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2)
2023(4716)
2022(4079)
2021(3881)
2020(3266)
2019(7063)
2018(7014)
2017(12897)
2016(6683)
2015(7176)
2014(6345)
2013(6089)
2012(5623)
2011(5014)
2010(5121)
2009(4783)
2008(4658)
2007(4366)
2006(3748)
2005(3181)
作者
(16790)
(14256)
(14040)
(13031)
(8991)
(6628)
(6161)
(5410)
(5242)
(4887)
(4685)
(4655)
(4572)
(4420)
(4241)
(4224)
(4103)
(4088)
(4017)
(3875)
(3416)
(3277)
(3265)
(3261)
(3189)
(3186)
(3096)
(3077)
(2833)
(2661)
学科
管理(29753)
(29001)
(27080)
企业(27080)
(22160)
经济(22118)
技术(14048)
技术管理(11364)
方法(8610)
业经(7752)
(6906)
中国(6801)
(6302)
人事(6242)
人事管理(6241)
数学(6125)
数学方法(6070)
理论(5603)
(5516)
(5301)
(5127)
(5124)
银行(5111)
(4944)
(4766)
金融(4766)
农业(4727)
(4434)
地方(4338)
(4196)
机构
学院(87984)
大学(87828)
管理(41616)
理学(36597)
理学院(36272)
(36259)
管理学(35877)
管理学院(35690)
经济(35624)
研究(25246)
中国(20765)
(17333)
(16501)
科学(14041)
(13669)
财经(13002)
中心(12659)
商学(11968)
(11858)
商学院(11851)
(11276)
业大(11259)
(10903)
(10768)
(10589)
北京(10496)
师范(10463)
经济管理(10359)
经济学(10012)
研究所(9805)
基金
项目(61302)
科学(51649)
研究(46790)
基金(46157)
(39436)
国家(39075)
科学基金(35939)
社会(31781)
社会科(30121)
社会科学(30115)
基金项目(25247)
(25063)
自然(23053)
自然科(22683)
自然科学(22680)
自然科学基金(22354)
教育(21760)
(20286)
(20227)
编号(18076)
创新(17644)
资助(16511)
成果(14307)
(14063)
(13476)
重点(13175)
国家社会(13079)
(12946)
(12829)
(12709)
期刊
(40235)
经济(40235)
研究(25227)
中国(21728)
管理(19871)
(12793)
科学(12042)
教育(12007)
(10184)
学报(9693)
(9146)
金融(9146)
技术(8665)
大学(8155)
业经(7633)
科技(7573)
学学(7538)
农业(6547)
财经(6372)
经济研究(6110)
技术经济(5893)
(5550)
(4698)
论坛(4698)
商业(4537)
现代(4501)
问题(4498)
(4317)
(4303)
图书(4157)
共检索到131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博林  
通过引入创造性工作投入和创新自我效能感两个中介变量,研究其在组织创新支持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在336份员工—主管配对问卷的基础上,运用SEM和偏差校正的非参数bootstrap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员工的创新期望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并且创新自我效能感在这一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工作投入在组织创新支持员工创新行为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倩倩  樊耘  李春晓  
文章结合目标导向与权力动机构建了一个整合模型,揭示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220份员工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学习目标导向、绩效目标导向在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权力动机正向调节组织支持感与绩效目标导向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强化了绩效目标导向在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不但丰富了员工创新行为的相关理论研究,而且对组织创新管理实践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  樊耘  朱婧  
研究结合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现象,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实践对组织支持与情感承诺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研究焦点,通过对372位员工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当代员工持有两种不同内涵的组织观,分别为"抽象主体组织观"和"关系场域组织观";HRM的关系实践可能会强化组织的情境地位,使得个体更倾向于将组织理解为人际关系的场域;HRM关系实践在不同性质的组织中发挥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HRM关系实践在态度方面会降低员工对组织的信任、程序公平感和情感依附水平;在行为层面会因私人关系对组织公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连智华  张伶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野,探索职业压力传递下知觉主管支持、心理资本同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主管支持和心理资本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以福建、天津和上海等省市企业330份主管和员工配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新常态经济的特定环境下,知觉主管支持和心理资本是解释创新行为的有效变量;主管支持可以通过职业压力造就员工创新行为;员工职业压力在心理资本同创新行为之间亦发挥中介效应。此外,知觉主管支持和心理资本对员工职业压力产生双向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馨怡  李燕萍  刘宗华  
文章以来自15家企业的209份主管—员工配对问卷为样本,考察了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基于组织的自尊的影响,基于组织的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基于组织的自尊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支持感对基于组织的自尊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基于组织的自尊有显著正效应,基于组织的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效应,基于组织的自尊部分中介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调节基于组织的自尊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馨怡  李燕萍  刘宗华  
文章以来自15家企业的209份主管—员工配对问卷为样本,考察了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基于组织的自尊的影响,基于组织的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基于组织的自尊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支持感对基于组织的自尊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基于组织的自尊有显著正效应,基于组织的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效应,基于组织的自尊部分中介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调节基于组织的自尊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常阳  
创新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重要战略,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实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关于员工创新行为与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工作动机关系的研究,一是较少关注外在动机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二是侧重组织创新氛围整体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探讨,忽视组织创新氛围各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个人-组织匹配理论,同时引入工作动机的两个维度(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创新氛围不同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跨层次中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方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常阳  
创新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重要战略,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实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关于员工创新行为与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工作动机关系的研究,一是较少关注外在动机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二是侧重组织创新氛围整体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探讨,忽视组织创新氛围各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个人-组织匹配理论,同时引入工作动机的两个维度(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创新氛围不同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跨层次中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来自50家企业323名在职员工的数据,运用SPSS 21.0、AMOS 21.0和HLM 6.08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跨层次回归分析,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创新氛围的3个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内在动机在自主工作性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团队协作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组织激励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同时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工作动机的两个维度(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组织创新氛围的3个维度(自主工作性、团队协作和组织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中的作用路径,丰富了组织创新氛围、工作动机、员工创新行为三者关系的理论研究,而且对组织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企业管理者应注重为员工提供一个创新氛围浓厚的"软环境",并重视从员工工作动机视角改善组织管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梅洁  朱瑜  
基于积极心理资本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整合的研究视角,文章通过219份针对中国华南地区企业员工的两阶段追踪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与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感完全中介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不仅调节了心理资本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还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梅洁  朱瑜  
基于积极心理资本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整合的研究视角,文章通过219份针对中国华南地区企业员工的两阶段追踪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与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感完全中介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不仅调节了心理资本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还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毅  黄福华  
引入积极情绪、供给需求匹配作为中间变量,建立支持型组织责任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支持型组织责任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效用受到供给需求匹配的调节;人际支持完全通过个体积极情绪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组织支持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部分受到个体积极情绪的中介;积极情绪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受到供给需求匹配的调节,研究结论有效地解释了以往研究的分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林  梅强  吴金南  
结合资源保存理论、积极情绪扩展构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工作应激为中介变量、感知组织支持为调节变量,构建员工幸福感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使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技术对249份IT企业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员工幸福感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幸福感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应激,同时,工作应激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并且在员工幸福感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感知组织支持可以减弱工作应激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对工作应激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康力  
本文以员工-组织关系理论为基础,对不同员工-组织关系模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考察了不同的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创新气氛在员工-组织关系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为我国企业如何选择适合的员工-组织关系以激发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越兰  王莉  
利用调研数据,研究了情绪智力在组织创新氛围的中介作用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中的情绪控制和情绪利用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在情绪控制和情绪利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工龄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相关,工龄为4~7年的员工的创新性明显高于工龄为1~3年的员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云  石金涛  
关于创新气氛的定义,两种主要方法被广泛采用,认知图式法和共享认知法。工作动机的类别有两类,即情境型动机和特质型动机。情境型动机包括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两种导向。特质型动机涉及个体对激励因素的偏好问题,包括内在激励偏好和外在激励偏好两种导向。研究表明,内在激励偏好正向预测创新行为,外在激励偏好也正向预测创新行为。外在激励偏好正向调节创新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但内在激励偏好反向调节创新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也就是说,内在激励偏好越高,创新气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越弱;内在激励偏好越低,创新气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越强。外在激励偏好越高,创新气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越强;外在激励偏好越低,创新气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