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91)
2023(17218)
2022(14764)
2021(13790)
2020(11602)
2019(26077)
2018(25809)
2017(49988)
2016(27083)
2015(29924)
2014(29308)
2013(28942)
2012(26310)
2011(23354)
2010(23253)
2009(21880)
2008(21437)
2007(18925)
2006(16611)
2005(14771)
作者
(76898)
(63827)
(63677)
(60302)
(40756)
(30551)
(28902)
(24839)
(24107)
(22869)
(21689)
(21496)
(20280)
(20112)
(19670)
(19447)
(19168)
(19010)
(18453)
(18164)
(15806)
(15618)
(15366)
(14616)
(14365)
(14335)
(14189)
(14163)
(12769)
(12666)
学科
(108197)
经济(108066)
(101803)
管理(95058)
(92316)
企业(92316)
方法(49066)
数学(38718)
数学方法(38285)
(34676)
业经(34526)
(33234)
(26120)
财务(26050)
财务管理(26016)
中国(25605)
企业财务(24737)
农业(23350)
(22316)
技术(21712)
理论(21521)
(21239)
(20333)
(19558)
环境(18894)
地方(18869)
(18594)
贸易(18583)
(18042)
(17596)
机构
学院(384121)
大学(380649)
管理(157376)
(150340)
经济(147213)
理学(135994)
理学院(134583)
管理学(132495)
管理学院(131779)
研究(120189)
中国(91714)
(80065)
科学(75264)
(71426)
(63367)
(59684)
财经(57585)
业大(57217)
(56402)
中心(55171)
研究所(54215)
(52387)
农业(49839)
北京(49749)
(48125)
师范(47655)
(45870)
经济学(44216)
(43754)
财经大学(42720)
基金
项目(261066)
科学(206826)
研究(191822)
基金(190620)
(165426)
国家(163957)
科学基金(142746)
社会(121398)
社会科(114951)
社会科学(114926)
(102713)
基金项目(101273)
自然(93564)
自然科(91421)
自然科学(91400)
自然科学基金(89795)
教育(87312)
(85243)
编号(78755)
资助(77581)
成果(62751)
重点(57595)
(56969)
(56192)
(54870)
课题(52535)
创新(51812)
科研(49859)
国家社会(49720)
项目编号(49598)
期刊
(167052)
经济(167052)
研究(108195)
中国(68780)
管理(60614)
学报(59233)
(58507)
(58115)
科学(54775)
大学(44632)
学学(42130)
农业(40625)
教育(39200)
技术(33497)
(31155)
金融(31155)
业经(30545)
财经(28247)
经济研究(26013)
(24222)
(23087)
问题(21492)
图书(20825)
技术经济(19920)
现代(18603)
科技(18370)
财会(18134)
理论(18132)
(17894)
商业(17883)
共检索到554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俊  
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以20002015年期间发生过负面环境事件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负面环境事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环境事件发生之后,为了缓解外部压力,上市公司会增加披露环境信息;上市公司的社会声誉越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增加幅度越大;社会声誉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货币性环境信息,而社会声誉低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不含实质性内容的非货币性环境信息。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俊  
本文基于组织合法性理论,以2000~2015年期间发生过负面环境事件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负面环境事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负面环境事件发生之后,为了缓解外部压力,上市公司会增加披露环境信息;上市公司的社会声誉越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增加幅度越大;社会声誉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货币性环境信息,而社会声誉低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增加披露不含实质性内容的非货币性环境信息。研究结论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鹏  程松松  
研究环境信息披露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选取双元合法性这一视角剖析企业披露行为的动机及引起的后果。通过梳理现有文献的环境信息测量方式与披露动因,构建基于政府合法性和市场合法性两个维度的环境信息披露2×2整合框架,并分析了四个象限的可能后果。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江华  戴鑫  
企业的强制性和自愿性社会和环境披露在获取组织合法性层面上有不同的效果。文章基于此领域中最前沿的组织合法性理论,对强制性和自愿性披露的合法性起源、动机、载体以及规制、规范和认知的获得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提出了对我国企业披露实践的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海  
社会责任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伦理基础,是构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的关键。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一直都是作为企业治理的理论逻辑和理想愿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的构建要以当代公认的伦理规范为指导,力求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海  
社会责任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伦理基础,是构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的关键。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一直都是作为企业治理的理论逻辑和理想愿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的构建要以当代公认的伦理规范为指导,力求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林  王建玲  姚树洁  
本文以合法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特征,以及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的合法性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媒体曝光度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显著增长。与现有研究结论不同,本文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与公司上市年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与中国特殊的资本市场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本文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合法性理论在中国新兴市场中有效的经验证据,对于公司管理层以及监管部门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厚宾  王蔷瑞  
基于合法性理论,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数据,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视角探讨了海外并购交易成败及其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降低海外并购交易的持续时间。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更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完成的概率,但在海外并购交易持续时间上,两类企业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此外,东道国制度质量越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越能提升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同时越有助于降低海外并购交易持续时间。本文拓展了海外并购交易完成和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同时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国际商务领域的独特战略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朝芳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合法性理论有助于揭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机,企业组织变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政府管制之间具有相应的逻辑关系。初步确立基于合法性理论的规范研究框架,以研究企业不同组织变迁阶段环境责任、环境战略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同情形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仁宏  伍兆祥  周琦  
组织合法性是新创企业获得创业融资认可的重要资本,但现有研究并没有关注新创企业组织合法性的结构类别(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以及认知合法性)对创业融资的影响。以制度理论为基础,从投资者视角探究新创企业组织合法性对创业融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敌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并采用中国2014—2016年创新创业大赛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创企业的规制合法性越高,融资成功的概率越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则对创业融资无显著影响;同时,敌对环境能显著增强新创企业规制合法性对创业融资的积极影响,而对规范合法性、认知合法性与创业融资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华  王海燕  陈智  
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合法性理论,选取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2011年年报进行内容分析,构建了公司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与碳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发现:(1)公司规模、财务风险、固定资产比例均与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显著正相关;(2)销售增长率与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显著负相关;(3)上市年限与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将碳信息自愿性披露作为维护和提升自身合法性地位的一种管理方式。合法性压力越大的公司,越愿意提供自愿性碳信息披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蓉  
本文基于成本—收益视角,选取2012~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旨在解释ESG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ESG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呈“U”型关系,从短期来看,ESG信息披露会降低企业价值;而从长期来看,ESG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实证发现6.358是其分界点。(2)ESG信息披露通过不同作用渠道影响企业价值。一方面,ESG信息披露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与债权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ESG信息披露更好企业会获得更高关注度,有利于吸引优秀员工,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因此,企业应将ESG信息披露视为“价值投资”,而非仅仅关注成本—收益,并且应更关注ESG信息披露长期价值作用,将其纳入企业战略规划,自上而下贯彻ESG理念、履行ESG实践。投资者作为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应加强ESG投资理念,在投资组合中落实ESG策略。同时,由于ESG理念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相关政府部门应完善有关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玲芳  
文章以2009~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此判断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是出于道德责任,还是为了进行印象管理。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的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这表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一种道德责任行为。应强化对企业管理层的环境教育,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悦   黄清子   李冬冬   邓巍  
评价企业低碳发展需要“听其言、观其行”。如何同时促进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言)与低碳生产行为(行)是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2017-2021年重污染行业的154家A股主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分析法(fsQCA)探索“管理者-政府-媒体-投资者”多元利益相关者要素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低碳生产行为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远瞻下的媒体关注监督型组态能实现企业低碳发展“言行一致”,而投资者关注驱动型组态则导致实现企业低碳发展“言过于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通过手工搜集的党组织嵌入数据,以合法性为理论基础,实证检验党组织嵌入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无党组织嵌入企业相比,党组织嵌入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更高;党组织嵌入董事会和党组织嵌入监事会显著地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但党组织嵌入管理层不能显著地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党组织嵌入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在其所在地区发生环保约谈后有更大幅度的提高。影响因素考察发现,当环境制度高、内部控制质量高时,党组织嵌入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正向影响更显著。渠道探索发现,党组织嵌入通过提高环境价值观和环境政策遵守,进而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结论为党组织嵌入机制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