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5)
2023(14433)
2022(12849)
2021(12050)
2020(10383)
2019(24023)
2018(24173)
2017(46975)
2016(25748)
2015(29289)
2014(29126)
2013(28946)
2012(26699)
2011(24146)
2010(24236)
2009(22337)
2008(22029)
2007(19767)
2006(16868)
2005(14670)
作者
(74417)
(62013)
(61819)
(58868)
(39526)
(29856)
(28186)
(24442)
(23304)
(22071)
(21123)
(20732)
(19616)
(19593)
(19225)
(19117)
(18988)
(18440)
(17740)
(17713)
(15448)
(15138)
(15016)
(14091)
(14045)
(13910)
(13822)
(13744)
(12533)
(12382)
学科
(102668)
经济(102562)
管理(76921)
(74745)
(63140)
企业(63140)
方法(50560)
数学(43663)
数学方法(43217)
(27736)
中国(25923)
(25674)
(23118)
业经(22874)
技术(20971)
地方(20860)
(18899)
贸易(18889)
农业(18465)
(18300)
(18135)
理论(17868)
(16731)
(16415)
财务(16344)
财务管理(16308)
企业财务(15389)
(15281)
环境(15256)
银行(15219)
机构
大学(367287)
学院(365190)
管理(148156)
(143712)
经济(140488)
理学(128849)
理学院(127436)
管理学(125320)
管理学院(124647)
研究(118551)
中国(87457)
(77761)
科学(75630)
(64314)
(60769)
(59907)
业大(56640)
研究所(54844)
中心(54379)
(53301)
财经(51992)
北京(48961)
(48063)
农业(47908)
师范(47608)
(47130)
(43390)
(42735)
经济学(42317)
技术(38895)
基金
项目(250277)
科学(195937)
研究(182653)
基金(179906)
(156303)
国家(154976)
科学基金(133007)
社会(112993)
社会科(106920)
社会科学(106890)
(99525)
基金项目(96828)
自然(87426)
自然科(85370)
自然科学(85347)
教育(84202)
自然科学基金(83828)
(83146)
编号(75485)
资助(73669)
成果(61059)
重点(55576)
(54986)
(54855)
(53135)
课题(51521)
创新(50729)
科研(47931)
大学(46808)
教育部(46764)
期刊
(154202)
经济(154202)
研究(103707)
中国(67833)
学报(58551)
(54519)
科学(53655)
管理(52852)
(48826)
大学(43529)
教育(41469)
学学(40777)
农业(37609)
技术(32589)
(28471)
金融(28471)
业经(26392)
财经(24543)
经济研究(24191)
(20843)
问题(20413)
图书(20209)
(20190)
科技(19367)
技术经济(19308)
理论(18037)
(17048)
商业(17041)
实践(16639)
(16639)
共检索到521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淼  肖咪咪  王淑娟  
随着组织创新氛围对持续创新的作用日益突显,对其前因、结果变量的探讨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很多,但组织创新氛围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研究中存在较大差异。为明确其前因及结果变量,本文对104项研究111个独立样本中的271个效应值进行元分析。首先考察了人口统计学、组织特征、组织战略、组织内部关系、领导风格等前因变量对组织创新氛围的影响,然后从心理、能力、行为、组织产出这四个层面探讨了组织创新氛围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将高科技企业与非高科技企业的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试图解释其中存在差异的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新奇  郑海涛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下,加强组织创新氛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创新氛围是员工对组织制度、程序和实践等创新情境的一致性感知。文章通过对组织创新氛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全面梳理组织创新氛围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效应文献,提出一个整合的研究框架。据此分析,文章指出应进一步加强组织创新氛围本质内涵、个体影响因素以及个体与组织层面变量交互作用对组织创新氛围的影响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萍  张筱  
以知识共享为中介,构建了信任氛围与组织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广东珠三角地区122家IT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任氛围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通过知识共享促进组织创新,知识共享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不同维度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存在差异,非正式知识共享在信任氛围影响整体组织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正式知识共享仅在信任氛围促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弘钰  于佳利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组织创新氛围、个人—组织匹配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正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个人—组织匹配不仅正向调节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创新氛围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越轨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常阳  
创新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重要战略,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实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关于员工创新行为与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工作动机关系的研究,一是较少关注外在动机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二是侧重组织创新氛围整体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探讨,忽视组织创新氛围各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个人-组织匹配理论,同时引入工作动机的两个维度(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创新氛围不同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跨层次中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方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常阳  
创新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重要战略,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实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关于员工创新行为与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工作动机关系的研究,一是较少关注外在动机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二是侧重组织创新氛围整体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探讨,忽视组织创新氛围各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个人-组织匹配理论,同时引入工作动机的两个维度(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创新氛围不同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跨层次中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来自50家企业323名在职员工的数据,运用SPSS 21.0、AMOS 21.0和HLM 6.08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跨层次回归分析,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创新氛围的3个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内在动机在自主工作性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团队协作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组织激励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同时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工作动机的两个维度(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组织创新氛围的3个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中的作用路径,丰富了组织创新氛围、工作动机、员工创新行为三者关系的理论研究,而且对组织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企业管理者应注重为员工提供一个创新氛围浓厚的"软环境",并重视从员工工作动机视角改善组织管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建锋  李会霞  刘志  刘秋余  
以突破式创新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路径。在此背景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布局,而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承担着细分领域的突破式创新任务,这就对任务最终落实者——员工的突破式创新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聚焦员工突破式创新前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组织创新氛围这一柔性管理因素如何通过提升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激活突破式创新;同时,阐释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影响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172份员工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对突破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在组织创新氛围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第四,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和谐型创新激情之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建锋  李会霞  刘志  刘秋余  
以突破式创新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路径。在此背景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布局,而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承担着细分领域的突破式创新任务,这就对任务最终落实者——员工的突破式创新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聚焦员工突破式创新前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组织创新氛围这一柔性管理因素如何通过提升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激活突破式创新;同时,阐释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影响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172份员工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对突破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在组织创新氛围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第四,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和谐型创新激情之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宇  
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A股家族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管理模式异质性、组织创新氛围与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差序式治理对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权威式治理和代际传承对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差序式治理能够显著增强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的促进作用;权威式治理和代际传承能够显著抑制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二元式创新平衡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振刚  李云健  李娟娟  
本研究从个体特质和组织环境感知两个视角对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对310名在职员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均会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的影响;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知识分享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作用;知识分享意愿在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三银  刘洪  刘健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然而至今为止还是没有一种有效且被广泛接受的结论。文章通过对341份来自于15家高科技公司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度的组织创新氛围,即同事支持、主管支持和组织支持对员工的组织认同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与此同时,组织创新氛围还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的发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这种作用除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直接正向作用以外,还会在组织认同的中介下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效广  王艳平  李倩  
本文在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上,研究了创新氛围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116家企业2239个员工的调查,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个人层面的创新氛围四个维度对员工创造力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组织层面的创新氛围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只在创新支持和参与安全两个维度上成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越兰  王莉  
利用调研数据,研究了情绪智力在组织创新氛围的中介作用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中的情绪控制和情绪利用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在情绪控制和情绪利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工龄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相关,工龄为4~7年的员工的创新性明显高于工龄为1~3年的员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江茹  梁俊豪  沈洪洲  潘天瑶  
个体创新是企业整体创新的基础,组织创新氛围的好坏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本文以组织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引入知识分享和知识整合,研究组织创新氛围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在中国情境下首创性地构建了以知识分享、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的个体创新行为模型,丰富和发展了创新行为的研究,同时还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最后指出未来可以实证验证该模型,以及继续深化组织创新氛围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静芝  李永周  
员工创新行为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并受到员工所拥有资源的影响。新时代背景下,员工借助组织嵌入网络获取的异质性资源成为促进创新行为的关键要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组织创新氛围、网络嵌入和员工创新行为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组织创新氛围各维度中,资源供应、团队协作显著促进员工创新行为,而领导效能影响不显著;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关系嵌入显著正相关,资源供应、团队协作与结构嵌入显著正相关,但领导效能对结构嵌入影响不显著;网络嵌入在资源供应、团队协作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但在领导效能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不起中介作用。最后,提出建立高绩效工作系统、优化和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内部创新文化氛围建设、提升企业和员工网络嵌入水平等管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