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2)
- 2023(10769)
- 2022(8875)
- 2021(8046)
- 2020(6167)
- 2019(14048)
- 2018(13562)
- 2017(25502)
- 2016(13790)
- 2015(14993)
- 2014(15048)
- 2013(14859)
- 2012(14128)
- 2011(13163)
- 2010(13572)
- 2009(12527)
- 2008(12624)
- 2007(11308)
- 2006(10128)
- 2005(9687)
- 学科
- 济(64435)
- 经济(64368)
- 管理(39455)
- 业(37579)
- 企(30290)
- 企业(30290)
- 方法(20530)
- 中国(20390)
- 地方(19637)
- 农(18159)
- 业经(16920)
- 学(16401)
- 数学(15840)
- 数学方法(15658)
- 环境(13348)
- 财(12975)
- 农业(12676)
- 融(12029)
- 金融(12029)
- 银(11793)
- 银行(11768)
- 发(11702)
- 理论(11643)
- 行(11475)
- 制(11360)
- 和(10983)
- 地方经济(10924)
- 贸(10056)
- 贸易(10044)
- 技术(9896)
- 机构
- 学院(205971)
- 大学(204073)
- 济(82708)
- 经济(80907)
- 研究(76888)
- 管理(74140)
- 理学(62980)
- 理学院(62130)
- 管理学(61120)
- 管理学院(60730)
- 中国(57313)
- 科学(48105)
- 京(44860)
- 所(39719)
- 财(38991)
- 农(36274)
- 研究所(36045)
- 中心(33617)
- 江(32006)
- 范(30968)
- 师范(30650)
- 财经(30379)
- 业大(29618)
- 北京(28764)
- 农业(28041)
- 院(27918)
- 经(27558)
- 州(26365)
- 经济学(25396)
- 师范大学(24724)
- 基金
- 项目(134068)
- 科学(106293)
- 研究(98874)
- 基金(96355)
- 家(84823)
- 国家(84046)
- 科学基金(71325)
- 社会(63795)
- 社会科(60309)
- 社会科学(60297)
- 省(53445)
- 基金项目(50282)
- 划(45038)
- 自然(44663)
- 教育(44628)
- 自然科(43521)
- 自然科学(43509)
- 自然科学基金(42735)
- 编号(39046)
- 资助(38064)
- 发(34715)
- 成果(32453)
- 重点(31280)
- 部(28904)
- 课题(28697)
- 创(28270)
- 发展(27787)
- 展(27317)
- 国家社会(26605)
- 创新(26309)
共检索到321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瞿皎姣 赵曙明
组织包容性作为多样性管理研究的新视角,被视为应对多样性的最佳途径。为推动组织包容性研究,对其缘起、进展及方向进行了梳理与分析。首先,从人本主义思想回归、二元对立思维转变、多样性管理理念超越三个层面追溯了组织包容性研究的理论演化历程;其次,从经营效益、道德合意、法律理性、心理释意四个方面提炼出组织包容性的价值逻辑,并识别出包容性感知的核心解释机制;然后,从包容性领导、包容性氛围、包容性实践三个维度总结了组织包容性的前因,从多样性、社会心理、社会文化三个角度概括了组织包容性的效应结果,并结合中介和调节变量的归纳,建构出组织包容性作用机理的生态架构;最后,从包容性的概念内涵明晰、作用机理挖掘、情境效应探索、理论视角拓展、包容性组织建构五个方向提出了研究展望。本研究可为包容性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带来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候芸子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现代职业教育作为"稳就业"方针最为重要的支持工作,突出包容性发展并强调产教融合在其中的作用。但是,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和受教育者的制度逻辑存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包容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在探析包容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双核心网络"模式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和受教育者的制度逻辑冲突进行阐述,并指出应从提炼中心逻辑、增强逻辑相容性和加强地方政府协调作用等路径化解多重制度逻辑冲突。
关键词:
包容性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多重制度逻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文娟 汤珊珊
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互联网与消费金融深度融合的金融创新。鉴于互联网消费金融具有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实现其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互联网消费金融具有创新性和风险性两大主要特性,协调这两大特性是实现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而强制性监管模式因监管太过严苛,虽可以控制并降低风险,但会限制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创新,无法有效协调创新性和风险性。对于不断创新的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可引入“激励相容”理论,对其施以包容性监管,在明确监管底线和可包容范围的基础上构建互联网消费金融创新性与风险性协调机制:一是建立监管机构与互联网消费金融从业机构目标协同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消费金融市场信息共享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性监管机制,从而实现监管机构与从业机构的激励相容,进而协调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创新性和风险性,实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双荣 郗永勤
文章转引包容性发展含义是指边缘群体能参与并能通过参与从中受益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经济包容、环境包容、社会包容和文化包容四个方面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构架,并对理论构架进行了图解。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理论构架 图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玉珍
包容性增长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应作为新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在理论和战略上指导区域发展。非均衡突破作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应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特征。学理上,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兼具差异性与互补性、侧重性与统一性,非均衡突破暨包容性增长模式应成为区域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主要模式。其实践路径关键在于经济一体化的同时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平、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可获得的普遍服务。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非均衡突破 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孙懿
中国从1978年农村改革开始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却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解决增长中的"公平"问题是关键。然而,实现"公平"并非一定要牺牲"效率"。我们认为,"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蕴含着将"公平"与"效率"持续相互促进的逻辑:提高"弱者"的能力和权利,使其参与增长并共享成果,在增进效率中实现公平,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以此视角观察中国改革,我们认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现实逻辑在于提升农民的能力和权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晓彤 赵林 贾建琦
通过构建包容性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对2006—2019年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19年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类型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地市间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呈由低水平集聚向高水平双核结构演变的格局特征,形成以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为核心的高水平集聚区,呈现出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的空间特征;科技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行政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对包容性绿色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其中科技创新水平起主导驱动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闫海洲 张明珅
世界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了思路,也为金融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性包容发展的概念和意义,继而从收入平等、私人部门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包容性,最后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监管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包容性金融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金融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昆勇 任春晓
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与生态伦理构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探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国家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国实施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战略的根本点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战略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强调的发展协调、机会均等和利益共享折射着同一的生态伦理意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洋 李敬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攻克农业融资难题。非洲和拉美国家针对小农商业化程度低、传统金融服务弊端、特殊群体融资困境、价值链融资风险防控等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应对举措,中国则更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价值链金融的融合,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手段赋能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但就中国现阶段情况而言,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仍面临着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农业复合型人才、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农业发展阶段与经营制度、城乡协同联动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现实障碍。有鉴于此,本文探索性地提出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的突破路径,以期为缓解农业融资困境、推动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管春英
文章基于对包容性思想研究现状的梳理,探讨包容性思想的当代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从包容性发展理论强调发展内容的协调性、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过程的公平性、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四个方面揭示包容性思想与当代政治经济学均衡发展观的耦合关系。研究结论启示我们,用当代政治经济学观点构建包容性发展理论的落脚点,应做到: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公平正义,实现成果共享;三是坚持协调发展,促进持续绿色发展;四是坚持开放合作,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翼
在全球化语境中,一方面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各种发展"瓶颈"也日益显现,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下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最大多数人共享世界发展成果,成了每个国家,特别是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包容性发展"从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科学解答了这一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公平 全民参与 全民共享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云志
高职院校包容性发展是借用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在"机会平等"基础上实现"参与"和"共享"。高职院校包容性发展历程可分为高等职业教育粗放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发展内涵建设初级阶段以及高职院校发展社会化阶段。通过发展公平性、发展过程全民参与、发展内容全面协调和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来践行包容性发展理念,将包容性发展融入日常高职院校发展之中,既是我国应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抉择,也是推进社会经济转型,加快高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包容性发展 公平性 参与 共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祖云 严燕
"三螺旋"是解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协同创新的一种理论框架。在中国的国家理论创新中,也存在着一个类似的"三螺旋"力量,即国家理论创新的"三螺旋"模式。通过"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个案考察,这一模式可以清晰地获得表达,即基于社会问题的"政治发动",它是国家理论创新的引擎;处于广度舆论动员地位的"媒体关注";处于深度理论思考地位的"学术研究"。这三者以螺旋状之关系共同构筑了中国国家理论创新的发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