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4)
- 2023(13947)
- 2022(11875)
- 2021(11001)
- 2020(9460)
- 2019(21469)
- 2018(21251)
- 2017(41344)
- 2016(22554)
- 2015(25304)
- 2014(25017)
- 2013(25050)
- 2012(23098)
- 2011(20655)
- 2010(20983)
- 2009(19966)
- 2008(19173)
- 2007(16581)
- 2006(14681)
- 2005(13104)
- 学科
- 济(95211)
- 经济(95088)
- 业(92417)
- 企(84587)
- 企业(84587)
- 管理(80804)
- 方法(43275)
- 数学(33541)
- 数学方法(33169)
- 业经(31565)
- 农(29623)
- 财(29345)
- 务(22485)
- 财务(22424)
- 财务管理(22400)
- 中国(21336)
- 企业财务(21216)
- 农业(21086)
- 技术(19809)
- 理论(18736)
- 学(18620)
- 和(18414)
- 制(18065)
- 划(16911)
- 地方(16479)
- 策(16248)
- 贸(16175)
- 贸易(16167)
- 易(15677)
- 体(14276)
- 机构
- 学院(329330)
- 大学(327142)
- 管理(136269)
- 济(130142)
- 经济(127493)
- 理学(117704)
- 理学院(116481)
- 管理学(114684)
- 管理学院(114098)
- 研究(104976)
- 中国(79878)
- 京(69855)
- 科学(65744)
- 财(60223)
- 农(55467)
- 所(52923)
- 业大(49636)
- 财经(48630)
- 江(48561)
- 研究所(48165)
- 中心(46561)
- 经(44247)
- 北京(43776)
- 农业(43741)
- 范(41534)
- 师范(41150)
- 州(39125)
- 院(37994)
- 经济学(37596)
- 商学(36722)
- 基金
- 项目(222009)
- 科学(175560)
- 研究(163324)
- 基金(161749)
- 家(140193)
- 国家(138931)
- 科学基金(120693)
- 社会(102273)
- 社会科(96821)
- 社会科学(96796)
- 省(87279)
- 基金项目(86511)
- 自然(79432)
- 自然科(77623)
- 自然科学(77602)
- 自然科学基金(76248)
- 教育(73795)
- 划(72530)
- 编号(66737)
- 资助(65979)
- 成果(53579)
- 重点(48980)
- 部(48600)
- 创(48366)
- 发(46906)
- 课题(45013)
- 创新(44442)
- 业(43897)
- 科研(42325)
- 项目编号(41605)
- 期刊
- 济(146988)
- 经济(146988)
- 研究(94691)
- 中国(57814)
- 管理(53852)
- 农(51675)
- 学报(50350)
- 财(48098)
- 科学(47967)
- 大学(38369)
- 学学(36324)
- 农业(36243)
- 教育(33033)
- 技术(29403)
- 融(26654)
- 金融(26654)
- 业经(26373)
- 财经(23668)
- 经济研究(21854)
- 业(20528)
- 经(20257)
- 问题(19056)
- 技术经济(18088)
- 现代(16732)
- 科技(16201)
- 图书(15819)
- 理论(15608)
- 版(15359)
- 商业(15178)
- 财会(14917)
共检索到477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厚永 王秀江 刘洪
本文在梳理组织即兴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组织即兴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组织即兴的触发条件,探讨了组织即兴与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组织即兴中的"立即反应"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而组织即兴中的"意图创造"有助于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因而组织即兴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资源适用范围和现有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储节旺 周绍森 谢阳群
企业危机管理思想发展历经了朴素危机阶段、科学危机管理阶段、扩大的危机管理阶段、企业危机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T”型理论表明,危机管理和知识管理是企业生存与维持、竞争与发展的两大基石。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企业离不开危机管理,而危机管理又离不开知识管理的支持。
关键词:
企业危机管理 知识管理 思想起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郭春侠
在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危机研究、准备、预控、识别与预警、处理、恢复总结等都包含着知识流的融合与分散。通过危机研究,积累危机应对的知识。危机准备的关键是预案、专家组、危机意识、危机处理的知识技能方面准备。危机处理是危机知识应用的关键环节。在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涉及危机决策,危机决策同样是危机知识应用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危机管理 知识管理 知识系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小武
本文从分析企业组织健康发展的所需因素出发,提出了影响企业组织良性发展的恶性问题即危机的出现,在借鉴了国内外对于危机管理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阐明了企业组织危机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和一些危机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
企业组织 危机 危机管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士林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企业信用是一种重要的资本和资产 ,是企业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身份证。治理企业信用危机 ,必须确立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念 ,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信用管理 ,采用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 ,创造良好的企业信用。
关键词:
企业信用 结症分析 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薛锦霞
危机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根据危机及危机管理的界定 ,对危机防范策略和危机管理策略两种不同的危机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 ,并讨论了危机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
危机 危机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正 江明华 杨洋 李蔚
企业创建品牌资产需要多年努力,但毁掉它可能仅需经历一场产品伤害危机。但是,现实观察发现,在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不同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这说明,对哪种应对策略能有效保护品牌资产这一问题,企业之间没有共识。为解答上述问题,本文用实验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产品伤害危机类型对最优应对策略存在调节作用,在可辩解型中最优的是辩解策略,在不可辩解型中最优的是和解策略;此外,当选择了最优应对策略或混合策略时,企业声誉正向调节应对策略对品牌资产能产生影响。这些发现在营销理论上填补了产品伤害危机领域的理论空白,在商业实践上为企业有效应对产品伤害危机提供了参考,在公共管理上为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立帆
2008年三月始,由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浮出水面。这场金融危机直接间接地导致了国外大批进口商的倒闭,相应构成了我国众多民营外贸企业的出口收汇信用风险和其他系列风险。如何顺利度过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利用此契机整合资源,汰弱留强,是摆在众多民营外贸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文章借鉴东方管理的基本思想,对民营外贸企业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对策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东方管理 民营企业 金融危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莉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影响的逐步加深,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压力和挑战,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文章以SWOT为基础,从发展战略、创新与市场定位、资源整合、资金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晓波 余璐 张伟齐 杜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推动小微企业(全称小型微利企业,指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特定企业,其特点是规模"小型",营收"微利")健康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仝岩
一、企业危机的特点与基本类型企业危机与经营环境变化及内部管理失控密切相关,企业陷入危机也往往是二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近几年出现的知名企业危机除“三株风波”之外,还有万家乐的“中原事件”、“巨人危机”、“济南七商场罢售长虹”事件、“伟哥风波”、“爱多危机”等。可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危机无时不在觊觎着中国企业,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芙蓉 竹邻
企业的成功一定是全方位的成功,但如果在某一个方面出现危机,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失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岩 张倩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影响力和破坏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对2007年最佳危机公关案例——"捷蓝的道歉"的分析研究,找出我国企业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捷蓝危机处理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包括:企业管理者应当居安思危,增强危机意识;创建蕴含危机意识的企业文化;建立科学的危机管理机制;加强与企业内部、外部之间的沟通;注重媒体管理;提高企业转嫁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危机管理 企业文化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