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9)
2023(12624)
2022(10927)
2021(9935)
2020(8590)
2019(20122)
2018(19824)
2017(37417)
2016(20955)
2015(23513)
2014(23605)
2013(23186)
2012(21167)
2011(19314)
2010(19522)
2009(18175)
2008(17929)
2007(16242)
2006(13905)
2005(12164)
作者
(64873)
(54110)
(54042)
(51306)
(34106)
(26333)
(24678)
(21588)
(20240)
(19256)
(18253)
(18214)
(17260)
(17190)
(17015)
(16818)
(16745)
(16089)
(15586)
(15565)
(13777)
(13398)
(13234)
(12405)
(12261)
(12165)
(11997)
(11942)
(11057)
(11012)
学科
(86502)
经济(86411)
管理(58276)
(56550)
(46859)
企业(46859)
方法(44982)
数学(40061)
数学方法(39352)
(22921)
(20323)
中国(20152)
(19707)
业经(18720)
(16627)
贸易(16620)
(16142)
地方(15444)
农业(15329)
理论(15080)
(14216)
(13119)
(13079)
财务(13024)
财务管理(12991)
技术(12858)
环境(12466)
企业财务(12226)
(11723)
银行(11655)
机构
大学(306627)
学院(305049)
(119017)
管理(117998)
经济(116493)
理学(103495)
理学院(102272)
研究(101282)
管理学(100013)
管理学院(99484)
中国(73877)
科学(68151)
(64456)
(61793)
业大(53549)
(53383)
(51438)
农业(49507)
研究所(49374)
中心(46796)
(44873)
财经(41912)
北京(39952)
(39892)
师范(39325)
(38040)
(35953)
经济学(35565)
(35459)
技术(34511)
基金
项目(211564)
科学(164796)
基金(152350)
研究(144906)
(136413)
国家(135325)
科学基金(114674)
社会(89946)
社会科(85285)
社会科学(85253)
(85237)
基金项目(80999)
自然(78496)
自然科(76743)
自然科学(76716)
自然科学基金(75330)
(72573)
教育(68970)
资助(63374)
编号(57911)
重点(48574)
(45886)
成果(45525)
(44516)
(44167)
计划(42497)
科研(41836)
创新(41325)
课题(40692)
大学(38564)
期刊
(121667)
经济(121667)
研究(78728)
中国(57361)
学报(57043)
(53952)
科学(49631)
大学(41423)
管理(40515)
(39733)
学学(39364)
农业(36456)
教育(33417)
技术(27782)
(21391)
金融(21391)
业经(20805)
(20504)
经济研究(20224)
财经(19674)
统计(17655)
(16856)
(16435)
(16326)
技术经济(16224)
问题(16171)
科技(15426)
业大(15199)
决策(14680)
商业(14650)
共检索到427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孝斌   王学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静  张宁  
组织效率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组织效率的定义进行明确的区分和界定,也缺乏对组织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因此,研究组织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就显得很有意义。文章首先对组织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组织的投入效率建模,最后还给出了实际的算例。通过构造组织投入效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及评价因素集、权重集,并以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对组织投入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扬  
本文通过建立大数据下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HP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同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大数据下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杨成  
在比较和分析现有的组织绩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平衡计分卡,结合文献资料、预试和访谈资料,初步遴选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了包括4个主成分因子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评价体系对4家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进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多数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水平偏低,以顾客为导向、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应成为改善非营利组织绩效的工作重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丽民   袁山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雷  胡维华  
一、多因素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对影响上市公司赢利能力的因素的分析,综合地反映了上市公司赢利能力的各项财务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多因素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孝新  
通过分析研究 ,建立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六大指标体系 :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股本扩张能力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多因素层次模糊分析结构模型 ,并以实例进行应用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亮  刘畅  
目前,PPP模式在国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对参与PPP模式的各利益相关方而言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问卷调查对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将风险因素归纳为6个一级风险因素指标,35个二级风险因素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处理,构建风险管理控制模型;对各风险因素进行评分,确定风险的等级;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项目进行评估,从理论和方法上为项目参与者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构建全面的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并通过建立模型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给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期为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帮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静  张在旭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并以阜新地区为例对其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得出阜新地区适合投资的结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海英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面临所得税负担较重、纳税筹划能力不足、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缺乏针对性等突出问题,选取深圳中小板块上市的40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这些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影响因素。事实上,运用这种方法制定纳税筹划方案,将有助于中小企业提高所得税纳税筹划效率,降低筹划成本,减少理财费用,促使财务管理工作达到良好效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隋敏  陈晓辉  朱孔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组织的发展建设已不能仅仅依靠设备、资本等硬实力,软实力在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组织软实力的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组织软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组织软实力的水平作出评价,以期对实践中的组织合理评价自身软实力,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敏  盛革  
近年来,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顾客、竞合、学习、社会责任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力量,追求组织的卓越绩效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客观需要。为了应对新的形势,帮助组织提高整体绩效和能力,有效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构建企业组织卓越绩效评价模型,实现组织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全力  顾新  
以知识链组织之间冲突动因和冲突存在形式作为准则层,构建冲突水平层次结构模型;并对变量界定和测度指标进行了详细说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知识链组织之间的冲突水平进行评价;为知识链组织之间的冲突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蓝华  刘微微  于渤  
基于稿源质量、审稿质量、编辑质量及出版质量4个影响要素对科技学术期刊质量的影响,建立一套科技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模型,通过一个案例证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评价科技学术期刊质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出提高科技学术期刊质量的策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燕琳  马岚  潘成忠  张栋  孙占薇  张金阁  刘京晶  黎俊佑  
【目的】永定河是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其自然性状况对北京地区居民饮水安全和海河流域水环境均有重要影响,基于"近自然"理念的河流自然性评价是保护和恢复河流自然状态的基础。【方法】以永定河北京山峡段为研究对象,从河流的水文要素、断面形态、水体理化性质、河岸带状况和社会生态价值5个方面,选取了25个定性、定量指标,构建了河流自然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方式计算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对河流进行自然性评价和自然等级判定。【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评价结果总体一致,划分的21个调查河段中处于自然状态、近自然状态、退化状态和人工状态的河段分别占总河长的14.29%、28.57%、46.62%和9.52%,长度分别约为7.5、15.0、25.0和5.0 km。【结论】总体上,调查河段大部分处于退化状态,但仍具有潜在的近自然修复能力。采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均是可行的河流自然性评价方法。表3参2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