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4)
- 2023(9621)
- 2022(8686)
- 2021(8230)
- 2020(6902)
- 2019(16101)
- 2018(16010)
- 2017(31280)
- 2016(16949)
- 2015(19178)
- 2014(18940)
- 2013(18903)
- 2012(17057)
- 2011(15371)
- 2010(15118)
- 2009(13742)
- 2008(13275)
- 2007(11341)
- 2006(9720)
- 2005(8306)
- 学科
- 济(65496)
- 经济(65420)
- 管理(51912)
- 业(48665)
- 企(42294)
- 企业(42294)
- 方法(32780)
- 数学(27633)
- 数学方法(27339)
- 农(17104)
- 财(16437)
- 学(15554)
- 业经(15504)
- 中国(15175)
- 地方(12570)
- 理论(12530)
- 和(11883)
- 农业(11461)
- 务(11425)
- 财务(11367)
- 财务管理(11351)
- 贸(11246)
- 贸易(11239)
- 易(10900)
- 技术(10896)
- 企业财务(10787)
- 制(10644)
- 环境(10436)
- 教育(9930)
- 划(9915)
- 机构
- 大学(240846)
- 学院(238135)
- 管理(101332)
- 济(89822)
- 理学(89270)
- 理学院(88337)
- 经济(87823)
- 管理学(86930)
- 管理学院(86507)
- 研究(74471)
- 中国(53345)
- 京(50882)
- 科学(47725)
- 财(39792)
- 业大(36527)
- 所(36341)
- 农(36118)
- 中心(33528)
- 研究所(33494)
- 财经(33055)
- 江(32499)
- 范(32036)
- 北京(31824)
- 师范(31753)
- 经(30100)
- 农业(28264)
- 院(27273)
- 州(27011)
- 商学(26125)
- 师范大学(25925)
- 基金
- 项目(170394)
- 科学(134468)
- 研究(125359)
- 基金(124279)
- 家(107543)
- 国家(106630)
- 科学基金(92543)
- 社会(77817)
- 社会科(73530)
- 社会科学(73511)
- 基金项目(67239)
- 省(66211)
- 自然(61584)
- 自然科(60130)
- 自然科学(60118)
- 自然科学基金(59035)
- 教育(57601)
- 划(55848)
- 编号(52045)
- 资助(50672)
- 成果(41634)
- 部(37556)
- 重点(37224)
- 创(35653)
- 发(35126)
- 课题(34640)
- 创新(33029)
- 项目编号(32618)
- 科研(32576)
- 教育部(32353)
共检索到327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燕萍 涂乙冬
长期以来研究者分别以志愿主义价值取向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构建组织公民行为的伦理基础,本文整合了志愿主义和功利主义,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297份配对问卷检验了整合模型,研究结果发现:(1)个人—组织匹配和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提升作用,员工做出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应该是多样的,兼具志愿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价值取向;(2)组织认同和对领导的满意度分别在个人—组织匹配、领导—部属交换与组织公民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领导—部属交换通过对领导的满意度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要远远大于个人—组织匹配通过组织认同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芦慧 阮浩
学术界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日益深入,这说明组织公民行为是一个不断扩展的领域,但研究中凸显的问题也应值得关注。本文从国内外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现状出发,对于完善我国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组织公民 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永军 廖建桥 赵君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践总结,发现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有"心甘情愿"和"被迫无奈"两种;文章在比较这两类组织公民行为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潜在影响之后,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动机 心甘情愿 被迫无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万县 李丹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员工更倾向于把组织公民行为视为工作角色内行为,而不是角色外行为。对我国349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也表明,其组织公民行为更多地被认为是工作角色内行为,而且在年龄、职位和性别这三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呈现出规律性特征:年龄越大,越倾向于把组织公民行为视为角色内行为;职位越高,组织公民行为的角色内知觉越强;在一些公民行为维度上女性对公民行为的角色内知觉显著高于男性。这一结果验证了西方学者关于组织公民行为偏重于角色内取向的结论,并且得出了年龄、职位和性别是组织公民行为重要的预测变量。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角色知觉 角色取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文娟 李京文
组织支持感用于表示员工对组织是否重视和关注他们的幸福感的感受,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人角色之外的有益于组织的利他行为,有助于员工的团队合作,发掘每个人的工作潜能,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管理效率。研究表明,员工越是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就越多地表现公民行为。通过提升组织支持感可以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上级支持能够有效地提高组织支持感而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的提高。如果管理者希望员工表现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就应对员工提供更多的组织支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凌 詹晓青 陈俊
引入感知义务作为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交换意识作为组织支持和感知义务之间的调节变量,验证组织支持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的假设。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组织支持通过感知义务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交换意识在组织支持和感知义务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宗文 李晏墅 陈涛
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人角色之外的自主性的利他行为,是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已有研究表明,员工越是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支持,就越多的表现组织公民行为作为回报。完整地、清晰地揭示出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中的作用机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本文从关系取向的角度分析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行为的机理关系,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关注关系背后的心理机制,借鉴组织层次和动态传递的视角构建一个三维组织层次模型。本研究在机理分析和模型构建过程中揭示了,组织支持是通过人的心理感知作用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支持行为沿着组织层次传递产生各层次的组织公民行为不仅会拓宽组织支持的行为维度,即自上而下投射出三维支持行为,而且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辉 夏婷
在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推进组织创新以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探究组织公民行为如何通过知识共享影响组织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将有助于促进企业组织创新进而提高其竞争力。本文首先根据研究需要界定了组织公民行为、知识共享和组织创新的研究层次;其次基于研究层次分析了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作用以及知识共享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最后,构建了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创新之间的跨层次模型。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创新 知识共享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泉 林志扬
本文首先回顾了组织公民行为(OCB,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在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进展情况,分别从OCB的本质与维度、OCB与其影响因素间关系和OCB与其结果变量的关系3个方面对国内目前的研究进行评析,并与国外OCB研究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国内目前OCB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未来研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研究进展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永军 廖建桥
本文分析了不同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考核的五种不同考核反应,指出每种情形对组织和员工产生的不同影响和可能出现的相互转化,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管理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宁 刘明郡
在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国外学者围绕组织员工的公民行为进行研究,随着顾客参与组织生产、经营、服务传递过程的增多,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也开始关注顾客在组织公民行为方面的研究。而国内在这一主题上开展的研究还很有限,因此文章结合国外组织理论研究框架,通过对相关文献回顾和梳理,以顾客视角总结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现状,并提出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公民行为 消费者行为 顾客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秀芹 车宏生 孙晓敏
随着组织研究中多层次理论和研究的发展,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已成为组织公民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梳理和归纳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内涵和测量方法,回顾了其影响因素及其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介绍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作为社会规范对员工行为和工作态度的影响,并指出了群体组织公民行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国栋 王晓杰
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理论是情境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有研究存在未能契合中国企业实践和根植中国文化土壤等问题。为厘清该问题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回顾,阐述当代制度特性和传统文化特性两类情境化动因,并梳理了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的结构维度、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实施效应。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应重视对中国情境下组织公民行为结构的研究,加强案例研究和历时性的纵向演化分析方法,采取主位研究立场,发掘和建构更具本土契合性和实践效力的组织公民行为理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佳良 刘军
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是环保组织公民行为却尚未获得足够重视。直到2009年,这个用来刻画企业员工在工作场景中环保行为的概念,才在组织管理领域被提及,并且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基于国外学者在该议题上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环保组织公民行为的产生背景和概念内涵,进而围绕其量表发展和相关研究展开阐述。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等视角,对相关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构建了研究框架图,并就前因变量的探索、跨学科研究的开展、量表的开发和样本的选择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斌 谭道伦 李永强
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大多是从个体属性的角度进行,鲜有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展开。本文研究员工组织内部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对员工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情感网络中介中心性对组织公民行为存在负向影响;咨询网络程度中心性对自我发展和积极主动有负向影响,对帮助同事和人际和谐有正向影响;咨询网络中介中心性对帮助同事和人际和谐有负向影响,对自我发展和积极主动有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