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7)
- 2023(10949)
- 2022(9787)
- 2021(9274)
- 2020(7879)
- 2019(18410)
- 2018(18321)
- 2017(35258)
- 2016(19475)
- 2015(22011)
- 2014(21805)
- 2013(21794)
- 2012(19996)
- 2011(17872)
- 2010(17650)
- 2009(16190)
- 2008(15716)
- 2007(13728)
- 2006(11938)
- 2005(10440)
- 学科
- 济(74220)
- 经济(74126)
- 管理(58949)
- 业(55320)
- 企(48015)
- 企业(48015)
- 方法(36543)
- 数学(30905)
- 数学方法(30557)
- 财(20259)
- 农(19266)
- 学(18983)
- 中国(18373)
- 业经(16886)
- 地方(14636)
- 务(13657)
- 财务(13597)
- 财务管理(13574)
- 理论(13570)
- 制(13230)
- 和(13050)
- 企业财务(12974)
- 农业(12910)
- 贸(12783)
- 贸易(12773)
- 易(12340)
- 技术(12047)
- 环境(11404)
- 划(11338)
- 教育(10423)
- 机构
- 大学(275793)
- 学院(271277)
- 管理(110366)
- 济(101851)
- 经济(99485)
- 理学(96256)
- 理学院(95164)
- 管理学(93439)
- 管理学院(92986)
- 研究(92202)
- 中国(67401)
- 科学(60424)
- 京(59884)
- 农(48357)
- 所(47243)
- 财(46510)
- 业大(44629)
- 研究所(43402)
- 中心(41099)
- 江(38861)
- 农业(38318)
- 北京(37672)
- 财经(37556)
- 范(35759)
- 师范(35325)
- 经(34251)
- 院(33770)
- 州(31908)
- 技术(29081)
- 经济学(28826)
- 基金
- 项目(191868)
- 科学(149710)
- 基金(139130)
- 研究(136583)
- 家(122890)
- 国家(121866)
- 科学基金(103764)
- 社会(83578)
- 社会科(78923)
- 社会科学(78898)
- 省(74989)
- 基金项目(74701)
- 自然(70737)
- 自然科(69056)
- 自然科学(69035)
- 自然科学基金(67814)
- 划(63849)
- 教育(62508)
- 资助(57696)
- 编号(55436)
- 成果(45035)
- 重点(42862)
- 部(41915)
- 发(39819)
- 创(39810)
- 课题(38052)
- 科研(37391)
- 创新(37015)
- 计划(35948)
- 教育部(35403)
- 期刊
- 济(109830)
- 经济(109830)
- 研究(78434)
- 中国(52078)
- 学报(48847)
- 科学(43952)
- 农(42950)
- 管理(40309)
- 大学(36090)
- 财(35291)
- 学学(33924)
- 教育(30403)
- 农业(29956)
- 技术(22418)
- 融(19966)
- 金融(19966)
- 业经(17980)
- 财经(17672)
- 经济研究(17140)
- 图书(15691)
- 业(15373)
- 经(14919)
- 科技(14164)
- 问题(14042)
- 理论(13645)
- 版(13445)
- 业大(13006)
- 技术经济(12840)
- 实践(12679)
- 践(12679)
共检索到391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翔 刘春林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组织内部奖励和不良事件报告意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物质奖励和晋升奖励均可以提高自我报告意愿,社会规范对报告行为的支持将增强晋升奖励效果、减弱物质奖励效果;沟通氛围积极时,物质奖励对报告行为的激励效果被增强,而晋升奖励效果被减弱。更进一步说明了情境不同,奖励效果不同,组织可以通过奖励方式解决内部瞒报问题,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奖励方式。
关键词:
奖励 报告意愿 不良事件 计划行为理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邓伟胜,贺光明,邓菊英
笔者认为应在医院内部建立一种立体式、多形式、多层次的奖金分配格局。 (1)建立院、科两级奖金分配制度。院级奖金分配的主要依据是医院科室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翊敏 周素红 刘容
近年来企业开始引入"推荐奖励计划",用以鼓励现有顾客向其他人推荐其使用过的产品或服务。本文研究了推荐奖励计划中"奖励额度"和"奖励分配方案",对消费者推荐意愿的影响,分析了口碑传播媒介和产品涉入度的调节作用,认为奖励额度会增强消费者的推荐意愿,而且随着奖励额度的增大推荐意愿会逐渐增强;奖励分配方案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推荐意愿,与只奖励现有顾客相比,在同时奖励现有顾客和新顾客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推荐意愿更强烈,口碑传播媒介和产品涉入度会对以上两种影响产生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正沛 李国鑫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众筹平台和社交网络平台两个层面分析奖励众筹用户的项目分享意愿。研究发现:用户对项目的认可度受到项目展示视觉效果、信息质量、项目创新性以及众筹用户风险感知的影响;在社交网络平台层面,用户的分享意愿受到自我形象表达和社会互动动机的驱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顽强 熊小刚 李月
科研人员申报社会力量科技奖励的意愿会受到个人特征和奖项特征的影响。通过网络电子邮件调查法收集了536份有效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后发现,科研人员的个人特征中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科研人员申报社会力量设奖的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奖项特征中的设奖主体、奖励力度、奖项知名度和奖后效应对科研人员申报社会力量设奖的意愿也有显著影响。因此,社会力量科技奖励要通过规范设奖主体、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奖项知名度和提升奖后效应等措施来增加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科技奖励 社会力量设奖 意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翊敏
探讨了网络推荐奖励计划中奖励额度和推荐人所需付出的努力程度对其推荐意愿的影响,以及推荐人与被推荐人之间关系强度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奖励额度和努力程度对推荐意愿都存在显著影响。此外,奖励额度与关系强度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而努力程度和关系强度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即关系疏远的情况下,努力程度对推荐意愿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在关系紧密的情况下,努力程度对推荐意愿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翊敏 于洪彦
笔者探讨网络推荐奖励计划中奖励额度、分配方案和关系强度对推荐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提供奖励相比,提供奖励时,推荐人的推荐意愿更高;与只奖励推荐人相比,同时奖励推荐人与被推荐人,推荐意愿更高;与关系疏远相比,在关系密切的情况下,推荐意愿更高。此外,关系强度会调节奖励额度和分配方案对网络推荐意愿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关系疏远的情况下,提供奖励时推荐意愿更高,采用"奖励我"的分配方案时推荐意愿更高;而在关系密切的情况下,是否提供奖励对推荐意愿的影响不显著,采用"奖励双方"的分配方案时推荐意愿更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翊敏 于洪彦
文章旨在研究推荐奖励计划中奖励类型(享乐性赠品和实用性赠品)和调节聚焦(趋进型和规避型)对顾客推荐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推荐奖励计划中,具有不同调节聚焦属性的顾客,其推荐意愿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与规避型顾客相比,趋进型顾客的推荐意愿较高。此外,调节聚焦与奖励类型对顾客推荐意愿存在交互作用。具体来说,对于趋进型顾客来说,与实用性赠品相比,当奖励为享乐性赠品时,其推荐意愿较高;而对于规避型顾客来说,与享乐性赠品相比,当奖励为实用性赠品时,其推荐意愿较高。最后,文章为企业制定推荐奖励计划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正沛
以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奖励众筹用户持续参与意愿模型,并进一步考察了用户众筹体验和个体特质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平台用户界面和用户安全感知正向影响用户众筹满意度;期望确认模型适用于用户的众筹持续参与意愿研究;消费者创新性特质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众筹持续参与意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琴琴 张梦 付晓蓉
学术界早就关注虚拟社区知识分享的激励问题,但主要探讨单一激励模式对知识分享的影响,而对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两种激励的交互作用少有研究进行深入分析。文章通过情景模拟实验,研究旅游虚拟社区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交互作用对用户知识再分享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有精神奖励的情况下,物质奖励不是越高越好,高水平物质奖励不如低水平物质奖励对再分享意愿的激励作用;与此同时,低水平物质奖励比没有物质奖励好,即不存在“少不如无”的现象。此外,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自我效能和获益感知的中介作用,揭示了两类奖励的交互作用对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彦婷 段光 杨忠 金辉
通过对高科技企业366名研发人员的实地调查,从主观规范的视角探讨物质奖励和集体主义文化对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集体主义文化对研发人员知识共享意愿的产生具有积极影响,主观规范在其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与预期假设不同,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意愿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灿辉 安立仁
文章基于期望理论研究经济奖励对个体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识别认知风格、知识隐性程度及两者的交互对经济奖励与个体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对400余名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分层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奖励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与创新者相比,适应者对经济奖励更敏感;知识隐性程度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随着知识隐性程度的增加,经济奖励对知识共享意愿的正向影响减弱;认知风格与知识隐性程度的交互的调节作用也得到验证。随着个体认知风格越来越偏向创新者,知识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小刚
科学共同体内部奖励代表了社会力量设奖的较高水准,在学术同行、行业领域乃至全社会都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科技奖励是中国科学共同体内部奖励的主体和典范,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共207家,已设立108个科技奖项,占全部社会力量设奖的49%。与其他社会力量设奖相比,科学共同体内部奖励在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直接推荐国家科技奖励、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设奖数量、国际开放程度、奖励方式、评审程序、奖项管理、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促进科学共同体内部奖励的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