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1)
2023(2773)
2022(2541)
2021(2370)
2020(2102)
2019(4995)
2018(4971)
2017(9764)
2016(5551)
2015(6394)
2014(6414)
2013(6663)
2012(6195)
2011(5728)
2010(5824)
2009(5811)
2008(5903)
2007(5425)
2006(4851)
2005(4318)
作者
(16453)
(13829)
(13567)
(13056)
(8857)
(6502)
(6262)
(5374)
(5344)
(4982)
(4769)
(4599)
(4508)
(4495)
(4283)
(4121)
(4087)
(3953)
(3917)
(3835)
(3686)
(3413)
(3301)
(3231)
(3162)
(3142)
(3102)
(2934)
(2747)
(2681)
学科
(26050)
经济(26015)
管理(21898)
(20066)
(19589)
企业(19589)
方法(13658)
数学(10845)
数学方法(10784)
(8427)
(6476)
理论(6412)
(6078)
财务(6069)
财务管理(6059)
业经(5917)
企业财务(5879)
中国(5570)
(5258)
(5202)
贸易(5193)
(5023)
(4819)
(4550)
(4364)
(4361)
(4182)
银行(4169)
(4160)
金融(4159)
机构
大学(92182)
学院(87876)
(36105)
经济(35399)
管理(34172)
理学(29313)
理学院(29003)
管理学(28560)
管理学院(28410)
研究(27210)
中国(22741)
(19592)
(18802)
财经(15662)
科学(15309)
(14126)
(13932)
(13125)
(12452)
师范(12357)
研究所(12280)
中心(12067)
财经大学(11763)
北京(11738)
经济学(11469)
(11117)
(10798)
商学(10585)
业大(10480)
商学院(10478)
基金
项目(51767)
科学(41667)
基金(39531)
研究(37538)
(33708)
国家(33426)
科学基金(29246)
社会(25116)
社会科(23786)
社会科学(23777)
基金项目(20531)
自然(18996)
(18662)
自然科(18617)
自然科学(18613)
教育(18428)
自然科学基金(18333)
资助(16974)
(16238)
编号(14526)
成果(13472)
(12422)
重点(11454)
教育部(11212)
人文(10727)
(10445)
国家社会(10250)
大学(10142)
课题(10079)
(9962)
期刊
(41318)
经济(41318)
研究(29273)
(17316)
中国(17027)
管理(14324)
学报(13939)
科学(12845)
大学(10831)
(10813)
金融(10813)
学学(9960)
教育(9669)
财经(9582)
(9370)
(8234)
技术(6667)
经济研究(6244)
问题(5709)
业经(5649)
农业(5599)
(5224)
图书(4639)
(4569)
理论(4522)
国际(4485)
技术经济(4484)
商业(4330)
财会(4257)
世界(4047)
共检索到136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翔  程发新  龚爱清  
在有效理性的条件下,应用进化博弈论中的复制动态机制来分析组织内部横向信任关系的长期演化趋势。这些分析表明:通过改变得益矩阵, 鼓励和褒扬信任者、惩罚和压制背信者是组织内部横向信任关系向最理想的方向进化的两个关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亮  罗昌瀚  
潜规则是利益主体经过长期博弈形成的稳定的内部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演化博弈分析表明,潜规则的扩散与初始条件有非常敏感的关系,同时,它一旦产生就有强烈的自加强趋势。要缩小或消灭潜规则,必须改进显规则,引进新的机制,改变潜规则的生态环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何琼隽  曹德骏  李子江  
本文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给予社会强化新的机理揭示。社会强化是易危机系统的一种正反馈反应,它把临界点通过逆转过程镇定为一种机构(机制)而不是让系统结构发生改变。本研究用最小逆转集刻画了一种策略均衡向另一种策略均衡转化的精细化过程。然后,再把逆转集扩充为博弈论模式推导出国美电器公司社会关系网成员如何通过社会强化形成逆转态势的基本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在网络主体达成集体理性条件下,可以成为稳定危机企业的阻尼装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翔  
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组织内部纵向信任行为的二人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策略组合下各博弈方的信任条件和影响信任水平的因素,并对改善和提高组织内部纵向信任水平进行了简要策略设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耿同劲  
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函数的不一致不仅诱致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动机 ,同样也诱致委托人的机会主义冲动 ,普遍认同的加重惩罚代理人就可以有效遏制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论点缺乏足够的支撑 ,只有加重惩罚委托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才能有效防止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冲动。难以惩罚委托人的偷懒行为是国有企业经理机会主义行为盛行 ,道德风险严重的直接原因 ,根源在于公有产权制度安排下委托人不具备应有的行为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姣  马君  
信任是一个既有很强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交易成本学说和组织嵌入学说的研究表明:信任在维持和扩展经济秩序、降低经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探讨了信任的内涵及产生机制,提出要实现全社会的普遍信任,就必须在推进法治建设、创设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彩珍  
新制度主义把国际合作视为一种谈判和博弈的过程。个体为了实现共同利益 ,需要经过复杂的谈判和不断的博弈 ,谈判和博弈的结果便是国际制度的形成和国际合作的出现。但博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而不同的博弈模式下 ,合作形成的条件和难易程度不同。同时 ,博弈的重复性预示着合作机制的建立将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过程。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同样如此。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晓东  杨治南  
股东积极主义是近年来欧、美成熟证券市场上兴起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新现象 ,也是机构投资者主导证券市场的产物。本文对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 ,进而积极参加公司治理给出了一个博弈论的解释 ;并且结合我国机构投资者超常规发展的趋势 ,展望了股东积极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伍江  
文章通过增加"蛇吞象"式兼并分析,扩展了Steffen-Kai-Wieland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大鱼吃小鱼","蛇吞象","强强联合",还是"弱者联合"的兼并,四种兼并对参与企业都是有利可图的,但这些兼并都会提高市场集中度,导致消费者福利下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瀛飞  张倩肖  
本文引入大、小企业假定,以及符合我国多晶硅产业特点的创新方式和大企业的兼并活动构建"History-friendly"模拟模型,模拟2006—2015年进入规制政策和产业横向整合对市场集中度、平均价格加成和企业倒闭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未来需求增长的环境下,进入规制政策降低了多晶硅产业市场集中度和平均价格加成;而产业横向整合提高了多晶硅市场集中度,在需求增长率低于一定限度时,明显降低了平均价格加成和企业倒闭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贵春  
研究了两个不同组织间的协调活动,分析的对象为物流外包关系及其跨组织协调需求。讨论了运用包括非正式协调、正式的跨组织团体以及综合角色等不同横向协调机制形式的可能性。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通过实行上述横向协调机制来发展横向组织能力并且积极的把它推荐给客户可以成为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一种潜在的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德军  朱道林  
研究目的:解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规律,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4方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进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研究结果:生成了各利益主体进化博弈关系表及策略对比趋势图。研究结论:(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以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过渡的历史过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该顺应这种趋势;(3)农民集体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中央政府策略选择不完全的产物,其产权关系不清、权能缺失。(4)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军伟  王剑华  
创业投资一直是新兴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在其发展前期阶段融资的主要形式。但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创业投资机构往往偏好创业企业或项目的中后期阶段,投资阶段呈现明显的后移趋势。我国国内创业投资机构从一开始就存在投资阶段后移的问题,与政府通过发展创业投资来促进创新创业能量的释放和推动我国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出发点相悖。总体来说,我国创业投资属于风险意识较弱的一种行业,投资阶段后移是我国政府机构附属型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的博弈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