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0)
2023(10601)
2022(8733)
2021(8047)
2020(6836)
2019(15325)
2018(14998)
2017(29591)
2016(16077)
2015(17828)
2014(17686)
2013(17699)
2012(16496)
2011(14765)
2010(15379)
2009(14747)
2008(14996)
2007(13792)
2006(12770)
2005(11982)
作者
(47932)
(39735)
(39707)
(37540)
(25705)
(18892)
(17892)
(15321)
(15105)
(14520)
(13565)
(13328)
(13128)
(12891)
(12731)
(12097)
(12073)
(11727)
(11708)
(11385)
(10092)
(9940)
(9845)
(9350)
(9141)
(9088)
(8848)
(8833)
(8145)
(8030)
学科
(82460)
(76831)
企业(76831)
(69941)
经济(69826)
管理(68755)
业经(27997)
方法(27492)
(26543)
(25748)
(19946)
财务(19921)
财务管理(19896)
数学(18942)
(18820)
企业财务(18817)
数学方法(18626)
农业(18324)
技术(17926)
(17063)
中国(16765)
(14692)
理论(14543)
(14440)
(13142)
(12757)
贸易(12748)
企业经济(12719)
经营(12596)
(12408)
机构
学院(240686)
大学(235047)
(101859)
经济(99831)
管理(98660)
理学(83193)
理学院(82443)
管理学(81372)
管理学院(80936)
研究(78865)
中国(64718)
(51282)
(49868)
科学(46070)
(42773)
(40778)
(40057)
财经(38920)
中心(36068)
研究所(36046)
(35129)
业大(33809)
农业(33514)
北京(31577)
(31109)
经济学(29110)
财经大学(28252)
(28188)
(27974)
商学(27711)
基金
项目(147495)
科学(118189)
研究(110222)
基金(107803)
(92945)
国家(92017)
科学基金(80506)
社会(70182)
社会科(66478)
社会科学(66461)
(58904)
基金项目(55764)
自然(52396)
自然科(51244)
自然科学(51227)
自然科学基金(50403)
教育(49654)
(48310)
编号(44931)
资助(44617)
成果(37503)
(35994)
(34131)
重点(32733)
(32640)
(32163)
创新(30951)
课题(30819)
(29091)
(28669)
期刊
(125499)
经济(125499)
研究(74704)
中国(49457)
管理(44198)
(43709)
(41463)
科学(33040)
学报(32717)
农业(28119)
(26516)
金融(26516)
大学(25444)
学学(24060)
教育(23643)
业经(23044)
技术(22650)
财经(19987)
经济研究(19049)
(17395)
(16729)
问题(15979)
技术经济(14530)
(13718)
现代(12967)
世界(12692)
财会(12417)
国际(12003)
经济管理(11618)
商业(11442)
共检索到382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刚  李国俊  
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交易成本经济学 ,在理性假设和个体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都把企业的成长看作是外生决定的。和市场根本不同 ,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决策机制。在有限理性假设条件下 ,组织决策过程中面临知识约束问题。动态地看 ,企业组织专业化生产表现为企业内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过程。在不确定条件下 ,企业成长的内生性表现为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惯例依赖过程。我们强调 ,通过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积累起独特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企业健康成长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通过企业的同质性假设,标准经济理论把企业看作是既定技术条件下的最优化生产者,其生存和发展是外生的。而现实中,企业的创新性活动和内生成长却构成了经济持续变迁的主题。企业的成长表现为内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过程。知识积累的质和量的差异决定了现实企业之间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和成长潜力。对企业内在知识积累机制的分析是理解和制定企业成长和竞争战略的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亚军  刘长庚  
对"能力"、"知识"和"资源"概念定义的模糊和相互混淆不仅使企业的内生成长理论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更是目前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发展的桎梏。本文在澄清了此三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能力"定义,并对企业的内生成长进行了重新解释。企业成长的实质是知识和资源的互动扩张。能力的扩张既是企业成长的目的,又是知识与资源互动扩张即企业成长的结果。企业的成长最终会趋向于一个由知识和资源共同划定的极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鸣  
从企业理论的发展史来考察,经济学中企业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演化经济学等三个阶段。企业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由注重"有形"资源,进而发展为注重"无形"资源的阶段,最后达到"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相结合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显示了把企业中"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结合起来分析考察的趋势,这越来越接近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本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永春  郑江淮  杨晨  
该文基于资源成长理论,构建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路径生成机理的分析框架和数理分析模型,并借助资源成长理论的"资源-能力-成长"的逻辑脉络,分别探讨了技术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路径的生成机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邱国栋  
本文分析了“互补原则”强化或“分工原则”强化的企业决策组织;讨论了这种企业决策组织的结构性问题和导致企业领导层决策失误的原因,提出企业高层决策组织系统的改进思路和将学习型组织行为融入决策过程的理论观点,以及按照“并行原则”构建高层决策团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蕙馨  李贞  
随着集群在世界范围的兴起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从知识转移角度研究集群内的企业成长成为一个更为深入的视角。通过综合分析集群内知识转移主体、转移内容、转移情景、转移途径和转移对象五要素对企业知识增量的影响过程,弄清集群内知识转移要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蕙馨  李贞  
在企业知识观下,企业成长可以被界定为企业在已有知识存量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不断增加知识和提高知识质量的过程。因此,集群企业有意识地进行知识转移对企业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依据集群内知识转移主体的性质把集群内知识转移分为集群和企业两个层次。集群内的显性知识主要通过集群层的支持性机构进行转移,而隐性知识主要通过集群内组织间和个体间的频繁接触进行转移。通过集群内知识转移情境分析得出结论:集群企业通过控制与知识转移主体间愿望差异、关系(类型、强度、持久度)和知识势差,可以实现知识转移对企业成长的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英晖  
论文首先分析了组织决策权分配的知识动因 ,认为 ,组织的决策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和知识之间的匹配关系 ,在这样的前提下 ,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分权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永军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探讨企业成长曲线的问题。这需要对企业知识进行新的分类,并据此对企业的3个成长阶段进行重新定义。文章对上述3阶段中各阶段的特点,以及企业需采取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以我国 VCD/DVD 行业的演变过程为例对上述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钦  孙海英  
我国环保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走过了起步、稳固发展与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目前,主要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开发能力较弱、融资渠道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四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邢建国  
实现可持续成长是中小企业放大其经济功能的重要基础。按照“企业代”的概念,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包括“代内成长”与“代际成长”两种成长类型。企业理念更新、战略资源储备以及资本积累模式转换,是提高中小企业代内成长效率的基本要求。代际成长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实现企业的代际推进,是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战略重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洋  云涛  陈士俊  陈红霞  
民营科技企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它们的兴衰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自组织理论的思想和方法,以保持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序参量协同、超循环演化和调控突变等自组织系统的典型特征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内生成长动力是如何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力图为研究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程德俊  
通常对美日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都是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本文从知识和决策权的角度研究了美日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同。日本企业重视专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模糊工作设计、员工参与管理和横向协调为特点的分权式管理制度。美国企业重视通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规范工作设计、专业管理和纵向协调为特点的集权式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分析了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韦玉娟  
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从风险和公平关切两个角度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共享行为,但是较少研究同时考虑风险和公平关切对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的影响。因此,考虑风险的实际收益,探讨公平中性、公平关切无成本分担、公平关切有成本分担三种情形下的供应链企业的知识共享决策。研究发现:风险越大,零售商知识共享时的知识投入意愿越低,销售量越低,制造商和零售商期望利润越低;公平关切下销售量与公平中性的销售量相同,但批发价格更低,零售商期望利润更高,制造商期望利润更低;成本分担契约可以激励零售商知识共享时的知识投入,增加供应链销售量,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期望利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