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03)
2023(19322)
2022(16422)
2021(15211)
2020(12612)
2019(28669)
2018(28078)
2017(54100)
2016(29232)
2015(32550)
2014(32161)
2013(32111)
2012(29264)
2011(26564)
2010(26655)
2009(24630)
2008(23342)
2007(20585)
2006(18321)
2005(15869)
作者
(85233)
(71193)
(70458)
(66880)
(44689)
(34290)
(31930)
(27946)
(27097)
(25001)
(24222)
(23967)
(22401)
(22187)
(21931)
(21662)
(21343)
(20976)
(20404)
(20214)
(17699)
(17314)
(17168)
(16281)
(16058)
(15756)
(15684)
(15682)
(14313)
(14093)
学科
(121294)
经济(121164)
(84893)
管理(80556)
(62515)
企业(62515)
(52202)
方法(51204)
数学(45007)
数学方法(44615)
中国(36801)
农业(34726)
业经(30210)
地方(29849)
(29704)
(28559)
金融(28556)
(27274)
银行(27205)
(26167)
(24733)
(24420)
(21381)
贸易(21365)
(20676)
(18851)
财务(18785)
财务管理(18750)
技术(18716)
环境(18405)
机构
学院(411509)
大学(409755)
(164285)
管理(160919)
经济(160635)
理学(140417)
研究(139135)
理学院(138829)
管理学(136541)
管理学院(135806)
中国(108486)
科学(88035)
(86262)
(86218)
(72793)
(69714)
业大(68854)
农业(66880)
中心(65592)
研究所(63888)
(59741)
财经(58948)
(53911)
(53531)
北京(53504)
师范(52918)
(50143)
(49136)
经济学(49018)
经济学院(44573)
基金
项目(288727)
科学(226228)
基金(209389)
研究(207782)
(184194)
国家(182627)
科学基金(156116)
社会(132260)
社会科(125106)
社会科学(125072)
(113729)
基金项目(112280)
自然(102047)
自然科(99649)
自然科学(99622)
自然科学基金(97825)
(95374)
教育(93618)
编号(84591)
资助(84420)
成果(66799)
重点(64812)
(62881)
(62874)
(60274)
课题(57590)
创新(56277)
科研(55208)
国家社会(54610)
教育部(53243)
期刊
(178882)
经济(178882)
研究(115941)
(84849)
中国(79149)
学报(70913)
科学(63323)
农业(57066)
大学(53474)
(53248)
管理(53021)
学学(50998)
(48049)
金融(48049)
教育(39532)
业经(34305)
技术(32261)
财经(27892)
(27263)
经济研究(26590)
问题(25925)
(23794)
(21826)
科技(20771)
业大(19670)
资源(19386)
理论(18821)
技术经济(18602)
图书(18597)
现代(18441)
共检索到597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东平  周振  
本文依据组织新制度主义的观点,逐一分析了政府管制、农信社关注、农户认知、组织间模仿等组织场域作用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NCF)支农绩效的影响机理,并以盐城市试点为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强力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NCF支农绩效的提升,但应警惕其对NCF的过度干涉所造成的消极影响;NCF与当地农村信用社的友好程度与NCF的支农绩效正相关;非社员农户对NCF合法身份的怀疑对NCF的支农绩效已无重要影响,而社员对NCF内部治理机制的满意度对其支农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NCF的理事、监事中拥有农村信用社与合作社工作经历的人员比例与NCF支农绩效正相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红梅  
本文利用山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行为的差异及支农目标的共同特征,并从信贷行为角度解释其支农目标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主要体现为借款者数量增加。贷款余额的扩大、期限多样性的增加、审批效率的提高及涉农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增加借款者数量。政府的支农政策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借款者数量,仅关注支农深度及涉农比例只会干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或鼓励支农数据造假行为。信贷政策上,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贷款期限弹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涉农贷款
[期刊] 征信  [作者] 曲小刚  罗剑朝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分布偏向东部地区,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则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分布的不平衡不利于改善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域和乡镇的农村金融服务。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在国内的分布特点,得出影响它们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产业金融部课题组  李培峰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大型商业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金融上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不足,引出通过建立内生性的金融体系来克服二者的不足;其次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合作金融模式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然后针对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建议;最后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孟亮  王立聪  
选取2016—2020年4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据,从脆弱性视角出发,构建数字金融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数字金融发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对地处落后县域、资产规模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治理能力的提升与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会使数字金融更易于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因此,应在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发展环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需提高治理能力以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芹  罗剑朝  
本文以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为例,采用排序选择模型分别对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就样本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满意度不高。比较分析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发现,农户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期望和需求分为三个层次:简单快捷地获得贷款、以较低价格简单快捷地获得贷款、从安全可靠的专业银行以较低的价格简单快捷地获得贷款。农户三个层次的期望分别对应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基于此,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创新产品与服务、村镇银行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和建立金融共生模式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立达  陈燕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政策导向。本文基于合作金融发展演变、内涵和本质特征,分析其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成都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从试点的实体基础、机制创新、主要风险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坚持合作制方向、适当规模、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弢  林敏  张文棋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供给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政策运行以来政策效应不断发挥。本文从政策目标、实施主体、政策效果等传导机制角度,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应发挥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结论:政策制定者的自身约束与新型金融机构经营现实存在冲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与政策目标实现之间存在矛盾,地方政府和现有金融机构的利益和政策实施之间存在分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是阻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应发挥的一个短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瑾  罗剑朝  王佳楣  
自2006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批准成立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本文在对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政策,研究发现目前的政策支持体系存在税收优惠力度弱、费用补贴少、贷款利率低、监管政策不明确和政策缺乏区别对待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立法体系、取消村镇银行存款准备金、放开利率控制、加大补贴力度、降低税率、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等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本文研究了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经营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玉英  任爱华  
在当前政府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分析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入手,在分析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乐芬  赵倩  沈建芬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南京和泰州两地2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实地调查的结果,以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江苏省的主要形式——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作为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基于对江苏省宁泰两地2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实地调查,考察现阶段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在江苏的运行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江苏地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运行绩效良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将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摘"准"转正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符合的具体条件并提出政府应给予的政策支持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缓解"三农"和农村小微企业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之所需。以河南省为例,深入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而提出河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雯  温丽琴  李朝阳  
2006年年底中国放宽了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外资不断深入落后的农村金融市场,这和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撤出的现象相悖。经统计发现外资主要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县级市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2006~2010年的数据进行Logit模型分析,发现市场发展潜力、追随客户、人力资源和优惠政策等是外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选址时考虑的因素,而市场规模和集聚效应无显著影响。各地区应充分挖掘当地农村的优势发展农村经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完善引资的鼓励和监督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佳楣  罗剑朝  张珩  
通过对陕西省和宁夏自治区的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村镇银行综合绩效最优,小额贷款公司次之,资金互助社最差。此外,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综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贷款市场占有率与绩效得分负相关,注册资本、最大股东股权比例与绩效得分正相关。建议针对三类新型机构的不同发展状况与经营特点来提升绩效,从而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