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7)
- 2023(14520)
- 2022(12507)
- 2021(11407)
- 2020(9920)
- 2019(22746)
- 2018(22384)
- 2017(42922)
- 2016(23407)
- 2015(26528)
- 2014(26722)
- 2013(26333)
- 2012(25028)
- 2011(22811)
- 2010(23393)
- 2009(22171)
- 2008(21961)
- 2007(20354)
- 2006(18284)
- 2005(16716)
- 学科
- 济(112119)
- 经济(111929)
- 管理(70004)
- 业(62313)
- 企(53199)
- 企业(53199)
- 方法(42970)
- 数学(35512)
- 数学方法(35162)
- 财(28106)
- 中国(28053)
- 农(26893)
- 学(26182)
- 制(24149)
- 地方(24087)
- 业经(23949)
- 理论(18320)
- 体(18211)
- 和(17422)
- 农业(17014)
- 银(16620)
- 银行(16567)
- 务(16503)
- 财务(16455)
- 财务管理(16413)
- 融(16407)
- 金融(16399)
- 贸(16179)
- 贸易(16166)
- 行(15836)
- 机构
- 大学(348519)
- 学院(344306)
- 济(147775)
- 经济(144634)
- 管理(126756)
- 研究(122602)
- 理学(107403)
- 理学院(106156)
- 管理学(104226)
- 管理学院(103572)
- 中国(92964)
- 京(74382)
- 科学(73090)
- 财(71388)
- 所(63419)
- 农(59141)
- 研究所(56868)
- 财经(55270)
- 中心(55181)
- 江(55116)
- 经(49784)
- 业大(49640)
- 北京(47143)
- 经济学(46411)
- 范(46175)
- 农业(46125)
- 师范(45668)
- 院(43388)
- 州(42466)
- 经济学院(41421)
- 基金
- 项目(218283)
- 科学(171192)
- 研究(160585)
- 基金(157785)
- 家(137158)
- 国家(136027)
- 科学基金(115386)
- 社会(103740)
- 社会科(97471)
- 社会科学(97439)
- 省(85368)
- 基金项目(82512)
- 教育(75057)
- 自然(72240)
- 划(71345)
- 自然科(70551)
- 自然科学(70526)
- 自然科学基金(69284)
- 资助(64915)
- 编号(64843)
- 成果(55565)
- 重点(49966)
- 部(49406)
- 发(47057)
- 课题(46060)
- 创(44626)
- 国家社会(42726)
- 制(42659)
- 教育部(42522)
- 创新(41857)
- 期刊
- 济(175210)
- 经济(175210)
- 研究(108563)
- 中国(76682)
- 财(58655)
- 学报(56931)
- 农(54405)
- 科学(50629)
- 管理(49038)
- 大学(43207)
- 学学(40426)
- 教育(40098)
- 农业(35527)
- 融(32700)
- 金融(32700)
- 技术(30310)
- 财经(29326)
- 经济研究(28271)
- 业经(25834)
- 经(25350)
- 问题(22690)
- 业(18646)
- 技术经济(18116)
- 贸(17816)
- 版(17558)
- 统计(16989)
- 图书(16318)
- 世界(16137)
- 理论(15722)
- 策(15201)
共检索到541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广珍 张军
本文拓展分析了Acemoglu和Robinson所忽略的平民革命组织的集体行动问题,认为革命组织的集权领导是解决其集体行动问题的一个方法,并且这种集权决策会对革命后的政治体制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在穷人不同质的假设下构建了新的社会演进模型。比较分析表明,在组织集权决策的约束下,革命组织的集权决策导致民主化更难以阻止革命的发生,而更容易产生一个新的集权体制社会。
关键词:
组织决策机制 传统集权社会 新政治经济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达
文章利用相关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强调利益异质性的基础上,借助 Hibbs(1977,1987)的派系政治周期模型与 Becker(1983)的利益集团理论,提出独立的 Hibbs Becker模型(以下简称H B模型)来分析由于决策层偏好的不同而导致的中国各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价值取向,以及不同时期相关利益集团相互之间的不同压力对决策层偏好变动的影响,为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宏 田红宇 祝志勇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转型期完善农村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基础、第三方推动、农户参与"的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供给,协调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促进激励相容,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宏 田红宇 祝志勇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转型期完善农村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基础、第三方推动、农户参与"的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供给,协调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促进激励相容,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运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增刚
文章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本质,指出,国家就是不同利益集团达成的调和它们之间利益冲突的契约或组织。从规范意民的利益,达成一致同意,为实现帕累托改进采取的补偿并不总是可行的。当利益集团的存在不可避免时,利义上讲,国家利益应该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从实证意义上讲,国家利益只能代表一部分人或利益集团的利益。文章进而运用公共选择立法层次上的一致同意理论,指出了国家利益要求在立宪层次上代表全体人益集团的游说会造成公共政策偏向某些特殊利益集团,使国家利益不能够实现最大化,而鼓励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可以降低政策偏向的程度,甚至会产生与没有利益集团时相同的结果,或者使国家利益代表相关利益最...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利益集团 公共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宏 曹亮
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在对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就多边和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展现状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由于国内与国际层面利益集团的多重作用,使得GATS与区域层面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成效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认为只有区域和多边经贸关系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中国在不同经贸利益需求条件下,灵活而合理地选择运用不同层面的策略工具。
关键词:
服务贸易自由化 多边主义 区域主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黎文靖
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在分析中国转轨经济的重要制度特征——政府干预的基础上,结合这一届政府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区分不同的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和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评述我国现有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并提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守英 颜嘉楠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剑锋 顾标 邓宏图
文章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整体性分析显示,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存在对外需和外资的双重需求不同,重工业优先模式遗存的高储蓄率体制使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更多地表现为对外需拉动的单一需求。中国在总体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随着政府对加工贸易型FDI的优惠力度不断升级,出现了资本顺差带动贸易顺差增长的现象。
关键词:
赶超型工业化 工业化模式 经常项目顺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尹振东 桂林
2003年以来中国出现信访高峰,研究信访问题对建立和谐社会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契约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理论模型,把信访中的上访看作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一种问责机制,上访后中央通过追究地方官员的责任,可以约束地方官员行为,激励地方官员更努力地为当地居民服务。中央对地方官员的问责应当适度,太严厉的问责反而可能强化地方截访,结果会降低地方官员的努力水平。上访给中央带来的成本越大,中央对地方官员的问责越严厉。根据模型推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央对地方官员的问责将逐渐加强。最后本文还探讨了中央打击地方截访等方面的含义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访 上访 截访 地方官员 问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杨珍
新政治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方法和角度切入政治学领域,分析由于国家和市场的并存及动态上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试图解释总体的经济政策中政治和经济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公共支出变迁的现实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公共支出具有政治性和经济性双重特性,其实质上是一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主决策支出:公共支出发展变迁的路径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实现,同时由于市场外部性的存在,公共支出无论从外延规模还是内涵结构来看都需要政府宏观调节进行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
公共支出 政治性 经济性 结构变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段小茜
金融稳定是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的决定过程,实质上反映了金融利益的不一致性与政治经济均衡的演化过程。这种政治—经济均衡的维持或破裂,主要取决于金融稳定实现过程中政治体制及其决策结构与经济机制的作用关系及其力度的大小。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深受政治—经济体制和决策结构的影响和制约,成为采用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金融稳定的现实基础。影响中国金融稳定的关键在于经济转轨进程中现行体制或格局下政治—经济主体之间的不对称影响及其利益联结和共生态势下的脆弱性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
关键词:
金融稳定 政治经济过程 新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爱平
传统发展经济学包括早期发展经济学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古典主义思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都存在缺陷。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吸收新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开展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从利益关系、主体行为、制度安排、激励结构等方面建立发展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针对发展中国家现实问题确立研究内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科 王宝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研究乡村振兴的出发点,乡村振兴可以抽象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以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研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以"使用价值空间"为核心范畴,将乡村振兴过程抽象为一个"完全使用价值空间"在数量上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由此构建一个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既定的前提条件,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中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