角色冲突的中介作用和传统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73名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人-组织匹配对工作疏离感存在显著负向预测效果;(2)角色冲突在人-组织匹配与工作疏离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传统性显著调节角色冲突对工作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当员工的传统性水平越高时,角色冲突对工作疏离感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秀明  孙遇春  
利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对265名员工进行中国情境下的实证研究,探讨工作疏离感与工作绩效各维度(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工作奉献)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中国人传统性(宿命自保维度)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疏离感对任务绩效的负向影响并不显著,但中国人传统性对二者关系起显著加强型调节作用;工作疏离感对人际促进无显著负向影响,中国人传统性对二者关系也无显著调节作用;工作疏离感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奉献,且中国人传统性对二者关系起显著加强型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学校幸福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质量指标,许多国家都将其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以检讨自身的教育系统。学校幸福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关,学习价值观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也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本研究以1167名36年级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学校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学校幸福感与学习价值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较好,学校幸福感较高;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幸福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流动儿童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价值观与学校幸福感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对于学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龙  
关键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丽  陈维政  
工作疏离感会减少员工的工作投入、组织承诺、工作满意感,并引发偏离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工作疏离感的形成因素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作疏离感的干预策略。工作疏离感的形成因素可归纳为个体特征、领导风格、人际关系等方面;工作疏离感干预策略主要包括:培养积极的心态、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构建和谐人际氛围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明  凌文辁  
工作疏离感是组织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阐释了工作疏离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探讨了其应对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丽  陈维政  
文章以川渝两地471名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SEM)验证自我效能感在工作要求与工作疏离感之间、工作控制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自我效能感在工作要求与工作疏离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工作控制与工作疏离感之间的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建君   刘静  
随着人口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公民的政治知识如何影响其制度化政治参与这一问题已越发受到关注。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公民客观政治知识对其政治参与的影响作用,而有关主观政治知识影响效应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根据政治社会化理论和“结构—认知”框架,通过对11000份中国公民的有效数据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公民主观政治知识与政治参与的影响关系,以及在该关系中政治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和市场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主观政治知识对公民政治参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治价值观在公民主观政治知识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市场化正向调节着公民主观政治知识与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关系。通过对政治价值观作用机制的检验,文章扩展了关于政治社会化理论的应用认识,为有效提升公众制度化政治参与、增进公民政治知识作用发挥、强化市场化要素调节效应等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聂婷  张伶  连智华  
文章在对中国内地及澳门地区505名在职员工及124名主管的配对调查基础上,验证员工个体的工作预期对其工作适配度、职业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调节效应。通过统计分析,文章发现:工作预期能够调节工作适配度与职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工作预期越高,工作适配度越会加强员工的职业价值观;工作预期也能够调节工作适配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工作预期越高,员工越容易展现出组织公民行为。同时,文章也部分验证了工作预期在工作适配度、职业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