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9)
- 2023(15668)
- 2022(13403)
- 2021(12474)
- 2020(10506)
- 2019(23661)
- 2018(23381)
- 2017(45155)
- 2016(24420)
- 2015(27221)
- 2014(26589)
- 2013(26367)
- 2012(23678)
- 2011(20969)
- 2010(20861)
- 2009(19612)
- 2008(19063)
- 2007(16558)
- 2006(14449)
- 2005(12781)
- 学科
- 济(99470)
- 经济(99347)
- 业(96052)
- 企(87621)
- 企业(87621)
- 管理(85728)
- 方法(45300)
- 数学(35505)
- 数学方法(35110)
- 业经(32799)
- 农(31296)
- 财(31119)
- 中国(23494)
- 务(23448)
- 财务(23378)
- 财务管理(23354)
- 企业财务(22120)
- 农业(22069)
- 技术(20582)
- 理论(19849)
- 制(18852)
- 和(18732)
- 学(18012)
- 地方(17677)
- 划(17367)
- 贸(17299)
- 贸易(17289)
- 易(16783)
- 策(16588)
- 体(14756)
- 机构
- 学院(344826)
- 大学(339504)
- 管理(143333)
- 济(136649)
- 经济(133852)
- 理学(124182)
- 理学院(122957)
- 管理学(121104)
- 管理学院(120486)
- 研究(105531)
- 中国(80595)
- 京(71028)
- 科学(65177)
- 财(63581)
- 农(54945)
- 所(51569)
- 财经(51328)
- 业大(50590)
- 江(50069)
- 中心(47997)
- 研究所(46790)
- 经(46737)
- 北京(44075)
- 农业(43156)
- 范(42922)
- 师范(42531)
- 州(40664)
- 经济学(39885)
- 商学(38697)
- 院(38676)
- 基金
- 项目(235031)
- 科学(186725)
- 研究(175321)
- 基金(170936)
- 家(147191)
- 国家(145858)
- 科学基金(127729)
- 社会(110731)
- 社会科(104883)
- 社会科学(104858)
- 省(93360)
- 基金项目(91104)
- 自然(82969)
- 自然科(81080)
- 自然科学(81065)
- 教育(80091)
- 自然科学基金(79619)
- 划(76735)
- 编号(72615)
- 资助(69284)
- 成果(57284)
- 重点(51662)
- 创(51530)
- 部(51262)
- 发(49863)
- 课题(48649)
- 创新(47381)
- 项目编号(45416)
- 业(45277)
- 国家社会(44924)
- 期刊
- 济(152457)
- 经济(152457)
- 研究(98178)
- 中国(60711)
- 管理(56280)
- 农(51269)
- 财(51161)
- 学报(49431)
- 科学(47516)
- 大学(38050)
- 教育(37044)
- 学学(36009)
- 农业(35970)
- 技术(31623)
- 业经(28673)
- 融(27070)
- 金融(27070)
- 财经(24775)
- 经济研究(23511)
- 经(21271)
- 业(20466)
- 问题(19618)
- 技术经济(18566)
- 现代(17309)
- 科技(16777)
- 商业(16617)
- 财会(16140)
- 图书(16044)
- 理论(15900)
- 版(15224)
共检索到494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晓明 郝生跃
环境动态性通常被认为是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外在驱动力,但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更加离不开具有活力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等。基于此,文章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阐释了组织情境因素的构成要素和其特征表现,并论证了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晓明 郝生跃
环境动态性通常被认为是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外在驱动力,但动态能力的培育更加离不开具有活力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等。基于此,笔者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论证了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探明了组织情境因素在企业动态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丰富和完善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组织情境 企业动态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敏瑢 杨芳芳
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催生了企业对动态能力的渴求。文章从创新生态情境切入,以知识需求差异为依据,将创新生态情境分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和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三种类型,并详细刻画不同情境中,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特点、发展机制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对企业培育动态能力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有重要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敏瑢 杨芳芳
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催生了企业对动态能力的渴求。文章从创新生态情境切入,以知识需求差异为依据,将创新生态情境分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和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三种类型,并详细刻画不同情境中,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特点、发展机制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对企业培育动态能力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有重要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力钢 田瑞岩
根据能力阶层理论,本研究将动态能力明确界定为一种决定职能能力、核心能力等其他较低层级能力的高阶能力,认为这种高阶动态能力存在于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决策中,并受到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学习过程的影响,信息共享、共同决策和相互协作的行为整合过程有助于通过集体学习,将高层管理团队个人学习获得的能力提升为企业的高阶动态能力;在现有动态能力研究框架基础上构建的包括企业现有位势、路径和流程在内的动态能力循环演进系统模型,有助于明晰动态能力的来源与形成关键,为动态能力的研究与高层管理者及团队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搭建起理论融合的桥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郝晓明 郝生跃
本文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对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与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对建筑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有机结构的层次化和创业精神的冒险性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效应却并不明显。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研究结果,从组织情景视角提出了培育和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结论丰富和完善了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研究,对企业战略实践有较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动态能力形成 组织情境 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庞磊
文章利用2003-2013年兴业银行的调查数据,分析金融生态和动态能力的特征以及企业动态能力构成的因素,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模型,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训练,运用已经模拟过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03-2013年度兴业银行动态指标进行测算,同时做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客观评价。银行的动态能力现状为:2003-2007年间,其动态能力指数很低,训练输出的数据分别为0.0995、0.1497、0.2791、0.2908、0.3071,属于"差"及"较差"水平;2008-2009年训练输出的数据为0.4762、0.5903,属于"一般"水平;2010-2011年训练输出的数据分别为0.6914、0.7201,达到"较好"水平;2012年训练输出数据为0.5918,下降到"一般"水平,但经过调整,在2013年,输出数据为0.7089,回升到"较好"。基于以上结论,文章应用PDCA循环提出了金融生态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动态能力 商业竞争 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庞磊
文章利用2003-2013年兴业银行的调查数据,分析金融生态和动态能力的特征以及企业动态能力构成的因素,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模型,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训练,运用已经模拟过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03-2013年度兴业银行动态指标进行测算,同时做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客观评价。银行的动态能力现状为:2003-2007年间,其动态能力指数很低,训练输出的数据分别为0.0995、0.1497、0.2791、0.2908、0.3071,属于"差"及"较差"水平;2008-2009年训练输出的数据为0.4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动态能力 商业竞争 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庞磊
文章利用2003-2013年兴业银行的调查数据,分析金融生态和动态能力的特征以及企业动态能力构成的因素,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企业动态能力评价模型,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训练,运用已经模拟过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03-2013年度兴业银行动态指标进行测算,同时做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客观评价。银行的动态能力现状为:2003-2007年间,其动态能力指数很低,训练输出的数据分别为0.0995、0.1497、0.2791、0.2908、0.3071,属于"差"及"较差"水平;2008-2009年训练输出的数据为0.4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动态能力 商业竞争 企业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慧娟 王国顺
社会资本和组织学习是动态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动态能力作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物流服务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基础,但学术界尚未对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中部地区274家物流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物流服务企业动态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对物流服务企业动态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社会资本则需要通过组织学习作用物流服务企业动态能力。本文研究结果为中国物流服务企业如何利用社会资本、组织学习来增强其动态能力和创造动态竞争优势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雪平
动态能力是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知识管理是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内涵与价值,揭示知识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根本来源,并提出了坚持战略管理的知识导向、注重两类知识的协调发展、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注重知识联盟的应用、构建知识创造的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通过知识管理提升动态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动态能力 战略管理 知识联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曹钰华 李晶
为探究数字化情境下创业动态能力前因变量协同作用机制,以江浙沪地区初创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fs QCA和NCA方法,探讨先前经验、社会网络、创业学习和数字技术对创业动态能力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情境下创业动态能力存在多种前因组态,其中高创业机会能力存在数据驱动型、主观能动型、经验基础型3种组态,非高创业机会能力存在数据缺位型、经验缺失型、主动不足型3种组态,高创业资源能力存在数据助力型、传统模式型、主观能动型3种组态,非高创业资源能力存在数据缺位型、学习不足型、网络欠缺型3种组态;另外,数字技术和创业学习是高创业机会能力的重要前因变量,数字技术和网络行为是高创业资源能力的重要前因变量。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创业和创业动态能力相关研究,对于提升数字技术能力、指导数字创业实践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志军 徐鹏 唐贵瑶
以我国高科技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及影响结果。通过纵向追踪研究发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分权式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创业导向均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分权式组织结构和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均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实现;环境动态性在企业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组织面临的环境动态性越高,企业动态能力对组织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广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一成不变的战略和刚性的核心能力很难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文章从企业战略与动态环境互动入手,分析出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把动态核心能力分解成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两部分,并分析了以创新为动力的企业核心能力演化过程和以柔性组织文化为基础的动态能力的实质,从柔性战略的视角分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对企业利用战略与环境动态互动构建动态核心能力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国栋
由于组织惰性的存在可能会使企业核心能力成为一种"核心刚性",因此在动态环境中,企业的竞争能力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竞争能力体系的效率维持和对组织惰性的避免和克服。本文从系统动力的视角出发,分析企业处于动态竞争或动态市场环境中的能力问题,对自我强化的系统结构和动态能力的生成进行了系统思考。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系统动力 系统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