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8)
- 2023(7498)
- 2022(6638)
- 2021(6259)
- 2020(5370)
- 2019(12295)
- 2018(12307)
- 2017(23514)
- 2016(12585)
- 2015(13884)
- 2014(13101)
- 2013(12527)
- 2012(10939)
- 2011(9919)
- 2010(10322)
- 2009(9863)
- 2008(9166)
- 2007(7900)
- 2006(6953)
- 2005(6229)
- 学科
- 济(48113)
- 经济(48058)
- 管理(36298)
- 业(31669)
- 企(27749)
- 企业(27749)
- 方法(22917)
- 数学(19770)
- 数学方法(19200)
- 农(12938)
- 中国(12117)
- 业经(10923)
- 理论(10546)
- 学(10095)
- 财(9593)
- 贸(8628)
- 贸易(8618)
- 易(8350)
- 制(8214)
- 地方(8206)
- 农业(8164)
- 策(7263)
- 和(7258)
- 划(7181)
- 技术(6993)
- 人事(6914)
- 人事管理(6914)
- 教学(6692)
- 银(6259)
- 银行(6242)
- 机构
- 学院(165958)
- 大学(163422)
- 管理(65408)
- 济(62206)
- 经济(60852)
- 理学(56753)
- 理学院(56180)
- 管理学(54637)
- 管理学院(54363)
- 研究(52126)
- 中国(39289)
- 京(34276)
- 科学(32752)
- 财(28260)
- 农(26287)
- 所(25933)
- 江(25061)
- 业大(24625)
- 中心(23984)
- 研究所(23520)
- 财经(22305)
- 范(21958)
- 师范(21713)
- 北京(21205)
- 农业(20508)
- 州(20248)
- 经(20217)
- 技术(20131)
- 院(19034)
- 经济学(17962)
- 基金
- 项目(113076)
- 科学(89626)
- 研究(82516)
- 基金(81391)
- 家(71151)
- 国家(70619)
- 科学基金(61355)
- 社会(50964)
- 社会科(48328)
- 社会科学(48312)
- 省(45971)
- 基金项目(42135)
- 自然(40990)
- 教育(40329)
- 自然科(40192)
- 自然科学(40185)
- 自然科学基金(39398)
- 划(38356)
- 编号(34656)
- 资助(34093)
- 成果(27626)
- 重点(25782)
- 创(24333)
- 课题(24237)
- 部(24047)
- 发(23748)
- 创新(22522)
- 科研(21531)
- 大学(21261)
- 项目编号(21196)
共检索到244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毛畅果
作为组织互助过程的重要开端,员工求助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论和实践关注。本文基于主动行为阶段模型将员工求助过程划分为预期、计划和影响三个阶段,探讨了员工求助的发生动因、心理过程和行为结果。此外,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员工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对不同阶段求助心理和行为的综合影响。这一员工求助过程整合模型的构建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进 王彦敏 涂艳红
生态系统构建与管理是企业保持持续行业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现有研究对生态系统概念定义与特征阐释存在巨大争议:部分学者强调战略管理情境下的商业生态系统与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相互独立;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两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并在研究中交替使用两个概念。基于关键文献评论方法,这一争议得到了调和。从静态角度看,商业生态系统区别于创新生态系统,前者强调系统成员价值共创过程,后者强调系统成员价值共取过程。但两者具有概念互补性:无论商业生态系统还是创新生态系统都可统一于系统生命周期和价值过程中。因此,从动态过程视角分析,战略管理情境下的生态系统着力于价值主张、价值共创、价值共享、价值分配以及价值共取;生态系统的价值过程在系统初创期、扩张期、成熟期以及衰落/复苏期具有不同的演化特征。未来相关研究可从历史演变角度,结合多学科视角,深化对生态系统概念演变规律的认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忆 张小艳 黎浩
差错报告是组织发现差错的主要途径,员工差错报告意愿的影响因素是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整合理性行为理论、自愿行为理论和工作设计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个体因素(感知成本、感知收益)、情境因素(差错沟通气氛、任务相关性)、工作的差错特征(差错类型、差错容忍度)三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运用404份员工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报告态度和主观规范均正向影响报告意愿,主观规范正向影响报告态度;第二,感知成本负向影响报告态度,感知收益正向影响报告态度,差错沟通气氛和任务相关性均正向影响主观规范;第三,知识型差错弱化感知成本对报告态度的负向影响,差错容忍度强化任务相关性对主观规范的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嵩 裴学成
创业营销不同于传统的营销模式。这一创新营销概念是处于变化、复杂、混乱、矛盾、资源匮乏的情形之下的营销概念。在创业活动中,为了有效推进创业营销进程,创业团队需要应用整合的观点从战略、关系、操作3个层面入手,提升创业营销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创业营销 整合模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皑 陶向南
近年来,由于“使命漂移”的现象在各类组织中频繁出现,“使命漂移”这一问题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三重螺旋理论为基础,借鉴使命陈述概念,对企业“使命漂移”的过程、动因和结果展开讨论。研究结果显示:首先,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是包括使命陈述的聚焦、泛化和再选择三个阶段的一个过程。其次,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的动因并非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选择的价值冲突,也非组织价值观的复杂性或者合作伙伴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是营利性企业的“趋利”价值取向,而且这一价值取向在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过程中始终保持一致。最后,使命漂移可能存在“放弃型使命漂移”和“背离型使命漂移”两种不同的具体类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益 李纲
目前,众多的营销学者关注了对关系绩效、关系满意和关系价值等关系收益的探讨,却忽视了对渠道关系中知识转移的研究。本文通过对225家家用电器制造商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了渠道关系情境下,制造商的态度性承诺对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渠道冲突对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的间接影响。揭示了作为前因变量的制造商态度性承诺和渠道冲突对于分销商的市场知识转移有着怎样的影响效果及影响路径。本文研究扩展了在渠道关系情境下,对制造商的态度性承诺和渠道冲突的作用及其结果的认识,并对于制造商调节自身的态度性承诺水平,管理渠道冲突及促进分销商的知识转移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态度性承诺 渠道冲突 知识转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滕飞
以社会交换理论为解释理论,分析新进科研人员个人组织匹配对工作拖延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工作拖延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在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拖延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个人组织匹配与回避性拖延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工作家庭增益在个人组织匹配、领导成员交换、唤起性拖延之间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并在对以领导成员交换与组织支持感为中介变量的个人组织匹配与回避性拖延之间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鲸
双元组织能力理论正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并应用广泛,然而现有研究的分散性成为该理论向纵深发展的一大障碍。文章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元组织能力的多层次整合分析框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主要理论假设,为以后的实证研究给出了一个尝试的方向。
关键词:
双元组织能力 整合模型 绩效 网络 环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雪亮 侯双双 杨自伟 张彩玉
随着创新研究的深入,越轨创新已经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基于社会建构的视角构建内外部环境对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机制模型和336份中小企业员工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发现:组织创新氛围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对外部威胁的恐惧负向调节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工作自主性弱化了对外部威胁的恐惧的负向调节效应,即组织创新氛围、对外部威胁的恐惧和工作自主性三者在个体认知的交互中共同建构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员工的越轨创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辉尧 梁建
领导的自我牺牲行为和员工的主动行为对企业越来越重要,但二者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检验。本研究通过对某酒店企业329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我牺牲型领导对三类员工主动性行为(建言、主动担当、反馈寻求)有积极影响,并且这一关系受到下属感知的领导代表性和下属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连续中介。此外,员工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不仅正向调节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领导团队代表性的影响,同时还对整个间接效应模型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最后,讨论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期刊] 预测
[作者]
夏远 闫昊 钟远绩
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员工敬业度和情感承诺为研究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双重中介作用模型以探讨不同员工-组织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以23家企事业单位的39位部门领导及其397名下属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检验了员工-组织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投资型和相互投资型员工-组织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过度投资型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比相互投资型更强;员工敬业度和情感承诺中介了过度投资型和相互投资型员工-组织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此外,个体权力距离负向调节了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敬业度和情感承诺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井辉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影响组织绩效?无论是传统的"最佳匹配"问题研究,还是战略HRM中的"最佳实践"和"构型理论"等问题研究,大都关注HRM系统某一或若干方面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缺乏对HRM系统整体绩效作用机制的考察。文章通过对HRM理论中最佳匹配、最佳实践、构型理论、个性化/差异化HRM实践等典型研究成果的总结,基于"匹配"思想,构建了一个致力于三种匹配关系(HRM战略与组织战略的匹配、HRM实践与HRM战略的匹配、HRM实践与人力资源个体的匹配)达成的HRM系统模型。该模型不仅为发展HRM理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对各类组织HRM系统的变革与创新也将发挥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井辉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影响组织绩效?无论是传统的"最佳匹配"问题研究,还是战略HRM中的"最佳实践"和"构型理论"等问题研究,大都关注HRM系统某一或若干方面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缺乏对HRM系统整体绩效作用机制的考察。文章通过对HRM理论中最佳匹配、最佳实践、构型理论、个性化/差异化HRM实践等典型研究成果的总结,基于"匹配"思想,构建了一个致力于三种匹配关系(HRM战略与组织战略的匹配、HRM实践与HRM战略的匹配、HRM实践与人力资源个体的匹配)达成的HRM系统模型。该模型不仅为发展HRM理论提供了一个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翼 樊耘
人与环境匹配(P-E fit)的纷繁概念和理论导致匹配的评价颇为模糊,这也给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造成了困扰。整理述评了P-E fit的不同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从员工视角和组织视角分析整理了P-E fit各种理论,提出了十个相关命题,构建了一个基于员工-组织复合型视角的P-E fit综合评价模型。此模型不仅可有效测量P-E fit,而且是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岑 李永瑞
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探讨知识型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流失倾向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共同影响流失倾向;组织承诺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不显著;他人支持、工具支持、情感支持对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他人支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工具支持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最大;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在组织支持感影响流失倾向的过程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