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6)
- 2023(10178)
- 2022(9233)
- 2021(8833)
- 2020(7401)
- 2019(17288)
- 2018(17285)
- 2017(33201)
- 2016(18293)
- 2015(20690)
- 2014(20801)
- 2013(20579)
- 2012(18704)
- 2011(16858)
- 2010(16710)
- 2009(15098)
- 2008(14602)
- 2007(12561)
- 2006(10862)
- 2005(9344)
- 学科
- 济(71108)
- 经济(71031)
- 管理(52835)
- 业(50163)
- 企(43490)
- 企业(43490)
- 方法(35320)
- 数学(29952)
- 数学方法(29529)
- 农(18194)
- 中国(17026)
- 业经(16378)
- 财(16329)
- 学(16289)
- 地方(14716)
- 理论(13828)
- 和(12936)
- 农业(12160)
- 贸(12123)
- 贸易(12116)
- 技术(12108)
- 易(11730)
- 制(11370)
- 环境(11079)
- 务(10792)
- 财务(10723)
- 财务管理(10701)
- 划(10680)
- 教育(10625)
- 企业财务(10124)
- 机构
- 大学(257751)
- 学院(255133)
- 管理(106584)
- 济(96056)
- 经济(93820)
- 理学(93111)
- 理学院(92074)
- 管理学(90444)
- 管理学院(90008)
- 研究(84275)
- 中国(59960)
- 京(55527)
- 科学(54423)
- 所(42248)
- 财(41673)
- 农(40309)
- 业大(39625)
- 研究所(38861)
- 中心(37954)
- 江(35515)
- 范(35513)
- 北京(35204)
- 师范(35184)
- 财经(34174)
- 农业(31616)
- 经(31105)
- 院(31035)
- 州(29521)
- 师范大学(28642)
- 技术(27786)
- 基金
- 项目(181401)
- 科学(142298)
- 研究(133023)
- 基金(130069)
- 家(113113)
- 国家(112166)
- 科学基金(96564)
- 社会(80894)
- 社会科(76456)
- 社会科学(76434)
- 省(71783)
- 基金项目(70206)
- 自然(64449)
- 自然科(62934)
- 自然科学(62920)
- 教育(61756)
- 自然科学基金(61753)
- 划(60673)
- 编号(55265)
- 资助(53735)
- 成果(44670)
- 重点(40311)
- 部(39663)
- 课题(38083)
- 发(37962)
- 创(37876)
- 创新(35187)
- 科研(34720)
- 项目编号(34123)
- 大学(33771)
- 期刊
- 济(101933)
- 经济(101933)
- 研究(72693)
- 中国(47175)
- 学报(40372)
- 管理(38474)
- 科学(37833)
- 农(35582)
- 教育(33527)
- 大学(30230)
- 财(29822)
- 学学(28124)
- 农业(25420)
- 技术(23305)
- 融(17284)
- 金融(17284)
- 业经(17072)
- 经济研究(15417)
- 图书(15364)
- 财经(15341)
- 科技(13641)
- 理论(13218)
- 业(13184)
- 问题(13030)
- 经(12970)
- 技术经济(12956)
- 实践(12416)
- 践(12416)
- 资源(12208)
- 情报(11677)
共检索到360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贾建锋 赵希男 孙世敏
组织学习能力是个多维概念,定期识别在哪个维度上具备个性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对组织学习能力状况做出评价将有利于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本文按照目标规划的思想,依据2-范数距离,提出一种组织学习能力的个性优势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尊重每一位被评价者的意见出发识别其个性优势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综合评价结论。在此基础上以国内某大型软件企业的20个事业部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组织学习能力由发现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推广能力、反思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输出知识能力、建立知识库能力九个维度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个性优势识别的组织学习能力评价方法符合"人本管理"思想,易于被评价主体接受,且具有客观性的特点,...
关键词:
组织学习能力 个性优势识别 评价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正锋 叶金福 蔡建峰
在回顾国内外关于组织学习理论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及其相关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组织学习能力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及关键要素进行界定和分析,提出了组织学习能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逻辑关系模型,剖析了组织学习能力对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为指导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组织学习能力 可持续竞争优势 学习型组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旺盛
作为能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企业的动态能力具有知识性和学习性的特征,它的形成和组织学习密切相关。本文从组织知识学习的过程性着手,构建一个基于组织学习的动态能力的理论模型,分析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开展组织学习提升动态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 经营惯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章存
基于相关文献,本文按主体能力观、过程能力观和主体—过程综合能力观对目前国外有代表性的组织学习能力理论进行梳理和比较,以期促进我国组织学习能力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组织学习 学习能力 比较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晓波 苗文斌 郑健壮
虽然早期对集群形成和获得竞争优势分析主要集中于对外生因素的分析,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内生因素才是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集体学习、集体知识在集群租金获取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从组织学习角度来分析集群竞争优势和租金的来源,提出通过集体知识积累产生集群彭罗斯租金,由于彭罗斯租金的组织根植性和不可模仿性构成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探讨了集群锁定导致集群衰退的原因。
关键词:
集群 竞争优势 组织学习 集体知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建新 陈雪阳
本文在回顾组织学习的产生背景与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组织学习的动态竞争优势转化模型,分析组织学习转化为动态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企业强化组织学习、构建动态竞争优势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组织学习 知识传导 动态能力 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林
企业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需要适时进行战略调整。战略调整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对过去选择的、目前正在实施的战略方向或线路的改变。企业战略调整应该借鉴刺猬理念,按照激励、调整、重组和创办新企业四种机制来操作。组织学习是企业战略调整成功的重要保障。组织学习应该同时发生在企业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并采取直觉、解释、整合和制度化四个相互联系的微观过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振华 阳志梅
文章基于知识观从网络嵌入性视角解析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网络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对组织学习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网络嵌入性、组织学习及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集群企业在网络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要提高自身的组织学习能力不断改善自身知识状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洪明 王成 葛志良
本文研究组织文化、组织学习、核心能力和组织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以华南地区的139家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证实了:(1)组织文化通过影响组织学习进而影响核心能力;(2)组织学习影响核心能力进而影响组织绩效;(3)核心能力对组织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4)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组织学习和核心能力的构建间接影响组织绩效;(5)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核心能力的构建间接影响组织绩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深刻理解核心能力的形成及正确认识组织文化和学习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组织文化 组织学习 核心能力 组织绩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肖虎
利用组织学习、战略管理等理论,分析财经院校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流和途径。认为,对于财经院校,经济转轨意味着知识传统的转变: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中心的知识传统转向以西方经济学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学传统。知识传统的转变速度和效率将影响财经院校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各种渠道学习和培养新知识传统将是财经院校持续竞争优势构建的关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灏 魏泽龙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不同创新组合下企业竞争优势和组织学习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内部学习水平强度更可能受管理创新的影响,技术创新对内部学习程度的影响较管理创新小;很大程度上,管理创新对内部实践学习的影响更大,注重管理创新的企业的内部实践学习水平要比只关注技术创新的企业内部实践学习水平高;企业只从事高管理创新或只从事高技术创新,对知识利用程度的提升并不明显。此外,研究结果强调了企业同时从事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有利于提升组织学习水平和获取长期竞争优势,单一地关注某种创新不利于组织学习能力提升和长期竞争优势建立。本文研究结论有利于系统认识组织学习、创新组合、竞争优势建立的过程,对转型经济体制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帅良余
当前,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正在我国不断地深入发展,它既是建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也是成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推进学习型组织全面深入的发展,这是各级组织十分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从组织学习文化的视角进行相关探索,解析组织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内涵,以使人们更好地深化认识,把握学习型组织的本质,依托组织学习文化的力量,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效率,促进组织发展。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组织学习文化 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军 关健 陈娟
发展了传统的"环境—战略—组织"研究模式,构建了"组织学习—动态能力—战略变化"的新分析范式,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都能对战略变化产生正向影响;组织学习还能通过动态能力间接地正向影响战略变化;企业应积极推进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以提升战略变化的实施效果,加快战略变化速度和扩大战略变化幅度。
关键词:
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 战略变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春亮 郭彦
基于知识转移与组织动态能力的内在联系,旨在探索组织学习在知识转移提升组织动态能力中的中介作用。基于知识的观点,知识转移可以提高组织的柔性,从而提高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在知识转移与企业动态能力关系中引入组织学习,分析组织学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
关键词:
知识转移 动态能力 组织学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铁男 贾榕霞 陈宁
本文对组织学习能力和战略柔性的前期研究进行分析,提炼出一个体现组织学习能力和战略柔性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并采用多行业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受组织学习能力影响的程度。通过假设验证分析,辅助各变量R2值的分析,资源柔性20.3%的方差被学习能力所解释,而学习能力则占据了能力柔性94.1%的方差比例,体现了学习能力对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不同程度的解释力,学习能力对能力柔性的解释力度更强,说明学习能力对资源柔性影响程度低,学习能力对能力柔性影响程度高,这是一个新结论。研究结论为提升企业战略柔性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组织学习能力 资源柔性 能力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