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4)
- 2023(2795)
- 2022(2523)
- 2021(2472)
- 2020(2138)
- 2019(4837)
- 2018(4786)
- 2017(9195)
- 2016(4997)
- 2015(5473)
- 2014(5456)
- 2013(5485)
- 2012(5086)
- 2011(4721)
- 2010(4638)
- 2009(4420)
- 2008(4416)
- 2007(3920)
- 2006(3466)
- 2005(2985)
- 学科
- 济(21717)
- 经济(21669)
- 管理(20658)
- 业(18762)
- 企(16913)
- 企业(16913)
- 方法(10944)
- 数学(8771)
- 数学方法(8729)
- 人事(6165)
- 人事管理(6164)
- 农(6060)
- 财(5999)
- 业经(5369)
- 学(5267)
- 中国(4646)
- 制(4389)
- 策(4277)
- 技术(4150)
- 农业(4147)
- 理论(4021)
- 地方(3996)
- 划(3878)
- 体(3675)
- 贸(3670)
- 贸易(3663)
- 务(3631)
- 财务(3625)
- 财务管理(3617)
- 融(3584)
- 机构
- 大学(76291)
- 学院(73980)
- 管理(33093)
- 理学(29749)
- 济(29428)
- 理学院(29400)
- 管理学(28868)
- 经济(28867)
- 管理学院(28759)
- 研究(22508)
- 中国(18555)
- 京(15498)
- 科学(14302)
- 财(13775)
- 农(13508)
- 业大(11839)
- 所(11242)
- 财经(11201)
- 中心(10649)
- 农业(10614)
- 江(10482)
- 经(10284)
- 研究所(10268)
- 商学(9657)
- 商学院(9580)
- 范(9432)
- 北京(9406)
- 师范(9315)
- 州(8512)
- 财经大学(8451)
- 基金
- 项目(51653)
- 科学(42678)
- 基金(40570)
- 家(35647)
- 国家(35316)
- 研究(35057)
- 科学基金(31495)
- 社会(24118)
- 社会科(22680)
- 社会科学(22673)
- 基金项目(22339)
- 自然(22128)
- 自然科(21737)
- 自然科学(21733)
- 自然科学基金(21406)
- 省(19019)
- 教育(16685)
- 划(16456)
- 资助(15910)
- 编号(13188)
- 部(12099)
- 创(11139)
- 重点(11138)
- 教育部(10573)
- 成果(10553)
- 人文(10340)
- 创新(10238)
- 科研(9884)
- 国家社会(9731)
- 发(9662)
共检索到106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戚玉觉 杨东涛
回报动机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员工是否采取建言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708个员工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存在强烈正相关关系;组织承诺在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与上司关系交互调节了组织承诺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钱源源 宝贡敏
承诺组合的方法突破了以往组织承诺研究以单个成分为中心、孤立分析其前因后果的思路,开始以整体观的视角思考各成分的交互作用。本文以建言作为结果变量,通过对组织承诺三基础构成的八个承诺组合进行均值比较,证实了情感承诺是产生建言行为最主要的正面驱动力量。另外,对于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而言,承诺的背景很重要:持续承诺在一般情况下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负向影响,但在"低情感—低规范"背景下,只有高持续承诺才能引起较高的建言行为;而规范承诺在一般情况下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但在"低情感—高持续"背景下,高规范承诺反而会降低建言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
组织承诺 建言行为 承诺组合 承诺背景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建华 王亚江 张沫
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是两种最重要的态度变量,而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为了深层次剖析两者之间的关联,采用层级回归的研究方法,可检验员工自我效能感对工作满意与三类组织承诺关系的调节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能够调节工作满意对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影响,但对工作满意和情感承诺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工作满意的五个构面对三种承诺的影响也不一致,其中,薪酬和工作本身是主要的激励因素。员工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薪酬对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影响越大,同事关系对持续承诺的影响越明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万思 覃润宇 武琼娥 晁岳刚 丁珏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与中美合资G汽车公司员工参与的管理实践及相关人士访谈,对该公司对等样本:正式工、D劳务公司派遣的劳务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劳务工对G汽车公司的组织承诺高于对D劳务公司的组织承诺;(2)劳务工对薪酬激励的评价显著高于正式工,对其在G汽车公司获得的组织支持感知也显著高于正式工;(3)劳务工在G汽车公司的员工参与对其对G汽车公司的组织支持感知、双组织(G汽车公司与D劳务公司)承诺均存在积极影响;(4)劳务工对G汽车公司的组织支持感知,在其在G汽车公司的员工参与和双组织承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用工制在员工(正式工、劳务工)参与和G汽车公司组织承诺之间起调节作用,在G汽...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严丹 张立军
大多数经验表明:组织承诺能够增强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的正相关关系(即组织承诺对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以珠三角地区70多家企业为背景,采用层次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此进行验证,通过研究也得出与上述相同的结论:组织承诺对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同时组织承诺的5个维度亦对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组织公平 组织承诺 组织公民行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礼彬 陈正
本文以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工作倦怠对于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的直接影响及职场灵性和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以及职场灵性对于员工倦怠和组织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以便于从职场灵性的新视角为企业解决员工倦怠和组织承诺之间的矛盾找到突破口。研究结果表明,职场灵性的工作意义感和团队联系感两个维度对组织承诺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工作倦怠的情绪耗竭维度和成就感低维度对组织承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并且职场灵性对工作倦怠与组织承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的价值在于突破现有对于企业工作倦怠和组织承诺等员工行为的研究界限,从职场灵性的角度为企业提供新的思路。笔者建议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勋 张义明 瞿皎姣
本文从组织行为层次探讨劳动关系氛围与员工态度之间的关系。基于60家企业1607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本文探讨了劳资双赢、劳资对立和员工参与三种劳动关系氛围对员工内在和外在满意度的直接影响,以及员工组织承诺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劳资双赢氛围显著地提升员工的内在和外在满意度,劳资对立氛围显著地降低员工的内在和外在满意度,员工参与氛围仅能显著提升员工的内在工作满意度。同时,员工组织承诺中的情感承诺能显著增强劳资双赢氛围对内在和外在工作满意度的积极影响,但仅能显著降低劳资对立氛围对内在工作满意度的消极影响,而对员工参与氛围的影响不具有调节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交易承诺不存在调节效果。
关键词:
劳动关系氛围 工作满意度 组织承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远 周祖城
本文基于32家中小企业592名员工的调查问卷,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对跨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察了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以及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跨层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提升员工的情感承诺,进而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2)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虽然对情感承诺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但在企业社会责任与情感承诺的关系中有负向的跨层调节效应,即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越高,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与情感承诺的相关关系越不明显。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而且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帆 徐瑞华
以往研究表明,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提高员工的亲组织行为。然而,近年来研究指出,员工的亲组织行为并非总是道德的,即可能出现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一致性理论,探讨了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理,尤其是关注了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与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采用211份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向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2)组织支持感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道德认同负向调节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并未显著调节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经由组织支持感的间接效应。本研究丰富了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机制和权变条件,同时对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帆 徐瑞华
以往研究表明,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提高员工的亲组织行为。然而,近年来研究指出,员工的亲组织行为并非总是道德的,即可能出现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一致性理论,探讨了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理,尤其是关注了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与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采用211份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向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2)组织支持感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道德认同负向调节高承诺人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锡元 伍林 陈思 肖贝
针对如何消除员工对建言风险的担心、促进员工的建言行为等问题,实证分析了真实型领导与下属建言行为的关系,研究了上司支持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对256份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真实型领导对下属的抑制性建言行为和促进性建言行为均有积极的预测作用,上司支持感在真实型领导与下属建言行为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上司支持感与下属建言行为间起负向调节作用。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在解释真实型领导对下属建言行为作用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颜静 张旭 邵芳
研究基于过犹不及理论,提出并聚焦于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对主管绩效评价的非线性影响方式,并探索主管的组织承诺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0个企业432对主管-下属配对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与主管对其的绩效评价呈倒U型关系;且这一关系受到主管的组织承诺的调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颜静 张旭 邵芳
研究基于过犹不及理论,提出并聚焦于员工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对主管绩效评价的非线性影响方式,并探索主管的组织承诺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0个企业432对主管-下属配对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员工的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与主管对其的绩效评价呈倒U型关系;且这一关系受到主管的组织承诺的调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春燕
基于社会交换和组织支持理论,本文探讨了员工公平感、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组织支持感作为员工公平感和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之间中介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一家商业银行南京分行263名员工的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都能促进组织支持感的产生;组织支持感则对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起完全的中介传导作用;组织承诺和员工的离职倾向负相关。
关键词:
组织公平 组织支持感 组织承诺 离职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