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4)
- 2023(6519)
- 2022(4873)
- 2021(4589)
- 2020(3743)
- 2019(8478)
- 2018(8061)
- 2017(15230)
- 2016(8626)
- 2015(10209)
- 2014(10440)
- 2013(9718)
- 2012(8770)
- 2011(7502)
- 2010(7832)
- 2009(6768)
- 2008(6639)
- 2007(6065)
- 2006(5420)
- 2005(4970)
- 学科
- 管理(34117)
- 业(32656)
- 企(30058)
- 企业(30058)
- 济(26896)
- 经济(26856)
- 技术(14232)
- 方法(9976)
- 业经(9404)
- 财(9134)
- 农(8974)
- 中国(8556)
- 理论(8446)
- 教学(7664)
- 数学(7336)
- 制(7330)
- 数学方法(7257)
- 技术管理(7144)
- 务(7134)
- 财务(7110)
- 财务管理(7100)
- 企业财务(6741)
- 体(5948)
- 贸(5825)
- 贸易(5816)
- 易(5709)
- 农业(5678)
- 划(5549)
- 教育(5277)
- 学(5249)
- 机构
- 学院(121541)
- 大学(110200)
- 管理(45268)
- 济(40923)
- 经济(39869)
- 理学(38246)
- 理学院(37932)
- 管理学(37371)
- 管理学院(37181)
- 研究(34118)
- 中国(26499)
- 京(23586)
- 技术(22327)
- 职业(21247)
- 财(20139)
- 江(20086)
- 科学(19986)
- 所(16495)
- 州(16408)
- 中心(16252)
- 农(16207)
- 范(15908)
- 师范(15723)
- 技术学院(15639)
- 财经(15631)
- 职业技术(15403)
- 业大(15299)
- 研究所(14597)
- 北京(14524)
- 经(14133)
- 基金
- 项目(75682)
- 研究(62286)
- 科学(59758)
- 基金(50396)
- 家(43007)
- 国家(42581)
- 科学基金(37068)
- 社会(36383)
- 社会科(34320)
- 社会科学(34304)
- 省(33450)
- 教育(32476)
- 编号(28918)
- 划(26705)
- 基金项目(26513)
- 成果(22928)
- 自然(22440)
- 自然科(21924)
- 自然科学(21922)
- 自然科学基金(21520)
- 课题(21264)
- 资助(19644)
- 年(18401)
- 重点(18002)
- 创(17946)
- 项目编号(17159)
- 创新(16568)
- 发(16453)
- 部(16432)
- 规划(16241)
共检索到181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茂勇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科技时代,高职院校治理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外部生态系统的经济与社会关系网络问责和内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分权参与诉求,传统的院校线性治理模式无法对高职院校外部生态更迭给出即时性信息回馈与系统性解决方案,迫切需要引入新的院校治理范式,即组织内部营销治理范式。内部营销理论与高职院校治理变革在内核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具有把握院校治理本质与引领治理变革动向的价值,能够揭示高职院校治理变革过程中混沌与复杂现象的生成机理及规律。组织内部营销强调教师乃高职院校多重困境的"最佳解决方案",高度重视教师在院校发展和治理中的地位,通过建制高效的内部治理通路和建构统合性人力资源策略,激发教师参与院校治理的动力。技术进路层面,高职院校通过为教师群体实施教育训练、凝聚沟通、管理支持、激励鼓舞和参与授权等内部营销策略,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达成院校治理变革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啸宇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从理论上对这一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体系、治理目标和治理依据出现了内涵的嬗变,但参与式治理理论、产权激励理论和均衡博弈理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这一嬗变本身具有了合理性。面对这一创新举措需要对实践进路重新规划,应当从调解制度供求关系、确立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探索"院为实体"的改革路径三方面进行,以实现这一改革举措在理论及实践中的意义与优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盖馥
优质校建设是适应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提质增效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既是优质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的标准与保障。和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相比,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具有时代特征,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观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理念由工具性走向人本性、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治理主体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治理内容由碎片化走向系统化;治理机构由条块分割走向协同一体;治理手段日趋现代化;治理形态由科层式转向平行网格式;治理目标与结果由人治向善治转变。优质校建设时期,高职院校要顺应这种历史变化,从完善现代职业院校内部制度体系、理顺主体关系、实施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加强执行与监督等方面推进内部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关键词:
示范校 优质校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以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研究样本,通过网络调查统计其内部治理组织架构现状,从数据中归纳出5种内部治理组织架构模式,并对校企合作、国际交流、质量管理、创新创业和院校研究等5种专门性支持机构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的设置情况及特殊样本进行分析。模式与数据分析结果认为,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组织架构改革不宜简单地做"减法"或"加法",应探索构建适合于自身特点和区域需求的内部治理组织架构,才能为不断提高院校办学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
内部治理 组织架构 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寿根 刘涛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亟待改革,应当以解决内部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目标,以法人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教育消费理论为指导,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党委主导的理事会决策制度、基于专门委员会策划的院长执行制度、"标准、评估和奖惩一体化"的质量监督制度,形成与外部治理制度相衔接的内部治理体制、机制,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启光
国外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具有体系完善且职责分明、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等诸多特点。在借鉴上述经验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必须根植于本土文化,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机制和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要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出具有各高职院校特点的高职院校章程,同时还要以人为本,突显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授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顶层设计 以人为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军 李成明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的高职院校需要一流的高职院校文化作支撑。本文从文化构建的视角,分析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文化特性,讨论了内部治理中的文化价值冲突,并提出治理过程中的文化建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治理 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孟
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当前的高职院校治理更有可能走向共识治理模式,即高职院校内部决策者与广大教师员工、学生等非决策者在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基础上进行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共识治理在权力配置上首先保证一个强有力的决策主体;在运行机制上,通过构建信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上下结合机制来推动各利益主体实现互相信任、互相协作、互相肯定;在治理操作上主要采用搁置争议、协商协调等共识型的治理手段。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走向共识模式的轨迹正逐步清晰化,一是在权力配置上建立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核心决策主体;二是不断制度化的共识决策机制成为共识治理的规制保证;三是多种共识型治理手段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中得到充分运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万一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由外延式扩张转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面对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办学主体单一、行政代替学术、内控机制不健全等制度性问题,急需通过改革内部治理结构进行破解。高职院校应围绕组织发展目标,调整内外利益关系,完善运行机制,在纵向、横向和外向三个维度上积极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结构 改革 目标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贵平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重制度建设而文化缺失的现状,根据治理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文化治理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未来方向,当前优化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应坚持制度建设和文化塑造并重,其具体路径可从凝聚制度建设和文化塑造的核心价值观,完善以制度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以核心文化为引领提升治理能力,在制度建设与文化塑造中实现文化自觉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制度建设 文化塑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进
高职院校是跨界组织,涉及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平衡并满足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是高职院校治理的基础。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理事会制度建设、校长施政制度建设、多元监督制度建设等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建立高职院校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高职院校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正明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具有共同治理、开放治理和分类治理等独特性。当前,外部环境不够完善、内部组织相对封闭、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等,影响着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科学水平。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更新院校治理理念、优化院校组织结构、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和培育内部治理文化等方式,实现内部治理的独特性,强化院校内部治理,提高办学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独特性 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春明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在外部制约因素过于显性以及内部治理结构过于封闭等问题,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建设,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并实施院校章程以规范内部关系、落实院系两级管理,构建合理的内部治理组织架构,健全决策参与机构,完善内部治理运行机制,加快内部治理改革,提升其治理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改革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建
针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结构封闭、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民主参与虚化的问题,文章提出构建开放多元的治理结构和分权制衡的权力体系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策略,并根据高等教育法要求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实际,提出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决策咨询体系、党委领导下的决策体系、校长负责下的行政体系、教授引领下的治学体系和民主参与下的监督体系等具体改革举措。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治理结构 改革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广军 金建雄
基于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院校可构建党委与校长、党政管理部门、二级院系教学单位、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主体构成的内部质量保证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由决策指导、沟通协商、自主自治、质量监管、质量评价等构成的主要治理机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健全质量保证治理责任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一致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关系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协同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制度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程序化水平;健全质量治理文化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过程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平台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质量保证 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