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2)
2023(16128)
2022(13829)
2021(13179)
2020(10874)
2019(24976)
2018(24786)
2017(46817)
2016(26280)
2015(29559)
2014(29500)
2013(28489)
2012(25884)
2011(23175)
2010(23448)
2009(21642)
2008(21272)
2007(18878)
2006(16775)
2005(15089)
作者
(72251)
(59469)
(59409)
(56397)
(38002)
(28483)
(27170)
(23350)
(22824)
(21607)
(20401)
(19880)
(18964)
(18710)
(18231)
(18148)
(17955)
(17863)
(17312)
(16842)
(14823)
(14792)
(14275)
(13714)
(13600)
(13507)
(13301)
(13129)
(11901)
(11779)
学科
(98093)
经济(97951)
(91141)
管理(88273)
(87961)
企业(87961)
方法(44211)
数学(34285)
数学方法(33815)
(32469)
业经(29335)
中国(28899)
(24719)
教育(23867)
(23858)
财务(23785)
财务管理(23753)
理论(23478)
企业财务(22520)
(21069)
技术(20721)
(20282)
(19058)
(18076)
贸易(18064)
(17523)
(17131)
地方(17069)
农业(16293)
(16196)
机构
大学(363636)
学院(363310)
管理(144211)
(136131)
经济(132868)
理学(124016)
理学院(122608)
管理学(120553)
管理学院(119856)
研究(116701)
中国(84207)
(78154)
科学(70700)
(65876)
(57825)
(55357)
(55213)
师范(54849)
财经(52493)
中心(52288)
研究所(52166)
(50413)
北京(50016)
业大(49573)
(47508)
(44827)
师范大学(44395)
(42530)
教育(41898)
技术(41666)
基金
项目(239317)
科学(190682)
研究(183870)
基金(171248)
(146634)
国家(145147)
科学基金(126079)
社会(113511)
社会科(107143)
社会科学(107115)
(95129)
教育(90725)
基金项目(90361)
自然(80969)
(80536)
自然科(79119)
自然科学(79101)
编号(78251)
自然科学基金(77693)
资助(69721)
成果(65405)
课题(55364)
(53875)
重点(53767)
(51299)
(50832)
项目编号(49049)
教育部(47375)
创新(47349)
人文(45889)
期刊
(155574)
经济(155574)
研究(113278)
中国(74500)
教育(68838)
管理(56953)
(54002)
学报(51231)
科学(48545)
(45373)
大学(40023)
技术(36783)
学学(36231)
农业(31135)
(28428)
金融(28428)
业经(27241)
财经(25950)
经济研究(23240)
(22285)
问题(19577)
图书(18952)
职业(18867)
技术经济(17930)
(16953)
财会(16733)
理论(16706)
现代(16675)
(16463)
论坛(16463)
共检索到543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建强  
组织关系是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视角。当前校企合作处于一种松散耦合关系之中,松散性源于双方相互独立运作且可以自由调整承诺,耦合性源于双方资源的相互依赖性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松散耦合关系增强了合作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持续开展。但在实践中,存在忽略组织差异致使校企双方缺少理念认同与行动协调、依附式合作导致校企合作缺少稳定性与持续性、口号式协议引致校企合作规制性与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应通过利益嵌入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责任嵌入构建校企责任共同体,知识嵌入构建校企知识共同体,形成学校与企业的强组织关系,进一步提升合作效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雪梅  周红利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组织合作,其具有开放的合作过程、开放的组织边界、开放的组织交往等特征。其中,学校和企业都是合作的主体,要形成自由的合作进入和退出机制,实现合作主体间交往的平等性和行动的自主性,本着互相信任和尊重的理念,真诚开展合作。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面向组织任务的服务管理机制、面向组织目标的信任整合机制和面向多元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和震  柯梦琳  
丰富且高度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性、情境性的养成路径是获得技术技能专长的基础。从当代职业教育所承担的技能精英人才培养重任来看,探索技术技能专长的内涵和养成规律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职业教育视角下的专长重构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合理性解释和发展的路径参考,而职业教育领域培养专长的探索也为丰富对专长理论的认识打开了新的空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小蕾  
在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法理角度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即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并以此为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建议,包括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清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才华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的内涵、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校企合作的制度设计、体制机制,主要模式及法律保障等基本问题的研究,提出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若干对策和建议,期望有助于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红荃  
文章关注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层面问题,将重心放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落脚点在于为理清职业教育中校企法律关系寻找理论依据。文章以共生理论、战略联盟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深入地对学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战略联盟的可行性及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博弈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职业教育中校企法律关系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双志  
校企合作在本质上属于企业生产性组织行为,是生产系统更新与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互动结果,有助于促进高技能劳动力向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聚集。从组织行动视角对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选择行为展开多重考察发现,企业投资校企合作应超越"成本—收益"计算的短视倾向,在推进劳动"再技能化"的进程中塑造"人机共生"新型生产系统,从而为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筑牢竞争优势。对此可能蕴含的启示是:塑造多元平等的政策主体,构建协商共治的政策议题,设计多管齐下的政策工具,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宏伟  
宏观合作、微观分离是各国职业教育校企关系的基本形态,"合作"与"分离"的这种校企关系格局既不能相互颠倒、也不能相互代替。在我国学校本位职业教育体制下,"合作"逐渐成了校企关系的唯一正确选择,甚至演变成学校职业教育的边界扩张行为,完全扭曲了"校企合作"的本意,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利庠  庞连义  张喜才  
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效。然而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观念错位造成政策缺位;其次校企合作的职教体系还不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国情。这些问题造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困境。本文提出了新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也是广大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正在破解的难题。经济学视阈下,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的过程。文章分析认为,校企合作利益相关方经济预期差异、"市场失灵"、政府角色缺位或"失灵"等因素导致校企合作难。只有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校企合作才能稳固,只有政府主导才能使校企合作的正外部性内化,只有借助市场的力量才能使校企合作优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春梅  刘世民  
校企文化融合是推进校企合作的战略引擎。职业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属于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互动假设、组织中"人"的建设、相同的同心圆层次结构、绩效提高的组织目标等是校企文化融合实现的共同要素。但两者的融合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即在组织性质上存在冲突,组织功能上相互脱节,在呈现方式上存在差异。校企文化有效融合应构建新的育人文化结构,由文化焦虑走向文化自觉,实现职业院校文化自信;学习企业优秀文化精髓,实现企业优秀文化校园化;校企组织文化互动融合,构建多元参与的新格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晶晶  郭晨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特征,在实施过程中以企业为主导,企校协同完成。健全的法律体系与相关条例,政府、企业、院校、行会等多方主体明晰的职责,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决策机构,法律生态下的双元制运行机制共同构成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治理结构,成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德国职业教育双元治理结构体系、学徒制运行、行会作用等维度进行阐述,对比我国校企合作育人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并借鉴德国经验与做法,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应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补充我国职业教育行业组织作用的缺失,以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的职业教育机构内部治理机制等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志茹  
在文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始终滞后于设计艺术本身的发展,未来的设计艺术教育必将朝着开放式的人才教育体系转化。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校企合作的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设计艺术实践教学的起源及内在规律出发,对当前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校企合作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思考与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兴国  潘丽云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教育性不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企业指导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校企合作基础薄弱等问题,其中,企业参与动机复杂、校企双方存在博弈行为、制度建设滞后是主要原因。文章认为,应从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建立准入资格和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激励保障与利益共生机制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光  
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活动,并结合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子课题研究,我们在北京、天津、江苏等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召开了8个行业、企业座谈会,并向135个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还考察了温州的眼镜商会和超达阀门有限公司,就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问题进行了调研。以下报告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深化改革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