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7)
2023(18974)
2022(16283)
2021(15369)
2020(12851)
2019(29813)
2018(29361)
2017(55794)
2016(30154)
2015(34238)
2014(33646)
2013(32950)
2012(29986)
2011(27020)
2010(26945)
2009(24555)
2008(23871)
2007(20808)
2006(17955)
2005(15739)
作者
(82971)
(68976)
(68239)
(65324)
(43925)
(33037)
(31243)
(27050)
(26200)
(24605)
(23446)
(23202)
(21905)
(21634)
(21334)
(20943)
(20523)
(20378)
(19835)
(19764)
(16978)
(16770)
(16523)
(15808)
(15383)
(15361)
(15214)
(15189)
(13831)
(13625)
学科
(118613)
经济(118475)
管理(89557)
(84742)
(71319)
企业(71319)
方法(55990)
数学(48399)
数学方法(47783)
中国(33875)
(32041)
(30391)
业经(27282)
(23802)
(23641)
贸易(23623)
(22985)
技术(22621)
地方(22228)
(22027)
农业(21377)
理论(21273)
(19387)
财务(19305)
财务管理(19256)
(18812)
(18719)
银行(18671)
企业财务(18183)
环境(17826)
机构
大学(417673)
学院(416790)
(168936)
管理(166753)
经济(165445)
理学(144381)
理学院(142849)
管理学(140401)
管理学院(139643)
研究(135003)
中国(103537)
(88547)
科学(81556)
(76922)
(65703)
中心(62347)
财经(62178)
(61280)
(60272)
研究所(59684)
业大(59012)
(56787)
北京(56085)
(55131)
师范(54623)
经济学(51604)
(49570)
(49052)
农业(47714)
经济学院(46621)
基金
项目(284649)
科学(225150)
研究(211714)
基金(206775)
(178939)
国家(177436)
科学基金(153912)
社会(134096)
社会科(127086)
社会科学(127055)
(110249)
基金项目(108928)
自然(98847)
教育(98767)
自然科(96614)
自然科学(96592)
自然科学基金(94890)
(92561)
编号(86761)
资助(85360)
成果(70143)
重点(63303)
(63264)
(61701)
(60154)
课题(59777)
创新(57104)
国家社会(55453)
教育部(55003)
大学(54473)
期刊
(179811)
经济(179811)
研究(121910)
中国(81842)
管理(62476)
学报(61588)
(59187)
科学(57931)
(54886)
教育(52194)
大学(47942)
学学(44485)
技术(39019)
农业(38267)
(35039)
金融(35039)
财经(29920)
业经(29670)
经济研究(29368)
(25673)
图书(23658)
问题(22971)
(21368)
技术经济(20464)
科技(20099)
(19413)
理论(19395)
(18728)
统计(18592)
商业(18439)
共检索到609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尤树洋   卢芳妹   贾良定  
探索式创新是我国企业摆脱当前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但学界对企业实现探索式创新前因认识不足。既有文献强调资源性要素的作用,忽略道德性要素的影响。本文尝试性地将组织德行(即组织的道德品质)引入创新研究领域,构建探索式创新的德行驱动理论,认为组织德行内驱企业具备长期导向、超越导向和社会导向,从而实现探索式创新。引入企业成长性、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组织德行驱动探索式创新的边界条件。结合276家企业专利数据及1303份现场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支持了本文组织德行驱动探索式创新的判断。本文从道德性要素视角探讨企业实现探索式创新的德行驱动机理,拓展探索式创新前因研究,亦为我国企业实现技术突破路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国权  向姝婷  王婧懿  
探讨了个体感知到的组织创新对其探索式活动和利用式活动的影响,以及个体间目标一致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使用192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个体感知到的组织突破性创新和组织渐进性创新会促进其探索式活动和利用式活动;个体间目标一致性会正向调节个体感知到的组织创新与其探索式活动和利用式活动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国权  向姝婷  王婧懿  
探讨了个体感知到的组织创新对其探索式活动和利用式活动的影响,以及个体间目标一致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使用192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个体感知到的组织突破性创新和组织渐进性创新会促进其探索式活动和利用式活动;个体间目标一致性会正向调节个体感知到的组织创新与其探索式活动和利用式活动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示波   仲伟俊  
在VUCA日益成为企业面对的普遍情境下,能否具备应对危机保持组织韧性的动态能力显得愈发重要。以14家美国实体清单打压危机情境下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危机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动态过程模型及双元创新对组织韧性重塑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组织韧性重塑动态过程包括韧性激活、自主跟随、探索引领3个阶段,每个阶段韧性形成机制由“感知识别→战略动态响应→组织韧性结果”构成,并归纳出“感知识别”“资源摄取”和“重构转变”3个核心动态能力;(2)企业面临资源和能力约束的情境,研发韧性和经营韧性关系的平衡与演化是推动组织韧性重塑动态阶段跃升的内生动力;(3)双元创新对于组织韧性重塑的作用机制主要聚焦于替换互补、吸收转化、耦合迭代,背后体现的是双元创新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内部创新效能。研究结果既丰富了组织韧性和双元创新理论,也为企业实现韧性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钰  李瑶  刘益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了企业间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作为利用式和探索式两种创新的驱动因素时,各自的作用效果和机理,特别是探究了三类社会资本对创新可能的"黑暗面"效应。对206家中国企业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认知资本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作用,对探索式创新的作用呈倒U型;关系资本与两种类型的创新都是倒U型关系,但随着关系资本的增加,相比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会首先达到瓶颈点;结构资本对两种创新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利用式创新的作用是递增的。我们的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更好地管理与创新合作伙伴的关系,有效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北伟  董微微  富金鑫  
本文在对创新集群内涵、特征界定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创新集群建设经验,结合中国转型发展的特殊背景,明确我国建设创新集群的思路和途径,并在对国内一些部门和地区创新集群建设相关尝试性探索的总结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不同区域发展程度的创新集群建设模式,为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制定相关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苗苗  马艳丽  
本研究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资源管理理论和创业行为理论首次对创业导向、投机导向与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检验环境情境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广东省、北京市和吉林省的600家新创企业展开大规模问卷调研,最终获得361份有效问卷,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导向和投机导向均对机会识别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显著积极影响;环境不确定性在创业导向与机会识别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积极调节作用,而在创业导向与资源整合能力之间具有消极调节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在投机导向与资源整合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积极调节作用,但在投机导向与机会识别能力之间具有负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今朝  言丽棋  李太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22家企业的29名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按照三级编码程序对中国背景下的组织变革准备结构进行探索。研究发现:组织变革准备包括认知、情感和能力准备三个维度,认知准备是基础,对情感和能力准备有直接影响;情感准备可以强化认知和能力准备,而能力准备既可能受到认知和情感准备的影响,也可能独立存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慧军  王娟娟  
作为一种劳动力利用模式,工作强化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幸福感、身心健康和组织承诺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对工作强化的准确测量是有效防范其负面效应的前提。然而,关于工作强化的结构和度量国外学术界还存在较大争议,国内也尚未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更缺乏适合中国情境的测量工具。鉴于此,本文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参考国外关于工作强化的结构维度和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发并检验了中国情境的工作强化量表。一系列多角度验证结果表明,中国情境的工作强化是包含工作强度增加和工作时间延长的二维构念,其具体结构与西方存在一定差异,所开发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荣  胡恩华  单红梅  
双组织承诺对结果变量具有强于单目标承诺的解释力。现有文献大多聚焦于双组织承诺对企业相关变量和工会相关变量的影响,却较少关注其对员工相关变量的影响。因此,文章在我国情境下探讨了双组织承诺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承诺的三因素模型和基本心理需要理论的紧密联系,构建了以自主、胜任和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为中介的双组织承诺对员工幸福感的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并以561名我国非国有企业的工会会员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双组织承诺能够正向影响员工幸福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部分中介双组织承诺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其中自主、胜任和关系需要满足都能独立发挥作用,且它们的个别中介效应没有显著差异。文章完善了双组织承诺和员工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并为企业和工会合作以促进员工幸福感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崔维军  傅宇  王文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方式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企业创新行为选择可能会影响其创新绩效,进而影响其经营绩效。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分析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考虑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的前提下,利用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而在不考虑探索式创新行为时,利用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3)企业研发强度、是否有技术引进以及是否有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崔维军  傅宇  王文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方式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企业创新行为选择可能会影响其创新绩效,进而影响其经营绩效。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分析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考虑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的前提下,利用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而在不考虑探索式创新行为时,利用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3)企业研发强度、是否有技术引进以及是否有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崔维军  傅宇  王文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方式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企业创新行为选择可能会影响其创新绩效,进而影响其经营绩效。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分析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选择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考虑探索式技术创新行为的前提下,利用式技术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而在不考虑探索式创新行为时,利用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3)企业研发强度、是否有技术引进以及是否有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柳卸林   杨萍   常馨之   王倩  
通过分析SpaceX公司提出的太空运输模式,揭示商业模式驱动的颠覆式创新相关的创新维度。研究发现颠覆性技术可以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但是,商业模式创新同样可以催生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开发;而且,颠覆式创新包含开放商业模式、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的组织变革活动。研究提出商业模式驱动的颠覆式创新的新范式,打开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的过程机制的“黑箱”,强调颠覆式创新需要整体性的变革创新思维才能实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良谋  马文甲  
本文在回顾10年来国外开放式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开放式创新原因、过程和结果 3个因素及其关系的整合框架,归纳出6个研究主题进行综述并指出其中的研究不足,以及在研究对象、层面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趋势。最后分析了国内学者在6个相同主题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开放式创新在中国情境下需要研究的现实与理论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