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6)
- 2023(13207)
- 2022(10839)
- 2021(10419)
- 2020(8357)
- 2019(18788)
- 2018(18801)
- 2017(33101)
- 2016(19184)
- 2015(21010)
- 2014(20798)
- 2013(19187)
- 2012(17464)
- 2011(15823)
- 2010(16381)
- 2009(15080)
- 2008(15047)
- 2007(13695)
- 2006(12312)
- 2005(11287)
- 学科
- 管理(60552)
- 济(56472)
- 经济(56366)
- 业(53063)
- 企(48464)
- 企业(48464)
- 中国(23827)
- 教育(22383)
- 制(21040)
- 财(20141)
- 方法(18999)
- 技术(18340)
- 业经(17125)
- 农(17104)
- 体(16392)
- 理论(16350)
- 学(15605)
- 数学(14633)
- 数学方法(14299)
- 银(12877)
- 银行(12844)
- 体制(12607)
- 行(12358)
- 技术管理(12334)
- 融(11923)
- 金融(11916)
- 务(11496)
- 财务(11446)
- 财务管理(11420)
- 划(11109)
- 机构
- 大学(252874)
- 学院(248655)
- 济(91348)
- 管理(90474)
- 经济(89027)
- 研究(88153)
- 理学(76704)
- 理学院(75775)
- 管理学(74439)
- 管理学院(73916)
- 中国(62726)
- 京(54752)
- 科学(50568)
- 财(49448)
- 所(42872)
- 范(41518)
- 师范(41128)
- 江(41072)
- 中心(39212)
- 研究所(38276)
- 教育(37364)
- 财经(36908)
- 农(36248)
- 北京(35253)
- 经(33416)
- 师范大学(33412)
- 院(32631)
- 业大(32561)
- 州(31811)
- 技术(31303)
- 基金
- 项目(161450)
- 科学(129492)
- 研究(127805)
- 基金(113157)
- 家(97712)
- 国家(96682)
- 科学基金(83115)
- 社会(79943)
- 社会科(75325)
- 社会科学(75308)
- 教育(66347)
- 省(65640)
- 基金项目(58275)
- 划(56292)
- 编号(53442)
- 自然(50045)
- 自然科(48898)
- 自然科学(48885)
- 自然科学基金(48059)
- 成果(47526)
- 资助(43665)
- 课题(41611)
- 创(38774)
- 重点(37927)
- 部(36976)
- 制(36505)
- 创新(35245)
- 发(35204)
- 年(34172)
- 性(33349)
- 期刊
- 济(109754)
- 经济(109754)
- 研究(87296)
- 中国(69293)
- 教育(64762)
- 财(40959)
- 管理(39071)
- 学报(36512)
- 农(34102)
- 科学(34013)
- 大学(30010)
- 技术(26448)
- 学学(26439)
- 融(23578)
- 金融(23578)
- 农业(22369)
- 财经(18971)
- 业经(17783)
- 职业(17298)
- 经济研究(16927)
- 经(16472)
- 坛(13443)
- 论坛(13443)
- 科技(13360)
- 问题(12895)
- 版(12195)
- 业(11743)
- 技术教育(11243)
- 职业技术(11243)
- 职业技术教育(11243)
共检索到402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武学超 罗志敏
本文深入剖析了英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的逻辑动因、高等教育治理组织机构创新以及制度优化策略。研究发现,英国本次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机构重组与深度协同相统一、追求卓越与全面公平相统一、资助原则与学术价值相统一的基本逻辑。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应处理好"创新"与"守护"的逻辑法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彦通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 其中的许多变化都是我们从未面临和面对过的。比如:高等教育的机会供给矛盾缓解之后,教育质量问题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尖锐;规模扩大之后.管理并促进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课题;高等教育就业难度加大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靳涛 陈雯
构建一个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难题,新医疗保障制度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对过去的老体制进行全面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公众满意的新体制。文章分析了我国老医保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对新医保方案评价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突出的问题给出了新医保应该进一步调整和细化的建议。
关键词:
制度设计 医疗保障 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尚凌辉
在卫生服务领域,由于我国一直实行政府办医院的政策,政府医院、企事业单位医院占绝对优势地位,其他如个体诊所、股份制医院所占份额很小。从经济体制组织的角度来考察,卫生组织可分为非营利性与营利性,而非营利性又可分为政府创办与非政府创办。根据目前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改革政策,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以非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鹏
经济体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推行各项改革的重点,并将在全面改革中发挥牵引作用,即以经济体制改革来提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进产出的有效扩张,同时用经济体制改革来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从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大学治理与制度创新应该从哪里出发,其逻辑起点是什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当前,我们在理论研究和政策决策中使用很多概念来描述这个问题,如治理、善治、现代大学制度、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实际上,这些概念大都具有强烈的舶来品的色彩,其概念表象背后隐含着其形成、发展或者被人们应用过程中被赋予的独特价值观和意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武学超 罗志敏
在创新驱动的高级知识经济时代,波兰高等教育体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波兰政府于2018年7月出台了《科学宪法》,开启了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浪潮。这次改革涉及办学体制、科研创新体制、治理体制、财政体制、学术职业体制和国际流动体制等领域,是波兰后社会主义时代一次最全面、最深刻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波兰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以"分布式卓越"原则引领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遵循科学研究范式转型规律强化大学基础研究社会贡献能力、遵循高层次学术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双元"博士教育新模式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波兰 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 科学宪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如果以跨世纪为界,我国在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方面的热点话题,之前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后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术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差异点是前者重在放权、激发办学活力,后者重在规范、调整权力结构,是一个由政府主导转向学校自我建设的过程。这种转向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值得我们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文彬
文章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入手,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阶段论"。通过对三个阶段的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的特色。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调国家行政指导的必要性,保证了改革的可控制性和稳健性,同时,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公共力量的三方博弈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进、滞后、冲突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只有分析不同路径的成本收益,才能寻找到制度变迁净成本最低的改革方案。文章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 边际调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运用体制转轨和渐进改革的宏观视角、使用制度演进和制度创新的分析方法、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可以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构建背景、意义、发展途径进行一个比较详尽深入的经济逻辑分析。本文认为,在制度潜力发掘—市场规范发展彼此良性互动的作用机制下,独立董事制度将逐渐成熟壮大,并最终形成对原有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的冲击,促使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即向规范化变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镇湘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企业制度创新曹镇湘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强调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统一整体。企业制度创新必须以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相配套,社...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露 周建国
在政策倡导与实践探索的双重推动下,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成为应对新问题、化解矛盾冲突与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作为一个“神奇”的概念,创新同时满足组织行动所追寻的合法性逻辑和结果逻辑。处于多重制度环境中的基层行动者,或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境、特殊需求与利益选择塑造“典型实践”,或迫于制度化压力而采取任务式创新、趋同化创新与展示型创新等策略行为,由此形成基层治理创新的不同实践样态。基层治理创新乱象丛生,有碍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基于制度与行为的融合视角,阐释基层行动者的制度压力与回应行为及其制度性同构、策略性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乱象生成于合法性逻辑对结果逻辑的挤压、策略行为运作的隐性空间以及制度逻辑与行为逻辑的互构,进而提出从识别创新样态、矫正创新乱象与促进创新变革等方面优化基层治理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岩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有先进的理念、先进的制度设计、科学的方法手段和有效的组织实施。高等教育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有着深刻的内涵变化,公共治理视野中的高等教育评估,应包括多方参与、协商合作、服务意识和教育开放等核心要素。新时期"五位一体"评估制度顶层设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先进的国际水平,其制度创新主要归纳为"五多"即评估标准多样化、评估形式多样化、评估主体多样化、评估结果发布多样化、评估方法多样化,"四新"即新的评估理念、新的质量评价标准、新的评估方法、新的评估技术。在"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组织实施中,推动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分级实施,鼓励高校自我评估、行业参与专业认证,建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评估研究》课题组 吴景松
"放管服"改革引领高校管理由"集权"向"分权"、由"掌控"向"共治"、由"审批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型。要以中央综合政策统筹"放管服"改革布局,提高省级政府统筹地方高等教育改革能力,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自主发展水平,健全高校教育监管体系与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