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8)
2023(6408)
2022(4936)
2021(4910)
2020(3842)
2019(8948)
2018(8785)
2017(16892)
2016(8982)
2015(9995)
2014(9763)
2013(9806)
2012(8937)
2011(8113)
2010(8412)
2009(7940)
2008(7688)
2007(7095)
2006(6498)
2005(5813)
作者
(25015)
(21549)
(20833)
(19965)
(12942)
(10244)
(9287)
(8327)
(8086)
(7470)
(7303)
(7064)
(6709)
(6608)
(6520)
(6290)
(6268)
(6165)
(6059)
(5955)
(5330)
(5303)
(5199)
(5065)
(5034)
(4864)
(4797)
(4621)
(4365)
(4316)
学科
(50183)
(37526)
经济(37474)
(35760)
农业(34241)
管理(19200)
业经(16581)
(13747)
企业(13747)
农业经济(12342)
方法(9805)
中国(9650)
(9516)
(9503)
农村(9485)
收入(8975)
地方(8844)
(8760)
发展(8355)
(8350)
数学(8117)
分配(8070)
数学方法(8044)
(7578)
建设(7368)
土地(7219)
(6770)
贸易(6763)
(6707)
劳动(6707)
机构
学院(129164)
大学(121137)
(53152)
经济(52072)
管理(50872)
(45634)
理学(44006)
理学院(43646)
管理学(43061)
管理学院(42858)
研究(41228)
中国(36188)
农业(34291)
业大(26756)
科学(24374)
(24326)
中心(21815)
(21621)
(20835)
农业大学(20664)
(20305)
研究所(18212)
经济管理(17294)
(16799)
财经(16760)
(16700)
师范(16538)
(16336)
(15470)
(15328)
基金
项目(85075)
研究(67273)
科学(67020)
基金(60358)
(51921)
国家(51290)
科学基金(44073)
社会(42994)
社会科(40122)
社会科学(40109)
(35972)
基金项目(32528)
编号(30243)
教育(29311)
(27988)
(27904)
自然(26243)
自然科(25609)
自然科学(25606)
自然科学基金(25146)
成果(23658)
资助(22762)
(20169)
课题(19602)
(18774)
重点(18472)
(18361)
(17996)
(17892)
国家社会(17556)
期刊
(69246)
经济(69246)
(54499)
农业(36637)
研究(34440)
中国(31405)
业经(20107)
科学(19604)
学报(19571)
(19398)
金融(19398)
大学(16394)
(16053)
学学(15812)
(14667)
农村(14601)
(14601)
农业经济(14562)
管理(14179)
教育(13963)
技术(11061)
问题(10319)
(9772)
农村经济(9284)
世界(8731)
社会(8554)
经济问题(8301)
社会科(7914)
社会科学(7914)
业大(7428)
共检索到196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俊淼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减贫模式创新需要融合农村现有的经济合作组织平台,构建组织嵌入式减贫模式,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嵌入小额信贷机构与贫困农户之间,实现小额信贷机构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机融合,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结构、技术和业务的嵌入,增强贫困农户的生产和消费,实现小额信贷减贫的目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俊淼  
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组织嵌入型的农村小额信贷减贫模式,以建立社区性的农民合作组织并嵌入到小额信贷减贫体系中,不仅可以推动小额信贷资金更为精确地"瞄准""发展型的穷人",而且还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和贫困农户提供服务,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和贫困农户的经营风险,节约两者进行金融交易的成本,实现金融机构、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三方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凯俊  王雪辉  彭希哲  卢敏  
城市嵌入式养老和乡村互助养老并非割裂,准嵌入性组织是在乡土困境下适宜提供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载体。本文首先对比了浙江省N市B区三个街道的养老模式,将乡村嵌入式养老整合为三个阶段:第一,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公共组织提供互助养老是乡村嵌入的初级阶段;第二,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准嵌入性组织提供专业服务是乡村嵌入的中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模糊关系及组织的孱弱;第三,人口密度较高时通过非公共组织提供多元服务是乡村嵌入借鉴城市经验的终极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及组织的专业性。其次基于关系合同理论,认为准嵌入性组织的相对优势在于嵌入了多元制度关系,从而为乡村多方合作提供正当性。政治制度逻辑源于组织的公益使命高度契合政府兜底职能,减少了组织乡村行动的争议。商业制度逻辑源于组织能够围绕最初的公益使命,灵活切换公益方式和商业工具,相应的价值回报成为乡贤治村的长效机制。社会制度逻辑源于乡贤和准嵌入性组织联动,填补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身-群”薄弱的环节,形成了“身-家-群-国”贯通的乡村老龄社会治理逻辑。综合上述结论,本文力图介绍地方经验,即政府引导乡贤创办准嵌入性组织,通过购买服务和合理引导民间面子竞争开展微慈善的方式支持组织发展,实现地方经验转化为中国智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凯俊  王雪辉  彭希哲  卢敏  
城市嵌入式养老和乡村互助养老并非割裂,准嵌入性组织是在乡土困境下适宜提供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载体。本文首先对比了浙江省N市B区三个街道的养老模式,将乡村嵌入式养老整合为三个阶段:第一,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公共组织提供互助养老是乡村嵌入的初级阶段;第二,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准嵌入性组织提供专业服务是乡村嵌入的中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模糊关系及组织的孱弱;第三,人口密度较高时通过非公共组织提供多元服务是乡村嵌入借鉴城市经验的终极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及组织的专业性。其次基于关系合同理论,认为准嵌入性组织的相对优势在于嵌入了多元制度关系,从而为乡村多方合作提供正当性。政治制度逻辑源于组织的公益使命高度契合政府兜底职能,减少了组织乡村行动的争议。商业制度逻辑源于组织能够围绕最初的公益使命,灵活切换公益方式和商业工具,相应的价值回报成为乡贤治村的长效机制。社会制度逻辑源于乡贤和准嵌入性组织联动,填补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身-群”薄弱的环节,形成了“身-家-群-国”贯通的乡村老龄社会治理逻辑。综合上述结论,本文力图介绍地方经验,即政府引导乡贤创办准嵌入性组织,通过购买服务和合理引导民间面子竞争开展微慈善的方式支持组织发展,实现地方经验转化为中国智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菁  
供养服务机构是推动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可及的重要载体,但存在福利排斥和福利内卷化问题。从嵌入视角出发,建构空间嵌入—要素嵌入—结构嵌入—认知嵌入—服务嵌入五维分析框架,基于安徽L镇的田野调查,分析农村供养服务机构转型实现嵌入式养老服务供给的机制及其治理效能。研究发现,供养服务机构以空间嵌入为基础,多元主体协作养老资源整合推进要素嵌入,建构养老服务枢纽促进在地化养老服务生产实现结构嵌入,促使养老伦理向新家庭本位与公共本位并存转变,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下沉和“多养融合”嵌入式生活场域供给服务。供养服务机构转向发展探索新型嵌入式养老利于以嵌入式建构镇域养老共同体打破养老服务区隔,促进养老服务转介衔接提高养老服务效益以及生产赋能家庭养老次生公共价值,从而提高福利治理效能。未来还需从挖掘本土服务资源提高嵌入可持续性、加强嵌入后福利治理风险管理以及提升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嵌入精准性等方面推进其养老服务长效嵌入式供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寒非  
通过调查黔东南地区归平侗寨房族组织结构及其特点发现,房族组织是当地重要的乡村自组织,法治巧妙地"嵌入"族规和纠纷解决之中。乡村自组织资源非常丰富,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和法治推进的本土资源。法治嵌入乡村自组织主要有制度嵌入、规则嵌入以及行动嵌入三种方式。制度嵌入主要通过"行政权主导乡村自组织制度设计"机制实现;规则嵌入主要通过"正式规则的非正式转化"机制实现;行动嵌入主要通过"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机制实现。基于乡村自组织的"嵌入式法治"是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模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目标的关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晓山  孙若梅  
农村小额信贷:国际经验与国内扶贫社试点杜晓山孙若梅一、世界各国农村小额信贷项目概述1.组织特征。按目前世界上13个主要进行小额信贷活动帮助贫困群体发展的组织机构,可分为四类:(1)开发(发展)银行。如印尼,墨西哥和尼瓜多尔,是政府的国家级开发银行,通...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国宝  
农村小额信贷扶贫试验及其启示吴国宝引言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减缓农村贫困的努力,经历了经济增长推动和贫困人口目标瞄准两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5年,主要依靠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同时也促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晓锋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资金来源重要途径的小额信贷,具有灵活、方便、量少等显著特点,能够为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关键在于小额信贷机制创新的程度,为此,可从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模式、目标、管理、设计等方面实现创新与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宗义  罗柳丹  
缓减贫困一直是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政府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2003~2011年中国26个省市的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定量研究农村小额信贷缓解农村贫困的效应。结果表明:小额信贷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其降低农村绝对贫困的程度效应要大于降低农村贫困人口相对收入短缺和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小额信贷缓减贫困的效应,应进一步放开小额信贷发展的约束成分,改进贫困农户贷款评级授信的方式,提高小额信贷缓减贫困的精确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慧丽  许珍珍  
实现农村社会有效治理,需要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山东省S县刘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案例,研究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嵌入式动员”机制,其特征是通过党组织建设、组织嵌入与组织动员三阶段实现基层自治。首先,基层党组织通过成员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愿景重塑,焕发组织活力;其次,基层党组织运用身份嵌入、知识嵌入、文化嵌入和制度嵌入四重嵌入的路径机制将党建融入地方社会,重塑党群关系;最后,通过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组织嵌入之后的政治动员与社会动员,达成农村社会治理的综合实践,以取得良好的基层治理成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美玉  
贫困和反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研究的课题。在扶贫过程中,穷人普遍面临信贷约束的现象逐渐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信贷约束是造成穷人持续贫困的重要原因,这一思想被用于小额贷款扶贫实践中。信贷约束影响贫困持续的必要条件是要素市场具有交易成本或者生产或销售环节具有规模经济效应;通过建立小额信贷模型,探讨了我国小额贷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政府规范市场、协助建立农业协作组织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等等举措,会对小额贷款项目的扶贫效果产生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松有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中国的农村贫困治理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在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下,脱贫攻坚阶段的嵌入式农村扶贫具有系统化的优势和精准性的特征:多元主体的全要素嵌入、多种渠道的全领域嵌入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绝对贫困人口进行的精准扶贫确保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但也存在"嵌入裂缝"降低了扶贫效率和绩效等问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随着农村贫困治理任务和环境的变化,嵌入式农村贫困治理应在延续系统化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嵌入行为治理弥合"嵌入裂缝",并从精准扶贫向精准防贫升级,从精准脱贫向整体致富升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制度嵌入及关系嵌入弥合"嵌入裂缝",提升嵌入式农村贫困治理的效率和绩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强化制度嵌入和关系嵌入,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构建和完善系统化、整体致富与精准防(扶)贫并重的农村贫困治理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德平  
孟加拉等国外乡村银行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模式及成功经验 ,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巍  
通过对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实地考察,在简要介绍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的基础上,对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的运行模式进行剖析,并结合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实际,借鉴格莱珉银行的成功经验,提出发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应改变固有的守旧观念,大力开发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还款人组织,扩大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实行灵活的利率并适当提高贷款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