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0)
2023(14762)
2022(12943)
2021(12407)
2020(10401)
2019(23983)
2018(24167)
2017(46096)
2016(25381)
2015(28308)
2014(28200)
2013(27373)
2012(24815)
2011(22668)
2010(22835)
2009(21400)
2008(20773)
2007(18025)
2006(16265)
2005(14538)
作者
(70484)
(58188)
(57865)
(55377)
(37139)
(27724)
(26397)
(22676)
(22101)
(20974)
(19727)
(19572)
(18519)
(18514)
(18109)
(17860)
(17302)
(17284)
(16624)
(16617)
(14476)
(14383)
(14075)
(13347)
(13088)
(13051)
(12994)
(12934)
(11749)
(11384)
学科
(92736)
经济(92598)
管理(75091)
(69078)
(59431)
企业(59431)
方法(39050)
数学(32685)
数学方法(32184)
(27204)
中国(26122)
(25825)
(22910)
业经(22753)
(20509)
地方(19176)
理论(17685)
(17556)
贸易(17546)
农业(17417)
(17063)
(16942)
(16204)
银行(16163)
(16045)
(15987)
(15483)
(15111)
技术(15028)
财务(15028)
机构
大学(348141)
学院(347703)
管理(137953)
(135719)
经济(132543)
理学(118406)
研究(118092)
理学院(117082)
管理学(115157)
管理学院(114480)
中国(88410)
(74292)
科学(71533)
(66521)
(58809)
研究所(53068)
(52948)
中心(52891)
(52277)
财经(51428)
业大(49076)
(48152)
师范(47759)
北京(47453)
(46655)
(43294)
(42208)
农业(40918)
经济学(38942)
师范大学(38397)
基金
项目(231348)
科学(181547)
研究(174409)
基金(165726)
(143069)
国家(141818)
科学基金(121670)
社会(107504)
社会科(101532)
社会科学(101508)
(90126)
基金项目(87244)
教育(81190)
自然(78348)
自然科(76436)
自然科学(76420)
(76127)
自然科学基金(75030)
编号(73482)
资助(67972)
成果(61745)
重点(51785)
课题(51066)
(51059)
(49277)
(48026)
项目编号(45431)
创新(44608)
教育部(44139)
大学(43472)
期刊
(157108)
经济(157108)
研究(108057)
中国(70687)
管理(53240)
学报(51054)
(50060)
(49009)
科学(48605)
教育(47238)
大学(39203)
学学(36410)
农业(33421)
(32916)
金融(32916)
技术(30141)
业经(26647)
财经(24652)
经济研究(24170)
(21023)
问题(19857)
图书(19037)
理论(17156)
(17043)
现代(16535)
科技(16375)
技术经济(15826)
实践(15717)
(15717)
(15583)
共检索到524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杰  
当变革的推动者把目光集中于战略蓝图、组织发展和技术支持时,那些变革承受者们的反应很容易被忽略。而无论是在管理学还是心理学研究的文献中,组织变革都被一致认为是会对组织员工产生重大压力的事件,因此员工的压力应对(coping)被认为是组织变革研究的新视角。文章首先对应对内涵和维度的理论阐述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变革情境下员工应对策略选择的前因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从理论和实践问题两方面出发,着重探讨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峰  蒋枫  刘爱军  
企业组织变革已经成为员工一种主要的工作压力源。传统的组织变革研究过于突出战略、环境等宏观层面的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和反应等微观层面的因素重视不够,因而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应对是变革情境下员工最典型的心理活动和反应形式。员工应对策略的选择对其个人和企业变革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员工的应对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员工的变革应对策略总体上可以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大类。影响员工变革应对策略选择的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变量、认知评价、人格、自信、自我效能感、情绪和社会支持以及组织层面的因素和变革本身的特点等。员工结合自身特质和拥有的资源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变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杰  石冠峰  
无论是在管理学还是心理学研究的文献中,组织变革都被一致认为是会对组织员工产生重大压力的事件,因此文章研究从压力应对(copi ng)的视角来考察组织变革情境下的员工行为。文章首先回顾近十几年来国外员工应对组织变革的研究脉络,在此基础上分类梳理目前研究中较为混乱的应对的维度结构。然后重新对员工应对组织变革的概念进行界定,再从内涵引申和文献研究的双重视角构建员工应对组织变革的维度结构,为将来更多的实证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提供依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志强  黄兆信  李菲  
创新驱动强调通过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个体,以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多种方式,利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理念、新的发明创造去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大学在这一阶段中发挥着愈加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是原始创新的源头,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双重功能,以大学为中心也可以构建起创新为导向的区域创新系统。因此,创新驱动战略下中国大学的变革需要从理念、结构、制度三个维度入手,重塑大学的理念,构建以大学为知识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营造自由、开放、允许失败的创新环境,建立大学变革的制度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静美  郭劲光  李宇  
组织变革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和实业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实践中"组织变革"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常态,理论上变革研究也经历了一场蜕变。目前,虽然我们尚无法将该研究体系的诸个细节作一个全面系统、无所不包的回顾和评述,但我们试图对该研究体系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到研究主题等诸多方面所发生的嬗变、变化过程以及变化依据等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梳理和评述。我们也针对该领域国外一些最经典的综述性文章,特别是本研究专题可能涉及到的一些国外文献做了一个较为细致的检索、梳理和评析。然后,更重要的,我们基于Pettigrew教授在世界级顶尖杂志AMJ的一个特别研究论坛中对组织变革领域所提出的"六大维度"研究挑战,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琪  
现代企业的组织变革实质是一种整体再造工程,这意味着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全新变革,这是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配合企业竞争战略的确定和实施的应对之策。明确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及其战略意义,并相应对组织中各项工作职位进行分析、描述、设计和再设计,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念更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变革,则是发展的主要过程和表现形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志扬  从奎  
路径依赖是组织积累资源和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基于路径依赖的组织变革会使组织陷入非效率的路径而无法摆脱,而当前学者们对于组织变革中路径依赖的形成机理的讨论比较缺乏。文章剖析了组织变革中路径依赖机制形成的三个阶段的内部特征,揭示了组织变革路径从生成到锁定的演化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组织变革中路径依赖机制的管理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学军  査靓  周武静  
精益生产的成功实施需要与之适配的组织变革。文章以Leavitt的组织变革模型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组织变革的四个维度:组织结构、工作特性、人员因素、技术对比大规模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的不同,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操作化定义,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杰  
20世纪末,研究者们开始从压力应对的角度探讨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反应。可是,当员工参与变革、领导者身体力行、变革信息公开等被认为有利于获得员工支持的变革理念被检验并运用于实践后,一个难以忽视的事实是变革的成功率依然如此之低,员工依旧抵制变革。这种理论与实践上的矛盾让研究者不得不反思这些变革信条的充分性和适用性。正是基于这样的反思,本借鉴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和态度改变的相关理论来完善现有的研究,通过建立员工应对组织变革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探讨变革情境因素、组织稳定因素和变革态度对员工应对变革的影响及在不同变革属性影响下的作用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海瑞  成春林  
金融发展具有不可重复实验和不可逆的特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也将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应当深刻地认识到金融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和提升金融发展质量的紧迫性,转变金融发展理念,从以往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的作用,促进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具韧性、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基于"质量"概念的演变,界定金融发展质量的内涵,即金融发展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程度;从金融发展的动力、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论述金融发展质量的属性,其中,金融发展的动力对应金融发展的创新性,过程对应金融发展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结果对应金融发展的有效性、普惠性和持续性。高质量的金融发展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创新能力的增强、金融风险水平的降低、金融协调度的提高、金融排斥程度的下降、金融效率的提升和金融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金融发展质量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既体现了金融发展的本质,也区分了金融发展的目的和手段,还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谭本艳  赵晓飞  
组织的变革与人力资源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只有在正确处理好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前提下,把握不同组织变革态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何齐宗  
"教研室"是现代西方大学之外的高校组织模式的创新。教研室既是一种教学组织,也是一种研究组织和教师组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造中被取消或其作用被弱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要求我们重建教研室以促进高校的教学从个体走向合作。高校的教研室应当建设成为组织和协调教学的平台,讨论和研究教学的中心,增进教师交流和促进教师发展的"加油站"。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霄  李芸  
近年来员工变革情绪反应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探讨员工变革情绪反应的前因及后果有助于促进组织变革方案的顺利实施。文章首先厘清了员工变革情绪反应的概念;然后在回顾前因变量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员工变革情绪反应的形成机制,即认知评价机制、意义建构机制、情感事件机制与社会交换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分别从个体层和组织层总结了员工变革情绪反应的结果变量及其作用机制。最后,构建了员工变革情绪反应从前因到结果分析的整合模型,并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权变效应、研究方法的改进、情绪动态效应和多层面视角等方面进行了未来展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胥郁  曾娅妮  
在科教融汇理念下,高职院校构建助推科研和教育质量双向提升的跨专业组织已是必然。通过对四种类型跨专业组织特征的分析可知,目前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多为矩阵结构,本身有向网状结构、无边界结构发展演变的趋势。由此,进一步提出“自上而下”的整合式推进“、自下而上”的聚合式带动“、由内而外”的外延式发展等跨专业组织运行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龙  高素英  刘宏波  张烨  
在多层面理论框架下,对现有不同层面和研究焦点的建言研究进行整合并在整合视角下对组织中建言内涵、维度、测量、动因以及影响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和阐述,提出了关于建言的整合模型,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简要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