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6)
- 2023(13636)
- 2022(11997)
- 2021(11354)
- 2020(9520)
- 2019(21794)
- 2018(21703)
- 2017(41464)
- 2016(22480)
- 2015(25199)
- 2014(24726)
- 2013(24323)
- 2012(22018)
- 2011(19756)
- 2010(19758)
- 2009(18355)
- 2008(17481)
- 2007(14924)
- 2006(12993)
- 2005(11321)
- 学科
- 济(83491)
- 经济(83384)
- 管理(64482)
- 业(59521)
- 企(51513)
- 企业(51513)
- 方法(38528)
- 数学(32169)
- 数学方法(31668)
- 农(22089)
- 中国(21698)
- 财(21188)
- 学(20326)
- 业经(19660)
- 理论(17038)
- 地方(16322)
- 贸(15507)
- 贸易(15494)
- 制(15154)
- 易(15037)
- 和(14664)
- 农业(14557)
- 技术(14368)
- 务(13501)
- 财务(13429)
- 财务管理(13404)
- 教育(13274)
- 企业财务(12656)
- 划(12465)
- 环境(12357)
- 机构
- 大学(310753)
- 学院(307238)
- 管理(122990)
- 济(115175)
- 经济(112518)
- 理学(107187)
- 理学院(105984)
- 管理学(103983)
- 管理学院(103435)
- 研究(100225)
- 中国(72708)
- 京(65882)
- 科学(63380)
- 财(52898)
- 所(49410)
- 农(46457)
- 中心(45860)
- 业大(45389)
- 研究所(45230)
- 范(45006)
- 师范(44607)
- 江(44082)
- 财经(42792)
- 北京(41394)
- 经(38935)
- 院(36626)
- 农业(36343)
- 州(36297)
- 师范大学(36246)
- 技术(33649)
- 基金
- 项目(214519)
- 科学(169192)
- 研究(160295)
- 基金(154518)
- 家(133886)
- 国家(132738)
- 科学基金(114335)
- 社会(98707)
- 社会科(93330)
- 社会科学(93307)
- 省(83918)
- 基金项目(81909)
- 教育(75619)
- 自然(74612)
- 自然科(72903)
- 自然科学(72888)
- 自然科学基金(71530)
- 划(71339)
- 编号(67003)
- 资助(63127)
- 成果(55407)
- 重点(47977)
- 部(47316)
- 课题(46056)
- 发(45268)
- 创(45178)
- 项目编号(41953)
- 创新(41920)
- 教育部(41051)
- 科研(40860)
- 期刊
- 济(124826)
- 经济(124826)
- 研究(91065)
- 中国(59146)
- 学报(48433)
- 教育(45860)
- 管理(45062)
- 科学(44690)
- 农(42209)
- 财(39463)
- 大学(36857)
- 学学(34048)
- 农业(29536)
- 技术(26954)
- 融(23208)
- 金融(23208)
- 业经(21553)
- 经济研究(20058)
- 财经(19937)
- 图书(18930)
- 经(17030)
- 问题(15838)
- 科技(15342)
- 理论(15082)
- 业(15016)
- 技术经济(14123)
- 实践(14025)
- 践(14025)
- 版(14002)
- 现代(13638)
共检索到443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晓芳 侯舒艨
教师知识增长与创新是教师学习发生的标志。已有研究关注学校组织环境对教师学习的影响,但鲜有系统性实证研究关注教师学习过程中个体、小组和组织知识的彼此互动和转换。借助组织知识创建理论与组织知识转换模型,本研究以中国中部省份两所小学语文教研组为个案,探讨教师学习过程的特点以及知识在个体、小组和组织层面的多层次转换。研究发现,教师个体、小组及学校组织学习之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复杂的多种变式:既有以教研组层面的知识社会化、外部化为核心的教师学习过程,又有以教师个体的知识内化为中介的教师学习模式。这表明,以教研组为教师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培育领袖教师学习领导力,鼓励个体、小组和学校组织层面的知识共建或将有助于促进教师学习。
关键词:
教师学习 组织学习 知识转换 个案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梁燕 赵琛徽
本文基于中国173个创业团队的配对调查样本数据,运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MSEM),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出发,研究了个体心理所有权与集体心理所有权对创业团队成员在团队内外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心理所有权与集体心理所有权对创业团队成员间信任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集体心理所有权能够通过创业团队成员间信任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成员的团队内知识共享意愿,负向影响成员的团队外知识共享意愿,而个体心理所有权则仅能通过创业团队成员间信任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成员的团队内知识共享意愿,对成员的团队外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进一步厘清了两个层面的心理所有权对成员的团队内知识共享和团队外知识共享的作用关系,拓展了心理所有权理论并为创业团队处理成员的知识共享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预测
[作者]
唐朝永 陈万明 胡恩华
不确定环境下,员工失败学习对于组织绩效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构建了涵盖个体和组织层面的失败学习概念模型,从个体层面,模型描述了领导包容性、心理安全感以及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失败学习的正向关系;从组织层面,模型揭示了组织支持对失败学习的调节作用。通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体视角,领导包容性对失败学习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积极影响,心理安全感在领导包容性和失败学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促进失败学习的开展;从组织层面,组织支持对于领导包容性、心理安全感与失败学习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于自我效能感与失败学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邹艳春 印田彬
当今社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谋得生存与发展。然而,变革与创新往往会给组织成员带来不确定性,容易遭遇挫折。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心理安全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变革与创新的员工心理素质,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探讨。为了推进学界人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个重要概念,本文拟对心理安全进行研究述评。具体而言,本文从多层次视角出发,梳理了个体、团队、组织三个层面上心理安全的定义与测量,然后回顾了心理安全的研究现状,尤其是系统梳理了影响因素、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未来研究做了几点展望。
关键词:
心理安全感 心理安全气氛 多层次视角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邹艳春 印田彬
当今社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谋得生存与发展。然而,变革与创新往往会给组织成员带来不确定性,容易遭遇挫折。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心理安全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变革与创新的员工心理素质,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探讨。为了推进学界人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个重要概念,本文拟对心理安全进行研究述评。具体而言,本文从多层次视角出发,梳理了个体、团队、组织三个层面上心理安全的定义与测量,然后回顾了心理安全的研究现状,尤其是系统梳理了影响因素、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未来研究做了
关键词:
心理安全感 心理安全气氛 多层次视角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莹
试图从实物期权的视角,重构企业在投资和处置专利中面临的多层面管理决策。首先,研究识别和匹配了传统视角中专利层面的申请、维持和实施决策和实物期权逻辑中的典型期权决策。在此基础上,构建专利组合层面期权更新的决策过程模型。最后,从企业层面讨论企业内部(组织战略和资源)和外部因素(环境不确定性和期权独占性)对专利组合更新决策的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邓渝 范莉莉
员工多样性是一个多层次构念,本文通过员工多样性在不同研究层次的概念化,同时考察了个体感知差异和团队异质性对员工学习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对617份IT行业跨国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个体感知差异与团队异质性对员工信息有效利用和学习绩效均有显著影响;团队异质性在个体感知差异与员工学习绩效之间起跨层次的调节作用;信息有效利用是个体感知差异与团队异质性对员工学习绩效影响的部分中介变量。最后探讨了本研究结果的意义、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刚 吴洁
组织学习与吸收能力的关系已经得到学界广泛认同,但组织学习作为一个跨越个体、团队与组织层面的概念,现有研究忽略了组织学习的不同层次对吸收能力的影响。通过引入组织知识的两个静态与动态的表征:知识存量与知识流量,基于互补性视角,研究不同层次学习间的互补性对吸收能力的直接影响,以及组织知识在组织学习与吸收能力间的作用。研究表明:个体、团队、组织三个层次学习间的互补性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并对知识存量与知识流量产生积极影响;知识流量在组织学习与吸收能力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最后,从构建支持多层次组织学习的情境与平衡知识两个维度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强
知识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新的经济背景下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但知识管理又要求组织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关于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方面的文献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但是较少有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本文试图通过两个代表性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来分析组织学习在知识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认为,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互为你我,互相促进和作用,目的都是为了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关键词:
组织学习 知识管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红霞 生帆 谭凌峰 马鸿佳
[目的/意义]文章综合探讨了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整合不同层次知识转移研究,并基于能力视角建立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方法/过程]界定了知识内涵,阐述了知识分类及知识转移一般过程;在此基础上,关注不同层次上的知识转移过程,提出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并从能力视角出发,依据能力对知识转移各过程的影响,构建基于能力视角的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对知识转移基本模型进行全面拓展,基于能力视角的多层次知识转移模型表明组织需要在知识转移不同过程中重视相关能力的构建与提升,通过协调能力与不同层次上知识转移过程,提升知识转移效果。
关键词:
知识转移 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何绍华 曾文武
本文首先界定了知识创新与知识创造、组织学习的关系,然后从组织学习过程模型出发,分析了组织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创新,最后探讨了基于组织学习的知识创新过程模型。
关键词:
知识创新 组织学习 知识创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原兰兰、卢文汇、连仙枝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6期中撰文,从内容体系和培训途径两个方面,阐述了对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多层次继续教育。作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分为新任教师以及骨干教师与中青年教师两类,其继续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培训途径是不同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春玲 任菲 赵占博
随着企业管理对人力资本的关注,心理授权被认为是授权研究中提升员工绩效和幸福感的重要方式,而组织情境化和多层次理论的建立能使心理授权研究更加全面深入。文章在界定个体及团队心理授权和组织特征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国内外文献中组织特征影响心理授权的三种作用机制—组织特征跨层次驱动心理授权作用机制、组织特征跨层次调节心理授权作用机制和组织内多层次心理授权整合作用机制,并具体分析相应的模型意义,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建勋
从核心竞争力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并把它界定为一种综合能力,是解决多元化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多层次的视角出发对容易混淆的资源、能力、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最后通过对联合利华核心竞争力的案例分析,提炼了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和机理。
关键词:
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多层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卫东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事实上,一个完整而且成熟的资本市场应由多个层次组成,各层次市场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能够通过一种良性的互动来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本文拟从实践角度出发研究美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状况并借鉴其发展经验。一、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架及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