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0)
2023(4358)
2022(3704)
2021(3565)
2020(2947)
2019(6884)
2018(6695)
2017(13124)
2016(7130)
2015(7727)
2014(7746)
2013(7688)
2012(7275)
2011(6843)
2010(7233)
2009(6689)
2008(6639)
2007(6051)
2006(5627)
2005(5078)
作者
(20109)
(16764)
(16498)
(15899)
(10960)
(7829)
(7704)
(6536)
(6503)
(6141)
(5618)
(5494)
(5487)
(5477)
(5376)
(5114)
(5085)
(4977)
(4922)
(4776)
(4366)
(4106)
(4099)
(3935)
(3852)
(3840)
(3783)
(3780)
(3457)
(3368)
学科
(25841)
经济(25804)
管理(25611)
(22984)
(20091)
企业(20091)
方法(9489)
(9110)
(9106)
(7595)
中国(7457)
数学(7277)
数学方法(7105)
业经(7048)
(6807)
(6140)
贸易(6135)
(6114)
(6023)
技术(5930)
及其(5729)
农业(5643)
(5383)
理论(5321)
政策(5248)
(5001)
地方(5000)
(4734)
银行(4723)
方针(4598)
机构
学院(102539)
大学(102271)
管理(43216)
(42828)
经济(41825)
理学(36653)
理学院(36300)
管理学(35801)
管理学院(35575)
研究(34776)
中国(27220)
(21408)
(21220)
科学(19644)
(17081)
(16931)
中心(16356)
财经(15975)
研究所(15195)
(15069)
(14454)
(14087)
师范(13969)
北京(13289)
(13104)
业大(12903)
(12476)
经济学(12003)
财经大学(11636)
农业(11635)
基金
项目(64348)
科学(51992)
研究(50042)
基金(47221)
(40131)
国家(39783)
科学基金(34856)
社会(31473)
社会科(29836)
社会科学(29831)
(24547)
基金项目(24141)
教育(22963)
自然(22095)
自然科(21621)
编号(21620)
自然科学(21614)
自然科学基金(21272)
(20733)
资助(19572)
成果(19480)
(14539)
课题(14389)
重点(13920)
项目编号(13699)
(13695)
(13690)
(12728)
创新(12696)
教育部(12692)
期刊
(51157)
经济(51157)
研究(32641)
中国(21405)
管理(17565)
(15570)
(14423)
科学(13190)
教育(12980)
学报(12531)
(12320)
金融(12320)
大学(9878)
农业(9588)
技术(8982)
学学(8979)
业经(8782)
经济研究(7853)
财经(7713)
图书(7495)
(6691)
问题(6391)
(6266)
国际(5650)
理论(5520)
现代(5434)
(5347)
论坛(5347)
技术经济(5158)
书馆(5102)
共检索到163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原欣伟  伊景冰  邵江东  
正式与非正式知识共享的协调和平衡有利于组织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许多企业在管理二者时常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悖论之中,使知识共享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在复杂性成因分析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提出解决上述悖论的一种对策:即在调控对象上以情境因素为主,在管理策略上以"适应、调整和变革"为主,有效缩小两种知识共享模式的情境距离,加速二者互动和融合。最后,提供案例予以佐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鑫  
针对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对非正式网络进行界定,阐述其与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中心性的角度分别探讨非正式网络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最后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非正式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飞  林春培  孙锐  
对领导者道德规范方面的研究被认为是理解领导力的基础。道德型领导强调领导者在决策、行动、影响他人的过程中如何使用其社会权力,从而在组织内引导员工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工作行为。从员工内部动机理论和管理者内部促进者视角,本文提出道德型领导通过影响员工组织内的非正式共享行为,进而提升整个组织的创新氛围和组织管理创新水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道德型领导对基于个人利益驱动的员工非正式知识共享行为影响不显著,而对基于组织利益驱动的员工非正式知识共享行为和组织管理创新影响显著成立。此外,本文还发现员工非正式知识共享行为对组织管理创新的影响也显著成立,组织利益驱动的知识共享在道德领导与管理创新之间存在的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鑫  
文章介绍了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内的非正式网络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之间的关系,并从网络密度和距离、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结构洞分析等几个角度探讨了组织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共享活动的影响因素。以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内的非正式网络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这一非正式网络内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海娟  
文章阐述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特征,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继而构建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该机制由4部分组成,其中,协同机制是该共享实现机制的控制中心,交流机制、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3个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构建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以期提高企业内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映朕  
知识共享是企业生存、发展与创新的前提,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关键。知识共享机制决定知识共享效率。在分析社会网络与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联系的基础上,从网络关系、网络结构以及社会资本三个角度探讨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知识共享机制构建,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鹏程  陈峰  黄红玉  王成城  
知识是一种独特的有价值的关键资源,对知识的管理和有效利用对于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组织内知识流动并非易事,知识共享通常不是自然发生的。组织中员工知识共享水平的提高,需要员工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社会化为员工沟通交流提供了机会。非正式社会化作为发生在个人层面的社会化类型,对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来自长江三角洲的13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搭建非正式社会化、社会交互作用、权力距离、知识共享4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威  
非正式组织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事物,生活中好像到处都有,圈子、小团体等等,我们对此再熟悉不过了。仔细想想会发现,非正式组织难于描述,我们越想去清晰地定义它,描述它,仿佛会越找不到头绪。在目标、规则、理性程度、活动方式等方面,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柏洲  赵健宇  苏屹  
在建立团队知识共享意愿、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与知识创造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个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组合化和知识内隐化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社会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明显;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非正式隐性知识虚拟对话交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的两个方式分别是团队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创造4个流程的中介变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任森春  
本文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阐述了非正式融资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对我国非正式融资存在的特殊原因、历史作用和发展障碍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非正式融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冬平  顾新  
知识网络的困境在于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难以实现,而隐性知识的共享困境主要表现为:心理困境、能力困境和动力困境、组织结构困境、组织文化困境、组织间的信任困境、组织间文化距离困境、组织能力差异困境和组织间合作动力困境等。社会网络为解决上述困境提供了一个视角,非正式网络可以弥补正式组织和正式网络的先天性不足,是克服知识网络中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熊立  
共享心智模式已成为预测企业创新团队绩效的重要指标。不过,在今天复杂动荡的环境下,学界对创新团队的共享心智模式如何应对创新柔性与效率之间的冲突问题一直缺乏清晰的解释,对共享心智模式的实质内涵的理解也存在着争议。本文立足心智模式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采用文献比对和理论演绎方法,尝试构建二元情境下的创新团队心智模式共享机制。本文分析发现二元创新团队的共享心智存在多组悖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两组选择性耦合机制:(1)统一的抽象层二元心智模式匹配自由沟通、互补任务和同质知识模式的共享;(2)统一的抽象层二元心智模式匹配具体层规范沟通、相近任务和异质知识模式的共享。然后推导出基于"感知—加工—内化—修正—沟通"的团队心智共享过程。研究从心智模式的路径完善了情境二元性理论的构建,并为二元组织共享心智模式的培育提供了指导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能全  刘楼  
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并存在在组织中,管理者应善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解剖非正式组织结构,从而充分了解非正式组织,利用非正式组织提高管理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小斌  高勇强  
非正式组织对企业组织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提出从非正式组织影响力大小和非正式组织影响与企业目标之间的一致程度两个指标来对非正式组织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佳颖  
任何正式组织中都不可避免地、客观地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其自发性、情感性、隐含性、潜规则性等特性,或强或弱、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正式组织的运行。本文给出了非正式组织的定义,归纳出非正式组织"三无四有"的特征,并分析了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相互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