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6)
2023(10283)
2022(9085)
2021(8361)
2020(7450)
2019(17258)
2018(17049)
2017(32665)
2016(17613)
2015(19794)
2014(19441)
2013(19466)
2012(18109)
2011(16553)
2010(16934)
2009(15891)
2008(15866)
2007(14558)
2006(12563)
2005(11170)
作者
(50904)
(42798)
(42717)
(40618)
(27179)
(20515)
(19654)
(16871)
(16014)
(15236)
(14374)
(14273)
(13653)
(13588)
(13220)
(13213)
(13132)
(12601)
(12454)
(12334)
(10686)
(10532)
(10406)
(9767)
(9741)
(9727)
(9505)
(9495)
(8673)
(8623)
学科
(75218)
经济(75142)
管理(56128)
(55386)
(48354)
企业(48354)
方法(36420)
数学(31030)
数学方法(30708)
中国(18999)
技术(18779)
(18629)
(18558)
(16646)
业经(16269)
地方(14306)
(13913)
贸易(13905)
(13547)
技术管理(13450)
(13450)
理论(13437)
农业(12279)
(11834)
(11322)
(11319)
财务(11288)
银行(11281)
财务管理(11258)
(11007)
机构
大学(256234)
学院(253073)
(104245)
经济(102078)
管理(101206)
理学(87559)
理学院(86575)
管理学(85024)
管理学院(84520)
研究(83410)
中国(62516)
(53570)
科学(51281)
(47455)
(42283)
(42215)
(39119)
中心(38781)
研究所(38413)
财经(37731)
业大(37608)
(34164)
北京(33561)
(33483)
农业(33307)
师范(33146)
经济学(31715)
(30940)
(29560)
经济学院(28659)
基金
项目(168107)
科学(133359)
研究(122321)
基金(121992)
(106278)
国家(105400)
科学基金(90830)
社会(77988)
社会科(73997)
社会科学(73976)
(66833)
基金项目(64938)
自然(58656)
教育(57754)
自然科(57442)
自然科学(57427)
自然科学基金(56435)
(55872)
编号(49550)
资助(49503)
成果(40969)
(40224)
重点(37601)
(37579)
创新(36654)
(35425)
课题(34092)
教育部(32461)
科研(32151)
国家社会(32135)
期刊
(111845)
经济(111845)
研究(72270)
中国(53265)
学报(40209)
管理(38973)
(37787)
(37361)
科学(37266)
教育(30514)
大学(30252)
学学(27960)
农业(24849)
技术(23660)
(21348)
金融(21348)
财经(18805)
经济研究(18361)
业经(18341)
(16193)
(14734)
问题(14721)
技术经济(14714)
图书(14498)
科技(14022)
(13294)
统计(13220)
(12663)
商业(12371)
理论(12287)
共检索到377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伍婵提  蒋天颖  
基于对EBSCO等国内外7个主要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的49篇关于组织动态能力与知识创新间关系的文献,利用元分析方法对两者间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并探讨了测量维度、中介变量、文化差异和行业因素对两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得到结论如下:动态能力与知识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动态能力对知识创新的影响程度随着文化差异和行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当动态能力为单维结构或动态能力直接作用于知识创新时,动态能力对知识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叶静  张戌凡  周路路  
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组织韧性和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有71篇中英文文献的198个独立样本量符合元分析标准(N=19 299)。异质性检验发现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较为合适;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组织韧性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显著;调节效果检验发现组织韧性的类型和创新的测量方式以及文化情境影响了组织韧性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其中,运用组织韧性概念测量得到的组织韧性与创新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运用动态能力和组织柔性概念测量得到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更高;其次以创新为过程测量得到的变量间相关系数更高;此外在东方文化背景之下,组织韧性与创新的关系更为显著。以上结果说明,组织韧性与企业创新密切相关,同时还要考虑组织韧性的类型、创新的测量方式以及文化情境对以上二者关系的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程聪  谢洪明  
随着市场国际化程度加深,企业的市场导向策略日益多样化,如何依据特定的市场条件制定有针对性的企业市场导向策略,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学者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通过对1990年到2011年的49项研究的127个效应值进行集成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市场导向不同策略(MORKOR和MKTOR)对于企业组织绩效的不同层面(财务绩效、顾客绩效和创新绩效)作用机制具有显著差异。另外,企业所在行业、企业所在国家(地区)以及文化情境是影响企业市场导向策略与组织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三个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彩  姚山季  
本文应用元分析的分析方法,基于33篇关于顾客参与和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的文献,对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行业因素和李克特量表等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得到如下结论:顾客参与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行业因素和李克特量表类型的调节作用显著,即顾客参与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随行业因素和所使用的李克特量表类型的变化而改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成龙   张亚军   张军伟  
现有研究指出了领导风格在塑造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领导风格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的主效应及其边界条件仍然不够清晰,亟待从文献计量角度进行系统与深入分析。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61个(N=22 562)关于领导风格与员工越轨创新的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变革导向、关系导向、价值观和道德导向、任务导向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破坏导向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领导风格元类别与员工越轨创新的关系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变革导向、任务导向、关系导向、价值观和道德导向、破坏导向;(3)行业类别能够调节变革导向、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的关系,抽样时间能够调节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崔小雨  陈春花  苏涛  
在纳入118篇实证文献、341个效应值、82 278个独立样本进行Meta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1)有别于之前实证研究及Meta研究的结果,高管团队异质性对组织绩效仅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2)高管团队职能背景异质性对组织绩效的促进作用强于教育背景异质性和任期异质性,但年龄异质性却阻碍了组织绩效的提升。(3)高管团队异质性更多带来组织创新绩效的提升而非财务绩效。(4)西方文化背景下,高管团队异质性对组织绩效的促进作用比东方文化下强;使用一手数据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组织绩效的促进作用比使用二手数据时强。本研究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组织绩效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阶段性归纳,也为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些启示:(1)高管团队异质性的效用是有限的。因此,在高管团队组建、配置、调整的过程中,不应过分注重高管团队异质性的实现。(2)在创新绩效导向的组织中,可以通过高管团队异质性水平的提升去实现组织目标,但在以任务绩效导向的组织中,高管团队异质性的效能可能需要引起警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汤临佳  廖雅雅  池仁勇  
利用元分析方法对1999-2019年的60项相关研究的91个效应值进行定量整合,探索了消极绩效反馈对企业投入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找出以往研究结果出现不一致情况的原因。结果发现:消极绩效反馈对企业研发投入与营销投入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营销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期望参考点类型、公司治理模式、所处经济体类型分别对消极绩效反馈与企业投入之间的关系起到不同的调节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汤临佳  廖雅雅  池仁勇  
利用元分析方法对1999-2019年的60项相关研究的91个效应值进行定量整合,探索了消极绩效反馈对企业投入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找出以往研究结果出现不一致情况的原因。结果发现:消极绩效反馈对企业研发投入与营销投入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于营销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期望参考点类型、公司治理模式、所处经济体类型分别对消极绩效反馈与企业投入之间的关系起到不同的调节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小雨   苏涛  
针对当前学界关于职业使命感效能研究的诸多争议,为全面可靠地评估职业使命感的真实效能,本研究对116篇实证文献、165个效应值、82785个独立样本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职业使命感对个体工作和生活效能具有双重促进作用。在工作效能中,职业使命感对个体工作态度的促进作用最强,而后依次是工作绩效、创新和职场行为。在生活效能中,职业使命感对个体人生意义感的促进作用强于生活满意度。在各具体效能指标中,职业使命感对工作投入、关系绩效和创新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在调节效应中,宏观层面的地区文化、中观层面的组织类型和微观层面的测量方式均能显著调节职业使命感与其效能之间的关系,且方向一致,即集体主义、低权力距离、公益组织情境下以及采用多维量表测量职业使命感时,职业使命感都更为有效。研究结论为组织管理实践扬长避短地发挥职业使命感的效能提供了“简练”规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续天  曲小瑜  
绿色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其前因、后果变量的探讨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其研究结果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为探究绿色创新的前因、后果变量,论文对181项研究、240个效应值进行元分析。首先考察社会网络、财务资本、人口统计学特征、组织特征、政策制度、内部环境、组织能力以及战略导向等前因变量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其次从绩效层面探讨绿色创新与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大规模组织与中小规模组织的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组织绿色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续天  曲小瑜  
绿色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其前因、后果变量的探讨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其研究结果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为探究绿色创新的前因、后果变量,论文对181项研究、240个效应值进行元分析。首先考察社会网络、财务资本、人口统计学特征、组织特征、政策制度、内部环境、组织能力以及战略导向等前因变量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其次从绩效层面探讨绿色创新与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大规模组织与中小规模组织的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组织绿色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佳  郭元源  程聪  
以往关于创业活动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存在诸多分歧。以62项实证研究(104个独立样本)为对象,采用Meta分析技术全面考察了创业者个体特质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问题,其中,本文主要从创业精神、社会资本和学习能力三个维度来刻画创业者个体特质,并从成长绩效和生存绩效两个方面来衡量创业有效性,同时检验了创业者文化情境与创业环境对创业者与创业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学习能力则显著提升企业生存绩效。另外,文化情境和创业环境对于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学习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全面、深入认识影响创业活动有效性的前因机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明成  
笔者以中国1985年~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对出口与创新能力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出口对于增强我国实用技术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对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以工业品为主要产品、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和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的出口模式及其产生的激励效应是导致出口对我国创新能力促进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晓虹   张婷婷   李天硕  
[目的/意义]探究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数字成瘾的关系,对于有效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数字成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问题。[方法/过程]运用元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外51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和元回归分析,探索导致各研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检验调节变量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数字成瘾呈中等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其中主观支持和家庭支持对数字成瘾的大学生干预效果最佳;社会支持测量工具和学历层次显著调节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数字成瘾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阿城  曾婧婧  
企业发展与宏观政策环境密不可分,关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仍有诸多未解之惑。根据企业绩效的具体内容将其细分为企业经营绩效、创新绩效以及投资绩效,采用Meta分析方法,揭示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绩效3个方面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二者关系的调节因素。结果发现:政策不确定性能够抑制企业经营绩效和投资绩效,但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由于存在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市场化程度和政治关联等调节因素差异,导致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存在分歧。结论能够为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借鉴,并为地方政府官员更替、公共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