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8)
2023(7741)
2022(6522)
2021(6222)
2020(5098)
2019(10858)
2018(10603)
2017(19747)
2016(10551)
2015(11219)
2014(10404)
2013(10022)
2012(9214)
2011(8182)
2010(8337)
2009(7498)
2008(7295)
2007(6651)
2006(5523)
2005(4846)
作者
(28328)
(23816)
(23468)
(22300)
(15200)
(11436)
(10576)
(9032)
(8876)
(8467)
(8032)
(7965)
(7779)
(7560)
(7264)
(7235)
(7000)
(6986)
(6970)
(6679)
(5776)
(5726)
(5573)
(5458)
(5420)
(5369)
(5307)
(5220)
(4822)
(4776)
学科
(36777)
管理(35734)
(35238)
经济(35193)
(33147)
企业(33147)
技术(15660)
方法(14598)
技术管理(11869)
数学(11397)
数学方法(11220)
中国(10677)
业经(10435)
(9909)
(9817)
(8898)
理论(8408)
(8162)
(7249)
银行(7228)
(6921)
(6701)
财务(6686)
财务管理(6674)
(6661)
金融(6661)
农业(6633)
(6609)
企业财务(6446)
地方(6404)
机构
学院(140303)
大学(138871)
管理(55930)
(54267)
经济(53157)
理学(48735)
理学院(48205)
管理学(47424)
管理学院(47141)
研究(45993)
中国(33818)
科学(28376)
(28243)
(25559)
(22310)
(22135)
(21309)
中心(20967)
财经(20461)
研究所(20416)
业大(20367)
(18699)
(18240)
师范(18003)
农业(17292)
北京(17292)
(17200)
(17000)
商学(16128)
经济学(16083)
基金
项目(98736)
科学(79944)
研究(72434)
基金(72007)
(63495)
国家(62932)
科学基金(55094)
社会(46883)
社会科(44518)
社会科学(44510)
(40519)
基金项目(38377)
自然(35945)
自然科(35254)
自然科学(35244)
自然科学基金(34686)
教育(34235)
(33585)
编号(27992)
(27509)
资助(27324)
创新(24607)
重点(22425)
成果(22292)
(21355)
(21175)
课题(20355)
(20028)
国家社会(19541)
(19381)
期刊
(59350)
经济(59350)
研究(39867)
中国(31224)
管理(24368)
学报(22093)
科学(21578)
(20441)
(19961)
教育(19784)
大学(16980)
学学(15999)
农业(13934)
技术(12918)
(12801)
金融(12801)
业经(10713)
科技(10080)
财经(10004)
经济研究(9899)
(8708)
(7954)
技术经济(7572)
问题(7016)
(6705)
论坛(6705)
(6673)
商业(6462)
现代(6441)
(6297)
共检索到205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秋云  李南  菅利荣  
构建了组织忘却情景、即兴能力对突破性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在直接检验忘却情景对突破性创新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检验即兴能力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以211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结果发现:忘却情景对即兴能力、即兴能力对突破性创新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兴能力在形成新知识和突破性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忘却活动对突破性创新的积极作用未得到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秋云  李南  菅利荣  
构建了组织忘却情景、即兴能力对突破性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在直接检验忘却情景对突破性创新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检验即兴能力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以211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结果发现:忘却情景对即兴能力、即兴能力对突破性创新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兴能力在形成新知识和突破性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忘却活动对突破性创新的积极作用未得到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梁阜  李艳娟  
技术突破性创新是数字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而组织容错能力为解释技术突破性创新提供了新视角,但现有研究却鲜少探讨组织容错能力如何助推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性创新。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与情绪事件理论,以478位数字企业管理者为调研对象,从数字战略柔性与探索性知识搜索视角解析了组织容错能力对技术突破性创新的影响边界与路径。结果显示:组织容错能力对技术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探索性知识搜索在组织容错能力与技术突破性创新间起中介作用;高数字战略柔性能够强化组织容错能力对探索性知识搜索的积极作用,进而增进技术突破性创新,而低数字战略柔性却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企业技术突破的实现条件,为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剑  王迎军  
组织能力是突破性创新的成功驱动要素。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组织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理论框架,基于文献分析将组织能力划分为营销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吸收能力以及转换能力四个维度。基于126家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这四种能力均与突破性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文章的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影响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杰  游达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后发优势的削弱,突破性技术创新成为新兴小企业挑战大企业的利器,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制度的层面上,根据企业组织为适应突破性技术创新应具备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一元化组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障碍,阐述了内部孵化器、研发子公司柔性组织、项目负责人制、风险俱乐部、联盟开发、直接并购等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企业可通过对成功创新企业的系统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创新组织结构的可行性方案,从而促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亚玲  王朝全  
文章论述了核心能力刚性是制约成熟大型公司发展与管理突破性创新的深层次原因。从探讨核心能力刚性的产生入手,研究了成熟大型公司内核心能力刚性如何制约突破性创新的发展,并提出了超越核心能力刚性以发展突破性创新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延信  吴祈宗  
本文从技术特征、产品特征和市场特征三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差异,针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其创新网络组织结构,运用战略能力、职能能力和项目能力三个维度阐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能力,指出学习是提升该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学习与渐进性技术创新学习间的区别。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娟  赵晴晴  董维维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化、国际化,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实施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也随之多样化。为研究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本文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理论、知识整合理论和组织任务环境理论,系统构建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机制模型,并研究知识整合与组织任务环境对作用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组织任务环境起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裴旭东  李随成  黄聿舟  
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如何提高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持续成长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合作关系理论和创新能力理论,构建关系学习影响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86家新创企业的有效调研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外部供应商共享信息和共同解决问题正向影响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新创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这种影响关系;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正向影响其突破性创新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冬莉  
全球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增长缓慢及生产要素全球流动背景下更为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开展突破式创新来维持其竞争优势。本文采用211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数据实证检验研究假设。结论表明:创业导向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突破式创新;组织忘却在创业导向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市场环境动荡性负向调节创业导向和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昕琰  
通过对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组织属性对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引入知识探索和知识利用两种知识获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属性-知识获取-突破性创新"概念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突破性创新活跃的大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负相关,与突破性创新负相关;柔性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探索正相关,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知识探索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在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控制导向组织属性与知识利用正相关。在中国情境下,柔性导向下的风险承担和组织冗余对知识利用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知识利用对组织属性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迪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创新氛围、知识管理能力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对珠海市13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组织制度、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对知识管理能力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在组织制度和突破性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团队合作和激励机制不仅对企业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知识管理能力间接影响突破性创新能力。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丁乐蓉   石静   吴柯烨   孙建军  
为探索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本文在PATSTAT (Worldwide Patent Statistical Database,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生物制药专利数据的基础上,从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3个维度测度技术团队跨学科性,使用突破性创新程度(D指数)和突破性创新数量量化团队突破性创新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引用时间窗对结论进行鲁棒性检验。研究发现:(1)在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技术团队多样性水平越高,团队越倾向于产出更多高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技术团队均衡性越高,团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越符合“少而美”的特点;技术团队差异性越大,团队创新成果的突破性程度越低。(2)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以10人以下小规模团队为主,其中年轻的、非跨国的小规模团队更有可能产出突破性较强的创新成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突破性创新和智力资本的已有研究文献,结合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的内涵与特点,构建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和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8个突破性创新团队的智力资本进行定量评价和横向比较,并对三类突破性创新团队的智力资本的特征、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蕊  吴贵生  
采用多案例建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数据分析手段,构建了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体系。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关键活动、伙伴网络、收入模型和成本结构是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要素;至少一个核心要素的质变将导致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每个核心要素拥有若干细分维度,核心要素的质变意味着至少有一个该要素的细分维度发生质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